浅谈信息技术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太原市第36中学校 张虹贤
摘要: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科学、完美的整合,对打造高效、有趣、快乐的历史课堂,功不可没。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在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巧用漫画、渗透情感、展示史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来说明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无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堂教学;运用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把人类推进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和教学领域的实践和运用,充分调动学生从形、声、色方面感知事物,使教学活动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转变,使师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学习内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是对传统教学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国家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的方针,正是对邓小平同志“教育三个面向”的贯彻和实施。
初中历史在初中各学科中属于小学科,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不很重视,造成历史老师地位不高,历史教学处境尴尬的局面。我已经做了20年好多人不怎么看好的初中历史老师,让我骄傲、幸福的是,我和我的学生正在享受着高效、有趣、快乐的历史课堂,其中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历史学科的科学整合,功不可没。下面我就谈谈信息技术在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 / 10
一、 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
课伊始,情趣生。导入新课是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导入往往从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开始,学生常常会感到厌倦和乏味。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利用多媒体影、音、光、电等强大的功能具备的优势,通过欣赏音乐和图片、观看影像、静听音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情导入新课,设计出精彩诱人的导入,可以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要我学”为“我想学”。教师紧紧抓住“激趣导入”这个课堂教学的第一个契机,既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又为整节课能够顺畅、自然的进行下去定下成功的基调。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学生回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介绍:
照片上这个英气逼人的男子名字叫顾维钧,是巴黎和会中国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不应该忘记的一个名字。这个二十世纪驰骋中国外交界长达55年的外
交官,在晚年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次外交活动是巴黎和会。
●教师提问: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以失败告终,作为巴黎和会代表的顾维钧
为什么说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次外交活动是巴黎和会?
2 / 10
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解开这个谜团。
通过多媒体出示一张英气逼人的外交家的照片和提出一个充满矛盾的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迅速进入本课学习,这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过去性”是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情境与情景同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历史教学情境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制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模拟、还原或再现历史,使学生在体验和感受历史时接受历史、理解历史,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升华思想的一种教学方式。
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能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因此多媒体在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往往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创设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学习氛围。
事例:《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情境。
播放音频,注意对德和约签订的时间、地点、法德两国代表的对话,特别是德国外长签字时表现出来的痛苦细节的描述。
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正是四十八年前德国军队打进巴黎,威廉一世举行加冕,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的地方。但是风水轮流转,今天轮到德国乞和了,法国人决定在德皇登基的地方羞辱他们一番。
英、法、美三国首脑达成《凡尔赛和约》后,传唤德国代表进入内厅签
3 / 10
字。
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仔细端详这份条约后,犹豫地说:“条约太苛刻了吧。”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冷冷说道:“最后通牒已下,不签字你们德国人就等着吃枪子吧!”
这位年轻德国外长在众目睽睽之下从眼睛里滚落出了一滴滴大的泪珠,泪水顺着脸颊滴在了眼前的那份《凡尔赛和约》上,他用不停颤抖的右手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字的时候,这位可怜的德国人努力地挺起胸膛,就像一块木头似的,只有他的眼睛和那不停颤抖的双手才表明他还活着。末了,痛苦的他用通红的双眼巡视了一下房间里的每一个人,用已不成调的语气说道:“先生们,一个7千万人的民族虽灾难深重,但并没有灭亡。”
是的,他们并没有灭亡,在不遥远的将来,一切的仇恨与恩怨将会卷土重来。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对德和约签订的时间、地点、法德两国代表的对话,特别是德国外长签字时表现出来的痛苦细节的描述,想想法国人是带着什么心理签订对德和约的?它可能是和平条约吗?
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油画凡尔赛条约>》,找出巴黎和会三国签字代表,学生会发现这幅画的是假如不留心,会找不到低下头签德国代表,感受在巴黎和会上德国国任人宰割的地位。
通过声情并茂的音频和精彩异常的油画,创设出签署《凡尔赛和约》的
4 / 10
《签署<巨头和德绝妙之处字的战败作为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