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答案 下载本文

水灰比和硬化条件;②亚微观结构,即混凝土的水泥砂浆结构,水泥砂浆结构可看作以水泥石为基相、砂子为分散相的二组混凝土体系,砂子和水泥石的结合面是薄弱面。对于水泥砂浆结构,除上述决定水泥石结构的因素外,砂浆配合比、砂的颗粒级配与矿物组成、砂粒形状、颗粒表面特性及砂中的杂质含量是重要控制因素;③宏观结构,即砂浆和粗骨料两组分体系。

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中,水泥作为基相,粗骨料随机分布在连续的水泥砂浆中。粗骨料的强度远比混凝土高,硬化水泥砂浆的强度也比混凝土高,由砂浆和粗骨料组成的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低于砂浆和粗骨料单一材料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内砂浆与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只有砂浆抗拉强度的35%-65%,这说明砂浆与骨料界面是混凝土内的最薄弱环节。混凝土破坏后,其中的粗骨料一般无破损的迹象,裂缝和破碎都发生在粗骨料表面和水泥砂浆内部,所以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砂浆的质量和密实性。 16.答

试验表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四部分组成:

(1)化学胶结力: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在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粘着力或吸附力,来源于浇注时水泥浆体向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和养护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和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当钢筋受力后变形,发生局部滑移后,粘着力就丧失了。

(2)摩擦力:混凝土收缩后,将钢筋紧紧地握裹住而产生的力,当钢筋和混凝土产生相对滑移时,在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上将产生摩擦力。它取决于混凝土发生收缩、荷载和反力等对钢筋的径向压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粗糙程度等。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挤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则摩擦力越大。

(3)机械咬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而产生的力,即混凝土对钢筋表面斜向压力的纵向分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变形钢筋的横肋会产生这种咬合力,它的咬合作用往往很大,是变形钢筋粘结力的主要来源,是锚固作用的主要成份。

(4)钢筋端部的锚固力:一般是用在钢筋端部弯钩、弯折,在锚固区焊接钢筋、短角钢等机械作用来维持锚固力。

各种粘结力中,化学胶结力较小;光面钢筋以摩擦力为主;变形钢筋以机械咬合力为主。 17. 答:

达到锚固极限状态时所需要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称为临界锚固长度lcra。锚固抗力等于钢筋屈服强度Fy时,相应的锚固长度就是临界锚固长度lcra,这是保证受力钢筋真到屈服也不会发生锚固破坏的最小长度。钢筋屈服后强化,随锚固长度的延长,锚固抗力还能增长,到锚固抗力等于钢筋拉断强度Fu时,相应的锚固长度就是极限锚固长度l ua。设计锚固长度la应当在临界锚固长度和极限锚固长度之间,前者是为了保证钢筋承载受力的基本性能,后者是因为过长的锚固实际已经不起作用。 18.答:

绑扎搭接钢筋之间能够传力是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两根相背受力的钢筋分别锚固在搭接连接区段的混凝土中,都将应力传递给混凝土,从而实现了钢筋之间的应力过渡。因此,绑扎搭接传力的基础是锚固。但是搭接钢筋之间的缝间混凝土会因剪切而迅速破碎,握裹力受到削弱。因此,搭接钢筋的锚固强度减小,与锚固长度相比,搭接长度应予加长。此外,由于锥楔作用造成的径向力引起了两根钢筋之间的分离趋势。因此,搭接钢筋之间容易发生纵向劈裂裂缝,必须有较强的围箍约束以维持锚固。 19.答:

对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的分析表明,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裂缝的发展。如果对横向变形加以约束,限制内裂缝的发展,则可提高混凝土的纵向抗压强度。 20.答:

因为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以后,将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使构件产生很大的变形和不可闭合的裂缝,以致不能使用。 21.答案:

弹性系数ν的定义是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其与弹性模量Ec 和变形模量Ec′的关系为Ec′=νEc 。

第2章 结构设计方法

一、选择题 1~3 D D C 二、填空题

1、答案:承载能力 正常使用 2、答案:材料强度 结构重要性 3、答案:除以

4、答案:安全性 耐久性 5、答案:短期 长期 6、答案:标准 荷载分项 三、简答题 1.答案:

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不可恢复变形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答案:

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概括起来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如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在规定的条件(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修)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

力。

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它是对结构可靠性的一种定量描述,即概率度量。

结构的可靠指标β是具体度量结构可靠性的一个指标,β值越大,结构的可靠度就越大,失效概率就越小。 3.答案:

“作用”包括荷载和其它原因(如地震、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收缩、焊接等),“荷载”是“作用”的一种。“荷载效应”包括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构件内力(如轴向力、弯矩、剪力及扭矩等)和变形(如挠度、裂缝等),“荷载作用产生的内力” 是“荷载效应” 的一种。 4.答案:

钢筋或混凝土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钢筋或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称为钢筋或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5. 答案:

当结构上同时作用有多种可变荷载时,各种可变荷载同时以最大值出现的概率是很小的。为了使结构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荷载参与组合的情况下,与仅有一种可变荷载的情况具有大体相同的可靠指标,须引入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ψci,对荷载标准值(或其效应)进行折减。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ψci用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可变荷载效应组合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准永久值系数ψq是为了对可变荷载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加以区分而引入的,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它考虑到在设计基准期内总持续时间超过50%的可变荷载效应,即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产生的效应,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等于可变荷载标准值与准永久值系数ψq的乘积。 6.答案:

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设计基准期)内,在规定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它的功能要求为: (1)安全性 ; (2)适用性; (3)耐久性。 7.答案:

当结构或构件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就可能产生以下后果:由于材料强度不够而破坏,或因疲劳而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超过这一极限状态,结构或其构件就不能满足其预定的安全性要求。

当结构或构件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就可能产生以下后果:结构或构件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过宽裂缝、局部损坏和振动。超过这一极限状态,结构或其构件就不能满足其预定的适用性或耐久性要求。 8. 答案:

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荷载是直接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引起结构外形或约束的原因称为间接作用。

构件的抗力可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随机的,只能用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来描述。 9.答案: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的分类:

1)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10.答案:

建筑结构应该满足的功能要求概括为: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设计使用年限可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业主可提出要求,经主管部门批准,也可按业主的要求确定。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虽与其使用寿命有联系,但不等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并不是不能使用,而是指它的可靠度降低了。 11.答案:

答: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有三个数字特征: 1)平均值,它为随机变量取值的水平,它表示随机变量取值的集中位置。平均值愈大,则分布曲线的高峰点离开纵坐标轴的水平距离愈远。 2)标准差,它是随机变量方差的正二次方根,它表示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标准差愈大时,分布曲线愈扁平,说明变量分布的离散性愈大。

平均值:???xii?1nn;标准差:??????x?ii?1n2n?1 3)变异系数,它为随机变量标准差除以其平均值的绝对值的商,它表示随机变量取值的相对离散程度。如果有两批数据,它们的标准差相同,但平均值不相同,则平均值较小的这组数据中,各观测值的相对离散程度较大。

变异系数:??13.答案

??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特点: 1)曲线上有且只有一个高峰; 2)有一根对称轴;

3)当x趋于+?或-?时,曲线的纵坐标均趋于零;

4)对称轴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反弯点,反弯点也对称于对称轴。 14.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