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劳教所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xx劳教所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总结

从2011年3月份开始,按照厅局有关开展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建立活动组织机构,做到活动有导向,组织有保障。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所党委和各党支部把此次活动同正在开展的“破除习惯性漠视活动”相结合,通过召开动员会,组织专题教育等形式,使全体民警明确了什么是职业化,什么是职业化行为素养,什么是司法队伍职业化建设?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保取得实效,一场旨在加强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活动风暴迅速席卷全所。

一、 思想变革是实现民警队伍职业化的基础。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多元信仰、多元价值思潮碰撞的社会敏感时期,对此,转变思想,加强民警队伍的思想建设就显得尤为紧迫。所党委对此非常重视,一是组织全体民警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同时全体民警中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触及民精神世界,解决工作中“源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深入开展“破除习惯性漠视自查自纠活动”,通过开展“回首过去,自足现在,展望未来”的自我查找、剖析活动,凝练出以“忠诚、奉献、敬业、团队”为核心提心我所民警

特质的具有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同时切实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职业化建设的思想统领,把解决思想认同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使其真正成为加强民警队伍建设的“发动机”,维护场所稳定的“助推器”。

二、 行为素养的提升是实现民警队伍职业化的关键。 素养是行为的内在基础,行为是素养的外在体现。所谓民警队伍职业化,本质就是民警提升行为素养,实现民警执法的规范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内外兼修大力提升民警队伍的行为素养,切实解决“干什么像什么”和“干不了、干不成、干不好”的问题,这既是内强素质的应有之举,更是外树形象的迫切之需。在提升民警队伍的行为素养的过程中,我们一是从日常养成入手,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齐,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原则,制定了《民警礼仪规范》、《值勤规范》、《着装规范》等管理办法,对民警着装,言谈举止,物品摆放,所容所貌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并按照规定组织学习训练。同时,不断强化督导检查,成立了由所纪委、政治处牵头的警务督察小组,不定期、不定时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当面指出并限期改正。二是结合队伍职业化建设和我所实际工作需要,组织民警人人对照“三定方案”确定的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认真查找差距与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为素养提升计划,同时按照上级要求通过广泛深入开展了以强化智能、技能、体能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

大比武的“四大”活动,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全体民警的行为素养水平。

三、 管理规范化是实现民警队伍职业化的重要保证 按照省委《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价从政若干准则》和省局《省局规范化管理年制度汇编》、《基层基础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我们从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所政管理、生活卫生、习艺生产、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先后制定完善了《劳教人员档案填写》等规章制度,使全所工作特别是各个重点环节都做到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并将这些制度装订成册和张贴上墙,让民警牢记心中。

通过开展职业化建设,我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民警精神面貌极大改观。举止端庄、着装规范,遇见领导敬礼报告,不随地吐痰,做到了人要精神;二是完善场所硬件建设,新修了管理区大门及围墙,购置了部分办公桌椅,进行了场所的绿化美化,实现了物要整洁;三是转变工作态度,热情服务送教和来所探视人员,实现了说话和气;四是实行所务公开,对劳教人员减期,保外等进行公开,接受监督,实现了办事公道。同时坚持每天的交接班制度,每月的四级研判制度,坚持制度创新,在吸收借鉴兄弟所经验的同时所教育课制订了劳教人员心理晴雨表,通过观察劳教人员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矫治,做到了实时、动态,及时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场所的安全稳定。在

此基础上,按照首要标准的在全省创立首所面向“两刑一释”人员,旨在培养一技之长,和谐融入社会的“河北元升职业培训学校”,充分发挥了劳教场所社会“减压阀,调节器”的作用为“平安河北,和谐河北”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深知加强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学习借鉴兄弟所的好经验,探索加强民警队伍职业化建设新途径,为实现我所各项工作的新发展,实现劳教工作的新跨越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