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正常成人眼球前后径的平均值是: A. 14mm B. 24mm C. 20mm D. 12mm E. 28mm
2. 正常成人眼球平均水平径是: A. 13.5mm B. 23.5mm C. 25.5mm D. 33.5mm E. 35.5mm
3. 角膜的中央厚度正常值是: A. 0.1~0.2mm B. 1~2mm C. 7~8mm D. 0.5~0.55mm E. 0.01~0.02mm
4. 角膜位于眼球壁外层的前方, 占整个外层的比例应是:
A. 1/3 B. 1/4 · 1 ·
C. 1/5 D. 1/6 E. 1/7
5. 巩膜在眼外肌的附着处最薄, 其厚度为: A. 3mm B. 0.3mm C. 1mm D. 0.1mm E. 2mm
6. 正常瞳孔大小范围为: A. 1~2.5mm B. 2~3mm C. 4~5mm D. 2.5~4mm E. 5~6mm
7. 睫状体扁平部( 平坦部) 是多种眼内手术的理想部位, 是 由于:
A. 扁平部含丰富血管, 伤口易于愈合 B. 扁平部感觉神经少,手术时不痛
C. 扁平部以外的睫状冠上有悬韧带, 手术时易被伤及
D. 扁平部血管少,无重要组织
E. 扁平部无睫状肌,不会伤及肌肉影响调节 8. 睫状体在炎症时疼痛明显, 其原因是: A. 睫状体内色素细胞多 B. 睫状肌收缩疼痛 C. 含有丰富神经 D. 睫状体悬韧带牵拉所致 E. 睫状突十分敏感
9. 视网膜脱离发生在哪个部位:
A. 在玻璃体与内界膜间 B. 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间
C. 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 D. 视网膜与玻璃膜间
E. 色素上皮层与视网膜细胞层之间 10. 视网膜的血液供应特点是: A. 由视网膜中央动脉供应
B. 视网膜外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 内层由脉络膜毛细血管供应
C. 视网膜内层由视网膜中央动脉, 外层由脉络膜血管供应
D. 由睫状动脉供应 · 2 ·
E. 由脉络膜血管供应 11. 眼的附属器包括:
A. 眼睑、角膜和眼眶 B. 视路、眼睑、泪器 C. 眼眶、玻璃体、结膜 D. 眼外肌、晶状体 E.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12. 关于眼外肌的起止部, 正确的说法是: A. 四条直肌和上斜肌起于眶尖部,下斜肌起自眼眶壁
B. 四条直肌起自眶尖部,两条斜肌起自眼眶壁 C. 两条斜肌均起始眶尖部,四条直肌起自眼眶壁 D. 四条直肌及两条斜肌均起自眶尖部 E. 六条眼外肌均起自眼睑四侧壁 13. 位于睑板内的睑板腺又称为: A. Meibom腺 B. Moll 腺 C. Wolfring腺 D. Krause腺 E. Zeis 腺
14.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营养范围是: A. 整个眼球 B. 眼球前半部 C. 眼球后半部 D. 视网膜外层组织 E. 视网膜内层组织
15. 黄斑中心凹的细胞组成是: A. 只有锥细胞 B. 只有杆细胞
C. 大部分为锥细胞,但有少量杆细胞 D. 大部分为杆细胞, 但有少量锥细胞 E. 锥细胞杆细胞数量各半 16. 支配眼睑闭合的神经是: A. 面神经 B. 动眼神经 C. 交感神经 D. 三叉神经 E. 滑车神经
17. 支配提上睑肌的神经是:
· 3 ·
A. 视神经 B. 三叉神经 C. 交感神经 D. 动眼神经 E. 面神经
18. 房水的主要成分为水, 其占整个房水的: A. 60% B. 70% C. 80% D. 90% E. 98%
19. 脉络膜的血管主要来自什么动脉: A. 睫状后长动脉 B. 睫状后短动脉 C. 前睫状动脉 D. 视网膜中央动脉 E. 后结膜动脉
20. 黄斑中心凹视力最敏锐是由于:
A. 黄斑中心凹神经纤维较密集 B. 黄斑中心凹有大量杆细胞
C. 黄斑中心凹有大量锥细胞 D. 黄斑中心凹离视盘近
E. 黄斑中心凹是神经纤维汇总之处 21. 正常人眼底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约为: A. 2∶1 B. 2∶3 C. 3∶2 D. 1∶2 E. 1∶3
22. 中医眼科解剖名词“眼带”是指现代眼科中的: A. 悬韧带 B. 晶状体 C. 视神经 D. 眼外肌 E. 睫状体
23.“目系”一词, 出自中医古籍:
A.《黄帝内经》 B.《诸病源候论》 C.《秘传眼科龙木论》 D.《审视瑶函》 E.《医宗金鉴》
24. 中医眼科名词“黄仁”指现代眼科哪一解剖部位:
A. 虹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 4 · E. 黄斑
25. 目系又称“目本”, 是指现代眼科中的: A. 视神经 B. 视网膜
C. 视神经及球后血管 D. 球后血管 E. 眼外肌
26. 司明视觉和色觉的细胞是:
A. 色素上皮细胞 B. 神经节细胞 C. 双极细胞 D. 锥细胞 E. 杆细胞
27. 感受弱光的细胞是: A. 杆细胞 B. 水平细胞 C. Müller 细胞 D. 锥细胞 E. 无长突细胞
28. 光照患者左眼引起双眼瞳孔缩小, 而光照右眼时双瞳孔
不缩小, 其病灶多存于:
A. 左侧视神经 B. 右侧视神经 C. 左侧视束 D. 右侧视束 E. 右侧动眼神经
29. 右侧视束损伤引起的视野变化是: A. 右眼全盲 B. 左眼全盲
C. 双侧颞侧视野缺损 D. 左眼鼻侧及右眼颞侧视野缺损
E. 右眼鼻侧及左眼颞侧视野缺损
30. 正常眼球向前平视时, 眼球与眶缘的位置关系是:
A. 与外侧眶缘平行 B. 在外侧眶缘之后2~5mm
C. 突出外侧眶缘12~14mm D. 在外侧眶缘之后12~14mm E. 突出外侧眶缘2~5mm 31. 中医将黄仁中间之圆孔称为: A. 瞳孔 B. 晶珠 C. 神孔 D. 视孔 E. 瞳神 · 5 ·
32. 泪小点在中医眼科相当于: A. 泪泉 B. 泪湖 C. 泪腺 D. 泪道 E. 泪窍
33.“神膏”相当于西医眼科解剖名: A. 晶状体 B. 玻璃体 C. 房水 D. 视网膜 E. 视神经
34. 角膜基质层占角膜总厚度的: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35. 属眼球内容物的是: A. 脉络膜 B. 视网膜 C. 晶状体 D. 视神经 E. 巩膜
36. 构成眼球壁外层纤维膜的是:
A. 球结膜 B. 脉络膜 C. 巩膜 D. 视网膜 E. 睑结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B 2. B 3. D 4. D 5. B 6. D 7. D 8. C 9. B 10. C
11. E 12. A 13. A 14. E 15. A 16. A 17. D 18. E 19. B
20. C 21. B 22. D 23. A 24. A 25. C 26. D 27. A 28. B
29. E 30. C 31. A 32. E 33. B 34. E 35. C 36. C · 5 1 ·
第二章 中医眼科发展史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中医五官科最早设立于:
A. 汉代 B. 隋代 C. 唐代 D. 宋代 E. 元代
2. 我国发明与使用眼镜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E. 清代
3.《原机启微》的作者是: A. 王肯堂 B. 倪维德 C. 傅仁宇 D. 徐春甫 E. 危亦林
4.《眼科阐微》的作者是: A. 邓苑 B. 黄庭镜 · 3 2 ·
C. 顾锡 D. 马化龙 E. 黄岩
5. 白内障针拨八法记载于:
A.《外台秘要》 B.《审视瑶函》 C.《目经大成》 D.《秘传眼科龙木论》 E.《秘传眼科纂要》
6.《审视瑶函》将眼病归纳为: A. 72症 B. 108症 C. 81症 D. 82症
E. 160症
7. 下列记载眼科病症最多的一书是:
A.《秘传眼科龙木论》 B.《银海精微》 C.《原机启微》 D.《证治准绳》 E.《目经大成》
8.《一草亭目科全书》的作者是: A. 邓苑 B. 程玠 C. 王子固 D. 袁学渊 E. 张璐
9.《中西眼科汇通》的作者是: A. 康维恂 B. 陈滋 C. 陈达夫 D. 陆绵绵 E. 杨维周
10. 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眼科学》出版于: A. 1956年 B. 1958年 C. 1960年 D. 1962年 E. 1964年
11.《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创刊于: A. 1976年 B. 1982年 C. 1991年 D. 1951年 E. 1992年 · 4 2 ·
12.《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创刊于: A. 1956年 B. 1966年 C. 1973年 D. 1983年 E. 1993年
13. 现存古医籍中从医学观点提出眼病症名者, 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陶氏疗目方》 E.《疗耳眼方》
14. 首次把眼科有关内容列入正式教学科目是在: A. 南北朝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E. 明代
15. 顾锡著《银海指南》, 又名:
A.《目经大成》 B.《银海精微》 C.《眼科大成》 D.《眼科百问》 E.《证治准绳》
16. 据史书记载, 我国最早的五官科医生是: A. 陶弘景 B. 张仲景 C. 扁鹊 D. 王叔和 E. 皇甫谧
17. 下列史籍中, 有关我国割治“目瘤”的最早文献
见于: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山海经》 D.《淮南子》 E.《晋书》
18. 有关对“胬肉攀睛”进行“割烙法”治疗的记载首见于:
A.《外台秘要》 B.《千金要方》 C.《龙树菩萨眼论》 D.《太平圣惠方》 E.《圣济总录》
19. 首次将中医眼病分类为内、外障的现存中医古籍是:
A.《黄帝内经》 B.《龙树菩萨眼论》 · 5 2 ·
C.《外台秘要》 D.《千金要方》 E.《秘传眼科龙木论》 20. 中国中医眼科学会成立于: A. 1956年 B. 1966年 C. 1979年 D. 1985年 E. 1990年
21. 我国最早记载用药物治疗眼病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山海经》 E.《千金要方》
22. 我国最早记载有关眼病的病因病机、解剖生理的古医籍是:
A.《说文解字》 B.《诸病源候论》 C.《外台秘要》 D.《秘传眼科龙木论》 E.《黄帝内经》
23. 首先提到金针拨障术的医籍是:
A. 隋唐《千金要方》 B. 宋代《太平圣惠方》
C. 唐代《外台秘要》 D. 宋代《圣济总录》E. 清代《目经大成》 24. 我国配制假眼始于: A. 汉代 B. 隋代 C. 明代 D. 宋代 E. 唐代
25. 中医眼科成为独立学科始于: A. 明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E. 新中国成立后
26.《原机启微》言“热积必溃之病”是指: A. 风赤疮痍 B. 睑弦赤烂 C. 胞肿如桃 D. 漏睛
E. 针眼 · 6 2 ·
27.《伤寒杂病论》中提及的“狐惑病”是指: A. 口腔溃疡 B. 阴部溃疡 C. 红眼病 D. 白塞综合征 E. 角膜溃疡
28.《外台秘要》中提及的“绿翳青盲”是指: A. 视神经萎缩 B. 虹膜睫状体炎 C. 青光眼 D. 角膜斑翳 E. 白内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C 2. B 3. B 4. D 5. C 6. B 7. D 8. A 9. B 10. C · 3 3 ·
11. C 12. D 13. A 14. B 15. C 16. C 17. E 18. C 19. E
20. D 21. D 22. E 23. C 24. E 25. C 26. D 27. D 28. C
