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解习题-各论 下载本文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冠心病 2、心绞痛 3、心肌梗死 4、室壁瘤 5、高血压病 6、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7、风湿病 8、风湿小体 9、绒毛心 10、慢性心瓣膜病 二、填空题

1、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血浆脂蛋白 ⑴ 水平持续升高以及 ⑵ 水平的降低与动脉

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系。

2、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 ⑴、⑵ 型动脉。病变部位在 ⑶ 。 3、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 ⑴、⑵、⑶ 三个时期。

4、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泡沫细胞是由 ⑴ 细胞和 ⑵ 细胞摄取了 ⑶ 而转变来的。 5、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有⑴、⑵、⑶、⑷、⑸。 6、根据心肌梗死的范围和深度,可分为⑴、⑵两个类型。

7、心肌梗死病理上属于 ⑴ 性梗死,其梗死灶肉眼形态为 ⑵ ,一般 ⑶ h后肉眼才能

辩认。

8、冠状动脉口狭窄分四级:1级狭窄占冠脉口的 ⑴ ,2级狭窄占冠脉口的 ⑵ ,3级

狭窄占冠脉口的 ⑶ ,4级狭窄占冠脉口的 ⑷ 以上。 9、心肌梗死的继发改变有⑴、⑵、⑶、⑷、⑸、⑹、⑺。 10、良性高血压按病变的发展可分为 ⑴ 、⑵ 、⑶ 三个时期。 11、高血压内脏病变期所累及的器官有 ⑴、 ⑵ 、⑶ 、⑷ 12、高血压病时脑部病变包括 ⑴ 、⑵ 和 ⑶ 13、高血压病常见的死因有⑴ 、⑵ 、⑶

14、风湿病是一种 ⑴ 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 ⑵ 组织,最常侵犯 ⑶ 、⑷ 等部位,

其中以 ⑸ 病变最为严重。

15、风湿病病理发展过程可分为⑴、⑵ 和 ⑶ 三期,其特征性的病变是在 ⑷ 期形成

的 ⑸ 。

16、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主要侵犯 ⑴ ,其中 ⑵ 最常受累,其次为 ⑶ 和 ⑷ 同时受

累。心瓣膜闭锁缘肉眼常见 ⑸ 形成,其镜下由 ⑹ 和 ⑺ 构成。

17、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⑴ ,病变常发生于 ⑵ 的心瓣膜上。

18、亚性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是由 ⑴ 、⑵ 、⑶ 、⑷ 和 ⑸ 构成。 三、单选题

1、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描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 B.主要累及中小型动脉 C.好发于中老年人 D. 在内膜下有脂质、胆固醇结晶沉着 E.心脑血管受累可导致严重后果 2、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 胸主动脉 B. 升主动脉 C. 主动脉弓 D. 腹主动脉 E. 主动脉根部 3、动脉粥样硬化脂纹脂斑期有以下特征,除外

A.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B. 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

C. 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D. 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 E. 病变可进一步演变为纤维斑块

4、尸解见主动脉内膜凹凸不平,呈瓷白色略带光泽的斑块常为

A.白色血栓 B.脂纹脂斑 C.纤维斑块 D.粥样斑块 E.粥样溃疡 5、动脉瘤是指

A. 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 B. 血管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张 C. 动脉发生的恶性瘤 D. 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 E. 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 6、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局部血流缓慢 B.局部血液凝固性增高 C.内膜损伤,胶原暴露 D.血流漩涡形成 E.局部前列环素增高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右冠状动脉主干 D. 左冠状动脉主干 E. 右冠状动脉旋支

8、左心室前壁发生心肌梗死,可能发生血液中断的冠状动脉是

A.右主干 B.左旋支 C.右后降支 D.右旋支 E.左前降支 9、关于心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透壁性心梗多发生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供血区 B. 发生室壁瘤时可促进附壁血栓形成

C. 病变处多是出血性梗死 D. 如主要累及心室壁内侧1/3心肌称为心内膜下心梗 E. 如发生心脏破裂时可引起心包填塞而猝死

10、原发性高血压最常受损的血管是

A. 中小动脉 B. 大中动脉 C. 细小静脉 D. 细小动脉 E. 中小静脉 11、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

A. 细、小动脉痉挛 B. 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 C. 细、小动脉的硬化 D. 细、小动脉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 以上都不是 12、高血压病时,大动脉常并发

A.内膜弹性纤维增生 B.内膜纤维素样坏死 C.管壁玻璃样变 D.内膜粥样斑块形成 E.外膜滋养小血管炎 13、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出血,血管破裂常发生于

A. 大脑上动脉 B. 脑基底动脉 C. 大脑下动脉 D. 大脑中动脉 E. 豆纹动脉 14、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 大脑皮质 B. 侧脑室 C. 蛛网膜下腔 D. 内囊和基底节 E. 豆状核和丘脑 15、高血压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突发脑溢血 B.血压突然升高而致脑水肿 C.一过性脑血管痉挛 D.脑血流量突然减少 E.脑血管被动收缩,脑组织缺血 16、良性高血压内脏病变期心脏早期的主要改变是

A.心肌间质有肉芽肿形成 B.心肌有梗死灶 C.左心室有疤痕形成 D.左心室心肌肥大,心室壁增厚心腔变化不大 E.以上都不是 17、患者,男,60岁。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12小时前被自行车撞倒,即感左侧肢体

无力,不能上抬,送医院后病情加重,出现左侧肢体瘫痪,昏迷,抢救无效死亡。尸体解剖所见病变中 ①其中哪种病变与死亡有关

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右侧大脑内囊出血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D.左心室肥大、扩张 E.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②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患者的尸解病理诊断

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B.右侧大脑内囊区出血 C.冠状动脉痉挛 D.左心室肥大、扩张 E.脑基底动脉粥样硬化 18、关于风湿病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风湿病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B.以心脏病变时对患者危害最大

C.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

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19、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

A. 增生的肉芽组织 B. 风湿性肉芽肿 C. 混合血栓 D. 机化的瘢痕 E. 白色血栓

20、在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后期,McCallum斑多见于

A. 左心房后壁 B. 左心室前壁 C. 右心房前壁 D. 右心室前壁 E. 二尖瓣口 21、关于风湿病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大多始发于儿童 B.血培养阳性 C.最常侵犯心脏、关节 D.血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 E.形成风湿小体 22、下述关于慢性心瓣膜病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由风湿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 B.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瓣膜关闭不全

C.二尖瓣最常受累 D.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的变化 E.一般不会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瓣膜 23、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一般没有

A.瓣膜增厚变硬 B.瓣叶互相粘连 C.腱索增粗融合 D.瓣膜断裂、穿孔 E.乳头肌缩短 24、关于二尖瓣狭窄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左心室肥大、扩张 B.右心室肥大、扩张 C.左心房肥大、扩张 D.右心房肥大、扩张 E.肺淤血、水肿 25、二尖瓣狭窄患者咯血多发生在

A.左心房代偿期 B.左心房失代偿期 C.左心室代偿期 D.左心室失代偿期 E.右心室受累期

2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好发于已有病变的瓣膜上,最常见于

A.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的主动脉瓣 B.先天畸形的三尖瓣 C.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D.肺心病右心肥大 E.心力衰竭

27、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病变是

A.脾肿大 B.肾梗死 C.皮肤环形红斑 D.心瓣膜赘生物 E.皮肤粘膜出血点

28、患者,女,50岁,风湿性心脏病反复发作12年。近1个月来低热、无力、左上腹

痛、腰痛,皮肤及粘膜见点状出血,听诊可听到杂音 ①此患者现患主要疾病最可能为

A.风湿性心内膜炎 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C.心瓣膜病 D.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病毒性心肌炎 ②此患者现出现的症状最可能由何种原因引起

A.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 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 C.心瓣膜病赘生物脱落

D.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 E.附壁血栓脱落 四、多选题

1、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 高脂血症 B. 高血压 C. 高胆固醇血症 D. 吸烟 E. 糖尿病 2、镜下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可见

A. 胆固醇结晶 B. 无定形坏死物 C. 泡沫细胞 D. 大量中性粒细胞 E. 肉芽组织 3、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正确的描述是

A. 主动脉病变以前壁最严重 B.冠状动脉中左前降支最易受累 C.可引起细颗粒性固缩肾

D. 大脑中动脉易受累 E.下肢动脉比上肢动脉易受累 4、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泡沫细胞来源于

A. 血管内皮细胞 B. 血管壁平滑肌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浆细胞 E.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5、诱导或促进心肌梗死发生的有关因素包括

A.冠状动脉持续痉挛 B.心情激动或过度劳累 C.下肢血栓脱落造成冠状动脉栓塞

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 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休克 6、有关心肌梗死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梗死灶大多发生在左心室前壁 B.梗死灶多属于贫血性梗死 C.梗死灶肉眼多呈三角形

D. 较大的梗死灶需数周后才能被肉芽组织取代 E.梗死面积较大时可发生心源性休克

7、下列哪些区域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供血区域?

