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下载本文

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并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可以从哪些环节着手去质疑,怎样质疑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预习不仅能读懂一些课文内容,学会一些知识,而且还能发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内容和学不懂的知识,这就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我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问题写在质疑本上。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前,学生在预习本上质疑:作者把那天的天气写成“灰蒙蒙”,“又阴又冷”,这样写有什么意义?文章写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周总理迎送国际友人,陪毛主席检阅人民群众的矫健身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显然这些问题提得较有水平,且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第一问提得更好,因为学生不懂得这是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当时人民群众失去周总理的悲痛心情。然后,通过释疑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从中不难看出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能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弄懂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 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教材资源之一,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良好习惯,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帮助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作文构思,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又能开发学生智力,诱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田忌是个什么人?”“他和谁赛马?”“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赛马?”“他为什么要赛马?”“他是怎样赛马的?”“赛马的结果又是怎样?”“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会得到什么收获?”这些问题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于是我就把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见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同样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 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我问:“同学们刚才认真朗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更赢为什么只拉一下弦,那只大雁就落下来了?”“魏王为什么不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为什么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它飞得慢,是因为它受了箭伤,伤口还在作痛’后面为什么不打句号?”第一问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讲原因的那一段逻辑性很强,所以不是很难懂。至于其它三问是出乎我意料的,学生怎么会冒出这样的问题呢?我想:往往教师始料不及,恰好说明学生思维的创新,教师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恰是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于是我就把问题全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解决问题。后来集中讨论时,学生发言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分析、奇特的思维、奇妙的语言,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 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结尾处质疑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文章是篇末点题,有的文章是篇末点明中心,还有的结尾是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若能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结尾处质疑,定能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更完整、更透彻的理解。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读完文章的结尾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这篇文章的结尾是不是与众不同,你们读了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考后发问:“既然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那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笔呢?”“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

了,应该是很痛苦的,作者为什么不写小女孩随着死亡而来的痛苦和泪水,而写嘴上带着微笑呢?”显然,这些问题是提得棒极了,因为它涉及了文章的中心。后经讨论思考,学生才领悟到小女孩冻死时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那是因为小女孩曾经在幻想中觉得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还领悟到了作者不写小女孩随着死亡而来的痛苦和泪水,而写嘴上带着微笑,这是作者构思上的匠心所在。用这样的手法更能引起读者深思,品尝出蕴含在里面的苦味。从而深刻地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通过这样的质疑、释疑,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且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329语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创造思维

河北省清河县渡口驿学区 田国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疑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学习、求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达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以疑为突破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一、设疑 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在导入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诱发学生猎奇的情感,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疑激趣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提出学生一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借以强调所要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震撼他们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我为《北京》一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这时,马上有几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我接着说:“那你们愿不愿意当回导游,带同学们去游览一下呢?”这时,高举的手马上缩了回去。我见了,笑着说:“其实当导游并不难,《北京》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按方位顺序来介绍一个地方。这篇课文谁学得好,谁便可以当名出色的导游。”话音未落,学生就跃跃欲试了。学完课文,我播放《北京》的录像片,请学生上台当导游,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在兴趣盎然中一下就打开了。 二、启疑 促思

孔子要他的学生“每事问,”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是,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时,教师就需要启发学生产生疑问。

例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学生读时,似无所疑,但是我发现他们只领会了诸葛亮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为了增加草靶子受箭的面积,使草船的两面都能受箭。至于这船头为什么非得先朝西后朝东,学生显然是疏忽了。于是我问:“如果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摆开。’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可不可以?”这一问,

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思维情趣,他们联系当时的环境、气候、找根据、细琢磨。终于弄明白了这“掉转船头”的妙用之二是为了能顺利返回,因为江水流向是由西向东,去时船头朝西,虽逆向而行速度较慢,但此时曹军尚未发现,慢点无妨,后来掉转船头,回来时船头朝东,回南岸正好顺风顺水,船速如飞,曹操追之不及。所以“掉转船头”真是一举两得,由此,也可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由疑而思,由思而明。可见,“启疑”是一把最有可能打开创造之门的钥匙。

