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杭州中考科学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目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19.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验目的

20.黑箱是指科学研究中一类内部结构无法打开或无法清楚展示和认识的系统。如图所示,通过对黑箱“输入”“输出”的信息,推理出黑箱内部情况的方法称为黑箱法。下列操作主要运用了黑箱法的是

A.使用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

B.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形状

C.通过a粒子轰击金属箔来研究原子内部结构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某一物体的重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4分)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

(1)该模型中”微藻一虾幼体一虾一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2)该模型中共有 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成分是

22.(4分)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素

14C

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

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3)叶片中的或””)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3.(4分)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4分)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

14C

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

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

25、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26.(6分)木块在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竖直筒中自由释放可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木块在其右侧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牵引下则可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绳子质量及滑轮与转轴、绳子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如图所示。问:(g取10牛/千克) (1)当右侧物体刚落地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2)木块的质量为 千克

(3)若右侧物体下落20厘米时其重力做的功为 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8分)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螂鲜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鲜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7周观察结果玻璃缸放入的试测及用量存活均体长四胶生存活平均体长四肢生长情况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姗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28.(6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A滴有酚酞的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

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 “=” “<”)

29、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