A. 心尖部 B.左心室侧壁 C.左心室前壁 D.室间隔后1/3 E.室间隔前2/3 8、良性高血压时可出现的病变有

A. 脑软化、出血 B. 原发性颗粒性肾固缩 C. 左心室肥大 D. 细动脉壁广泛性纤维蛋白样坏死 E. 视网膜出血 9、高血压病的严重后果可包括

A.心力衰竭 B.脑出血 C.慢性肾功能不全 D.糖尿病 E.下肢坏疽 10、急进型高血压病的特点有

A.好发于中老年患者 B.细动脉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C.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常高于130mmHg

D.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和大脑 E.病人的常见死因为尿毒症 11、关于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正确的提法是

A. 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 B.由链球菌直接感染所致 C.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 D. 北方寒冷潮湿地区发病率高 E.初次发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 12、风湿病的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这是因为

A.发病前有链球菌感染史 B.女性多见 C.绝大多数患者血中抗“O”滴度增高 D.病灶中可找到致病菌 E.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发病和防止复发 13、风湿小体的形态特点是

A. 小体多呈梭形 B.主要由风湿细胞构成 C.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D.伴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E. 最后演变为纤维瘢痕 14、阿少夫细胞的形态特点有

A.细胞体积大、核大 B.胞浆丰富、核膜清楚 C.染色质集中于中央并成丝状放射

D.横切呈枭眼状;纵切呈毛虫状 E.似心肌细胞 15、关于风湿病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疾病 B.关节病变对患者危害严重

C.风湿性心包炎多数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D.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 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16、关于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的叙述有

A.关节病变先后发生,呈游走性、对称性 B.四肢关节都易受累,且同时受累 C.关节腔内有浆液和纤维素渗出 D.关节软骨破坏,表面有血管翳 E.渗出物吸收不完全,一般可留有后遗症 17、风湿性心内膜炎所形成的赘生物的特点是

A.位于瓣膜闭锁缘 B.为血小板、纤维素沉积后形成的白色血栓 C.不易机化 D.脱落后常引起多脏器梗死 E.反复发作可导致瓣膜增厚、变形 18、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有

A.细菌致病力及侵袭力强 B.多有全身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C.赘生物粗大、易脱落

D.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变瓣膜 E.可造成瓣膜溃疡和穿孔 19、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所形成的赘生物的特点有

A.较大、呈息肉状 B.质松软易破碎 C.赘生物内常见细菌菌团 D.赘生物内有纤维蛋白、血小板 E.脱落后可造成多脏器梗死 五、问答题

1、简答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主要合并症。

2、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哪些部位的血管?可引起该器官的哪些病变 3、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有何不同 4、试述良性高血压病细小动脉的主要病变 5、何谓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形态有何改变? 6、试述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病变特点

7、试述动脉粥样硬化和良性高血压病对心、脑、肾的影响有何不同 8、简述风湿病的分期及各期主要镜下形态特点。 9、试述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10、列表比较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风湿性心内膜炎

11、试述二尖瓣狭窄的病因、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心脏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绝大多

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2、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骤增导致的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

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3、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4、室壁瘤:心肌梗死时梗死灶失去弹性或被肉芽组织机化后,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

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

5、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独立性

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6、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由于高血压的病变累及肾脏,使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称之。

7、风湿病: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

身结缔组织,特征病变是形成风湿小体。

8、风湿病: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位于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

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或梭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之。

9、绒毛心:风湿性心包炎时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

脏搏动牵拉而呈绒毛状,故称绒毛心。

10、慢性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瓣膜变形

等器质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风湿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结局。 二、填空题 1、⑴LDL、⑵HDL

2、⑴大、⑵中、⑶动脉内膜

3、⑴脂纹脂斑期、⑵纤维斑块期、⑶粥样斑块期 4、⑴巨噬、⑵平滑肌、⑶脂质

5、⑴斑块内出血、⑵斑块破裂、⑶血栓形成、⑷钙化、⑸动脉瘤形成 6、⑴心内膜下心梗、⑵透壁性心梗

7、⑴贫血性、⑵地图状(不规则)、⑶6

8、⑴25%以下、⑵26-50%、⑶51-75%、⑷76%以上

9、⑴心力衰竭、⑵心源性休克、⑶心律失常、⑷室壁瘤形成、⑸附壁血栓形成、⑹心脏破裂、⑺急性心包炎

10、⑴机能紊乱期、⑵动脉病变期、⑶内脏病变期 11、⑴心、⑵脑、⑶肾、⑷视网膜 12、⑴脑出血、⑵脑水肿、⑶脑软化 13、⑴心力衰竭、⑵肾功能衰竭、⑷脑出血

14、⑴变态反应、⑵全身结缔、⑶心脏、⑷关节、⑸心脏 15、⑴变质渗出期、⑵增生期、⑶纤维化期 16、⑴心瓣膜、⑵二尖瓣、⑶二尖瓣、⑷主动脉瓣 17、⑴草绿色链球菌、⑵已有病变

18、⑴纤维素、⑵血小板、⑶嗜中性粒细胞、⑷坏死组织、⑸菌团 三、单选题

1B 2D 3B 4C 5B 6C 7A 8E 9C 10D 11 C 12D 13E 14D 15B 16D 17①B②C 18D 19E 20A 21 B 22E 23D 24A 25B 26C 27C 28①B②B 四、多选题

1ABCDE 2ABCE 3BDE 4BE 5ABDE 6ABDE 7ACE 8ABCE 9ABC 10BCE 11ACDE 12ACE 13ABDE 14ABCD 15AE 16AC 17ABE 18ABCE 19ABCDE 五、问答题

1、简答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及主要合并症。

答:基本病理变化:早期(1)脂纹形成:动脉内膜肉眼可见帽针头大小的斑点及宽约

1-2mm长短不一的可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黄色条纹。镜下为大量泡沫细胞。 (2)以后纤维斑块形成:为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也可为瓷白色。镜下,斑块表面为一层纤维帽可伴有玻璃样变性,其下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及大量细胞外脂质和基质,随着细胞的崩解,病变可演变为粥样斑块。 (3)粥样斑块:为明显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切面,表层的纤维帽为瓷白色,

深部为粥糜样物,镜下,玻璃样变的纤维帽下含有坏死物、胆固醇结晶、钙化等。底部可有肉芽组织,外周可见少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动脉中膜呈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 主要合并症有: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

2、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哪些部位的血管?可引起该器官的哪些病变

答: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①主动脉:可形成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②

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③脑动脉:脑萎缩、痴呆;脑梗死;脑出血。④肾动脉: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梗死,机化后形成多数较大瘢痕,称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⑤四肢动脉:间歇性跛性;足趾干性坏疽。

3、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有何不同

答: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尚未清楚的独立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又

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是作为某些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肿瘤等)的一个症状表现,约占高血压 患者总数的5-10%。 4、试述良性高血压病细小动脉的主要病变

答:⑴细动脉玻璃样变:是高血压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特点:病变血管管壁

增厚、变硬,管腔缩小。光镜下可见细动脉壁增厚,内皮下以至全层呈无结构的均质状伊红染色,管腔缩小甚至闭塞。

⑵小动脉硬化:以肌性小动脉为主,光镜下主要为内膜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生,内弹力板分流。中膜有不同程度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并伴有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生,最终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5、何谓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形态有何改变?

答:由于高血压病而导致的心脏病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病变特点:左心室发生代偿性肥大,心脏重量增加,一般达400g以上,左心室壁增厚,可达1.5-2cm,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张,称为向心性肥大。病变继续发展,逐渐出现心室腔扩张,此时称为离心性肥大,进而出现心力衰竭。 6、试述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的病变特点

答:肉眼观: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

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

镜下观:①肾入球小动脉呈典型的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属肾单位因缺

血而使肾小球体积缩小、纤维化或玻璃样变;相应的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化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②残存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相应的肾小管也代偿扩张,向表面突起,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③萎缩区和代偿区交杂分布,故肉眼所见表面呈细颗粒状。

7、试述动脉粥样硬化和良性高血压病对心、脑、肾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

动脉粥样硬化 良性高血压病

心脏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早期向心性肥大,晚期离心性肥大,

进而可出现心力衰竭

脑 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 脑水肿、脑软化、脑出血 肾 肾血管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原发性细颗粒性固缩肾 8、简述风湿病的分期及各期主要镜下形态特点。

答:典型病变分为三期:①变质渗出期,即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和纤维蛋白性坏死;②

增生期(肉芽肿期),即由纤维蛋白样坏死物、Aschoff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构成的Aschoff小体; ③纤维化期(愈合期)。

9、试述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答:(1)风湿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心瓣膜,主要是二尖瓣,其次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2)瓣膜肿胀,闭锁缘有串珠状单行排列的疣状赘生物,粘连紧密,不易脱落。 (3)后果:病变反复发作,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叶相互粘连,腱索

增粗、短缩,导致瓣膜病。

10、列表比较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风湿性心内膜炎 答: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 病原 草绿色链球菌居多,在有病变瓣膜上发生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 赘生物 大、软,质脆易碎,棕黄色,污秽,容易脱落 小、硬。灰白色,串珠状

排列,不易脱落,无菌落,

有菌落和嗜中性粒细胞 无嗜中性粒细胞

血液培养 有菌 无菌

脾 肿大 不肿大 贫血 严重贫血 无

结局 栓塞病变,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继发细菌性心

内膜炎或肺部感染

11、试述二尖瓣狭窄的病因、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心脏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答:病因:绝大多数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少数由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偶为先天性。

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脏的变化及临床表现:

(1)早期在心脏舒张期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左心房代偿性扩张肥大,使血液

在加压情况下迅速通过狭窄瓣口,并引起漩涡和震动,产生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当左心房失代偿后,左心房的血液不能完全排入左心室,造成左心房淤血,肺静

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漏出性出血。临床上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和咳带血的泡沫痰等左心房衰竭的表现。

(3)由于持久的肺循环压力增高,造成肺动脉高压,增加了右心室的负荷,导致右心

室代偿性肥大。当失代偿后,右心室扩张,最终引起右心房及体循环静脉淤血,临床上出现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肿大、下肢水肿、浆膜腔积液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4)当狭窄严重时,左心室可相对缩小或轻度缩小,X线显示为梨形心。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阻塞性肺病 2、慢性支气管炎 3、肺气肿 4、肺源性心脏病 5、肺肉质变 6、早期肺癌 7、隐性肺癌 8、结核结节