第三章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眼与脏腑和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保持密切联系依靠的是:
A. 气血 B. 经络 C. 神经 D. 先天之精 E. 后天之精
2. 眼之能够明视万物, 辨别颜色, 有赖于: A. 肾精充养 B. 脾气温养 C. 肝气条达 D. 肝血升运 E. 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
3.《审视瑶函》认为: 心神在目, 发为神光, 神光位居于:
A. 神水之中 B. 黄仁之中 C. 神膏之中 D. 瞳神之中 E. 黑睛之中
4.《灵枢·经脉》说: 足厥阴肝脉: A. 连目窍 B. 通于目 · 0 4 ·
C. 连目系 D. 连睛珠 E. 出上窍
5. 血液之所以运行于眼络之中不致外溢, 是有赖于:
A. 脾气的统摄 B. 肝气的疏泄 C. 心气的推动 D. 肺气的宣降 E. 肾精的濡养
6.《审视瑶函》在论述目内神膏的形成时, 认为神膏是由:
A. 心血上输于目而成 B. 肝血升运于目而成
C. 胆中渗润精汁升发而成 D. 脾输精气上凝而成 E. 肾精所化生
7.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论述眼与脾的密切关系时说: 脾
者, 诸阴之首也, 目者:
A. 胃气之所也 B. 气血之海也 C. 精气之府也 D. 血脉之宗也 E. 肝血之源也
8. 因眼与肺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灵枢·决气》中说: 气 脱者:
A. 目不明 B. 络不畅 C. 血不行 D. 肠不通 E. 水不利
9.《证治准绳·七窍门》认为目内所涵神水是由: A. 心血所生 B. 肝血所生 C. 津液所生 D. 后天之精所生 E. 三焦而发源
10. 在现存古代医籍中, 最早记载五轮学说的是: A.《灵枢·大惑论》 B.《诸病源候论》 C.《太平圣惠方》 D.《证治准绳》 E.《审视瑶函》 11. 两眦在五轮中称为: A. 火轮 B. 风轮 · 1 4 ·
C. 气轮 D. 血轮 E. 水轮
12. 黑睛后方与黄仁相邻, 两者之间充满: A. 透明之神膏 B. 透明之神水 C. 透明之津液 D. 透明之精气 E. 透明之营气
13.“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
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眼, 血之精为络, 其窠
气之精为白眼, 肌
肉之精为约束, 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上属于脑, 后出
于项中。”上述论述引自:
A.《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 B.《素问·金匮真言论》
C.《太平圣惠方·眼论》 D.《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E.《灵枢·大惑论》
14. 白睛为眼珠之外壁, 质地:
A. 透明而坚韧 B. 柔软而有弹性 C. 致密而坚韧 D. 致密而血供丰富 E. 坚韧而感觉灵敏
15. 黄仁无论在生理或病理上与瞳神的关系远较黑睛密切, 故将其归入:
A. 肉轮 B. 血轮 C. 气轮 D. 风轮 E. 水轮
16.“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上述论述引自:
A.《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B.《素问·金匮真言论》
C.《太平圣惠方·眼论》 D.《灵枢·大惑论》 E.《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
17.“明孔遍通五脏, 脏气若乱, 目患即生; 诸脏既安, 何辄有
损。”上述论述引自:
A.《太平圣惠方·眼论》 B.《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2 4 ·
C.《素问·金匮真言论》 D.《灵枢·大惑论》 E.《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
18.“目, 肝之外候也。”上述论述引自:
A.《太平圣惠方·眼论》 B.《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
C.《素问·金匮真言论》 D.《灵枢·大惑论》 E.《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
19. 在五轮辨证中, 睑弦红赤湿烂当属: A. 肝胆火盛 B. 肝胆湿热 C. 脾胃湿热 D. 心火亢盛 E. 肺脾实热
20. 五轮辨证中, 胞睑肿硬, 并见白睛红赤, 应属: A. 肝胆火盛 B. 肝胆湿热
C. 脾胃湿热 D. 心火亢盛 E. 肺脾实热
21. 五轮辨证结合脏腑生克关系对先发白睛红赤, 继而出现 黑睛星翳, 应属:
A. 土壅木郁 B. 肾水克脾土 C. 肺金乘肝木 D. 肝木克脾土 E. 心火乘肺金
22. 手阳明大肠经终于眼下鼻旁之: A. 睛明穴 B. 攒竹穴 C. 四白穴 D. 迎香穴 E. 承泣穴
23. 手少阴心经有本经别出而行的正经, 与手太阳经的支脉 汇合于内眦部的:
A. 睛明穴 B. 攒竹穴 C. 承泣穴 D. 四白穴 E. 迎香穴
24. 足厥阴肝经之本经再上出前额, 行临泣之里, 与督脉相会 于巅顶之: · 3 4 ·
A. 神庭 B. 本神 C. 百会 D. 通天 E. 头维
25. 张景岳认为: 足太阳的细筋散布于目上, 故为: A. 目上网 B. 目下网 C. 目之外维 D. 属目外眦 E. 聚于额角
26. 张景岳认为: 足阳明的细筋散布于目下, 故为: A. 目上网 B. 目下网 C. 目之外维 D. 属目外眦 E. 聚于额角
27. 在现存古医籍中, 最早记载“八廓”的是: A.《灵枢·大惑论》 B.《证治准绳》 C.《审视瑶函》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太平圣惠方》
28. 最早记载八廓与眼位关系的古医籍是: A.《原机启微》 B.《景岳全书》 C.《秘传眼科纂要》 D.《银海指南》 E.《世医得效方》
29. 奇经八脉中, 司眼开合的经脉是:
A. 阴维脉、阳维脉 B. 阴蹻脉、阳蹻脉 C. 冲脉、带脉 D. 任脉、冲脉
E. 任脉、督脉
30. 既分布于目外眦, 又分布于目内眦的经脉是: A. 手少阳三焦经 B. 足少阳胆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B 2. E 3. D 4. C 5. A 6. C 7. D 8. A 9. E 10. C
11. D 12. B 13. E 14. C 15. E 16. E 17. A 18. B 19. C
20. E 21. C 22. D 23. A 24. C 25. A 26. B 27. D 28. E 29. E 30. C · 3 5 ·
第四章 病因病机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六淫致眼病中, 最多见的是:
A. 风、火、燥 B. 风、火、湿
C. 风、寒、火 D. 湿、燥、火 E. 风、寒、湿
2. 风邪犯目, 如客于经络, 则可致: A. 胞睑下垂,目偏视,口眼?斜 B. 胞睑赤肿,视正为斜,肿痛麻木 C. 目涩作痒,风牵偏视、黑睛起翳 D. 口眼?斜,肿痛麻木,视物昏蒙 E. 胞轮振跳,目劄, 视正为斜 3. 湿邪致眼病, 临床表现多为: A. 胞睑红赤,眵泪胶黏,目涩作痒 B. 眼睑糜烂,眵多黄稠,视物不爽 C. 湿痒并作,怕热畏光,涕泪交加 · 1 6 ·
D. 白睛黄浊,眵泪胶黏,胞睑糜烂 E. 肿痛生疮,黄液上冲,眵多黄稠 4. 七情过度变化中对眼危害最大的是: A. 喜、恐、惊 B. 忧、怒、悲 C. 喜、思、忧 D. 思、怒、喜 E. 忧、思、恐
5. 火邪致眼病, 多表现为:
A. 眼眵干结,肿痛麻木,视力剧降 B. 眵泪胶黏,赤脉粗大,视瞻有色
C. 眵多黄稠,赤脉粗大,怕热畏光 D. 胞睑赤烂,白睛黄浊,眼眵干结 E. 目赤肿痛,视物昏蒙,眼睑糜烂 6. 饮食不节所致的常见眼病有:
A. 暴风客热,天行赤眼,青风内障 B. 胞生痰核,睑弦赤烂,瞳神紧小
C. 疳积上目,针眼, 睑弦赤烂 D. 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高风内障
E. 疳积上目,瞳神紧小,胞生痰核 7. 劳倦所致的眼病主要有:
A. 风赤疮痍,高风内障,视瞻有色 B. 椒疮, 风牵偏视, 胞轮振跳
C. 暴盲, 视瞻有色, 高风内障 D. 视瞻昏渺,暴盲,视瞻有色
E. 天行赤眼,胞轮振跳,高风内障 8. 火性炎上, 热逼血妄行:
A. 是眼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B. 不是眼病的病因 C. 表现为黑睛溢血 D. 必然见于火热的夏季 E. 是由于风邪过盛之故
9. 肝火素盛, 复感风、湿邪, 每易引起: A. 针眼,天行赤眼暴翳,睑弦赤烂 B. 漏睛疮, 胬肉攀睛, 瞳神紧小 C. 天行赤眼暴翳,金疳,火疳 D. 黑睛生翳,瞳神紧小,花翳白陷 E. 绿风内障,瞳神紧小,惊震内障 10. 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 水邪上犯可致: A. 瞳神紧小,圆翳内障,青风内障 B. 高风内障,圆翳内障,暴盲 · 2 6 ·
C. 眼底水肿渗出 D. 倒睫拳毛,圆翳内障,瞳神紧小
E. 能远怯近,视一为二 11. 气虚气陷在眼部的表现为:
A. 能近怯远,目睛隐胀,目痒时作 B. 云雾移睛,能远怯近,绿风内障
C. 头目眩晕,眉棱骨痛,眼内水肿 D. 视力疲劳,目内出血,目睛干涩 E. 胞睑下垂,青盲, 眼内水肿
12. 外感邪热或脏腑郁热侵入血分致眼病, 可表现为:
A. 焮赤肿痛,赤脉粗大,白睛溢血 B. 焮赤肿痛,血脉紫赤,目睛干涩
C. 视力疲劳,视一为二,血灌瞳神 D. 眼内出血,血脉紫赤,目??如无所见 E. 视盘充血水肿,眼内出血,晶珠混浊
13. 肝气郁结, 疏泄失职或久郁化火, 气火上逆则可发生:
A. 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液上冲
B. 目珠胀痛,视盘充血水肿,视力骤降,聚星障 C. 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疳积上目 D. 目珠胀硬,视力骤降 E. 青风内障,火疳, 瞳神紧小
14. 之所以说眼病与肝关系密切, 是由于: A. 肝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且黑睛属肝,足厥阴肝经连目系
B. 肝肾阴虚,肝火犯肺,肝病传脾等均可造成眼病 C. 绿风内障,青风内障,凝脂翳等常见致盲眼病均因肝病变所致
D. 眼病常与气滞血瘀有关 E. 肝主疏泄,肝郁化火常致目病 15. 血虚所致的眼病, 眼部表现为: A. 头目眩晕,白睛血络淡红不鲜, 舌淡脉弦 B. 目睛干涩,不耐久视,爪甲无华 C. 血脉紫赤,心烦失眠,痛有定处喜按 D. 晶珠混浊,胬肉血丝淡红,白睛青蓝 E. 目睛隐胀,目痒时作,眼内出血 · 3 6 ·
16. 暑为阳邪, 乃夏令主气, 与火邪表现相似, 所以:
A. 夏季之绿风内障, 眼底出血,凝脂翳等往往与之有关
B. 夏季之暴盲,火疳, 血翳包睛等往往与之有关 C. 夏季的眼病都与之有关
D. 夏季之目赤,肿痛,视物昏蒙等往往与之有关 E. 凡表现为火热的眼病都与之有关 17. 燥邪为患, 在眼部的表现有:
A. 赤脉粗大,怕热畏光,眵多黄稠 B. 红赤焮热,目干涩, 视物不爽
C. 眼眵干结,白睛红赤,目干涩 D. 白睛干涩,眵泪胶黏,视物不爽
E. 湿痒并作,肿痛麻木,眵泪胶黏
18. 体力、脑力或目力的过度疲劳, 皆能引起眼病, 常见者如:
A. 圆翳内障,突起睛高,上胞下垂 B. 胞虚如球,胞轮振跳,暴盲
C. 远视, 视瞻昏渺, 暴盲 D. 近视,暴盲,
视瞻昏渺
E. 色盲, 暴盲, 视瞻昏渺 19. 脾虚, 精气不能上荣, 可致:
A. 晶珠混浊,夜盲,视物昏花 B. 晶珠混浊,目劄, 胞肿如桃
C. 胞虚如球,夜盲, 瞳神干缺 D. 视物昏花,夜盲,花翳白陷
E. 疳积上目,青风内障,高风内障
20. 肝阳上亢, 扰动肝风, 或热盛动风, 在眼部表现为:
A. 视大为小,视直如曲,视一为二 B. 眼珠变硬,口眼?斜,目珠偏斜
C. 胞轮振跳,目偏视, 胞虚如球 D. 云雾移睛,目?动,视物??
E. 聚星障, 目劄, 目痒时作 21. 心阴不足, 虚火上炎, 每见:
A. 胬肉攀睛,流泪症,眦漏症 B. 眦惟赤烂,胬肉攀睛,漏睛
C. 两眦淡红,流泪畏光,瞳神干缺 D. 白睛涩痛,粟疮,血灌瞳神
E. 两眦淡红,血络隐见,微痒不痛 22. 血液瘀滞不行, 眼部多表现为: A. 血脉紫赤,眼珠外突,金疳 B. 疼痛剧烈,血翳包睛,混睛障
C. 胞睑青紫肿痛,黑睛赤膜下垂,蟹睛症 · 4 6 ·
D. 血脉紫赤,血灌瞳神,眼珠外突 E. 视物疲劳,视力剧降,云雾移睛 23. 目赤痛, 眼珠变硬可由于: A. 火热上炎,清窍受扰,经络壅滞 B. 肝胆热毒炽盛,上攻黑睛 C. 脾失健运,水湿停聚化痰
D. 元气衰惫,肝肾精血亏损,目窍失养 E. 气逆化火,引动肝风,风火上扰 24. 血热所致眼病的特点:
A. 有虚证也有实证 B. 五心烦热,口吐白涎
C. 只有血热实证 D. 血随火升,胞睑湿烂难愈
E. 狂躁不安,眼压激烈下降 25. 热毒炽盛在眼部表现为:
A. 晶珠混浊,迎风流泪 B. 眵多黄稠,胞睑红肿热痛
C. 青盲内障,胞睑红肿热痛 D. 迎风流泪,
晶珠混浊
E. 胞睑下垂,晶珠混浊 26. 风邪挟湿常表现为:
A. 病势缠绵,皮粗屑落 B. 病势缠绵,冷泪长流
C. 口眼?斜,长流涎 D. 病势缠绵,痒甚湿烂 E. 肿胀麻木,白睛溢血 27. 湿邪所致眼病的特征是:
A. 胞睑红赤,眵干涩痒 B. 胞睑浮肿,流泪作痒 C. 胞睑湿烂,痒臃肿涩并作 D. 眵泪热如汤,焮热肿痛
E. 胞睑肿硬,冷泪长流
28. 六淫所致外眼病多兼邪而见, 尤以: A. 风寒为患居多 B. 寒湿为患居多 C. 寒暑为患居多 D. 风热为患居多 E. 风湿为患居多
29. 下列除哪项外是眼病七情所伤的常见症状: A. 眵泪胶黏 B. 视瞻有色 · 5 6 ·
C. 视瞻昏渺 D. 暴盲 E. 眼珠变硬
30. 下列哪项病机和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无关: A. 痰火上逆 B. 饮食不节 C. 湿热内蕴 D. 肃降失职 E. 运化失司
31. 风邪致眼病的特点是: A. 发病急,都是外障眼病
B. 变化无常,与内障眼病的眼底病变常一致 C. 风邪客于经络则可为胞睑下垂, 目偏视 D. 风为百病之长,所以眼病均与风邪有关 E. 风邪变化快,处理不及时就变成视神经萎缩 32. 血瘀是由于:
A. 邪毒入营,逼血成斑 B. 湿邪上犯,胞生痰核
C. 脾虚, 湿邪泛滥 D. 肝郁气结,眼生结节
E. 心阴不足,视神经水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B 2. A 3. D 4. B 5. C 6. C 7. D 8. A 9. D 10. C
11. E 12. A 13. B 14. A 15. E 16. D 17. C
18. D 19. A
20. B 21. E 22. D 23. E 24. A 25. B 26. D 27. C 28. D
29. A 30. D 31. C 32. A
第五章 眼科诊法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白睛浮臃, 状如鱼泡, 多属:
A. 肺经风热 B. 肺经虚热 C. 肺气不利 D. 脾胃湿热 E. 脾胃热盛
2. 六淫之中, 最常见导致眼病的外邪是: A. 热邪 B. 燥邪 C. 湿邪 D. 风邪 E. 寒邪
3. 宿翳对视力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的因素是: A. 部位 B. 大小 C. 厚薄 D. 形态 E. 新翳还是宿翳
4. 患者视物眼前有黑影飞舞的视物异常是指: A. 视瞻昏渺 B. 视瞻异色 · 4 8 ·
C. 视瞻有色 D. 云雾移睛 E. 高风雀目 5. 眵多黄稠常见于:
A. 暴风客热 B. 睑弦赤烂 C. 流泪症 D. 针眼 E. 胞生痰核 6. 眼眵胶黏, 多属:
A. 外感风寒 B. 肺经虚热 C. 肺经实热 D. 湿热壅滞 E. 以上都不是
7. 左眼距视力表3m远, 只看清0. 1行视标, 左眼视力为:
A. 0.06 B. 0.10 C. 0.03 D. 0.09 E. 0.20
8. 近视力检查时一般被检查者应距视力表: A. 10cm B. 30cm C. 60cm D. 80cm E. 20cm
9. 冷泪长流, 多因于:
A. 肝肾两亏 B. 气血亏耗
C. 肝经实热 D. 肺经虚热 E. 脾胃阳虚 10. 目昏流泪, 多属:
A. 肝阳上亢 B. 肝经实热 C. 肝经虚热 D. 肝肾两亏 E. 肺阴不足
11. 流泪兼痒者, 多属: A. 风 B. 暑 C. 湿 D. 寒 E. 痰 · 5 8 ·
12. 近代眼科医家陆南山在下列哪一部书中撰写了“眼科十 问歌”:
A.《银海精微》 B.《眼科临症录》 C.《原机启微》 D.《目经大成》 E.《眼科六要》 13. 以下何者为老翳: A. 聚星障 B. 凝脂翳 C. 冰瑕翳 D. 混睛障 E. 都不是
14. 指出下列部位病变, 何者属内障眼病: A. 白睛里层 B. 睑内面 C. 大眦部 D. 晶珠 E. 黑睛
15. 骤然眼部痒甚或痒如虫行, 视力正常, 证属: A. 血虚生风 B. 脾经风热
C. 心肺两经风热壅盛 D. 风邪外束 E. 肝肾阴虚,化热生风 16. 眼压是指:
A. 眼球内容物对眼眶所施加的压力 B. 眼球内容物对眼底所施加的压力 C. 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 D. 眼球内容物对视网膜所施加的压力 E. 以上都不对 17. 睫状充血的特点是:
A. 愈近角膜愈明显 B. 不随球结膜运动 C. 颜色暗红 D. 滴0.1%盐酸肾上腺素液不消退 E. 以上都是
18. 区分内外障的主要依据是: A. 病变性质 B. 发病部位 C. 病情轻重 D. 发病原因 · 6 8 · E. 有无症状
19. 用各种颜色视标作视野检查时, 其由外而内依次递减的 顺序为:
A. 白、黄、红、绿、蓝 B. 白、黄、蓝、红、绿
C. 黄、白、红、绿、蓝 D. 白、红、绿、蓝、黄
E. 黄、白、红、蓝、绿
20. 先天性色觉障碍患者中, 以下论述哪项正确: A. 红绿色盲较少见, 蓝色盲较多见 B. 红绿色盲较多见,蓝色盲也较多见 C. 红绿色盲较少见,蓝色盲也较少见 D. 红绿色盲较多见, 蓝色盲比较少见 E. 全色盲较多见 21. 生理盲点的中心位于:
A. 固视点鼻侧15度水平线上1.5度处 B. 固视点鼻侧15.5度水平线下1.5度处 C. 固视点颞侧15.5度水平线上1.5度处 D. 固视点颞侧15.5度水平线下1.5度处 E. 固视点颞侧15.5度水平线上3度处
22. 下列各项辨证, 除哪项外, 均属眼科常见症状辨证:
A. 辨视觉 B. 辨痛痒 C. 辨红肿 D. 辨虚实 E. 辨眵泪
23. 以下关于生理盲点的描述, 哪一项正确: A. 生理盲点呈圆形, 直径为7.5±2度
B. 生理盲点呈椭圆形,垂直径7.5±2度, 横径5.5±2度
C. 生理盲点呈椭圆形,垂直径5.5±2度, 横径7.5±2度
D. 生理盲点呈椭圆形, 垂直径10度, 横径5度 E. 生理盲点呈圆形,直径为10度 24. 平面视野计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生理盲点 B. 确定暗点 · 7 8 ·
C. 确定视野范围 D. 确定视野边界 E. 以上都是
25. 视野检查时, 患者的受检眼应:
A. 随视标移动而移动 B. 注视任意一点而不动
C. 注视中央固定点不动 D. 注视颞侧固定点不动
E. 注视鼻侧一固定点不动
26. 色盲发病率:
A. 男性高于女性 B. 女性高于男性 C. 男女性别无差异 D. 老人多于小儿 E. 小儿多于老人
27. 用直接检眼镜检查屈光介质是否有混浊时, 一般来说应:
A. 将直接检眼镜之轮盘转至- 8~- 12处,距被检眼20~30cm处
B. 将直接检眼镜之轮盘转至- 8~- 12处,距被检眼10cm处
C. 将直接检眼镜之轮盘转至- 8~- 12处,距被检眼2~3cm处
D. 将直接检眼镜之轮盘转至+8~+12处,距被检眼20~30cm处
E. 将直接检眼镜之轮盘转至+4~+6处,距被检眼10cm处
28. 下列眼病中, 哪一个多伴有抱轮红赤: A. 高风内障 B. 圆翳内障 C. 瞳神紧小 D. 暴风客热 E. 视瞻昏渺
29.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远视力检查时, 被检查者应距 视力表:
A. 3m B. 4m C. 5m D. 6m E. 8m
30. 下列各项, 除哪项外, 均是外障眼病的致病特点:
A. 突然发病 B. 发展较快
C. 外显症状比较明显 D. 多为六淫外袭或遭受外伤所致 E. 只为有余之证
31. 以下哪项属于宿翳的表现特点: · 8 8 ·
A. 表面粗糙 B. 边界模糊
C. 具有发展趋势 D. 自觉症状不明显 E. 以上都不是 32. 眼科检查应先查: A. 胞睑 B. 白睛 C. 瞳神 D. 视野 E. 黄仁
33. 右眼距视力表2m远, 能看清0.1行视标, 右眼视力为:
A. 0.02 B. 0.03
C. 0.04 D. 0.06 E. 0.08
34. 左眼距视力表1m远, 能看清0.1行视标, 左眼视力为:
A. 0.01 B. 0.02 C. 0.03 D. 0.04 E. 0.1
35. 目赤目痒, 迎风尤甚, 多因: A. 外感风热 B. 脾胃湿热 C. 血虚生风 D. 外感风寒 E. 肾虚
36. 眼眵多而稠者, 证属:
A. 肺经实热 B. 肺经虚热 C. 热毒湿困 D. 湿热壅滞 E. 外感风邪
37. 以检眼镜检查患者右眼时, 应:
A. 医生站在患者左侧, 以右手持检眼镜, 以右眼观察
B. 医生站在患者左侧,以左手持检眼镜,以右眼观察
C. 医生站在患者右侧,以右手持检眼镜,以右眼观察
D. 医生站在患者右侧, 以左手持检眼镜, 以左眼观察
E. 医生站在患者右侧,以右手持检眼镜,以左眼观察 38. 视乳头上的血管偏向鼻侧, 并呈屈膝状改变, C/D扩大加 · 9 8 ·
深, 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目系猝病 B. 视瞻昏渺 C. 云雾移睛 D. 高风雀目 E. 青风内障
39. 在检查黄斑区时, 属于正常表现的是: A. 可见中心凹光反射 B. 有色素沉着 C. 有水肿 D. 有出血 E. 有裂孔
40. 描述眼底病灶的隆起或凹陷时, 每3个屈光度相当于:
A. 3mm B. 2mm C. 1mm D. 0.3mm E. 0.1mm
41. 远视力检查时, 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表上0.1行视标应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 B. 表上0.2行视标应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
C. 表上0.5行视标应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 D. 表上1.0行视标应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 E. 表上1. 2行视标应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 42. 下列关于光定位检查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在明室内,被检眼向前方注视不动, 烛光在眼前约2m远处, 在右上
方、右方、右下方、下方、左下方、左方、左上方、上方等8个方向移动, 让患者 指出烛光所在方向
B. 在暗室内,被检眼向前方注视不动,烛光在眼前约1m远处, 在右上
方、右方、右下方、下方、左下方、左方、左上方、上方等8个方向移动, 让患者 指出烛光所在方向
C. 在明室内,被检眼随烛光而转动, 烛光在眼前约2m远处, 在右上
方、右方、右下方、下方、左下方、左方、左上方、上方等8个方向移动, 让患者 指出烛光所在方向
D. 在暗室内,被检眼随烛光而转动, 烛光在眼前约1m远处, 在右上
方、右方、右下方、下方、左下方、左方、左上方、上方等8个方向移动, 让患者 · 0 9 ·
指出烛光所在方向
E. 在明室内,被检眼向前方注视不动, 烛光在眼前约30cm远处, 在右
上方、右方、右下方、下方、左下方、左方、左上方、上方等8个方向移动, 让患 者指出烛光所在方向 43. 中心视野检查是:
A. 以平面视野计检查中央30度范围以内的视野 B. 以平面视野计检查中央60度范围以内的视野 C. 以平面视野计检查中央50度范围以内的视野 D. 以弧形视野计检查中央30度范围以内的视野 E. 以弧形视野计检查中央60度范围以内的视野 44. 如一眼是传染性眼病, 检查时应注意: A. 先检查左眼,再检查右眼 B. 先检查右眼,再检查左眼
C. 先检查健眼,再检查患眼 D. 先检查患眼,再检查健眼
E. 检查顺序随意决定
45.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 主要观察哪一波的潜伏
期和振幅:
A. N1 波 B. P 100波
C. N2 波 D. P 2 波
E. 以上都不是
46. 用滤纸法作泪液分泌检查时:
A. 5分钟后滤纸被泪液渗湿的长度正常平均为15 mm以上, 不足 10mm为泪液分泌过少
B. 5分钟后滤纸被泪液渗湿的长度正常平均为10mm以上,不足5mm 为泪液分泌过少
C. 10分钟后滤纸被泪液渗湿的长度正常平均为15mm以上, 不足 5mm为泪液分泌过少
D. 10分钟后滤纸被泪液渗湿的长度正常平均为10 mm以上, 不足 5mm为泪液分泌过少
E. 5分钟后滤纸被泪液渗湿的长度正常平均为15mm以上,不足5mm 为泪液分泌过少 · 1 9 ·
47. 以角膜映光法测斜视角时, 若反光点偏角膜正中央的外
侧, 位于瞳孔缘, 估计其斜视角约为: A. 内斜5° B. 内斜10°~15° C. 内斜25°~30° D. 外斜5° E. 外斜10°~15°
48. 以角膜映光法测斜视角时, 若反光点偏角膜正中央的内
侧, 位于角膜缘, 估计其斜视角约为: A. 内斜10°~15° B. 内斜25°~30° C. 内斜45° D. 外斜45° E. 外斜25°~30°
49. 以遮盖法检查斜视时, 遮盖右眼, 左眼注视, 将遮板迅速
移遮左眼时, 若右眼移向鼻侧, 则属: A. 外斜视 B. 内斜视 C. 旋转斜视 D. 垂直斜视 E. 眼球震颤
50. 眼底检查时顺序一般为:
A. 先检查黄斑区,再分别检查视网膜各象限,最后检查视乳头
B. 先检查黄斑区,再检查视乳头,最后检查视网膜各象限及周边部
C. 先检查视网膜各象限及周边部, 再检查视乳头, 最后检查黄斑部
D. 先检查视乳头,再按视网膜动、静脉分支, 分别检查视网膜各象限, 最后检查黄斑部
