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下载本文

等东边山体地区,南至官桥村和下祝村,面积为70.7平方公里。规划内容是中心城区 的城市总体规划。

第7条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汝城县辖的城关镇、土桥镇、城郊乡、三星镇和附城 乡、大坪镇的官路村、下祝村、三星镇的三星村、付水村,总面积289.9平方公里。

第8条 规划法律效力

本规划是汝城县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 设及城市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9条 规划实施主体

本规划经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汝城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实施。

第10条 强制性内容

本文本中带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湖南省汝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2 [汝城县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08]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11条 总体目标

(1)目标一:湘东南门户城市。

提高汝城发展的外向程度和区域知名度。构建湘粤赣三省边际交通节点城市和公路枢纽,发展成为湖南省的东南门户城市。 (2)目标二:湘粤赣边际现代服务中心。

全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湘粤赣三省边际地区现代服务中心,湖南东南部新兴产业基地、商务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文化休闲中心。

(3)目标三:创新产业高地。

发挥交通、资源、人才等比较优势,立足提升汝城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结合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职业教育的发展,打造成三省边际地区的职教培训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郴州市东南部的职业教育基地、产业创新服务基地。 (4)目标四:华南文化旅游胜地。

发挥地热温泉资源优势,形成以温泉养生度假龙头,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和文化古迹旅游资源相融合发展的现代文化旅游名城。突出生态环境特色,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提供高品位的旅游环境。

(5)目标五:理学文化名城、山水生态宜居城市。

以理学文化为核心,融合多元文化,打造理学文化名城。充分发挥汝城山水生态文化资源,发挥历史文明、生态文化以及城市文化,形成融山水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成为湘粤赣边际山水环境独特的宜居城市。

第12条 分项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融

【湖南省汝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合发展的“两型”产业体系。

社会发展目标: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公共交通、文化、体育、养老设施、安全防灾设施等社会人文领域的资源配置。

资源与环境目标: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不断提高宜居水平;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能,促进城乡空间集约紧凑发展;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规模;提高城乡生产和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水平,加强大气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削减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规模。

第13条 发展策略

区域融合策略:加快融入长株潭、珠三角和闽三角区域发展,积极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拓展专业化的区域职能。

两型两新策略:立足“两型”社会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加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产业集群策略:重点打造金属冶金、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四大产业集群,构建完善产业链条,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汝城产业竞争力。

旅游名城策略:立足汝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高水平的发展旅游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提高旅游城市品牌度和美誉度。实现旅游强县富民的目标,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 [汝城县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08]

第三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14条 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全县所有城镇的主要职能类型分综合型、农贸型、旅游型、工贸型、边贸型等5类。

表1:县域村镇体系职能类型结构一览表 序城镇名称 城镇类型 主要职能 号 人口(万人) 1 城关镇 综合型 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省级历史文18.0 化名城。以旅游集散、农林产品加工和矿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宜居、宜商、宜游、宜业的山水旅游城市, 2 文明镇 1.5 农贸型 以生态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及交易和红色旅游为主 3 暖水镇 2.0 工贸型 以水电利用、生态林业、农产品交易及旅游产业为主 4 热水镇 1.0 旅游型 以温泉、休闲、度假及生态林业为主 5 大坪镇 2.0 工贸型 以矿产开采及深加工和农副产品交易为主 6 泉水镇 0.8 工贸型 以高科技、矿产精细化工为主 7 益将镇 0.6 农贸型 以生态林业、农林产品加工为主 8 马桥镇 0.6 农贸型 以生态林业、旅游、农产品加工及交易为主 9 小垣瑶族镇 0.5 工贸型 以矿产开采、风能开发、避暑休闲为主 10 濠头镇 0.7 农贸型 以生态林业、旅游及农副产品生产为主 11 岭秀瑶族乡 0.5 农贸型 以生态林业、瑶族民俗风情及旅游接待服务为主 12 三江口瑶族镇 0.6 旅游型 以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及旅游产品生产加工为主 13 井坡镇 0.6 农贸型 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风能开发为主 14 延寿瑶族乡 0.3 旅游型 以生态农业、瑶族风情和红色旅游为主 15 盈洞瑶族乡 0.3 农贸型 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农产品生产为主 第15条 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远期2030年,县域村镇体系等级结构按人口规模划分为4个级别。

表2:县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一览表

等级 城镇等级 数量 城 镇 名 称 一级 县城 1 城关镇 二级 中心镇 4 文明镇、暖水镇、热水镇、大坪镇 【湖南省汝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三级 一般镇 10 泉水镇、益将镇、马桥镇、小垣延寿瑶族镇、濠头镇、岭秀瑶族乡、三江口瑶族镇、井坡镇、延寿瑶族乡、盈洞瑶族乡 东正村上范家、斗山村、上泉村、邓家村、朱家村砖屋场、云内村、东溪村、道南村、青龙寨、迳口村、金山村叶家、黎明村、西林村西冲、黄家村、白云村大垣、东寿村尹家、新坡村、九如村横江、下杨、官亨村官坑、鱼王村新老屋、热水村新街、中心村玉土坝、明星村寨下、红光、城溪、李屋村、溪头、龙兴村下屋头、上祝、堆上、山口、大坪村大园、欧村、谭屋村、新南村朱家片、毛家村塘山口、东四级 中心村 91 沤、正水、秀溪、杉树园、岭头、殿华、石塘、西黄村西坪、范龙村范家、南水村南端、胜利、白泉、见头冲、前山、城廓、星村、仙居、大村、下青村下青、下青村宋家、古塘、上云片、下云片、兴曹村曹家、上袁、平塘、岭塘村岭脚排、桥脑头、浅堆、上章村周家、沙洲、文市村西村、韩田村坎下丘、楼江、大兴村坎下、姜阳村上王家、巷头村淇江、北水、曹家村、洪流村黄家、田庄村横江堆、先锋村岩门口、红星村叶家、上河村祝家、下河村大田楼、宽坑村、荷塘村付处、荷塘村荷塘、外沙、潘溪村磻溪、高村、金宝、西览、石泉 表3:县域各乡镇人口发展指标表(万人)