9、朗罕巨细胞 10、干酪样坏死灶 11、原发性肺结核 12、肺结核原发综合征 13、继发性肺结核 14、结核球 15、冷脓肿

二、填空题

1、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 ⑴ 引起的,以 ⑵ 为主要病变特征的肺的急性炎症。病变起

始于 ⑶ ,可迅速扩展至 ⑷ 乃至 ⑸ 。

2、大叶性肺炎按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⑴ 、 ⑵ 、 ⑶ 、⑷ 四期。其中缺氧最严

重的是 ⑸ 期

3、小叶性肺炎主要由 ⑴ 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 ⑵ ,并向 ⑶ 扩展,形成以 ⑷ 为

单位,呈 ⑸ 分布的急性化脓性炎。

4、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 ⑴ 、⑵、⑶ 、⑷ ;小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 ⑴ 、⑵ 、⑶ 、

⑷ 、⑸

5、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有 ⑴ 、⑵ 、⑶

6、肺气肿有多种病理分类,通常按受累部位可将肺气肿分为 ⑴ 、⑵ 。前者根据发生

的部位和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 ⑶ 、⑷ 、⑸

7、大多数肺源性心脏病是由 ⑴ 并发 ⑵ 引起的;肺心病共同的发病基础是 ⑶ ,引

起心脏的主要病变是 ⑷

8、鼻咽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⑴ ,其次是 ⑵ 和 ⑶ 。就其组织学来源来说,绝大多数

起源于 ⑷ ,少数来源于 ⑸ 。按其组织学结构分为 ⑹ 、⑺、⑻等三种基本类型。就其病因学来说,(9)与鼻咽癌的发病关系密切,(10)的测定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9、与肺癌的发病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⑴、⑵ 、⑶、⑷。肺癌肉眼形态可分为⑸、⑹、

⑺,组织学上可分为⑻、(9)、(10)、(11)、(12)、(13)六种基本类型。 10、结核病的渗出性病变好发于 ⑴、⑵、⑶、⑷处,病变表现为 ⑸ 炎 11、结核病灶的愈合方式有 ⑴、⑵

12、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播散途径有 ⑴、⑵

1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空洞壁有三层结构,内层为 ⑴ ,中层为 ⑵ ,外层为

14、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有 ⑴、⑵、⑶、⑷、⑸、⑹ 15、继发性肺结核病中,被称为“奔马痨”的类型是 ⑴

16、结核性胸膜炎的类型有 ⑴、⑵ 17、溃疡型肠结核,其溃疡的长轴与肠管的长轴 ⑴ 三、单选题

1、大叶性肺炎是一种急性炎症,其病变性质是

A、化脓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浆液性炎 D、卡他性炎 E、出血性炎 2、渗出物中检出大量肺炎球菌可提示大叶性肺炎病变处于

A、充血水肿期及红色肝样变期 B、灰色肝样变期 C、溶解消散期 D、合并肺肉质变阶段 E、合并肺脓肿阶段 3、咳铁锈色痰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病变发展何期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灰色肝样变期 D、溶解消散期 E、合并肺肉质变阶段 4、大叶性肺炎铁锈色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痰内含有大量红细胞 B、肺泡内的红细胞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混入痰中 C、痰内含大量水肿液 D、痰内有大量纤维素渗出 E、痰内混有大量巨噬细胞

5、大叶性肺炎肺肉质样变的主要病变是

A、肺泡壁纤维化 B、肺泡内渗出物机化 C、支气管壁纤维化 D、胸膜渗出物机化 E、肺泡壁平滑肌组织增生 6、肺肉质变的发生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密切

A、病程持续太长 B、细菌毒力过强 C、含铁血黄素沉积 D、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 E、纤维蛋白渗出过少 7、大叶性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肺肉质变 B、肺脓肿 C、中毒性休克 D、败血症 E、脓胸 8、下列哪种病变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

A、急性出血性炎 B、肺泡纤维素性炎 C、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 D、小支气管卡他性炎 E、肺泡浆液性炎

9、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透见两肺下叶有散在的

小灶状阴影,该患者最可能的病变是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干酪性肺炎 D、肺结核原发综合征 E、粟粒性肺结核 10、病毒性肺炎的特点中不包括

A、常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

B、炎症从支气管、细支气管开始沿肺间质发展

C、肺泡腔内常出现脓性渗出物 D、肺组织可出现灶性坏死

E、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

11、下列哪种肺部炎症可引起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肺脓肿 D、病毒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1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B、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C、支气管壁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粘液化 D、支气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壁增厚 E、支气管壁软骨、平滑肌、弹力纤维破坏 1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通气障碍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 B、支气管平滑肌萎缩 C、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D、小细支气管变形、扭曲、腔内粘液栓形成 E、支气管软骨萎缩、纤维化 14、引起肺气肿最重要的原因是

A、吸烟 B、尘肺 C、空气污染 D、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E、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15、下列哪种肺部疾病最可能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

A、间质性肺气肿 B、支气管扩张症 C、慢性支气管炎 D、全腺泡型肺气肿 E、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16、下列哪种疾病最常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A、支气管扩张症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结核病 D、支气管哮喘 E、原发性肺血管疾病 17、诊断肺心病的病理形态学标准是

A、肺动脉瓣下1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2mm B、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3mm C、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4mm D、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5mm E、肺动脉瓣下1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5mm 18、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腺鳞癌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央型肺癌的特点

A、细支气管发生 B、多位于肺门部 C、鳞癌多见 D、多为老年男性 E、纤维支气管镜易发现 20、以下哪项不属于肺腺癌的病变特点

A、多为周围型 B、常累及胸膜 C、女性多见 D、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的Kulchitsky细胞 E、发生率仅次于鳞癌 21、关于肺小细胞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恶性度高,生长迅速,多有早期转移 B、起源于支气管粘膜内的Kulchitsky细胞 C、 可引起异位内分泌综合症 D、可形成假菊形团结构 E、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22、下列哪项最能反映结核病典型病变的病变性质

A、渗出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变质性炎 E、化脓性炎

23、下列哪项是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A、感染结核杆菌数量多少 B、感染结核杆菌毒力强弱

C、菌量及毒力大小和机体的反应性 D、机体免疫功能较弱 E、机体变态反应较强

24、下列哪种细胞在结核病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 D、浆细胞 E、树突状细胞 25、体内吞噬消灭结核杆菌的细胞主要是

A、浆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T淋巴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6、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属于

A、I型变态反应 B、II型变态反应 C、III型变态反应 D、IV型变态反应 E、排斥反应 27、下列哪项中含有的结核杆菌数量较多

A、结核结节 B、钙化灶 C、巨噬细胞 D、干酪样坏死的液化物 E、干酪样坏死的中心区域 28、关于干酪样坏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发生在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强或变态反应弱时 B、大多数病变一开始便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C、镜下坏死灶内可见原组织轮廓 D、坏死的形态特征在诊断结核病上有一定意义 E、坏死物中不含结核杆菌 29、结核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输血 E、虫媒传播 30、结核病可认为完全愈合的变化为

A、形成空洞 B、纤维化 C、钙化 D、纤维包裹 E、溶解播散 31、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病变在肺内主要经支气管播散 B、支气管播散可引起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C、主要通过淋巴道和血道播散 D、需积极治疗才能痊愈 E、仅发生于儿童

3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原发病灶多位于

A、锁骨下区 B、肺尖部 C、右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D、肺底部 E、肺门淋巴结

33、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原发灶多在肺尖部 B、大多发生在儿童 C、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D、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E、可发展成急性粟粒性结核病 34、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多发生于儿童 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 C、病变易循血管播散 D、病变多开始于肺中叶 E、肺内未愈合的病变易沿支气管播散 35、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浸润型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肺结核球 D、局灶型肺结核 E、干酪性肺炎 36、下列哪种类型的结核病预后最差

A、浸润型肺结核 B、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慢性粟粒性肺结核 E、干酪性肺炎 37、关于浸润型肺结核病变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 B、病灶多位于锁骨下区

C、多为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最早期病变 D、病变多数以增生为主 E、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38、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空洞特点是

A、肺内有一个或多个薄壁空洞 B、空洞大小一致、形态规则 C、空洞多位于肺下叶

D、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 E、洞壁内层无结核菌

39、下列哪种类型肺结核病可引起硬化性肺结核

A、慢性粟粒性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结核球 D、浸润型肺结核 E、局灶型肺结核 40、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变特点是

A、浆液纤维素性炎 B、假膜性炎 C、浆液卡他性炎 D、纤维素化脓性炎 E、粘液性炎

41、原发性肺结核病变侵蚀破坏下列哪条血管可引起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A、无名静脉 B、颈内静脉 C、上腔静脉 D、肺静脉 E、支气管静脉

42、关于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下列哪项叙述时正确的

A、临床常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 B、肉眼见各器官密布粟粒大小的结核病灶 C、病灶镜下均为干酪样坏死 D、因干酪样坏死破溃入支气管引起 E、一旦发生,死亡率100%

43、下列关于冷脓肿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骨结核时合并化脓性炎 B、骨结核时累及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结核性脓肿 C、化脓菌引起的组织深部的化脓性炎症 D、无菌性炎引起组织深部的化脓性炎 E、机体抵抗力低时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四、多选题