E. 先检查视乳头,再检查黄斑部,最后检查视网膜各象限及周边部
51. 无赤光眼底检查易于发现:
A. 视网膜浅层病变及黄斑部的早期病变 B. 视网膜深层病变 C. 眼底出血 D. 渗出斑 E. 视乳头萎缩
52. 前房角结构中, 房水主要引流的区域是: A. Schwalbe线 B. 小梁网 · 2 9 ·
C. 巩膜突 D. 睫状体带 E. 虹膜末卷
53. 目痒虽有不同致病原因, 但以下列哪一项引起者最多见:
A. 火邪 B. 湿邪 C. 燥邪 D. 血虚 E. 风邪
54. 目赤目痒, 迎风尤甚, 多因: A. 外感风寒 B. 外感风热 C. 脾胃湿热壅盛 D. 邪毒炽盛 E. 血虚生风
55. 睑弦赤烂, 眵泪交加, 瘙痒不已, 或胞内颗粒肥大, 痒如虫 行, 多属:
A. 外感风热 B. 脾胃湿热 C. 肺经实火 D. 肝经风热 E. 气血瘀滞
56. 胞睑赤痛肿硬, 伴大便燥结, 多为: A. 外感风热 B. 脾胃湿热 C. 阳明实火 D. 津亏血少 E. 阴津不足
57.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视网膜血管充盈的分期可分为:
A. 视网膜的动脉前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B. 臂视网膜循环期,动脉期, 静脉期
C. 视网膜的动脉前期,动脉期,动静脉期,静脉期
D. 臂视网膜循环期,动静脉期,静脉期
E. 臂视网膜循环期,动脉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58. 常见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 A. 视网膜电图,角膜电流图,眼电图 B. 视觉诱发电位,彩色多普勒,眼电图 C. 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眼电图 D. 彩色多普勒,角膜电流图,眼电图 · 3 9 ·
E. 角膜电流图,眼电图,视觉诱发电位 59.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中的低荧光是指: A. 荧光遮蔽或充盈缺损 B. 荧光遮蔽或视网膜新生血管 C. 荧光遮蔽或充盈迟缓 D. 充盈缺损或视网膜新生血管 E. 充盈缺损或充盈迟缓
60. 磁共振成像(MRI) 技术在眼科的应用: A. 使用的范围完全同CT
B. 可消除骨质的干扰与伪影, 但禁忌探测磁性异物
C. 灵敏度优于CT,但不可消除骨质的干扰与伪影 D. 所有图像都较CT清楚
E. 是通过射频探测病变的一种检查技术
61. 单侧眼球突出, 转动受限, 白睛浅层红赤臃肿时:
A. 多为肺热亢盛 B. 多为瘀血机化 C. 多为肝肾阴虚 D. 多为风热火毒结聚于眶内
E. 多为脾肾阳虚
62. 眼球骤然偏斜于一侧, 转动受限, 视一为二, 恶心呕吐时:
A. 多为屈光不正、弱视所致 B. 多为风痰阻络所致
C. 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D. 多为眼球发育不良所致
E. 与肝火炽盛最有关
63. 视盘充血隆起, 颜色鲜红, 边缘模糊时: A. 多为肺经风热上扰目系 B. 多为五脏之气不能上荣于目
C. 多为阴损及阳 D. 多为肾水上犯目系 E. 多为肝胆实火、肝气郁结或兼气滞血瘀所致 64. 视网膜血管粗大, 扩张迂曲, 常伴有渗出物时: A. 多为外伤撞击伤目 B. 多为脾肾阳虚,痰湿上犯
C. 多为气血虚弱,视衣失养 D. 多为肝郁气滞或
心肝火盛 E. 多为心火上炎 65. 眼科五轮包括有: · 4 9 ·
A. 金轮、木轮、水轮、火轮、土轮 B. 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肉轮
C. 肉轮、血轮、金轮、木轮、水轮 D. 火轮、气轮、风轮、水轮、肉轮
E. 金轮、木轮、血轮、水轮、肉轮 66. 黄斑水肿、渗出时:
A. 多属脾肾阳虚,气化失职,水湿停滞 B. 多为肝气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停聚所致 C. 多为肝肾不足,水湿上泛
D. 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统血在外 E. 多为肝火上炎,火烁脉道所致 67. 颞侧偏盲时:
A. 为视交叉病变所致 B. 为视交叉以后病变所致
C. 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栓塞所致 D. 为青光眼所致
E. 为视路病变所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6 1 1 ·
( 一) A型题
1. C 2. D 3. A 4. D 5. A 6. D 7. A 8. B 9. A 10. D
11. A 12. B 13. C 14. D 15. D 16. C 17. E 18. B 19. B
20. D 21. D 22. D 23. B 24. B 25. C 26. A 27. D 28. C
29. C 30. E 31. D 32. A 33. C 34. B 35. A 36. A 37. C
38. E 39. A 40. C 41. D 42. B 43. A 44. C 45. B 46. E
47. B 48. D 49. A 50. D 51. A 52. B 53. E 54. B 55. B
56. C 57. C 58. C 59. A 60. B 61. D 62. B 63. E 64. D 65. B 66. B 67. A
第六章 眼科治疗概要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主要用于外感风热眼病的内治法是:
A. 泻火解毒法 B. 滋阴降火法
C. 祛风清热法 D. 退翳明目法 E. 活血化瘀法
2. 主要用于治疗火热毒邪或脏腑热毒上攻所致的眼病的内 治法是:
A. 疏肝理气法 B. 滋阴降火法 C. 疏风清热法 D. 泻火解毒法 E. 活血化瘀法
3. 肝肾亏虚所致眼病的内治法是: A. 利水祛湿法 B. 活血化瘀法 C. 补益气血法 D. 退翳明目法 E. 补益肝肾法
4. 湿邪外侵或湿浊内蕴所致眼病的内治法是: · 4 2 1 ·
A. 益气养血法 B. 祛风清热法 C. 泻火解毒法 D. 活血化瘀法 E. 利水祛湿法
5. 血流不畅或瘀血停聚所致眼病的内治法是: A. 活血化瘀法 B. 疏肝理气法 C. 益气养血法 D. 软坚散结法 E. 祛湿法
6. 黑睛宿翳的主要内治法是:
A. 退翳明目法 B. 疏肝理气法 C. 祛湿法 D. 活血化瘀法 E. 泻火解毒法
7. 病起突然, 眼睑肿胀, 白睛红赤, 黑睛生翳, 眼痒眼痛, 羞明 流泪, 脉浮数, 当用:
A. 泻火解毒法 B. 疏风清热法 C. 疏肝理气法 D. 祛湿法 E. 退翳明目法
8. 内外障眼病, 兼有胁胀, 胸闷, 嗳气, 咽部似有物阻, 急躁易
怒, 脉弦等症者, 皆可用:
A. 活血化瘀法 B. 泻火解毒法 C. 疏肝理气法 D. 益气养血法 E. 补益肝肾法
9. 疏风清热药眼科常用的有: A. 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葛根 B. 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细辛
C. 金银花、野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 D. 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木贼草 E. 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黄芩、黄柏 10. 祛风清热法主要是用来治疗: A. 火热毒邪或脏腑热毒上攻所致眼病 B. 外感风寒所致眼病 · 5 2 1 ·
C. 湿邪外侵或内生所引起的眼病 D. 外感风热所致的眼病 E. 因肝气郁结所致眼病
11. 祛风清热法所治之眼病全身常可伴有: A. 恶风发热,头痛,苔薄黄,脉浮数等 B. 胁胀, 胸闷, 嗳气,易怒,脉弦等
C. 鼻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紧 D. 头重如裹,口渴不欲饮,胸闷纳少,便溏等 E. 头眩, 耳鸣, 腰膝酸软, 脉数无力等 12. 退翳明目法主要用于:
A. 消退黑睛翳障 B. 清除眼内陈旧渗出 C. 消散眼内瘀滞 D. 祛除湿邪 E. 祛除风热所致眼病 13. 祛风清热法主要用于治疗: A. 外感风热眼病 B. 外感风寒眼病
C. 火热毒邪上攻所致眼病 D. 湿邪外侵所致眼病
E. 气血凝滞痰瘀互结所致眼病 14. 泻火解毒法主要用于治疗:
A. 外感火热之邪所致的眼病 B. 外感风热之邪所致的眼病
C. 阴虚火旺所致的眼病 D. 气血凝滞所致的眼病
E. 肝气郁结所致的眼病 15. 疏肝理气法主要用于治疗:
A. 外感风热之邪所致的眼病 B. 气血虚弱所致的眼病
C. 脏腑积热上攻所致的眼病 D. 肝气郁结所致的眼病
E. 肝肾亏虚所致的眼病
16. 眼外观端好, 而视物昏蒙, 兼有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
软, 舌红少苔, 脉细无力, 当治以: A. 退翳明目法 B. 补益肝肾法 C. 疏肝理气法 D. 益气养血法 E. 滋阴降火法 · 6 2 1 ·
17. 目珠干涩, 视物昏花, 不耐久视, 伴有头晕心悸, 面色无
华, 口干, 唇淡舌嫩, 脉细, 治以: A. 退翳明目法 B. 补益肝肾法 C. 疏风清热法 D. 补益气血法 E. 利水祛湿法
18. 眼病初起, 星翳点点, 红赤流泪, 当治以: A. 疏风清热法 B. 退翳明目法 C. 泻火解毒法 D. 祛风散寒法 E. 清肝明目法
19. 眼外视端好, 视物昏蒙, 兼有胁胀、胸闷, 脉弦, 当治以:
A. 补益肝肾法 B. 活血化瘀法 C. 疏肝理气法 D. 退翳明目法 E. 滋阴降火法
20. 眼外观端好, 视物昏蒙, 眼前如有云雾飘移, 兼有胸闷, 食
少, 渴不欲饮, 腹胀便溏, 四肢乏力, 苔腻, 脉濡, 当治以:
A. 祛风胜湿法 B. 清热祛湿法 C. 利水渗湿法 D. 健脾利湿法 E. 补益气血法
21. 激光热效应治疗眼底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热引起局部:
A. 组织机化 B. 组织蛋白变性凝固 C. 组织破坏裂解 D. 组织炭化 E. 组织分子的化学链断裂 22. 倍频Nd YAG激光的波长为: A. 532nm B. 577nm C. 514.5nm D. 213nm E. 488nm
23. 氦氖原子气体激光, 主要用于:
A. 治疗视网膜裂孔 B. 眼科检测和诊断光源
C.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 晶体后囊膜切开
E.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C 2. D 3. E 4. E 5. A 6. A 7. B 8. C 9. A 10. D
11. A 12. A 13. A 14. A 15. D 16. B 17. D 18. A 19. C
20. D 21. B 22. A 23. B
第七章 眼睑疾病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胞生痰核与针眼的区别在于前者:
A. 胞睑红肿,可扪及局限性硬结, 与皮肤粘连 B. 睑皮肤正常,可扪及核状硬结,与皮肤不粘连 C. 重者可于睑内形成脓点,脓成破溃,排脓始愈 D. 患部皮肤红肿,触痛明显
E. 若病变发生于近眦部者,可引起眦部白睛赤肿 2. 针眼脓肿成熟, 脓头位于眼睑皮肤面者, 治疗应:
A. 切开排脓,切口应与睑缘平行, 以免损伤眼轮匝肌
B. 切开排脓,切口应与睑缘垂直,以免损伤提上睑肌
C. 切开排脓,充分挤压以使脓液完全排出 D. 切开排脓,并于创口内注入30%黄连液 E. 以上各项均可 3. 沙眼Ⅲ期指的是:
A. 睑结膜严重充血, 血管模糊 · 2 4 1 ·
B. 病变部位大量乳头增生、滤泡形成 C. 大量角膜血管翳,并有明显刺激症状 D. 病变部位瘢痕化, 结膜表面光滑 E. 出现睑内翻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 4. 对针眼未成脓者, 局部治疗( 外治)应:
A. 及早切开,使其早愈 B. 施以挤压,令其消退
C. 局部湿热敷以助消散 D. 针挑患部, 挤出黏液或血水
E. 挑开患部皮肤,用紫金锭磨汁频涂 5. 胞生痰核相当于西医学的: A. 霰粒肿 B. 麦粒肿 C. 皮样囊肿 D. 眶脓肿 E. 睑脓肿
6. 胞生痰核的证治要领为:
A. 本病多由风邪客于胞睑引起,故治宜祛风散结 B. 本病常因疫毒聚于眼睑所致, 故治宜解毒散邪 C. 水湿停留胞睑是本病最主要成因, 故应温化水湿
D. 本病源于气血郁聚, 故行气活血是治疗常法
E. 本病根源于痰湿结聚,故治宜化痰散结 7. 一眼突发上胞下垂, 并有眼球偏斜, 复视等症状者, 其病 因为:
A. 交感神经麻痹 B. 副交感神经麻痹 C. 滑车神经麻痹 D. 动眼神经麻痹 E. 面神经麻痹
8. 治疗沙眼可选用的眼药水为:
A. 阿托品眼药水 B. 毛果芸香碱眼药水 C. 利福平眼药水 D. 可的松眼药水 E. 地卡因眼药水
9. 风赤疮痍应注意与下列何种眼病相鉴别: A. 睑内结石 B. 睑弦赤烂 C. 胞生痰核 D. 胞轮振跳 · 3 4 1 · E. 胞肿如桃
10. 睑内结石, 渐长突起, 自觉涩痛者, 其外治方法为:
A. 局部麻醉后切开刮除 B. 局部麻醉后压榨法挤除
C. 表面麻醉后针挑法剔除 D. 内服药渣薰洗拭除
E. 涂抗生素眼药膏令其消除
11. 针眼屡发, 面色少华, 倦怠无力, 舌淡苔白, 脉细数, 内 治宜:
A. 银翘散加黄连、黄芩 B. 泻黄散加天花粉 C. 内疏黄连汤加石膏、知母 D. 六君子汤加蒲公英、皂角刺
E. 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
12. 针眼肿痛增剧, 引发头痛, 恶寒发热, 便秘溲赤, 白睛红赤
肿胀嵌于睑裂, 舌红苔黄, 脉数, 内治宜: A. 祛风清热,泻火解毒 B. 清热生津,泻火解毒 C.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D. 健脾益气, 托里排脓 E. 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13. 睑弦赤烂与风赤疮痍鉴别的关键是: A. 两者病因不同 B. 两者病机不同 C. 两者证型不同 D. 两者病位不同 E. 两者治疗方药不同
14. 沙眼, 眼内刺痛灼热, 沙涩羞明, 胞睑厚硬, 睑内红赤显
著, 颗粒累累成片, 黑睛赤膜下垂, 内治宜: A. 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
