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四)区域自然资 下载本文

1.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踊跃投资。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 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2.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一般太阳能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能源强度区具体省区 域 低能源强度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 区域 中能源强度区域 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区市 高能源强度区域 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10个省区 注: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省资料暂缺。 材料二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材料三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2)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地震区,穿行于高山峡谷.出岷山山脉后向南从成都平原西缘穿过。下面两图示意不同时期岷江出山口河段示意图。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出山口处,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该工程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而岷江洪水泛滥时又成为一片汪洋;该工程修建后,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60%。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每年年初该区域组织在凤栖窝河段挖沙,即“深淘滩”。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修葺和完善,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了外江闸与多处引水工程。

(1)简述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2)分析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 (3)分析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

(4)推测外江闸关闸的时段(枯水期或洪水期),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3.C

解析:1.据表,云南风电2013—2015年的增长意味着水电发电量大幅减少,B正确;区域气候变化不明显,风力资源变化不大,A错误;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C错误;发电量增大,与西电东送、工业发展有关,居民用电量增长较慢,不同步,D错误。故选B。

2.根据图中数据,从水电、风电最佳搭配来看,风力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枯水期,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丰水期表示夏季,风力发电量小,B错误;平水期代表春秋季,风力发电量较小,A、C错误。故选D。

3.云南省实施风水互补,比之于水火互补,风电没有环境污染, 有助于降低成本保护环境,C正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受技术水平影响,与风水、水火互补类型无关,A错误;只能是缓解,不是解决枯水季节、枯水年份水能不足问题,B、D错误。故选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3.D

解析:1.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但抽水过程要耗电,从能量守恒角度看,不会增加发电,A错误;也不会增加发电效率, B错误;该电站在用电量高峰时期发电,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抽水蓄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C正确;图示蓄水不是提供更丰富的电力资源,D错误。故选C。

2.结合前面分析,上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积由下水库所抽调的水,而下水库的主要作用是发电,A、B错误;上水库海拔高,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库容较小,C错误,D正确。故选D。 3.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可知,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量高峰时期,而在水电用量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量较少的后半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C

解析:1.松花江流域具有水域广阔、水中有机质丰富、水温适宜等特点,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嫩江大致自北向南流;松花江流域位于外流区,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松花江流域封冻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凌汛、洪涝等均影响航运,故航运业不发达。故选D。 2.由图可知,第二松花江上建有大型水库和水电站,冬季发电向下游大量放水,调节了冬季径流量,使哈尔滨水文站的冬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较大。故选C。

3.根据松花江所处的位置可知,4月和5月松花江有明显的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4、5月河流径流量应明显增大,故丁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7、8月受降水影响,形成夏汛,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应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 故甲也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根据图中哈尔滨水文站与佳木斯水文站所处的位置可判断佳木斯水文站位于下游,汇水面积较哈尔滨水文站大,故径流量要大于哈尔滨水文站,因此丙表示哈尔滨水文站,乙表示佳木斯水文站。故选C。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3.B

解析:1.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而不是其他国家)采矿的原因,应该从甲国具有的优势条件分析.故D最合适。

2.运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成倍增长,得益于海洋运输成本下降和铜矿产量提高,与风力、洋流无关。

3.从运输成本角度看.应就近销售.该地位于南美洲,距离美国最近.故产品应首先销往美国。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3.A

解析:1.本题考查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了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每年要依据长江不同时段的水置变化来调整库容。每年5月长江流域的雨季开始,水量增大,因此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为5—6月,所以B正确。

2.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三峡水库由正常运行水位降到防洪限制水位的时段内,即5—6月,三峡库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值当年梅雨季节,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所以D正确。

3.本题考查水库对流域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对大坝下游河床、水位变化影响极大,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大坝下游河床受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枯水期水位上升,所以A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C

解析:1.本题考查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条件。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利用的是风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投入上市与实施后,利于节能减排.A合理;新能源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B合理;该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D合理;产品是直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