1、大叶性肺炎的特点是

A、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炎症 B、病变累及一个肺段甚至整个大叶 C、咳铁锈色痰为临床一个特征 D、大部分大叶性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 E、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2、大叶性肺炎纤维素网大量形成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细菌扩散 B、增加细菌毒素的吸收 C、有利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有利于限制细菌扩散 E、可导致肺泡发生实变

3、小叶性肺炎病理变化的特点是

A、病灶为散在多发性灰黄色实变病灶 B、病变以两肺下叶及背侧为严重

C、病灶大小一致如粟粒大小 D、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 E、病灶周围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4、间质性肺炎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以下哪两种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单核细胞 5、慢性支气管炎镜下的表现有

A、粘膜上皮损伤 B、粘液腺体增生、肥大 C、杯状细胞增多 D、软骨、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破坏 E、鳞状上皮化生 6、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有

A、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肺尘埃沉着症 E、胸廓畸形 7、肺气肿的发生可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细支气管狭窄 B、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C、细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 D、肺泡间隔破坏 E、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减弱 8、下列关于鼻咽癌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鼻咽部的原发灶有时很小不易查见 B、早期可有同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C、组织学分类以低分化鳞癌多见 D、颅神经可受到侵犯 E、治疗以放疗为主 9、干酪样坏死的病变特点为

A、色淡黄 B、质地均匀细腻 C、光镜下为红染的无结构颗粒状物 D、坏死不彻底 E、含较多脂质 10、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原发综合征包括

A、粟粒性肺结核 B、肺原发病灶 C、肺内结核性淋巴管炎 D、肺门淋巴结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11、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儿童多发 B、肺部结核病灶不易局限 C、多经支气管播散

D、多数随着机体免疫力的增强而痊愈 E、经血道播散可引起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12、以下哪些是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A、病程长,随机体抵抗力的消长而起伏 B、病变好发于肺尖 C、易沿血道和淋巴道播散

D、肺内病变复杂,且新旧病变交杂 E、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改变 1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可引起

A、肺硬化 B、肺源性心脏病 C、肠结核 D、气胸和脓气胸 E、呼吸功能不全 14、结核球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由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形成

B、因结核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腔被干酪样坏死物填满形成 C、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合并纤维包裹形成 D、由结核性淋巴管炎进一步发展而成 E、由原发性肺结核中原发病灶纤维化钙化形成 15、溃疡型肠结核的病变特点为

A、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垂直 B、受累肠浆膜面可有纤维素渗出和结核结节形成 C、溃疡愈合后可引起肠腔狭窄 D、常可导致肠穿孔 E、常可引起结肠癌 16、下列关于结核病的叙述哪些正确

A、继发性肺结核早期病变多位于肺尖部 B、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C、肠结核溃疡愈合时可引起肠腔狭窄 D、男性生殖系统以附睾结核多见 E、骨结核以脊椎结核最常见

17、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儿童多发 B、肺部结核病灶不易局限 C、多经支气管播散

D、多数随着机体免疫力的增强而痊愈 E、经血道播散可引起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五、问答题

1、论述大叶性肺炎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 2、试述大叶性肺炎四期痰液性状的特点及原因 3、试述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4、列表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

5、试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以及临床病理联系。

6、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的肉眼形态学改变以及形态学诊断标准 7、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8、试述原发性肺结核的播散途径 9、试述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10、列表比较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阻塞性肺病: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

2、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3、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

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支气管和肺疾病时常见的合并症。

4、肺源性心脏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

脉压力升高而引起的以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5、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时,若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出的蛋白酶不足

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组织称之。

6、早期肺癌:癌块直径<2cm并局限于支气管内,或浸润管壁及其周围的肺癌为早期肺

癌。

7、隐性肺癌:临床及X线检查阴性,但痰细胞学检查为癌细胞阳性,手术切除标本经

病理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者称之。 8、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朗罕巨细胞以及外周局

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

9、朗罕巨细胞:由多个类上皮细胞互相融合而成,体积大,直径可达300um,核数可有

几个到几十个不等,排列在胞浆的周边部,呈花环状、马蹄形或密集在胞体的一端。 10、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病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

状似奶酪或豆腐渣,故称之。

11、原发性肺结核:指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 12、肺结核原发综合征: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征,由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

管炎核肺门淋巴结结核构成,X线呈哑铃状阴影。

13、继发性肺结核:指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人。 14、结核球:指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球型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5cm。 15、冷脓肿:干酪样坏死型骨结核病时可累及周围软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结核性脓肿,

由于脓肿局部无红肿热痛,故称之冷脓肿。 二、填空题

1、⑴肺炎球菌、⑵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⑶肺泡、⑷肺段、⑸整个大叶 2、⑴充血水肿期 、 ⑵红色肝样变期、 ⑶灰色肝样变期、⑷溶解消散期 3、⑴混合菌、⑵细支气管、⑶所属肺泡、⑷肺小叶、⑸多发性灶性

4、⑴中毒性休克、⑵肺脓肿及脓胸、⑶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⑷肺肉质变;⑸心功能不全、⑹呼吸功能不全、⑺肺脓肿及脓胸、⑻支气管扩张症、(9)脓毒血症 5、⑴肺气肿、⑵肺心病、⑶支气管扩张

6、⑴肺泡性肺气肿、⑵间质性肺气肿;⑶腺泡中央型、⑷全腺泡型、⑸腺泡周围型 7、⑴慢性支气管炎、⑵阻塞性肺气肿;⑶肺动脉高压、⑷右心室肥大

8、⑴鼻咽顶部、⑵外侧壁、⑶咽隐窝;⑷鼻咽粘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⑸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⑹鳞癌、⑺腺癌、⑻未分化癌;(9)EB病毒感染、(10)VCA-IgA 9、⑴吸烟、⑵空气污染、⑶职业因素、⑷基因改变;⑸中央型、⑹周围型、⑺弥漫性;⑻鳞癌、(9)腺癌、(10)小细胞癌、(11)大细胞癌、(12)腺鳞癌、(13)多形性肉瘤样癌

10、⑴肺、⑵浆膜、⑶滑膜、⑷脑膜、⑸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 11、⑴吸收、⑵消散;⑶纤维化、⑷纤维包裹、⑸钙化 12、⑴血道播散、⑵淋巴道播散

13、⑴干酪样坏死物、⑵结核性肉芽组织、⑶纤维结缔组织

14、⑴局灶型肺结核、⑵浸润型肺结核、⑶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⑷干酪性肺炎、⑸结核球、⑹结核性胸膜炎 15、⑴干酪性肺炎

16、⑴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⑵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 17、⑴垂直 三、单选题

1B 2A 3B 4B 5B 6D 7C 8C 9B 10C 11D 12C 13D 14E 15D 16 B 17D 18A 19A 20D 21E 22C 23C 24A 25C 26 D 27D 28D 29A 30B 31C 32C 33A 34E 35A 36 E 37B 38D 39B 40A 41D 42B 43B 四、多选题

1ABCDE 2CDE 3ABDE 4CE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E 10BCD 11ABDE 12ABDE 13ABCDE 14ABC 15ABC 16ABCDE 17ABDE 五、问答题

1、论述大叶性肺炎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大叶性肺炎是肺组织的急性纤维素性炎症,病变常由近肺门部开始,迅速累及一个

肺叶或肺段,一般发生于单侧肺,以左肺下叶多见,其次为右肺下叶。按病变的自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 (1)充血水肿期:起病1-2d,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泡内可见大量的浆液渗出物,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大体观,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呈暗红色,切面湿润可挤出带泡沫的血性液体。 (2)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2-4d起进入此期,约持续2d。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明显扩张,充血,肺泡内充满多量纤维素交织成网,其中有多量红细胞、少量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相邻肺泡内的纤维素网经肺泡间孔相连接。大体观,

病变肺叶明显肿胀,重量显著增加,切面暗红色,实变、硬度增加如同肝脏,故名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4-7d,镜下见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素交织成网,其中有多量中性白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和红细胞,相邻肺泡内纤维素相连接现象更明显。由于肺泡内渗出物的增加,压迫肺泡壁毛细血管致充血消退,呈贫血状,红细胞渗出停止。大体观,病变肺叶明显肿胀,重量显著增加,切面灰白色,颗粒状,实变、硬度增加似肝,故名灰色肝样变期。 (4)溶解消散期:约发病6-10d,镜下见肺泡内的渗出物开始消散,渗出的中性白细胞大部分已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明显增多。纤维素网解体成碎块,并进一步溶解消失。大体观,病变肺叶渐带黄色,质地变软,切面颗粒外观消失,可挤出脓样浑浊液体。 大叶性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肺泡壁通常不遭受破坏,脱落的肺泡上皮可再生修复,肺组织可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大叶性肺炎病变由肺门部开始向周围扩散,波及一个甚至多个肺叶,因此同一大叶或不同大叶的病变并非完全一致,可处于不同期,临床上同一患者可出现病变各不同体征。 2、试述大叶性肺炎四期痰液性状的特点及原因

答:充血水肿期:由于肺泡腔内位浆液性渗出物,故为浆液性痰。红色肝样变期:肺泡

腔内有大量红细胞渗出,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的含铁血黄素,混于痰液中,故为铁锈色痰。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红细胞逐渐消失,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痰液由铁锈色转为粘液脓性。溶解消散期:肺泡腔内渗出物被溶解,故出现泡沫状、稀薄、粘液脓性痰。 3、试述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答:肉眼观:双肺可见散在、多发性灰黄色实变病灶,有时小病灶可互相融合,波及一

个肺段甚至大叶的大部分,称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镜下观:①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

和脱落的粘膜上皮

②病变区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浆液、中性粒细胞和少量红细胞、纤维素

以及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

③病灶周围肺组织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4、列表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 答: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发病人群 青壮年 老幼病弱