B. 清脾胃散风邪,方用除风清脾饮加减 C. 凉血散瘀,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 D. 健脾除湿,方用五皮饮加减 E. 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15. 上胞下垂, 晨轻暮重, 伴神疲乏力, 舌质淡, 苔薄白, 其证 型及治疗为:
A. 先天不足,治宜固肾健脾,方用右归饮加减 B. 肝肾两虚,治宜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 4 4 1 ·
C. 风痰阻络,治宜化痰通络,方用正容汤加减 D. 脾虚气弱,治宜升阳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E. 肝气郁结,治宜疏肝解郁,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16. 粟疮, 睑内灼热磨痛, 白睛及睑内红赤, 颗粒丛生, 色黄而
软, 伴羞明流泪, 沙涩不适, 内治宜: A. 健脾除湿,方用五皮散加减 B. 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C. 清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D. 祛风清热除湿,方用除风清脾饮加减 E. 养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17. 胞睑振跳不休, 或牵拽眉际, 不能自控, 头昏目眩, 面色少
华, 舌淡红, 苔薄, 脉弦。治宜: A. 养血熄风,方用当归活血饮加减 B. 凉血熄风,方用清营汤加减 C. 健脾利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D. 补肝肾清虚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E. 平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减
18. 睑弦赤烂, 因外感风邪, 心火内盛, 风火上炎, 灼伤睑眦 者, 其表现为:
A. 睑弦红赤,睫毛根部有糠皮样脱屑 B. 睑弦红赤溃烂,痛痒并作,眵泪胶黏 C. 眦部睑弦红赤糜烂,灼热刺痒 D. 胞睑红赤,肿痛,水泡簇生 E. 胞睑红赤,高肿难睁,疼痛剧烈 19. 睑内结石的病因病机为:
A. 风邪客于脾经,壅于胞睑,郁久化热,津液受灼,瘀阻睑内
B. 风痰乘虚上壅,阻滞胞睑之间,使气血不能畅达 C. 肝火炽盛,乘脾土, 肝火与脾湿搏结于胞睑 D. 脾经蕴热,外感风邪,内挟心火,上攻胞睑 E. 脾胃蕴热,复受风热毒邪侵袭,内热外邪相搏, 上
犯胞睑, 脉络壅滞, · 5 4 1 · 气滞血瘀
20. 眦部睑弦红赤, 刺痛皲裂出血, 可用:
A. 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 B. 1%毛果芸香碱眼药水点眼
C. 0.5%硫酸锌眼药水点眼 D. 0.5%可的松眼药水点眼
E. 0.5%地卡因眼药水点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B 2. A 3. D 4. C 5. A 6. E 7. D 8. C 9. B 10. C · 7 5 1 ·
11. D 12. C 13. D 14. C 15. D 16. B 17. A 18. C 19. A 20. C
第八章 两眦疾病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六淫所致两眦疾病中, 尤以:
A. 风邪为患居多 B. 寒湿为患居多
C. 风湿为患居多 D. 火热为患居多 E. 风燥为患居多
2. 冷泪长流, 拭之又生, 泪水清冷稀薄, 多因于: A. 肝肾两亏,约束无权 B. 肝经实热, 泪窍失利 C. 肝血不足,外感风邪 D. 脾肾阳虚,收摄失司 E. 肺经虚热,泪泉失约
3. 目无赤痛, 无时泪下, 清冷稀薄, 面色无华, 神疲乏力, 心悸
健忘, 舌淡苔黄, 脉细弱, 以下列何方为宜: A. 八珍汤 B. 托里消毒散 C. 左归丸 D. 白薇丸 E. 右归丸
4. 内眦溢脓, 不红不肿, 压之不痛, 指压脓出, 多属: · 4 6 1 ·
A. 脾虚有湿 B. 心经郁热 C. 心肺风热 D. 脾经风热挟湿 E. 肝胆实热
5.《原机启微》“其病隐涩不自在, 稍觉目眊目矂, 视物微昏”
所描述的“热积必溃之病”是指: A. 小眦漏 B. 大眦漏 C. 睑弦赤烂 D. 针眼 E. 凝脂翳穿孔
6. 睛明穴属于下列哪条经脉:
A. 手少阴心经 B. 足厥阴肝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手少阳三焦经 7. 漏睛的严重危害是: A. 溢脓流泪 B. 下睑外翻
C. 如角膜上皮轻微擦伤,相染成凝脂翳 D. 晨起“眼眵”封住上下眼睑 E. 演变为漏睛疮
8. 治疗两眦疾病的原则为:
A. 实者泻火清火,虚者补心养肺 B. 实者泻火清火,虚者补益脾胃
C. 实者清热解毒,虚者滋养肾水 D. 实者清热解毒,虚者养血补心
E. 实者泻心清火,虚者滋养肾水 9. 胬肉攀睛的病因是:
A. 火疳缠绵不愈,渐侵及黑睛而成 B. 黑睛表面损伤,复感外邪所致 C. 恣嗜烟酒,过食炙煿而生 D. 屈光不正,白睛涩痛所致 E. 风沙阳光长期刺激而成
10. 两眦部赤脉粗大鲜红, 横贯白睛, 视力正常, 痒涩刺痛, 伴
口舌生疮者, 宜选下列何方治疗: · 5 6 1 ·
A. 补心汤 B. 驱风一字散
C. 除风益损汤 D. 泻心汤合导赤散 E. 九味羌活汤
11. 在手术治疗胬肉攀睛方面综合了《千金要方》的割法和
《外台秘要》的烙法, 从而提出了割烙法的是: A.《审视瑶函》 B.《龙树菩萨眼论》 C.《秘传眼科龙木论》 D.《银海精微》 E.《医宗金鉴》
12. 根据五轮学说, 两眦属于: A. 气轮 B. 火轮 C. 血轮 D. 水轮
E. 肉轮
13. 漏睛疮属于风热上攻型, 症见大眦角处红肿疼痛, 头痛泪
多, 恶寒发热者, 选何方为宜:
A. 黄连解毒汤 B. 千金托里散 C. 驱风散热饮子 D. 驱风一字散 E. 竹叶泻经汤
14. 眦帷赤烂, 症见眦角红赤发热, 湿烂刺痒, 脓汁胶黏, 痂壳
积聚, 兼见脘腹痞满, 便溏溲赤, 舌苔黄腻, 脉濡数者, 以下列何方 治疗为妙:
A. 黄连解毒汤 B. 导赤散 C. 泻脾除热饮 D. 除湿汤 E. 驱风散热饮子
15. 赤脉传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白睛可见赤丝纵横遍布, 虬蟠旋曲
B. 大眦初起赤脉丛生,渐之红赤高起突出, 向黑睛侵入
C. 眦角皮肤红赤,赤脉呈树枝状自眦头横向伸入 D. 玉粒生于黑睛边缘, 致使黑睛边际似有白膜侵入
E. 白睛与黑睛表面之间呈膜状或条索状粘连 16. 首次提出流金凌木病名并把它与胬肉攀睛区别开来的眼 · 6 6 1 · 科专著是:
A.《审视瑶函》 B.《银海精微》 C.《目经大成》 D.《秘传眼科龙木论》 E.《原机启微》
17.“此症( 赤脉传睛) 专言脉已挂风轮之重, 非比赤丝虬脉,
正在气轮之轻者。”这段鉴别赤脉传睛与赤丝虬脉的论述出自于:
A.《银海精微》 B.《证治准绳·七窍门》 C.《龙树眼论》 D.《洞天清录》 E.《银海指南》
18. 首次提出黄油症病名并认为该病“生于气轮, 状如脂而淡
黄浮嫩, 乃金土之湿热也, 不红不肿, 目亦不昏, 故人不求治, 至老 只如此。”的医家是:
A. 明代傅仁宇 B. 明代王肯堂 C. 明代倪维德 D. 清代黄庭镜
E. 隋代巢元方
19. 在漏睛与漏睛疮的鉴别上, 主要点为: A. 对视力的影响 B. 发病部位 C. 患者年龄 D. 患者性别 E. 局部红肿疼痛
20. 漏睛疮溃后漏口难敛, 脓汁稀少, 面色苍白, 神疲舌淡苔 薄白, 脉细弱, 宜用:
A. 黄连解毒汤加减 B. 托里消毒散加减 C. 驱风散热饮子加减 D. 白薇丸加减 E. 明目羊肝丸加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D 2. A 3. A 4. A 5. B 6. D 7. C 8. E 9. E 10. D
11. B 12. C 13. C 14. D 15. C 16. C 17. B 18. B 19. E · 5 7 1 · 20. B
第九章 白睛疾病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暴风客热的病名, 最早见于:
A.《诸病源候论》 B.《银海精微》 C.《眼科纂要》 D.《审视瑶函》 E.《原机启微》 2. 金疳的病名, 首见于:
A.《银海精微》 B.《审视瑶函》 C.《眼科纂要》 D.《证治准绳》 E.《原机启微》
3. 火疳的病名, 最早见于:
A.《银海精微》 B.《审视瑶函》 C.《证治准绳》 D.《原机启微》 E.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版) 4. 白睛溢血的病名, 始见于:
A.《银海精微》 B.《审视瑶函》 · 0 8 1 ·
C.《证治准绳》 D.《原机启微》 E.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版) 5. 时复症的病名, 见于:
A.《银海精微》 B.《审视瑶函》
C.《证治准绳》 D.《原机启微》 E.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版) 6. 暴风客热多因:
A. 风热之邪外袭 B. 外感疫疠之气 C. 风热湿邪 D. 疫毒之气 E. 痰湿内蕴 7. 暴风客热可见: A. 白睛红赤
B. 白睛点状或片状出血 C. 抱轮红赤
D. 白睛表面灰白色小颗粒, 周围绕以赤丝血脉 E. 黑睛表面凹陷,羞明流泪 8. 天行赤眼多因:
A. 风热之邪外袭 B. 外感疫疠之气 C. 风热湿邪 D. 肝肺热盛 E. 痰湿内蕴
9. 火疳的常见症状是:
A. 骤然发病,白睛红赤,眵少泪多
B. 发病较急,白睛红赤并突起结节,压痛明显。病变多在睑裂部
C. 骤然发病,抱轮红赤,黑睛翳障如星 D. 起病急骤,抱轮红赤,瞳神缩小,羞明流泪 E. 以上都是
10. 金疳的临床表现为:
A. 胞睑内有黄豆大小的结节, 质硬不痛 B. 睛明穴下方结节状隆起,不时泪下 C. 白睛表层灰白色小泡,其周围充血 · 1 8 1 ·
D. 白睛深层紫红色结节, 明显压痛 E. 黑睛上颗粒状小泡,赤脉追随缠布 11. 脓漏眼, 即西医学所称之:
A. 病毒性结膜炎 B. 衣原体性结膜炎 C. 真菌性结膜炎 D. 淋菌性结膜炎 E.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12. 金疳的中医病机是:
A. 肺经燥热,宣发失职 B. 心火亢盛,上搏白睛
C. 肝血虚少,白睛失养 D. 脾虚酿成疳积 E. 以上都是
13. 金疳的中医治疗, 总宜:
A. 治肺为本 B. 清心火为先 C. 养肝明目 D. 健脾消疳 E. 以上都不是
14. 火疳的治疗大法, 应:
A. 以泻脾解毒,兼以祛风为主 B. 以清泄心火,兼以明目为主
C. 以清热利气,兼以散结为主 D. 健脾消疳, 消积散结
E. 清热利湿,消疳散结
15. 患火疳, 白睛上紫红色结节隆起不甚, 眼痛较轻, 伴咽痛,
咳嗽, 苔黄, 脉数。恰当的内服方剂是: A. 肥儿丸 B. 清胃汤 C. 泻白散 D. 化坚二陈汤 E. 养阴清肺汤 16. 火疳的外治, 首选:
A. 涩化丹 B. 鱼腥草眼药水 C. 紫金锭 D. 化铁丹眼药水 E. 鸡蛋黄油膏 17. 禁忌包眼的眼病是:
A. 天行赤眼、金疳 B. 金疳、火疳 C. 暴风客热、白睛青蓝 D. 天行赤眼、暴风客热 · 2 8 1 ·
E. 火疳、白睛溢血
18. 关于白睛溢血的病因, 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热客肺经 B. 阴虚内热 C. 撞击伤目 D. 妇女逆经 E. 以上都是
19. 金疳脾肺两虚证的症状, 应除外哪一项: A. 患眼碜涩剧痛 B. 白睛小泡反复难愈 C. 白睛小泡不甚高隆 D. 乏力便溏 E. 脉细无力
20. 火疳的病因病机, 应除外哪一项:
A. 肺热亢盛,气机不利 B. 撞击伤目,肺络瘀阻
C. 肺经郁热,阴虚火旺 D. 心肺热毒, 火郁上逼
E. 素有痹证,风湿久郁经络,循经上犯白睛 21. 火疳失治, 常可危及: A. 两眦 B. 胞睑 C. 黑睛 D. 晶珠 E. 目系 22. 白涩症是指:
A. 白睛红赤,眼内干涩不舒 B. 白睛青蓝,眼内干涩不舒
C. 白睛不赤不肿,眼内干涩不舒 D. 眼球不自主颤动,眼内干涩不舒
E. 眼睑常垂闭,眼内干涩不舒 23. 天行赤眼与西医学哪一眼病相似: A. 沙眼 B. 春季结膜炎
C.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D. 过敏性结膜炎
E. 病毒性角膜炎
24. 作为巩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合并症, 可除外哪一项:
A. 巩膜呈暗红紫色 B. 硬化性角膜炎 C. 葡萄膜炎 D. 青光眼 E. 单纯性视神经萎缩 25. 脓漏眼的主要病因病机是: · 3 8 1 ·
A. 风热之邪外袭 B. 风热湿邪 C. 外感淋病疫毒 D. 痰湿内蕴 E. 心火亢盛
26. 一名急性发病患者, 于结膜上出现明显充血和滤泡, 耳前
淋巴结肿大, 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出现细小点状浸润, 最恰当的诊 断是:
A. 过敏性结膜炎 B. 沙眼
C.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D.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E.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27. 时复目痒是指:
A. 以白睛混赤为特征, 每年至期而发 B. 目痒难忍,白睛红赤,每年至期而发 C. 白睛表层突起颗粒,且易反复发作 D. 白睛里层结节状隆起且反复发作 E. 胬肉攀睛术后复发
28. 时复以眼部奇痒为特征, 每年至期而发, 中医认为其发生
与六淫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 风 B. 寒 C. 暑 D. 湿 E. 燥
29. 时复目痒的外治, 首选:
A. 色甘酸钠眼药水 B. 磺胺醋酰钠眼药水
C. 抗生素眼药水 D. 抗病毒类眼药水 E. 阿托品眼药水
30. 眼分泌物中发现很多嗜酸性粒细胞时, 应首先考虑下列
哪一种的疾病:
A.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B. 滤泡性结膜炎 C. 春季结膜炎 D. 沙眼 E. 淋菌性结膜炎