现状总现状城2015年2015年2020年2020年2030年2030年等城镇城镇名称 人口 镇人口 规划总规划城规划总规划城规划总规划城级 等级 人口 镇人口 人口 镇人口 人口 镇人口 一县 城关镇 9.60 3.56 13.0 8 16.0 11.0 22.0 18.0 级 城 文明镇 2.82 0.57 2.7 0.7 2.6 1.0 2.4 1.5 二中 暖水镇 3.70 0.96 3.6 1.2 3.5 1.5 3.12 2.0 级 心 热水镇 1.06 0.36 1.3 0.5 1.6 0.7 2.10 1.0 镇 大坪镇 2.76 0.71 2.8 1.0 2.8 1.3 2.91 2.0 泉水镇 2.59 0.58 2.5 0.6 2.4 0.7 2.24 0.8 益将镇 1.22 0.44 1.22 0.4 1.22 0.5 1.23 0.6 马桥镇 3.03 0.55 2.8 0.4 2.5 0.5 1.93 0.6 三一 小垣瑶族镇 1.07 0.42 1.06 0.3 1.05 0.4 1.02 0.5 级 般 濠头镇 2.82 0.58 2.7 0.4 2.5 0.5 2.08 0.7 镇 岭秀瑶族乡 1.05 0.32 1.0 0.3 0.95 0.4 0.87 0.5 三江口瑶族镇 1.01 0.38 1.03 0.4 1.05 0.5 1.09 0.6 井坡镇 2.17 0.40 2.1 0.5 1.9 0.6 1.59 0.6 延寿瑶族乡 1.64 0.28 1.5 0.2 1.26 0.2 0.78 0.3 盈洞瑶族乡 0.70 0.19 0.69 0.1 0.67 0.2 0.64 0.3 合计 37.24 10.30 40 15.0 42 20 46 30

4 [汝城县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08]

第16条 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县域村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为:“一心、两轴、四点、五区”的结构模式。

“一心”:系指包括现状土桥镇区、汝城县城、三星镇区和工业园,是县域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服务设施集中建设的核心。

“二轴”:东西向沿厦蓉高速公路(省道324)的产业发展轴和南北向沿深湘(岳汝)高速公路(国道106)的产业发展轴。

“四点”:系四个重点镇,即文明镇、大坪镇、暖水镇和热水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

“五区”:中部城镇经济区、西部城镇经济区、南部城镇经济区、东部城镇经济区、北部城镇经济区。

第17条 县域水资源利用规划

水资源配置时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和经济发展用水,其次是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 2030年,汝城县总需水量为23026万立方米,可用水资源量为28580万立方米,水资源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量需求。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先进高效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实际消耗量。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工业产值水耗。 改造城市输水管网,减少城市输水管道漏损率。

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通过加高加固及整修现有蓄水工程、续建灌区配套工程、优化水库调度方案等措施提高水利工程供水能力。

第18条 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县域供水工程规划

2030年汝城县城人均高日综合用水量为450升,文明镇为350升,暖水镇、三星镇和大坪镇为450升,其他乡镇人均高日用水量为300升。 到2030年,汝城县各镇需水总量为12.4万立方米/日。

汝城县城现状自来水厂保留,规模扩建至3-3.5万立方米/日;县城新建一座自来水厂,

【湖南省汝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供水规模为6.5万立方米/日。

其余各乡镇宜根据需要,尽快建设集中供水水厂,提高自来水普及率。水厂的供水规模及供水范围应根据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及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的原则,适当考虑周边农村地区的用水需求。 (2)县域排水工程规划

到2030年,汝城县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重点镇镇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一般乡镇镇区达到80%以上。

各城镇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和水系分布情况划定雨水排放分区,充分利用现有管线,结合城市建设,配套建设相应雨水管道,对排水不畅的街区进行排水系统改造。

汝城县城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为5万吨/日,负责中心城区及周边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三星工业园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5万吨/日;大坪镇、暖水镇、热水镇和文明镇应在规划期内建成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它乡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者湿地处理等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3)县域供电工程规划

到2030年,全县用电负荷658MW,用电量16.4亿千瓦时。 对220KV外沙变进行扩建,使之满足县域范围的用电需求。

110KV变电站应遵循“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增加变电站布点,提高中压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原则上不再新建35KV变电站,现状35kV变电站逐步改造为110kV变电站或取消。 (4)县域通信邮政工程规划

2030年,县域固话普及率达到60%,移动电话普及率70%以上。规划固话26万门,移

动电话31万部。

固定网装机容量5―15万门设置电信交换局,装机容量5万门以下设模块局。 全面发展有线电视网,使城区及各乡镇均能地接收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号。

完善邮政中心局-邮政支局-邮政所的结构体系,合理布局邮政网点,加快邮政报刊亭的建

5 [汝城县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