病原菌 肺炎球菌 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病变性质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病变起始部位 肺泡 细支气管 病变范围 肺大叶 肺小叶

实变体征 明显 一般无实变体征 并发症 中毒性休克,肺脓肿及脓胸,败血症或脓毒 心衰、呼衰、肺脓肿及

脓胸、支扩、脓

败血症 毒败血症

5、试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以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病变为: (1)呼吸道上皮的损伤与修复;慢支时首先受到损害的是纤毛柱状上皮,纤毛可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上皮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脱落,可伴有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2)腺体增生肥大、分泌亢进;慢支时最明显的病变是支气管腺体的变化,由于粘膜上皮和腺体分泌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咳痰的症状。 (3)支气管壁的其他炎性损伤;慢支时支气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软骨发生变性、钙化或骨化。

临床病理联系:(1)炎症刺激→慢性咳嗽(2)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咳大量粘液痰,如并发细菌感染,可咳脓性痰。(3)小、细支气管变形、扭曲,腔内粘液与炎性渗出物凝聚呈粘液栓,→引起气道狭窄、阻塞→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困难。 6、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的肉眼形态学改变以及形态学诊断标准

答:心脏病变:右心室代偿性肥厚,这是肺心病最主要的病理形态标志。肺动脉圆锥显

著膨隆,扩张肥大的右心室使心脏横径增大,并将右心室心尖区推向左后方,形成横位心,心尖主要由右心室构成,心脏重量增加。诊断肺心病的形态学标准使: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度超过5mm。 7、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答:(1)基本病变: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基本变化,可以其中之一为

主。①渗出为主,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②增生为主,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③坏死为主:干酪样坏死。 (2)转化规律: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①转向愈合: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②转向恶化:浸润进展和溶解播散。 8、试述原发性肺结核的播散途径

答:①经血道播散:肺内或淋巴结内的干酪样坏死灶可侵蚀血管壁,结核杆菌直接进入

血液或经淋巴管由胸导管入血,引起血行播散性结核病。②经淋巴道播散:肺门淋巴结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可沿淋巴管到达支气管分叉处、气管旁、纵隔及锁骨上、下淋巴结,也可逆流至腹膜后、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③经支气管播散:较少见。含菌的干酪样坏死物可沿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细菌播散引起邻近或远隔的肺组织干酪样肺炎。

9、试述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答:①病变多起始于肺尖部

②病变在肺内主要通过支气管进行播散

③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常新旧病变交杂存在,临床类型多样。 10、列表比较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 初次 再次 发病人群 儿童 成人 免疫力 先天无,在病程中发生 有 病理特征 原发综合征 病变多样,新旧病灶

并存,较局限

起始病灶 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尖部 主要播散途径 淋巴道或血道 支气管

病程 短,大多自愈 长,波动性,需治疗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肠上皮化生 2、假幽门腺化生 3、复合性溃疡 4、点状坏死 5、碎片状坏死 6、桥接坏死 7、毛玻璃样肝细胞 8、嗜酸性小体 9、急性黄(红)色肝萎缩 10、假小叶 11、早期胃癌 12、革囊胃 13、Barrett食管 14、Krukenberg瘤 15、原发性肝癌 二、填空题

1、慢性胃炎一般分为 ⑴、⑵ 两种类型。

2、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比较少见的是 ⑴ 型,较常见的是 ⑵ 型。前者病变主要发生的

部位是在 ⑶和⑷,而后者主要是在 ⑸ 。 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点主要是 ⑴ 4、目前认为 ⑴ 型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较密切

5、胃溃疡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有⑴、⑵、⑶、⑷;其中最常见的是 ⑸ 6、消化性溃疡底部的镜下结构从浅层到深层可分为四层⑴、⑵、⑶、⑷。 7、病毒性肝炎是由 ⑴ 引起的,以 ⑵ 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8、肝细胞溶解性坏死根据坏死范围的大小,可分为 ⑴、⑵、⑶、⑷四种。其中急性(普

通型)肝炎主要为 ⑸ 坏死;慢性中、重度肝炎主要为 ⑹ 和 ⑺ 坏死;重型肝炎主要为 ⑻ 坏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肝细胞呈(9)样改变。 9、急性普通型肝炎临床上分为 ⑴ 和 ⑵ 两种,其中我国以 ⑶ 居多

10、1995年我国提出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将慢性肝炎分为 ⑴、⑵、⑶三类。 11、根据常用的病因以及病变的综合分类,我国把肝硬变分为⑴、⑵、⑶、⑷、⑸、⑹

等,其中以⑺最常见,其次是 ⑻

12、门脉性肝硬化时可发生 ⑴ 和 ⑵ 两大临床表现 13、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有⑴、⑵、⑶、⑷

14、门脉高压症时侧支循环形成的表现有⑴、⑵、⑶;患者因此可有的临床表现有⑴、

⑵、⑶

15、肝硬化晚期患者的常见死因有⑴、⑵、⑶、⑷

16、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中组织学类型主要表现为鳞癌的是⑴,主要表现为腺癌的是⑵、

⑶;它们最多见的转移途径是 ⑷ ,通过血道转移常转移至 ⑸ 和 ⑹(器官名)

17、食管癌好发的部位在 ⑴ ,胃癌好发的部位在 ⑵ ,大肠癌好发的部位在 ⑶ 。 18、大肠癌组织可产生一种糖蛋白,作为一种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此种抗原称为 ⑴

19、组织学上可将肝癌分为三种类型⑴、⑵、⑶

20、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具有诊断意义的血检 ⑴ 阳性反应

21、肝癌首先在肝内蔓延和转移,癌细胞常沿 ⑴ 播散,在肝内形成转移癌结节。 三、单选题

1、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观察主要是

A、胃粘膜薄而平滑 B、胃粘膜皱襞变浅或消失 C、粘膜下血管清晰可见 D、胃粘膜由橘红色变为灰白色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粘膜全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B、腺体变小并有囊性扩张 C、可见肠上皮化生 D、炎性病变仅限于粘膜浅层,固有腺体保持完整 E、主细胞和壁细胞消失

3、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有

A、肠上皮化生 B、淋巴滤泡形成 C、胃固有腺体萎缩以及壁细胞、主细胞丧失 D、粘膜表面上皮变性、坏死及再生 E、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4、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胆汁反流 B、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 C、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 D、饮食失调 E、生活不规律

5、如果消化性溃疡发生穿孔,最可能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球部 B、胃底 C、胃窦部 D、胃小弯 E、贲门 6、溃疡病穿孔后最严重的后果是

A、胃和十二指肠周围脓肿 B、局限性腹膜炎 C、弥漫性腹膜炎 D、肠粘连 E、小网膜急性炎症 7、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溃疡位置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 B、溃疡直径多为2cm以上 C、前壁的溃疡易出血

D、后壁的溃疡穿孔后果较前壁严重

E、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直径在1cm以内 8、下列哪一项不是胃溃疡的肉眼特点

A、溃疡通常只有一个 B、直径多在2.5cm以上 C、圆形或椭圆形 D、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 E、可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9、消化性溃疡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

A、反酸 B、恶心 C、呕吐 D、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E、嗳气 10、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变性质是

A、纤维素性炎 B、出血性炎 C、变质性炎 D、浆液性炎 E、增生性炎 11、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播 B、经血源传播 C、经消化道传播 D、经呼吸道传播 E、经昆虫媒介传播 12、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急性普通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B、甲型肝炎一般无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C、丙型肝炎不会发展为肝硬化 D、慢性普通型肝炎均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E、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 13、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是

A、广泛变性,坏死轻微 B、广泛变性,淤胆明显 C、广泛变性,坏死明显 D、广泛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E、广泛坏死,枯否细胞增生活跃 14、对嗜酸性小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属细胞凋亡,为单个或几个细胞的死亡

B、属变性,为嗜酸性变 C、属溶解性坏死 D、属细胞凋亡,为大片细胞死亡 E、以上说法都不对 15、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毛玻璃样肝细胞的胞浆内含有大量的

A、HBsAg B、HBcAg C、HAV D、HDV E、HCV 16、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A、免疫功能缺陷 B、免疫功能不足 C、免疫功能过强,感染病毒量多且毒力强

D、免疫功能充分,感染病毒量少且毒力弱 E、以上都不是 17、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最主要死因为

A、DIC B、肝性脑病 C、肾功能衰竭 D、心功能衰竭 E、上消化道大出血 18、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为

A、点状坏死 B、碎片状坏死 C、桥接坏死 D、弥漫性大块坏死 E、亚大块坏死伴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19、下列哪型肝炎的肝脏体积缩小最明显

A、急性普通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D、重度慢性肝炎 E、轻度慢性肝炎 20、在我国引起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

A、病毒性肝炎 B、营养缺乏 D、化学毒物中毒 E、黄曲霉素中毒

21、下列病变除哪项外均为门脉性肝硬变之假小叶的特点 A、可有两个以上中央静脉 B、中央静脉可缺如 C、肝细胞呈严重广泛的大块坏死 D、小叶内可出现汇管区

E、肝细胞排列紊乱,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或坏死 22、肝硬化时蜘蛛痣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是

A、侧支循环形成 B、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低蛋白血症 E、雌激素增多 23、门脉性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脾肿大 B、腹水 C、出血倾向D、肝性脑病 E、痔静脉曲张

24、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发生出血倾向的因素 A、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 B、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C、门静脉淤血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 E、凝血因子减少

25、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肝纤维化

C、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酒精中毒 C、血管内压增高 B、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纤维化