31. 时复目痒应注意与下列哪一疾病鉴别: · 4 8 1 ·
A. 天行赤眼 B. 椒疮 C. 漏睛疮 D. 疳积上目 E. 白涩症
32. 火疳后期, 眼痛轻, 白睛血丝紫暗, 局部结节隆起不甚, 全
身潮热颧红, 鼻干咽燥, 舌红少津, 脉细数, 应选用的方剂是:
A. 龙胆泻肝汤 B. 清胃汤 C. 养阴清肺汤 D. 银翘散 E. 化坚二陈汤 33. 白睛病之治则:
A. 清肝泻火,祛风散热为通则 B. 清热利尿为治疗常法
C. 首当理肺,复其治节 D. 通腑泻热, 上病下取 E. 滋阴降火,明目退翳 34. 白睛病, 属于中医眼科的: A. 内障眼病范畴 B. 外障眼病范畴
C. 既有内障,又有外障的眼病 D. 大多属外障, 小部分属内障
E. 内外障眼病各占约1/2
35. 患暴风客热时若出现虹视, 其原因是: A. 角膜水肿,与绿风内障同因 B. 眼眵遮挡与分光作用
C. 与晶状体膨胀有关 D. 与房水混浊造成的分光作用有关 E. 以上均不是
36. 天行赤眼与暴风客热鉴别的关键点是: A. 眵泪之多少 B. 白睛红肿程度 C. 对视力之影响 D. 涩痛之程度 E. 是否引起流行 37. 胬肉攀睛的病因是:
A. 火疳缠绵不愈,渐侵及黑睛而成 B. 黑睛表面损伤,复感外邪所致 C. 恣嗜烟酒,过食炙煿而生 D. 屈光不正,白睛涩痛所致 E. 脏腑邪热上攻及长期刺激而成 · 5 8 1 ·
38. 首次提出流金凌木病名并把它与胬肉攀睛区别
开来的眼 科专著是:
A.《审视瑶函》 B.《银海精微》 C.《目经大成》 D.《秘传眼科龙木论》 E.《原机启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B 2. D 3. C 4. E 5. C 6. A 7. A 8. B 9. B 10. C
11. D 12. A 13. A 14. C 15. C 16. B 17. D 18. E 19. A
20. B 21. C 22. C 23. C 24. E 25. C 26. D 27. B 28. A
29. A 30. C 31. B 32. C 33. C 34. B 35. B 36. E 37. E 38. B
第十章 黑睛疾病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花翳白陷病名首见于:
A.《眼科阐微》 B.《秘传眼科龙木论》
C.《眼科纂要》 D.《银海精微》 E.《景岳全书》 2. 凝脂翳病名首见于:
A.《明目至宝》 B.《秘传眼科龙木论》 C.《审视瑶函》 D.《眼科菁华录》 E.《证治准绳》 3. 蟹睛症病名始称于:
A.《圣济总录》 B.《目经大成》 C.《审视瑶函》 D.《医宗金鉴》 E.《医方类聚》 4. 混睛障病名始见于:
A.《圣济总录》 B.《审视瑶函》 · 8 0 2 ·
C.《秘传眼科龙木论》 D.《眼科大成》 E.《银海精微》 5. 宿翳病名始见于:
A.《中医眼科全书》 B.《目经大成》 C.《银海指南》 D.《审视瑶函》 E.《一草亭目科全书》
6. 聚星障类似于西医眼科的:
A. 细菌性角膜炎 B. 老年性白内障 C. 先天性白内障 D. 病毒性角膜炎 E. 泡性角结膜炎
7. 凝脂翳类似于西医眼科的:
A. 细菌性角膜溃疡 B. 细菌性结膜炎 C. 泡性角结膜炎 D.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E. 角膜基质炎
8. 黄液上冲类似于西医眼科的:
A. 真菌性角膜炎 B. 蚕蚀性角膜溃疡 C. 角膜软化症 D. 角膜老年环 E. 前房积脓
9. 聚星障病名首见于: A.《证治准绳》 B.《外台秘要》
C.《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分册》 D.《寿世保元》 E.《眼科易简补编》
10. 赤膜下垂的病变部位位于: A. 白睛、黑睛 B. 白睛、两眦 C. 黑睛、瞳神 D. 瞳神、白睛 E. 黑睛、两眦
11. 血翳包睛的病变部位位于: A. 风轮、水轮 B. 风轮、血轮 · 9 0 2 ·
C. 血轮、气轮 D. 气轮、风轮 E. 气轮、肉轮
12. 湿翳的病变部位位于: A. 肉轮 B. 血轮 C. 气轮 D. 风轮 E. 水轮
13.《眼科纂要》之新制柴连汤主要有下列药物组成: A. 龙胆草、柴胡、黄连、生地黄、大黄 B. 车前子、木贼草、龙胆草、柴胡、黄连 C. 蔓荆子、龙胆草、黄芩、黄连、柴胡 D. 白芍药、栀子、柴胡、黄连、龙胆草 E. 金银花、车前子、黄连、龙胆草、柴胡 14. 以黑睛四周高起, 中间低陷, 形如花瓣, 善变速长为主要 特征的眼病, 称:
A. 聚星障 B. 混睛障 C. 凝脂翳 D. 蟹睛症 E. 花翳白陷
15. 八宝眼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77年版) 主要由下 列药物组成:
A. 密蒙花、当归尾、生地黄、柴胡、木贼草 B. 玄参、知母、生地黄、菊花
C. 炉甘石、麝香、珍珠、熊胆、海螵蛸 D. 硼砂、冰片、麝香、荸荠粉 E. 鹅不食草、青黛、川芎 16. 凝脂翳的局部治疗可选用:
A. 的确当眼药水 B. 典必舒眼药水 C. 色甘酸钠眼药水 D. 匹罗卡品眼药水 E. 诺氟沙星眼药水
17. 凝脂翳的局部治疗可选用:
A. 抗真菌类眼药水 B. 抗生素类眼药水 · 0 1 2 ·
C. 抗病毒类眼药水 D. 利福平眼药水 E. 激素类眼药水
18. 聚星障的局部治疗可选用:
A. 激素类眼药水 B. 抗病毒类眼药水 C. 抗生素类眼药水 D. 抗真菌类眼药水 E. 依地酸二钠眼药水 19. 混睛障的局部治疗可选用:
A. 色甘酸钠眼药水 B. 抗真菌类眼药水 C. 抗生素类眼药水 D. 激素类眼药水 E. 抗病毒类眼药水 20. 黄液上冲常并发于: A. 漏睛 B. 暴风客热 C. 瞳神紧小 D. 凝脂翳 E. 绿风内障
21. 湿翳的局部治疗常选用:
A. 抗生素类眼药水 B. 抗真菌类眼药水 C. 抗病毒类眼药水 D. 激素类眼药水 E. 抗生素类与激素类眼药水 22. 风热壅盛型凝脂翳的治疗可选用:
A. 龙胆泻肝汤加羟苄唑眼药水加1%匹罗卡品眼药水
B. 新制柴连汤加典必舒眼药水加1%匹罗卡品眼药水
C. 龙胆泻肝汤加可的松眼药水加1%阿托品眼药水 D. 龙胆泻肝汤加诺氟沙星眼药水加1%阿托品眼药水
E. 新制柴连汤加诺氟沙星眼药水加1%阿托品眼药水
23. 湿热蕴蒸型聚星障的治疗可选用:
A. 三仁汤加典必舒眼药水 B. 三仁汤加色甘酸钠眼药水
C. 三仁汤加无环鸟苷眼药水 D. 荆防败毒散加匹罗卡品眼药水 E. 银翘散加诺氟沙星眼药水
24. 热炽腑实型花翳白陷的治疗可选用: A. 加味修肝散加黄芩眼药水加千里光眼药水 · 1 1 2 ·
B. 加味修肝散加利福平眼药水加色甘酸钠眼药水 C. 加味修肝散加白内停眼药水 D. 泻肝散加白内停眼药水
E. 泻肝散加黄芩眼药水加千里光眼药水 25. 治疗虚火上炎型混睛障的常用方剂是: A. 龙胆泻肝汤 B. 百合固金汤 C. 治金煎 D. 玉女煎 E. 三黄泻心汤
26. 正漏类似于西医眼科的: A. 泪囊瘘 B. 慢性泪囊炎 C. 角膜瘘 D. 角膜炎 E. 急性泪囊炎
27. 治疗肝经风热型混睛障的主方是: A. 羌活胜风汤 B. 银花解毒汤 C. 羚羊角饮子 D. 龙胆泻肝汤 E. 蝉花散
28. 治疗脾虚挟痰型风轮赤豆的主方是: A. 参苓白术散 B. 托里消毒散 C. 加味地黄丸 D. 香贝养荣汤 E. 补中益气汤
29. 可遗留黑睛翳障的眼病是: A. 乌风内障 B. 混睛障 C. 高风内障 D. 圆翳内障 E. 黑风内障
30. 将“黄膜上冲”改称为“黄液上冲”的医籍是: A.《原机启微》 B.《目经大成》 C.《太平圣惠方》 D.《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
E.《世医得效方》
31. 黑睛生翳, 病至后期, 风热已除, 遗留翳障者, 宜用:
A. 消翳汤 B. 海藏地黄散 · 2 1 2 ·
C. 知柏地黄汤 D. 羚羊钩藤汤 E. 养阴清肺汤加味 32. 凝脂翳的最坏结局是:
A. 遗留翳障,妨碍视力 B. 毁坏黑睛,眼珠塌陷
C. 毒攻黄仁,瞳神紧小 D. 波及黄仁, 瞳神紧小
E. 黑睛溃破,变生蟹睛
33. 混睛障, 症见黑睛混浊, 抱轮红赤, 刺痛流泪, 便秘溺赤,
口苦咽干, 舌红苔黄, 脉数者, 最佳的选方是: A. 新制柴连汤 B. 银花解毒汤 C. 益气聪明汤 D. 托里排脓汤 E. 拨云退翳散
34.“风轮赤豆”的主要病机是:
A. 肝肾亏损,虚火上炎 B. 肝经积热,络中有瘀
C. 肺经燥热,郁而成结 D. 湿热郁滞, 肺气失宣
E. 脾胃积热,上攻于目
35. 导致赤膜下垂, 血翳包睛的主要原因是: A. 粟疮 B. 椒疮
C. 赤脉传睛 D. 天行赤眼 E. 白睛溢血
36.“眼珠灌脓方”眼科临床常用于治疗: A. 瞳神紧小 B. 黄液上冲 C. 血灌瞳神 D. 针眼 E. 漏睛
37. 与疳积上目相当的西医眼病是: A. 屈光不正 B. 泡性结膜炎 C. 角膜软化症 D. 斜视 E. 干燥综合征
38. 需与疳积上目相鉴别的眼病是: A. 高风内障 B. 神水将枯 C. 火疳 D. 金疳 · 3 1 2 · E. 目偏视
39. 疳积上目的病因病机是:
A. 风痰上逆攻于目 B. 风热火毒攻目 C. 肺经燥热上攻于目 D. 肝胆湿热上攻于目
E.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久病后等致脾失健运, 气血生化不足, 目窍 失养
40. 暴露赤眼生翳的病名首见于: A.《银海精微》 B.《目经大成》 C.《审视瑶函》 D.《证治准绳》
E.《中医眼科全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B 2. E 3. A 4. B 5. B 6. D 7. A 8. E 9. A 10. A
11. D 12. D 13. C 14. E 15. C 16. E 17. B 18. B 19. D
20. D 21. B 22. E 23. C 24. E 25. B 26. C 27. A 28. D
29. B 30. B 31. A 32. B 33. B 34. B 35. B 36. B 37. C 38. A 39. E 40. A
第十一章 瞳神疾病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下述关于瞳神的论述, 不正确的是:
A. 瞳神又名“瞳子”、“瞳人”、“金井”、“黄仁”、“瞳仁”
B. 瞳神是指位于黑睛后方,黄仁中央可以展缩之圆孔
C. 瞳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D. 广义的瞳神是指眼内的一切组织 E. 以上都不对
2. 下列与瞳神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 心与肺 B. 心与肝 C. 肺与肾 D. 肝与肾 E. 肝与脾
3.“瞳神紧小”的病名最早见于:
A.《秘传眼科龙木论》 B.《审视瑶函》 C.《证治准绳·七窍门》 D.《一草亭目科全书》
E.《原机启微》 · 6 4 2 ·
4. 患者发病急, 瞳神紧小, 目赤痛, 眉棱闷痛, 视物昏蒙, 神水
混浊, 黄仁纹理不清, 头重胸闷, 肢节酸楚疼痛, 舌苔黄腻, 脉濡数, 应选用的方剂是:
A. 龙胆泻肝汤加减 B. 新制柴连汤加减 C. 抑阳酒连散加减 D. 三仁汤加减 E. 甘露饮加减
5. 绿风内障总的病机主要是: A. 肝郁 B. 肝火 C. 肝风 D. 痰湿 E. 以上都是
6. 关于绿风内障的治疗, 有“病既急者, 以收瞳为先。瞳神但
得收复, 目即有生意”的论述, 该论述出自: A.《外台秘要》 B.《目经大成》 C.《审视瑶函》 D.《证治准绳·七窍门》 E.《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决》 7. 绿风内障风火攻目应选用的方剂是: A. 绿风羚羊钦 B. 羚羊钩藤汤
C.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D. 龙胆泻肝汤 E. 将军定痛丸
8. 患者头目胀痛, 瞳神散大, 视物昏蒙, 观灯火有红晕, 眼珠
变硬, 心烦失眠, 眩晕耳鸣,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正确的治法是:
A. 清热泻火,凉肝熄风 B. 清热泻火, 平肝熄风
C. 清热疏肝,降逆和胃 D.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E. 滋阴降火,平肝熄风 9. 青风内障相当于西医学的:
A.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B.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C. 开角型青光眼 D. 继发性青光眼 E. 先天性青光眼
10. 瞳神散大难收, 不睹三光, 眼珠变硬者为五风内障之: · 7 4 2 ·
A. 青风内障 B. 黄风内障 C. 绿风内障 D. 乌风内障 E. 黑风内障
11. 圆翳内障中医传统手术“针拨术”的最佳手术时期是:
A. 患者自觉视力下降时
B. 晶珠灰白肿胀, 电筒侧照, 可见黄仁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 面时
C. 晶珠全混,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时 D. 晶珠混浊早期 E. 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
12. 提出金针拨内障八法的医家及医籍是:
A. 王焘所撰《外台秘要》 B. 傅仁宇所著《审视瑶函》
C. 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 D. 孙思邈所著《银海精微》
E. 黄庭镜所著《眼科大全》 13. 中医眼科“胎患内障”是指:
A. 老年性白内障 B. 先天性白内障 C. 后发性白内障 D. 代谢性白内障 E. 中毒性白内障
14. 患者自觉眼前黑花飞舞, 视力急降。检查玻璃体, 可见团
块状混浊, 伴头晕耳鸣, 心烦少寐, 口燥咽干, 舌红少苔, 脉弦涩数。 应选用下例何方治疗:
A. 龙胆泻肝汤加减 B. 杞菊地黄丸加减 C. 血府逐瘀汤加减 D. 参苓白术散加减 E. 知柏地黄丸加减
15. 视衣脱离证属脾虚湿泛证当治以健脾益气、利水化浊, 方选:
A. 补中益气汤合四苓散加减 B. 杞菊地黄丸
C. 真武汤加减 D. 逍遥散加减 E. 除风益损汤加减
16. 绿风内障局部用药宜及早选用: · 8 4 2 ·
A. 1%左旋肾上腺素眼液 B. 氧氟沙星眼液
C. 1%托品酰胺眼液 D. 的确当眼液 E. 1%的毛果芸香碱眼液
17. 患者入暮则视物不清, 视野日渐缩窄, 眼底检查可见周边
视网膜有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应诊断为: A. 视瞻昏渺 B. 云雾移睛 C. 青盲 D. 高风内障 E. 以上都不是