三、争疑 启智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争论中往往比单独地思考更能发挥创造。,当学生间思维相异时,教师不应先当“法官”,而要鼓励学生发表更多更好的见解,在争疑中启智。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到“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有个学生提出“美丽”就是“漂亮”,小女孩的奶奶已是满脸皱纹的老人,作者怎么还用“美丽”来形容呢?另一个学生发言:这里的“美丽”不等于“漂亮”。这时,我指出:究竟是谁觉得奶奶这样“美丽”?引导学生把争论引向深入。在争论中,学生产生了各种观点。在说理时,学生相互启发,终于得到了较有价值的新见解:奶奶是唯一疼爱小女孩的亲人,当暖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相继消失时,小女孩是多么的痛苦、孤独、无助。这时,她想到了奶奶,在她的眼里,奶奶是高大的、美丽的。这个“美丽”是“慈爱”的形象。争论中,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发现了结论,这使他们充满了无限喜悦的激情,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得到培养与提高,进而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 四、探疑 求异

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作不同的回答,或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一个学生提出:“凡卡没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文章似喜实悲的结尾确实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我说:“是呀,凡卡怀着强烈的愿望把那封宝贵的信塞入邮筒,可万万没想到爷爷是永远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的。那凡卡的命运又将怎样呢?”情感的感染性,使学生展开了求异思维。有的说:“凡卡继续受苦,最后被老板折磨死了。”有的说:“凡卡受不了折磨逃走了。”有的说:“凡卡逃跑又被老板抓回活活打死了。”回答中带有明显的同情,悲痛的情感。这时,我又把提问回到刚才那位学生的疑点上,我说:“既然凡卡无法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那文章这样结尾的用意是什么呢?”这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文章以梦结尾,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是个不能实现的梦。”有的说:“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穷人是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的,只能在梦中寻求。”有的说:“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着不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展开的求异思维,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涟漪──对凡卡的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抓住疑点,创设问题情境,由疑促思,以疑启智,是能够形成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及创造能力发展提高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发挥教学机智,创造性地加以实施,并持之以恒。

330 语

谈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几条途径

河北省清河县渡口驿学区 张贵英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关键的部分,作文成绩的好坏决定着一个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特别是在中考和高考中,作文的成绩高低有时往往就决定着一个考生今后前途命运的如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写好作文呢?这是至关重要的。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几点有效途径与做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许多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就失去兴趣,当然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因此,我在教学上着重于点燃学生的纯真好奇的火花,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把写作变作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写出自己心理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创设情境时,老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设计作文的题目。如班级、学校、当地社会上新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热点话题等等。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够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事件做出迅速反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才能有所感,有所思,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 体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生活的原材料。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写起来就会有真情实感。作为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可以指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引发联想,重现直观,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关照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地去接触生活,体悟现实人生,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感悟、体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写观察过的事物,体验过的生活,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这是使作文言之有物的前提。在指导写作文时,要指导学生善于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材料。告诉学生作文的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有的学生往往认为作文“没什么东西好写的,也不知道怎么写”。咬着笔杆子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很空洞。这些学生因此而感到苦恼,甚至对写作有一种恐惧感,产生一种“作文痛”的病根。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就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常常有的学生局限于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直线,思维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事实上,每天上学去,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上学的路上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成一幢幢小洋房,还有我们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在田里劳动。有一回,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有几个学生说怎么写呀?我就笑着对他们说有的同学家里有大棚,你们有没有到大棚里帮爸妈劳动过呢?你们知不知道他们的辛苦呢?那些学生点了点头。经过我一番话,一位学生就写了《爸爸妈妈真辛苦》。因为亲身经历,有所思有所想,根据自己的回忆,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生动!要知道“身边的一滴水虽小,也能见太阳,秤砣虽小压千斤”。 三、 以读带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所谓“以读带写”,就是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语言的积累涉及作文的取材,语言技巧的借鉴涉及作文的写法。因此,在指导作文时,要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除了指导学生阅读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还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中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结构简单,又通俗易懂的短文,有利于学生模仿,而且还能从中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