C、肝细胞变性坏死,枯否细胞增生,肝纤维化 D、肝细胞再生,肝纤维化

E、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肝纤维化

26、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变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结节大小不一致 B、预后差 C、纤维间隔较薄且厚薄均匀 D、见于肝细胞广泛大片坏死后 E、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早期食管癌的特点 A、无明显临床症状

B、钡餐检查可有轻度局限性僵硬 C、无淋巴结转移

D、病变侵犯至肌层 E、及时手术5年存活率高

28、溃疡型胃癌的癌溃疡肉眼形态特点中哪项不常见

A、外形呈火山口状 B、直径多大于2cm C、深度较深 D、边缘不整齐、隆起 E、底部凹凸不平

29、某女性患者,48岁,有胃溃疡病史,1年前感溃疡疼痛规律改变,胃镜活检示胃癌。近期发现下腹疼痛,月经紊乱,白带变化。应首先考虑

A、附件炎 B、子宫内膜炎 C、宫外孕 D、卵巢Krukenberg瘤 E、以上都不对

30、大肠癌的肉眼分型中,哪一型多见于青年人,且预后较差

A、浸润型 B、隆起型 C、胶样型 D、溃疡型 E、菜花型

31、某B2期大肠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发现其CEA先下降后持续上升,则应考虑 A、恢复期表现 B、属正常 C、手术成功表现 D、肿瘤复发或转移 E、以上都不对

32、如果怀疑患者为肝癌,则下列哪项诊断方法最可靠

A、B超 B、放射性核素扫描 C、AFP检测 D、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E、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四、多选题

1、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肉眼所见是

A、粘膜轻度充血、水肿 B、粘膜薄而平滑 C、透过胃粘膜可见粘膜下血管 D、可伴有出血点或糜烂 E、粘膜失去正常光泽而发灰 2、关于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期吸烟 B、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 C、多伴有恶性贫血 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E、胆汁反流 3、下列哪些描述符合胃溃疡的特点

A、溃疡灶通常为单个 B、溃疡灶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平整

C、溃疡深度较浅,局限于粘膜层 D、溃疡周围粘膜皱襞呈放射状排列 E、溃疡直径多<2.5cm

4、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相比,正确的说法有

A、比胃溃疡浅小 B、比胃溃疡易出血 C、比胃溃疡易癌变 D、比胃溃疡发病率高 E、比胃溃疡易穿孔 5、慢性溃疡难愈合的局部因素在于 A、瘢痕内见增生性动脉内膜炎 B、溃疡底部纤维素渗出 C、瘢痕内见小动脉内血栓形成 D、溃疡底部白细胞渗出 E、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形成

6、急性普通型肝炎的主要病变特征有

A、肝细胞胞浆疏松化 B、肝细胞气球样变 C、肝细胞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小体 D、肝细胞点状坏死 E、毛玻璃样肝细胞 7、下列哪些符合轻度慢性肝炎的镜下特点

A、汇管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B、肝小叶界板完整 C、可见点状坏死 D、轻度碎片状坏死 E、有桥接坏死 8、下列哪些符合重度慢性肝炎的镜下特点 A、肝小叶界板破坏 B、有明显碎片状坏死 C、肝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D、有大范围的桥接坏死

E、小叶周边与小叶内肝细胞坏死区之间形成纤维条索连接 9、下列哪些符合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 A、肝脏明显缩小,包膜皱缩 B、肝实质弥漫性大块坏死 C、网状支架塌陷

D、肝脏质地柔软 E、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 10、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有

A、慢性酒精中毒 B、病毒性肝炎 C、营养缺乏 D、药物中毒 E、长期接触四氯化碳 11、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原因有

A、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功能下降 B、门静脉分支淤血 C、小叶下静脉受压 D、血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 E、血中醛固酮水平升高 12、有关肝硬化病理变化正确的说法有

A、晚期肝脏体积明显缩小 B、假小叶形成 C、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 D、假小叶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 E、假小叶内可出现汇管区 13、肝硬化患者易出血的原因有

A、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B、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 C、脾肿大 D、各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E、肝素产生增加 14、肝硬化时对雌激素的破坏减少,可出现

A、睾丸萎缩 B、男性乳腺发育 C、蜘蛛痣 D、肝掌 E、牙龈出血 15、下列哪些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A、脾肿大 B、颈静脉怒张 C、食管静脉及腹壁静脉曲张 D、腹水 E、肝掌及蜘蛛痣 16、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特点有

A、肝结节粗大且大小不等 B、多由亚急性重型肝炎进一步发展而来 C、肝功能障碍明显 D、癌变率较高 E、脂变明显 五、问答题

1、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观)

2、请叙述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肉眼及镜下病变特点。溃疡病病人经久不愈和产生疼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如果在胃窦部发现一个溃疡,你如何从肉眼上初步判断此溃疡的良恶性 4、简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5、简述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6、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观) 7、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病人晚期腹水形成的机制 8、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表现

9、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病人引起门脉高压的机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肠上皮化生:病变区胃粘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出现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

2、假幽门腺化生: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

3、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

4、点状坏死:肝小叶内散在的灶状肝细胞坏死,每个坏死灶仅累及1个至几个肝细胞。 5、碎片状坏死: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连接的坏死,常见于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界板。

6、桥接坏死:肝细胞呈带状融合性坏死,坏死带常出现于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小叶中央静脉之间及两个汇管区之间。

7、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镜下可见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之。

8、嗜酸性小体:肝细胞发生嗜酸性变后,如进一步发展,除胞浆更加浓缩之外,胞核也浓缩以至消失,最后剩下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之。

9、急性黄(红)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时,肝脏体积显著缩小,重量减轻,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称之。

10、假小叶: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分隔包绕

成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之。

11、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属早期胃癌。

12、革囊胃:胃癌时癌组织向胃壁内弥漫浸润,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大部消失,似皮革制成的囊袋称之。

13、Barrett食管:指各种原因(如慢性反流性食管炎)引起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下段粘膜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所取代。

14、Krukenberg瘤:胃癌特别是胃粘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后,可脱落种植于腹腔双侧卵巢形成转移性粘液癌称之。

15、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二、填空题

1、⑴慢性浅表性、⑵慢性萎缩性

2、⑴A型、⑵B型;⑶胃体、⑷胃底、⑸胃窦部 3、⑴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 4、⑴不完全性大肠

5、⑴出血、⑵穿孔、⑶幽门梗阻、⑷癌变;⑸出血 6、⑴渗出层、⑵坏死层、⑶肉芽组织层、⑷瘢痕层 7、⑴肝炎病毒,⑵肝细胞变性坏死

8、⑴点状坏死、⑵碎片状坏死、⑶桥接坏死、⑷亚大块和大块坏死。⑸点状、⑹碎片状、⑺桥接状、⑻大块和亚大块、(9)毛玻璃 9、⑴无黄疸型、⑵黄疸型,⑶无黄疸型 10、⑴轻度、⑵中度、⑶重度

11、⑴门脉性、⑵坏死后性、⑶胆汁性、⑷淤血性、⑸寄生虫性、⑹色素性;⑺门脉性肝硬化、⑻坏死后性肝硬化 12、⑴门脉高压症、⑵肝功能不全

13、⑴脾肿大、⑵胃肠淤血、⑶腹水、⑷侧支循环形成

14、⑴食道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⑵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⑶脐周静脉丛曲张;⑷上消化道大出血、⑸便血、⑹“海蛇头”现象

15、⑴肝性脑病、⑵上消化道大出血、⑶肝癌、⑷感染

16、⑴食管癌;⑵胃癌、⑶大肠癌;⑷淋巴道转移;⑸肝、⑹肺 17、⑴食管中段、⑵胃窦部小弯侧、⑶直肠

18、⑴癌胚抗原(CEA)

19、⑴肝细胞癌、⑵胆管上皮癌、⑶混合性肝癌 20、⑴AFP 21、⑴门静脉 三、单选题

1E 2D 3C 4B 5A 6C 7E 8B 9D 10C 11C 12B 13A 14A 15A 16C 17B 18E 19B 20A 21C 22E 23D 24C 25A 26C 27D 28C 29D 30C 31D 32E 四、多选题

1AD 2ABE 3ABDE 4ABDE 5AC 6ABCD 7ABCD 8ABDE 9ABCD 10AB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ABCD 15ACD 16ABCD 五、问答题

1、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观) 答:镜下观: ①固有层内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或消失 肠上皮化生:出现杯状细胞,

② 假幽门腺化生 ③炎细胞浸润(LC、浆C)

肉眼(胃镜下):①正常胃粘膜桔红色→灰白、灰黄色

②萎缩区粘膜明显变薄,与周围界限清楚 ③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

2、请叙述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肉眼及镜下病变特点。溃疡病病人经久不愈和产生疼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好发部位: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处,尤其多见于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

肉眼特点:胃溃疡通常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cm以内,边缘整齐,形如刀割,底部平坦干净,溃疡可深达肌层至浆膜层。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小且浅,一般直

径在1cm以内。

镜下特点:溃疡底由四层结构组成:炎性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不易愈合原因:瘢痕层内的小动脉由于炎症刺激出现增殖性动脉内膜炎,使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者有血栓形成,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妨碍组织再生,使溃疡不易愈合。

产生疼痛的原因:溃疡底部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和断裂,神经纤维断端呈小球状增生,产生疼痛。

3、如果在胃窦部发现一个溃疡,你如何从肉眼上初步判断此溃疡的良恶性 答:

良性溃疡(溃疡病)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外 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不规则,呈火山口状 大 小 溃疡直径一般〈2cm 溃疡直径常〉2cm 边 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底 部 较平坦 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 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4、简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1)肝变质性改变:① 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小体;溶解性坏死(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亚大块坏死和大块坏死;毛玻璃样肝细胞