18. 瞳神疾病不包括下列哪个组织的病变: A. 虹膜、睫状体 B. 晶状体、玻璃体 C. 视网膜、脉络膜 D. 视神经 E. 角膜
19. 绿风内障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 肝胃阴邪上逆 B. 七情过伤, 气火上逆 C. 肝气郁结 D. 心阴暗耗 E. 肝阴不足
20. 青光眼主要诊断依据是: A. 眼压升高 B. 瞳神散大 C. 混合充血 D. 前房浅 E. 视力障碍
21. 以下哪种病不属于暴盲的范畴:
A. 视神经乳头炎 B.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D. 虹膜睫状体炎 E.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22. 抢救络阻暴盲的药物是: A. 抗生素 B. 散瞳剂 C. 激素类药物 D. 缩瞳剂 E. 血管扩张剂
23.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内障眼病: A. 混睛障 B. 圆翳内障 · 9 4 2 ·
C. 青风内障 D. 青盲 E. 视瞻昏渺
24. 络损暴盲, 眼底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 视网膜火焰状出
血、水肿, 舌有瘀斑, 脉涩。治疗宜选: A. 凉血止血法 B. 活血化瘀法 C. 泻肝降逆法 D. 泻火止血法 E. 熄风活络法
25. 诊断目系暴盲之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应选择下列哪项特 征最为合适:
A. 眼球转动时疼痛 B. 瞳孔中度散大 C. 视力减退,视野中心有暗点 D. 视乳头充血
E. 瞳孔对光反应不持久 26. 绿风内障总的病机是: A. 七情过伤,肝气郁结,疏泄失职 B. 久患头风,痰湿内聚,气机郁滞 C. 劳神过度,真阴暗耗,阴虚火旺 D. 玄府闭塞,神水阻滞,瞳神散大 E. 肝胃虚寒,阴邪上逆
27. 视瞻昏渺, 视网膜炎症及自觉症状均消失而视力无改善
者, 选用以下何法治疗:
A. 益气健脾 B. 活血祛瘀 C. 滋养肝肾 D. 和胃渗湿 E. 养心宁神
28. 除以下何者外, 均为视衣脱离之病因病机:
A. 情志内伤,肝失条达, 疏泄失职, 气血津液, 失其常道, 渗于脉外, 积 于眼内
B. 劳瞻竭视,精血暗耗,肝肾两虚, 神膏变性 C.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不统血, 血溢眼内 D. 头眼外伤
E. 禀赋不足,素有近视 · 0 5 2 ·
29. 确定青风内障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A. 眼压升高,视灯有虹晕或雾视, 典型视盘形态改变
B. 眼压升高,视盘特有形态改变,相应的视野缺损 C. 眼压升高,视盘特有形态改变, 有青光眼家族史且有不明原因的视 力下降
D. 眼压升高,视灯有虹晕或雾视, 有青光眼家族史且有不明原因的视 力下降
E. 眼压升高,眼赤胀痛,视野缺损 30. 祛瘀汤由:
A. 生地黄、归尾、桃仁、红花、赤芍药、泽兰、郁金、丹参、川芎、旱莲草 组成
B. 生地黄、归尾、桃仁、仙鹤草、赤芍药、泽兰、郁金、丹参、川芎、旱莲草 组成
C. 白茅根、归尾、桃仁、仙鹤草、赤芍药、泽兰、郁金、丹参、川芎、旱莲草 组成
D. 白茅根、归尾、桃仁、柴胡、赤芍药、泽兰、郁金、丹参、川芎、旱莲草 组成
E. 白茅根、归尾、桃仁、柴胡、赤芍药、泽兰、郁金、丹参、枳壳、旱莲草 组成
31. 患者双眼视物昏渺, 视力渐下降一年余, 眼底视神经乳头
颜色苍白, 边界清晰, 视网膜血管变细, 筛板明显可见, 此属:
A. 视瞻昏渺 B. 云雾移睛 C. 青盲 D. 高风内障 E. 圆翳内障
32. 目系暴盲伴头晕耳鸣, 唇红颧赤, 舌质红, 脉弦细数, 最宜
选用:
A. 人参养荣汤 B. 加减驻景丸 C. 金匮肾气丸 D. 知柏地黄汤 E. 阿胶鸡子黄汤
33. 瞳视紧小症急性发作时, 眼珠坠痛, 视物模糊, 羞明流泪, · 1 5 2 ·
抱轮红赤, 神水混浊, 黄仁晦暗, 纹理不清, 伴头痛发热, 口干舌红, 舌苔薄黄, 脉浮数, 宜选用:
A. 龙胆泻肝汤 B. 新制柴连汤 C. 祛风胜湿汤 D. 抑阳酒连散 E. 石决明散
34. 急性瞳神紧小症的常见病因病机多为: A.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B. 肝经风热, 上攻于目
C. 心荣亏虚,目窍失养 D. 肝胃虚寒,寒邪上逆
E. 肝气郁结,疏泄失职
35. 瞳神紧小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 白睛混赤,瞳仁紧小,目珠触痛,黄液上冲,血灌瞳神
B. 抱轮红赤,瞳仁缩小,瞳仁边缘有白色渗出物黏附
C. 抱轮红赤,黑睛里层下方有沉着物, 黄仁肿胀, 瞳仁缩小, 阴看不大, 阳看不小
D. 抱轮红赤,神水混浊,瞳仁边缘似锯齿或梅花样 E. 白睛混赤肿胀,神水混浊,黄液上冲迅速增多, 黄仁灰黄, 瞳仁缩小, 瞳后隐约可见黄光反射
36. 导致绿风内障的中医病机简单归纳为: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七情过伤 D. 风痰郁遏 E. 以上都不是
37. 圆翳内障的病因病机主要是:
A. 肝胆风火,升扰清窍 B. 风痰上扰, 闭阻目窍
C. 肝肾亏损,目窍失养 D. 肝肾虚寒,痰浊上逆
E. 肝郁气滞,郁久化火
38. 青风内障伴头痛, 眉棱骨痛, 颧红唇红, 口苦咽干, 舌绛脉 细数者, 方选:
A. 绿风羚羊饮 B. 龙胆泻肝汤 C. 泻肝散 D. 阿胶鸡子黄汤 E. 羚羊钩藤汤 · 2 5 2 ·
39. 患者双眼先后发病, 视物模糊, 情志抑郁, 胸胁胀痛, 心烦
口苦, 舌红, 苔薄黄, 脉弦。宜选用:
A. 加减驻景丸加减 B. 人参养荣汤加减 C. 归脾汤加减 D. 桃红四物汤加减 E. 丹栀逍遥散加减
40. 夜盲, 视野缩小,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舌淡脉沉, 宜选用:
A. 右归丸加减 B. 左归丸加减
C. 加减驻景丸加减 D. 六味地黄丸加减 E. 明目地黄丸加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E 2. D 3. C 4. C 5. E 6. D 7. A 8. E 9. C 10. B
11. C 12. C 13. B 14. C 15. A 16. E 17. D 18. E 19. B
20. A 21. D 22. E 23. A 24. B 25. C 26. D 27. C 28. C
29. B 30. A 31. C 32. D 33. B 34. B 35. C 36. C 37. C 38. E 39. E 40. A
第十二章 眼外肌疾病与弱视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通睛又名:
A. 斜睛 B. 通眼 C. 通珠 D. 小儿通睛外障 E. 小儿通睛内障 2. 通睛的病因病机, 多因: A. 先天禀赋不足,眼带发育不全 B. 先天禀赋不足,眼珠发育不全 C. 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侵入经络 D. 脾虚生痰,复感风邪,风痰阻滞经络 E. 以上都是 3. 通睛表现为:
A. 一眼注视,患眼向外侧偏斜 B. 一眼注
视, 患眼向鼻侧偏斜
C. 双眼同时向外侧偏斜 D. 双眼同时向鼻侧偏斜 E. 以上都是 · 3 8 2 ·
4. 下列哪项符合麻痹性斜视的特点:
A. 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 B. 无复视
C. 无代偿性头位 D.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E. 眼球运动无异常 5. 目偏视之病名见于:
A.《证治准绳》 B.《圣济总录》 C.《备急千金要方》 D.《诸病源候论》 E.《审视瑶函》
6. 内斜25°, 如用角膜反光法检查, 其光点应在: A. 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 B. 瞳孔中心与瞳孔缘之间
C. 瞳孔缘上 D. 角膜缘上 E. 角膜缘之外 7. 风牵偏视是指:
A. 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 B. 眼珠缓慢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 C. 自幼发病,眼珠向内偏斜,眼珠运动良好 D. 自幼发病,眼珠向外偏斜,眼珠运动良好 E. 以上都不是 8. 风牵偏视的治疗, 应:
A. 一经诊断,早期手术,以恢复双眼视力 B. 先矫正屈光不正,再手术矫正眼位
C. 先用针药治疗,经6个月以上麻痹肌功能不恢复者手术治疗 D. 缩瞳剂治疗 E. 扩瞳剂治疗
9. 患者一眼突然偏斜, 眼珠转动失灵, 倾头瞻视, 视物昏花,
视一为二, 兼见头晕目眩, 胸闷, 呕吐痰涎, 舌苔白腻, 脉弦滑。恰 当的内服方剂是:
A. 羌活胜风汤加减 B. 正容汤加减 C. 桃红四物汤加减 D. 补阳还五汤加减 E. 八珍汤加减 · 4 8 2 ·
10. 某患者突然出现复视, 左眼向内侧偏斜, 眼珠向颞侧运动
受限。最恰当的诊断是:
A. 通睛外障 B. 通睛内障 C. 风牵偏视 D. 弱视 E. 神水将枯
11. 风牵偏视的诊断, 应注意与下列哪一疾病鉴别: A. 风赤疮痍 B. 暴风客热 C. 通眼 D. 通睛 E. 云雾移睛
12. 风牵偏视的发生, 中医认为与六淫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 风 B. 寒 C. 暑 D. 火 E. 燥
13. 小儿通睛的外治, 首选:
A. 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 B. 手术矫正眼位
C. 正容膏穴位敷贴 D. 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E. 神经营养药静脉滴注
14. 风牵偏视与通睛的鉴别要点是: A. 发病是否急剧 B. 发病年龄
C. 有无复视,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是否相等 D. 有无屈光不正 E. 针药治疗是否有效 15. 弱视是指:
A. 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远视力≤0.8, 且不能矫正者 B. 不论有无器质性病变,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 C. 凡少儿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 D. 少年儿童远视力≤0.1者
E. 少年儿童戴眼镜视力仍不足0.8者 16. 弱视的程度可分为: · 5 8 2 ·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E. 无程度划分
17. 对某斜视患者用角膜光点反映法检查, 注视眼的光点位
于瞳孔中央, 斜视眼的光点位于鼻侧瞳孔缘, 该眼的斜视度为:
A. 内斜15°~20° B. 外斜15°~20° C. 内斜45° D. 内斜30° E. 外斜45°
18.“目珠不正, 人虽要转而目不能转, 乃风热攻脑,
筋络被牵
紧急, 吊偏珠子, 是以不能运转……血分有滞者, 目亦赤痛, 失治
者, 有反背之患。”上述论述引自: A.《银海精微》 B.《审视瑶函》 C.《证治准绳》 D.《原机启微》 E.《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D 2. A 3. B 4. D 5. D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D 12. A 13. A 14. C 15. A 16. B 17. B 18. C
第十三章 眼 外 伤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眼球穿孔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角膜穿破,遗留白斑 B. 眼内感染致视力突降
C. 发生交感性眼炎 D. 产生外伤性白内障
E. 引起伤眼视网膜脱离
2.“惊震内障”是眼珠被物损伤, 损及:
A. 神膏而变混浊者 B. 神水而变混浊者 C. 黄精而变混浊者 D. 目珠而变混浊者 E. 金井而变混浊者
3. 前房出血引起角膜血染的原因是: A. 继发性青光眼 B. 继发低眼压 C. 积血超过了24小时 D. 由于角膜上皮受伤所致
E. 由于角膜裂伤,使积血渗入
4. 一患者被水泥溅入右眼, 应选用以下何种药物进行处理 为宜: · 4 9 2 ·
A. 3%硼酸液冲洗 B. 双黄连液冲洗 C. 1/8000升汞溶液冲洗 D. 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E. 0.37%依地酸二钠液冲洗
5. 一患者烧电焊后双眼红肿热痛, 畏光流泪应诊为:
A. 急性结膜炎 B. 虹膜睫状体炎 C. 电光性眼炎 D. 急性充血性青光眼 E. 沙眼
6. 外伤性眼球突出的病因病机主要是:
A. 阴虚火旺,灼伤血络 B. 气滞血瘀,血灌瞳神
C. 热毒灼伤血络 D. 气虚血瘀, 脉络瘀阻 E. 络伤出血,气滞血瘀 7. 交感性眼炎最可能发生于: A. 一眼球挫伤并发前房积血 B. 一眼球穿孔伤并发葡萄膜炎 C. 一眼球手术后并发视网膜下出血 D. 一眼球穿孔伤合并球内非磁性异物 E. 一眼球外伤并发晶状体混浊、脱位 8. 将异物入眼称为“眯目飞扬”的医籍是: A.《审视瑶函》 B.《证治准绳》 C.《秘传眼科龙木论》 D.《银海精微》 E.《目经大成》
9. 某人踢球撞击右眼1小时后, 发现前房出血, 面部眼部无
伤口, 你选择以下哪一种治法: A. 加压包扎双眼,内服活血祛瘀药物 B. 冷敷, 包双眼, 服止血药, 半坐卧位休息 C. 热敷, 包右眼, 服止血药
D. 即行前房穿刺,抽尽积血,以避免堵塞房角, 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E. 安静卧床,观察出血是否进行性增加,再决定是否使用活血祛瘀药
10. 将物体直接损伤眼珠的病症称为“物损真睛”的医籍是:
A.《证治准绳》 B.《原机启微》 · 5 9 2 ·
C.《银海精微》 D.《医宗金鉴》 E.《圣济总录》
11. 撞击伤目主要应分辨: A. 有无伤口及伤口之大小、形状 B. 受伤部位、轻重及新旧、有无并发症 C. 有无异物存留及异物之性质、部位
D. 有无感染及可能之感染性质( 细菌、病毒等) E. 出血之部位、多少 12. 遇有酸碱化学烧伤时, 应:
A. 先问清致伤物性质, 然后再详细检查, 接着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B. 先详细检查,再问清致伤物的性质,接着再用大
量生理盐水冲洗
C. 先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再详细检查,而后问致伤物的性质
D. 在问清致伤物的同时, 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再详细检查
E. 先详细检查受伤程度, 接着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再问致伤物的 性质
13. 关于电光性眼炎, 下列哪组说法是正确的: A. 因紫外光照射引起, 用退翳明目眼药水滴眼 B. 因紫外光照射引起,用0.5%丁卡因溶液滴眼 C. 因阳光照射引起,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D. 因X射线引起,用0.5%丁卡因溶液滴眼 E. 因红外线照射引起,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14. 眼科用于诊断角膜损伤的常用染色药物是: A. 2%狄奥宁眼药水 B. 1%硝酸银 C. 2%荧光素钠 D. 碘伏 E. 2%黄降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C 2. C 3. A 4. E 5. C 6. E 7. B 8. B 9. B 10. A
11. B 12. D 13. B 14. C
第十四章 眼眶疾病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在中医眼科教材中, 下列哪个眼病归属眼眶疾病范畴:
A. 针眼 B. 金疳 C. 眉棱骨痛 D. 目偏视 E. 混睛障
2. 下列哪项符合眉棱骨痛的临床特点:
A. 攒竹穴位处明显压痛 B. 鱼腰穴位处明显压痛
C. 丝竹空穴位处明显压痛 D. 阳白穴位处明显压痛
E. 瞳子髎穴位处明显压痛 3. 眉棱骨痛之病名见于:
A.《张氏医通》 B.《圣济总录》 C.《千金方》 D.《诸病源候论》 E.《眼科阐微》
4. 眼珠骤然突出, 轻者含于眶内, 重者突于眶外为主要特征 的眼病是: · 7 0 3 ·
A. 鹘眼凝睛 B. 眼眶假瘤 C. 眉棱骨痛 D. 突起睛高 E. 珠突出眶
5. 眼珠高突胀起, 转动受限, 白睛红赤臃肿等为主要特征的 眼病是:
A. 鹘眼凝睛 B. 眼眶假瘤 C. 眉棱骨痛 D. 突起睛高 E. 珠突出眶
6. 眼珠突出, 凝视难以转动, 状如鹘鸟之眼为主要特征的眼 病是:
A. 鹘眼凝睛 B. 眼眶假瘤 C. 眉棱骨痛 D. 突起睛高 E. 珠突出眶
7. 与珠突出眶类似的西医眼病是: A. 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B.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C. 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引起的眼球突出 D. 真性眶肿瘤引起的眼球突出 E. 急性炎症性眼球突出
8. 与眉棱骨痛相似的西医眼病是: A. 视神经炎 B. 眶上神经痛 C. 神经衰弱 D. 鼻窦炎 E. 感冒
9. 与突起睛高相似的西医眼病是: A. 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B.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C. 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引起的眼球突出 D. 真性眶肿瘤引起的眼球突出 E. 急性炎症性眼球突出
10. 与眼眶假瘤相似的西医眼病是: · 8 0 3 ·
A. 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B.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C. 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引起的眼球突出 D. 真性眶肿瘤引起的眼球突出 E. 急性炎症性眼球突出
11. 与鹘眼凝睛相似的西医眼病是: A. 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B.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
C. 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引起的眼球突出 D. 真性眶肿瘤引起的眼球突出 E. 急性炎症性眼球突出 12. 突起睛高的病因病机是:
A. 肝胆火旺上攻于目 B. 风热邪毒攻目 C. 相火上亢攻冲于目 D. 撞击伤目 E. 肺经燥热上攻于目 13. 鹘眼凝睛之病名见于:
A.《中医眼科全书》 B.《银海精微》 C.《目经大成》 D.《世医得效方》 E.《审视瑶函》
14. 需与突起睛高相鉴别的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高度近视 D. 鹘眼凝睛 E. 目偏视
15. 由于颅脑外伤, 脉络受损, 眶内血行异常, 迫眼珠外突的 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风牵偏视
16. 长期情志失调, 肝气郁结, 郁久化火上炎于目, 使目眶脉
络涩滞, 全身有基础代谢率增高所致的眼病是: · 9 0 3 ·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17. 由于急性眼眶炎症, 或头面疖肿、丹毒、急性鼻渊、漏睛等
病灶的毒邪蔓延至眶, 迫珠外突的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18. 由于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所致的眼球突出与中医眼 科类似的疾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19. 与眉棱骨痛关系最密切的穴位是: A. 攒竹穴 B. 鱼腰穴 C. 丝竹空穴 D. 阳白穴
E. 瞳子髎穴
20. 与急性炎症性眼球突出相类似的中医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21. 与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相类似的中医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22. 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相类似的中医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23. 与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引起的眼球突出相类似的中 · 0 1 3 · 医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24. 发病急骤, 若治不及时, 邪毒蔓延, 毒入营血邪陷心包可 危及生命的眼病是:
A. 眼眶假瘤 B. 珠突出眶 C. 突起睛高 D. 睛凸 E. 通睛
25. 鹘眼凝睛在《目睛大成》称之为: A. 目珠子突出 B. 阳邪封证 C. 鱼睛不夜 D. 鹘眼凝睛 E. 眉棱骨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C 2. A 3. E 4. E 5. D 6. A 7. A 8. B 9. E 10. C · 2 2 3 ·
11. B 12. B 13. D 14. D 15. B 16. D 17. C 18. A 19. A
20. C 21. B 22. D 23. A 24. C 25. C
第十五章 眼视光学与防盲治盲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在中医眼科教材中, 下列哪个眼病归属眼视光学范畴:
A. 目偏视 B. 老视 C. 远视 D. 视瞻昏渺 E. 云雾移睛
2. 下列哪项符合远视的特点:
A. 无论轻重,近视力均比远视力差 B. 复视
C. 代偿性头位 D. 轻度远视,远近视力均可正常
E. 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 3. 近视之病名最早见于:
A.《证治准绳》 B.《圣济总录》 C.《千金方》 D.《目经大成》 E.《审视瑶函》 4. 近视的主要特征是:
A. 远近视力均正常 B. 远近视力均不正常 · 1 3 3 ·
C. 视近清楚,视远模糊 D. 视远清楚,视近模糊
E. 近看不清,目标移远即感清楚 5. 近视眼其中3D或3D以下称为: A. 中度近视 B. 高度近视 C. 真近视 D. 轻度近视 E. 假性近视
6. 近视之病因常由心阳衰弱或肝肾两虚而致, 其中心阳衰弱 者可服:
A. 朱砂安神丸加味 B. 杞菊地黄丸加减 C. 定志丸加减 D. 地黄丸加减 E. 柏子养心丸加减
7. 散光是指眼的屈光间质( 主要指角膜) 各径线的曲率半径
不一致, 5m以外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 A. 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而造成 B. 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而造成 C. 焦点落在视网膜之上而造成
D. 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焦点不止一个而造成 E. 在视网膜不能形成焦点而成 8. 视疲劳类似于中医的: A. 肺痨 B. 肝劳
C. 蟹睛 D. 眉棱骨痛 E. 白涩症
9. 远视首见于哪部中医眼科书籍:
A.《秘传眼科龙木论》 B.《张氏医通》 C.《目经大成》 D.《银海精微》 E.《目科正宗》
10. 双眼注视近处目标时, 为了保持双眼单视, 双眼需要内 转, 称为:
A. 集中 B. 集合 C. 调节 D. 屈光 · 2 3 3 · E. 内斜视
11. 肝劳之病名首见的书籍是:
A.《审视瑶函》 B.《目经大成》 C.《备急千金要方》 D.《银海精微》 E.《秘传眼科龙目论》
12. 与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改变相类似的中医眼病是:
A. 瞳神紧小 B. 绿风内障 C. 云雾移睛 D. 青盲 E. 突起睛高
13. 近视的病因病机是:
A. 脾失健运,精气不足,以至神光衰弱,光华不能远及
B. 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以至神光衰弱,光华不能远及
C. 相火上亢,攻冲于目,以至耗损神光,光华不能远及
D. 撞击伤目,气滞血瘀,以至目无所养,光华不能远及
E. 肺经燥热,上攻于目,以至耗伤阴精,光华不能远及
14. 高度近视可引起暴盲的并发症是: A. 玻璃体混浊 B. 后巩膜葡萄肿 C. 视网膜脱离 D. 豹纹状眼底 E. 近视弧形斑
15. 需与远视眼底改变相鉴别的眼病是:
A. 视神经乳头炎 B. 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
C. 视网膜脱离 D.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E. 视神经萎缩
16. 近视与眼球何种状态有关:
A. 眼轴过长 B. 眼轴过短 C. 眼球突出 D. 眼球内陷 E. 晶体调节力下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C 2. D 3. D 4. C 5. D 6. C 7. E 8. B 9. C 10. B
11. C 12. C 13. B 14. C 15. A 16. A
第十六章 眼病的护理与预防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出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要方》 D.《银海精微》 E.《秘传眼科龙木论》
2. 首次将眼科病因归纳为十九因, 注重预防的医家是:
A. 巢元方 B. 孙思邈 C. 倪维德 D. 傅仁宇 E. 黄庭镜
3.“目之害者起于微, 睛之损者由于渐, 欲无其患, 防制其
微”, 这句话出自:
A.《千金要方》 B.《审视瑶函》 C.《证治准绳》 D.《原机启微》 E.《目经大成》
4. 绿风内障除药物治疗外, 尤宜: · 6 4 3 ·
A. 饮食有节 B. 避免时邪 C. 调和七情 D. 讲究卫生 E. 静卧休息
5. 疳积上目在调护时尤宜注意: A. 舒情志 B. 避外邪 C. 静养息 D. 调饮食 E. 勿劳倦
6.“眼乃一身之主, 不能忌口, 药亦无功, 自陷此身也”这句话 出于:
A.《银海精微》 B.《世医得效方》 C.《审视瑶函》 D.《原机启微》 E.《证治准绳》
7. 胞睑使用外敷药物, 须注意: A. 少用目力 B. 包封患眼 C. 半坐卧位 D. 禁烟酒 E. 勿将药末掉入眼内
8. 贵重、难煎药物之合理服用法是:
A. 武火急煎后服用 B. 磨调或研末兑服 C. 文火久煎后服用 D. 另包先煎 E. 溶化冲服
9. 紫外线能够对晶状体造成损伤, 有效的防护方法是:
A. 滴白内停眼药水 B. 避免户外活动 C. 戴防护眼镜 D. 调节饮食 E. 调和七情
10. 在治疗护理黑睛疾病时,“不用强看将手擘, 恐因手重出
青涎”的告诫, 是出自:
A.《千金要方》 B.《银海精微》 C.《银海指南》 D.《秘传眼科龙木论》 E.《一草亭目科全书》
11. 首先列举生食五辛, 接热饮食, 热餐面食, 饮酒不已, 房室 · 7 4 3 ·
无节……等多项损目原因, 告诫人们注意避免的古医籍是:
A.《千金要方》 B.《秘传眼科龙木论》 C.《审视瑶函》 D.《圣济总录》 E.《诸病源候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A型题
1. A 2. B 3. B 4. C 5. D 6. B 7. E 8. B 9. C 10. D 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