⑵渗出性病变:汇管区或肝小叶内常有程度不等的炎细胞浸润,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⑶增生性病变:Kuffer细胞增生肥大;肝星形细胞增生;肝细胞再生 5、简述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1)病理变化

镜下观:①肝细胞广泛变性(疏松化,气球样变)②肝细胞坏死轻微:点状坏死③肝细胞再生④炎C浸润 肉眼观:体积?,质软 (2)临床病理联系

①肝细胞变性肿胀→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肝肿大、肝区疼痛或压痛

②肝细胞坏死→细胞内的酶类释放入血→谷丙转氨酶升高

③肝细胞坏死较多时→胆红素摄取、结合和分泌发生障碍,加之毛细胆管受压或胆栓形成→黄疸

6、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肉眼观、镜下观) 答:镜下观: ①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代之以假小叶

②假小叶特点:肝C:排列紊乱、变性、坏死、再生均可见 中央V:偏位、缺如 或多个

汇管区:有时可在假小叶中 周边:纤维组织包绕

③纤维间隔:炎C浸润(LC、单核C)、小胆管↑,有时可见假胆管

肉眼观: 早:V正常或稍大

晚:V↓、 W↓、 硬度↑、 表面结节状 切面:岛屿状

7、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病人晚期腹水形成的机制

答:①门脉压升高→门脉回流受阻→肠壁、肠系膜毛细血管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

水、电解质及血浆蛋白漏出

②小叶下静脉受压和小叶中央纤维化,使肝窦内压升高,液体自窦壁漏出

③肝硬化时肝细胞合成蛋白功能降低,加上消化不良可形成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腹水形成

④肝功能降低→对激素的灭活作用降低→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水钠潴留 8、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表现 答:(1)门脉高压症

①脾淤血,肿大→脾亢;②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不良症状;③腹水形成; ④侧支循环形成: a、食道下V丛曲张 b、脐周下V丛曲张 c、痔V丛曲张 (2)肝功能不全

①血浆蛋白↓ ②内分泌紊乱:主要是肝脏对雌激素灭活↓ ③出血倾向: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④黄疸 ⑤肝性脑病

9、试述门脉性肝硬化病人引起门脉高压的机制

答:⑴由假小叶压迫小叶下静脉,使肝窦内的血液不易排出而压力升高,门静脉的血液

因而不易流入肝血窦(窦后阻塞)

⑵在肝硬变形成过程种,小叶中央纤维化和中央静脉、肝血窦的增厚、闭塞,减少了肝实质内血液的流通(窦内阻塞)

⑶肝内血管网受破坏而减少,增加了门静脉回流的阻力

⑷肝动脉和门静脉之间形成异常的吻合支,压力高的肝动脉血经吻合支注入压力低的门静脉,阻碍了门静脉的正常回流。

第八章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新月体 2、肾小球肾炎 3、大红肾 4、慢性肾炎综合征 5、急性肾炎综合征 6、肾病综合征 7、肾盂肾炎 8、急性肾盂肾炎 9、宫颈糜烂 10、宫颈原位癌、 11、宫颈早期浸润癌 二、填空题

1、引起肾小球肾炎的两大类抗原是(1)和(2)

2、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通过(1)和(2)两种方式引起肾小球肾炎。 3、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为(1)和(2)。 4、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尿变化表现为(1)(2)和(3)。 5、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变为(1)。

6、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其新月体主要由(1)和(2)细胞组成。 7、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1),由(2)(3)(4)和(5)组成。 8、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改变为(1)。

9、肾盂肾炎时细菌感染主要通过(1)和(2)两种途径发生。

10、急性肾盂肾炎上行性感染的特点是先累及(1),下行性感染的特点是先累及(2)。 11、宫颈癌的扩散途径是(1)和(2)。 12、宫颈癌大体形态可分为(1)(2)和(3) 13、绒癌的镜下特点是(1)(2)和(3)。

14、卵巢囊腺瘤根据上皮种类不同可分为(1)和(2)两种。

15、绒癌容易发生(1)转移,多数转移到(2)(3)和(4),转移灶多呈(5)。 16、子宫颈糜烂是指宫颈阴道部(1)脱落后被增生的(2)所代替。 三、单选题

1、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过敏反应 D、代谢障碍 E、感染直接损伤 2、与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有关的病原菌主要是: A、病毒 B、寄生虫 C、葡萄球菌 D、 链球菌 E、肺炎球菌 3、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主要变化是:

A、肾小球间质中结缔组织增生 B、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 C、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D、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 E、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身小动脉痉挛 B、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 C、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 D、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E、肾小管坏死 5、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特征是:

A、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B、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C、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D、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E、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6、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降低 B、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高 C、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呈车轨状 D、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E、毛细血管基底膜变薄、断裂

7、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两侧肾脏体积增大 B、可形成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C、少尿、血尿进行性加重

D、常有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E、病人预后较好 8、引起肾盂肾炎的最主要的病原菌是:

A、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副大肠杆菌 E、大肠杆菌 9、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小球最主要的变化是:

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B肾小球内细胞增生,肾小球体积增大

C、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E、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10、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膜性肾小球肾炎 C、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11、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检查最大的不同是后者表现为:

A、尿液内有红细胞 B、尿液内有白细胞 C、尿液内有脓细胞 D、尿液内有管型 E、尿液内有蛋白 12、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是:

A、肾血液循环障碍 B、细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肾毒素引起 E、遗传因素 13、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血源性感染 B、上行性感染 C、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 D、医源性感染 E、多途径感染 14、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单发性肾脓肿 B、不累及肾小球、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

C、以肾间质和肾小管为主的化脓性炎症 D、以肾盂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 E、以肾间质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

15、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A、肉眼观为颗粒性固缩肾

B、肾脏出现不规则的瘢痕 C、小血管可有玻璃样变 D、肾小球可发生纤维化

E、有肾小管功能障碍 16、宫颈癌好发部位及组织起源

A、宫颈阴道部鳞形上皮 B、宫颈管腺体 C、宫颈外口柱形上皮

D、宫颈内口柱状上皮 E、宫颈阴道部和外口交界处储备细胞 17、乳腺癌的好发部位是乳腺的

A、外上象限 B、内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乳头部 E、外下象限

18、宫颈癌的细胞类型最常见的为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粘液癌 D、大细胞癌 E、未分化癌 19、绒癌的病理特点哪项除外

A、滋养层上皮细胞增生 B、肿块中大量出血 C、肿块有坏死 D、有绒毛结构 E、易发生血道播散 20、关于乳腺癌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A、与雌激素分泌紊乱有关 B、多发生在乳腺外上象腺 C、常有乳头凹陷

D、呈浸润型生长 E、早期即发生血道转移 四、多选题

1、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主要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B、血液及病变组织中常可找到链球菌

C、病变先累及肾小管,然后影响肾小球 D、非肾小球成分可以成为抗原 E、临床可出现高血压及尿改变

2、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可表现为: A、正常肾 B、蚤咬肾 C、大红肾 D、大白肾 E、固缩肾 3、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取决于

A、性别 B、年龄 C、新月体的数量

D、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 E、疾病为原发性或继发性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改变是

A、有不规则的瘢痕 B、呈弥漫性颗粒状 C、颜色苍白 D、肾质地硬 E、肾体积变小 5、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A、贫血 B、高血压 C、肾功能不全 D、明显血尿 E、尿量增加 6、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为: A、病变主要累及肾和肾盂

B、病变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C、肾表面可见脓肿

D、上行性感染首先引起肾盂炎症 E、下行性感染首先引起肾小管炎症 7、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是

A、肉眼观呈大白肾

B、肾小球的炎症性病变不明显 C、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D、银染色见基底膜外侧形成钉突 E、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 8、宫颈癌的形态可表现为:

A、糜烂型 B、浸润型 C、菜花型 D、肥厚型 E、溃疡型 9、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的特点是

A、癌组织缺乏间质和血管 B、常转移至肺 C、癌肿常侵袭血管

D、病灶内常伴出血、坏死 E、原发肿瘤切除后,转移瘤可自行消退 10、乳腺癌的病变特点是

A、最常发生于乳腺的外上象限 B、肉眼可见乳头下陷

C、乳腺皮肤可呈典型的橘皮样外观 D、最常见的是浸润性导管癌 E、所有的导管内或小叶原位癌均可演变为浸润性癌 五、问答题

1、简述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2、试述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简述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试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叙述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月体:增生的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堆积成层,在肾球囊内毛细

血管丛周围呈新月形或环状。新月体常见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2、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3、大红肾:毛细血管内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对稼性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充血,呈红色。

4、慢性肾炎综合征:见于各型肾炎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

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5、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常突然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重症可有氮

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常见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6、肾病综合征:见于膜性肾炎、脂性肾病等,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全身性水肿、低蛋

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

7、肾盂肾炎:主要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8、急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 9、宫颈糜烂:是由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脱落后被增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间

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且常伴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和水肿等。检查时可见子宫颈外口粘膜变薄及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红色糜烂状,实质为假性糜烂。 10、宫颈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于整个宫颈鳞状上皮层,故又称上皮内癌,上皮下基底

膜仍保持完整,原位癌有时可累及宫颈粘膜腺体,但一般不发生转移。

11.宫颈早期浸润癌:指间质有微小浸润的癌,突破基底膜,其间质浸润深度少于5㎜,

不发生淋巴道转移。 二、填空题

1、(1)内源性,(2)外源性

2、(1)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2)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3、(1)内皮细胞(2)系膜细胞

4、(1)血尿(2)少尿(3)蛋白尿(管型尿) 5、(1)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 6、(1)壁层上皮细胞(2)单核细胞

7、(1)肾病综合征(2)蛋白尿(3)水肿(4)低蛋白血症(5)高脂血症和脂尿 8、(1)继发性颗粒固缩肾

9、(1)上行性(2)下行性(血源性) 10、(1)肾盂(2)肾间质

11、(1)直接浸润(2)淋巴道转移 12、(1)菜花型(2)溃疡型(3)浸润型

13、(1)癌组织全由异常增生的似滋养层细胞组成(2)出血坏死明显(3)无间质和血管组成。

14、(1)浆液性囊腺瘤(2)粘液性囊腺瘤

15、(1)血道(2)肺(3)肝(4)脑(5)出血性结节 16、(1)鳞状上皮(2)单层柱状上皮 三、单选题

1A 2D 3C 4C 5B 6B 7D 8E 9A 10E 11C 12B 13B 14C 15A 16E 17A 18A 19D 20E 四、多选题

1ADE 2BC 3CD 4BCDE 5ABCE 6ACD 7ABCDE 8 ABCE 9ABCDE 10ABCD 五、问答题

1、简述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1)肾小球细胞增多: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 (2)基底膜增厚:基底膜本身增厚或蛋白物质的沉积。久之肾小球硬化。 (3)炎性渗出和坏死:肾小球内炎细胞和纤维渗出,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4)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各型肾小球肾炎的最终结局。

2、试述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病理变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肿大、增生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肾

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管腔内有红细胞、蛋白和管型。间质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小球毛细血管受损可引起尿改变(血尿、蛋白

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变态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水肿。水钠潴留可引起高血压。增生性病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引起少尿。

3、简述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病理变化:肉眼观:大白肾

镜下观:基底膜增厚,钉状突起、虫蚀状、足突消失、上皮下电子致密

物沉积。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

临床病理联系:为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4、试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病理变化:肉眼观:两侧肾脏变小、变硬,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髓分界

不清。

镜下观:部分肾单位萎缩、纤维化,部分代偿性肥大、扩张。细小动脉

硬化,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为多尿、夜尿,贫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甚至尿毒症。

5、叙述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 答:(1)急性肾盂肾炎

肉眼观:肾肿大,表面有脓肿。肾盂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表面可见脓性渗出物。

镜下观:肾间质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并形成多数大小不等的脓肿,脓肿破坏肾小管可使其管腔内充满脓细胞和细菌;肾盂粘膜充血、水肿、出血,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表面化脓;病为严重可破坏肾小球。

(2)慢性肾盂肾炎

肉眼观:肾表面不规则瘢痕,双侧改变不对称。肾盂肾盏变形,肾盂粘膜粗糙。

镜下观:肾间质、肾盂粘膜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肾小管多萎缩、消失,有的肾小管呈代偿性扩张,严重时肾小球发生纤维化、玻璃样变性。

第九章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名词解释

1、伤寒肉芽肿 2、阿米巴病 3、烧瓶状溃疡 4、脑膜刺激症状 5、血管套 6、暴发性流脑 二、填空题

1、急性细菌性痢疾典型病变过程为初期的(1),随后的(2)和(3)形成,最后愈合。

2、伤寒时心肌可出现(1),皮肤出现(2),膈肌、腹直肌可发生(3)。 3、肠伤寒按病变发展过程分(1)、(2)、(3)、(4)四期。

4、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1)(病原菌)引起的,病变性质属于(2)炎症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1)引起的(2)炎症。

6、以(1)为突出表现的(2)(病症)称暴发性脊髓膜炎。 三、单选题

1、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特点是

A、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 B、病灶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病灶内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D、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E、浆细胞浸润为主 2、伤寒肠道病变以下列哪一部位的淋巴组织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

A、空肠下段 B、回肠下段 C、盲肠 D、直肠 E、乙状结肠 3、肠阿米巴最常发生于

A、空肠 B、盲肠和升结肠 C、横结肠 D、乙状结肠和直肠 E、回肠 4、阿米巴肝脓肿与一般化脓菌引起的脓肿不同点是

A、脓肿大 B、易破溃 C、全身中毒症状重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E、炎症反应不明显,尤其是缺乏中性粒细胞 5、肠阿米巴病最常引起的并发症是

A、脑脓肿 B、肝脓肿 C、肺脓肿 D、阑尾周围脓肿 E、脓胸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脑炎双球菌 B、脑膜炎双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杆菌 7、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不会产生哪项病变

A、脑软化灶形成 B、神经细胞坏死 C、脑膜充血水肿 D、脑脊液形成脓液 E、脑内胶质细胞增生 8、乙型脑炎的病变最轻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基底节 C、丘脑 D、脊髓 E、中脑 9、在有关暴发性流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

B、脑膜病变重 C、常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和衰竭 D、常伴中毒性休克和DIC E、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大量内毒素所致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属于

A、变质性炎 B、渗出性炎 C、增生性炎 D、肉芽肿性炎 E、化脓性炎 四、多选题

1、伤寒发病过程中,患者先后出现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败血症

2、肠伤寒的并发症常有

A、肠出血 B、肠穿孔 C、支气管肺炎 D、败血症 E、中毒性心肌炎 3、伤寒的临床表现包括

A、相对缓脉 B、皮肤玫瑰疹 C、脾肿大 D、血白细胞增高 E、高热 4、伤寒的特点是

A、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

B、病变淋巴小结增生肿胀并伴坏死灶形成 C、病灶内嗜中性粒细胞增多 D、巨噬细胞内有吞噬红细胞现象 E、脾充血肿大

5、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为

A、浆液性炎 B、变质性炎 C、假膜性炎

D、病变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 E、肠粘膜可有不规则浅表溃疡 6、阿米巴病的并发症常见为

A、阿米巴性肝脓肿 B、阿米巴性心包脓肿 C、阿米巴性肺脓肿

D、阿米巴性脑脓肿 E、阿米巴性肾脓肿 7、阿米巴病的特点有

A、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及升结肠 B、形成烧瓶状溃疡

C、组织坏死与滋养体含有多种蛋白水解酶有关 D、合并感染局部出现嗜中性粒细胞 E、可经血道播散到肝脏

8、肠外阿米巴最常见于

A、肝 B、肾 C、肺 D、脑 E、脾 9、下列哪些疾病能引起肠腔狭窄

A、伤寒 B、肠阿米巴病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下列哪些表现?

A、脑膜刺激症状 B、颅内压升高 C、脑脊液混浊,有大量脓细胞 D、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 E、皮肤和粘膜出现淤点和淤斑

五.问答题

1、以急性细菌性痢疾为例,描述假膜性炎的病变特点 2、比较不同肠道疾病的溃疡特点 3、描述肠阿米巴烧瓶状溃疡的形成过程 4、描述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特点

5、简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特征 6、简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及病理改变特征 7、列表比较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伤寒肉芽肿: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此即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 2、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3、烧瓶状溃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肠粘膜后,先后破坏粘膜层和粘膜下层,造成组织明显液化性坏死,形成口窄底宽的烧瓶状溃疡。

4、血管套: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区血管高度扩张充血,可发生明显的淤滞;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组织水肿,灶性炎细胞浸润多以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为中心,或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二、填空题

1、(1)急性卡他性炎(2)特征性假膜性炎(3)溃疡 2、(1)中毒性心肌炎(2)玫瑰疹(3)蜡样变性 3、(1)髓样肿胀期(2)坏死期(3)溃疡期(4)愈合期 4、(1)嗜神经RNA病毒(2)变质性 5、(1)脑膜炎双球菌(2)化脓性 6、(1)败血症(2)脑脊髓膜炎 三、单选题

1C 2B 3B 4E 5B 6B 7D 8D 9B 10E 四、多选题

1BC 2ABCE 3ABCE 4ABDE 5CDE 6ACD 7ABCDE 8ACD 9BCD 10ABCDE 五.问答题

1、以急性细菌性痢疾为例,描述假膜性炎的病变特点

答:肠粘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继而发生坏死,加之渗出的纤维素、细

菌及红细胞一起形成灰白色的假膜,假膜呈糠皮状,可融合成片。一周后,假膜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浅表溃疡。

2、比较不同肠道疾病的溃疡特点

答:有五种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肠伤寒、肠结核、菌痢、肠阿米巴病。

病名 溃疡部位 溃疡特点 圆或卵圆形,较浅,较小(d<1cm) 十二指肠溃主要在十二指肠球部 疡 肠伤寒 肠结核 菌痢 肠阿米巴病 回肠末端淋巴组织 多数位于回盲部,其次圆或卵圆形,长轴与肠长轴平为升结肠 行 主要位于乙状结肠与直不规则半环状,长轴与肠长轴肠 垂直 主要位于盲汤、升结肠,不规则地图状,多较表浅 其次为乙状结肠、直肠 口小底大烧瓶状 3、描述肠阿米巴烧瓶状溃疡的形成过程

答: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肠粘膜,在肠腺隐窝内繁殖,先后破坏粘膜层和粘膜

下层组织,尔后阿米巴滋养体继续繁殖并向纵深发展至粘膜下层,造成组织明显液化性坏死,形成口窄底宽、具有诊断意义的烧瓶状溃疡。如病变继续扩展,粘膜下层组织坏死相互贯通,形成隧道样病变。 4、描述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特点

答:多位于肝右叶,脓肿腔内容物呈棕褐色果酱样,炎症反应不明显,尤其缺乏中性

粒细胞。脓肿腔原有汇管区结缔组织、胆管、血管等不易被液化而残存,形成有一定特征性的破絮状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