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 主要仪器 B2.1 皮托管法
B2.1.1 标准皮托管: =0.99±0.01,或S型皮托管 =0.84±0.01。 B2.1.2 微压计:精确度应不低于2%,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 Pa。 B2.1.3 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 B2.2 风速计法
B2.2.1 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应不大于0.1m/s。
B2.2.2 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 B3 检测断面和测点
B3.1检测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B3.2测点位置和数量 B3.2.1圆形风管:将风管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测点选在各环面积中心线与垂直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同心环数及测点数的确定见表B1。直径小于0.3米、流速分布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取风管中心一点作为测点。气流分布对称和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只取一个方向的测点进行检测。
表B1 圆形风管的环数及测点数
风管直径(米)
≤1 >1~2 >2~3
环数(个)
1~2 2~3 3~4
测点数(两个方向共计)
4~8 8~12 12~16
B3.2.2 矩形风管:将风管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即为测点。等面积小块的数量和测点数的确定见表B2。
表B2 矩形风管的分块及测点数
风管断面面积(m2)
≤1 >1~4 >4~9 >9~16
等面积小块数(个)
2×2 3×3 3×4 4×4
测点数(个)
4 9 12 16
B4 检测步骤
B4.1 风管截面面积测量
测定风管检测断面面积(F),分环或分块确定检测点。 B4.2 皮托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
B4.2.1 准备工作:检查微压计显示是否正常,微压计与皮托管连接是否漏气。
B4.2.2 动压(Pd)的测量:将皮托管全压出口与微压计正压端连接,静压管出口与微压计负压端连接。将皮托管插入风管内,在各测点上使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正对着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10°,测出各点动压。重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B4.2.3 新风温度(t)的测量:一般情况下可在风管中心的一点测量。将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插入风管中心测点处,封闭测孔,待温度稳定后读数。 B4.2.4 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
B4.3 风速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
当风管内的动压值 小于4 Pa时,可用热电风速仪测量风速。 B4.3.1 准备工作:调节风速仪的零点与满度。
B4.3.2 风管内平均风速( )的测定:将风速仪放入风管内,测定各测点风速,以全部测点风速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B4.3.3 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新风量(m3/h) F— 风管截面面积(m2)
— 风管中空气的平均风速(m/s)
附录C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检测方法。
C1 仪器
C1.1 PM10检测仪器为便携式直读仪器。
C1.1.1 检测仪器颗粒物捕集特性应满足Da50=10?0.5?m,?g=1.5?0.1的要求。 Da50 — 仪器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 ?g — 仪器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
C1.1.2 检测仪器测定的重现性误差:平均相对标准差小于7%。
C1.1.3 检测仪器与称重法比较,总不确定度(ROU)不应大于25%。 ROU=∣b∣+2∣MVC∣
式中:b — 重量法与仪器法配对测定PM10结果相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MVC — 仪器法测定PM10结果之间相对误差的几何平均值 C1.1.4 仪器测定范围0.01~10mg/m3。
C1.1.5 检测仪器示值不是质量浓度的,须给出符合要求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C1.2 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验与标定。 C2 检测点布置
C2.1 检测点在送风口散流器下风方向15~20cm处,根据检测点数量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置。
C2.2 送风口面积小于0.1m2的设置3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在0.1m2以上的设置5个检测点。 C3 检测时间与频次
C3.1 检测应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 C3.2 每个检测点检测3次。
C3.3 每个数据测定时间根据送风中PM10浓度、仪器灵敏度、仪器测定范围确定。 C4 检测数据处理
C4.1 对于非质量浓度示值的测定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每次检测示值转换为质量浓度。 C = R?K 式中:C — 质量浓度,mg/m3
R — 仪器有效示值(扣除本底值、基底值等后的示值) K — 仪器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 C4.2 送风口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
第k个送风口的送风中PM10浓度(Cak)按下式计算: 式中:Cij – 第j个测点、第i次检测值; n – 测点个数。 C4.3 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
一个系统(a)的送风中PM10浓度(Ca)按该系统全部检测的送风口PM10浓度(Cak)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附录D
送风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D1 送风中细菌总数 D1.1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细菌,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48小时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3)报告。 D1.2 方法与要求
D1.2.1采样点:一般设在距送风口下风方向15~20cm处。
D1.2.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D1.2.3 采样方法
以无菌操作,使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以空气流量为28.3L/min,在采样点采集5-15min。 D1.3 培养
D1.3.1 营养琼脂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肉膏 5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肉膏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7.2~7.6,加入琼脂,121℃ 20min灭菌备用。
D1.3.2 方法:将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置35~37℃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记录结果并换算成cfu/m3。 D2 送风中真菌总数 D2.1 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真菌,计数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经28℃、5~7天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3)报告。 D2.2方法与要求
D2.2.1采样点与D1.2.1款要求相同。
D2.2.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装修状况、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D2.2.3 采样方法同D1.2.3 D2.3 培养
D2.3.1 沙氏(Sabourand’s agar)琼脂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10g 葡萄糖 40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葡萄糖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5.5~6.0,加入琼脂,115℃ 15min灭菌备用。
D2.3.2方法:将采集真菌后的沙氏琼脂培养基平皿置28℃培养5~7天,逐日观察并于第7天记录结果。若真菌数量过多可于第5天计数结果,并记录培养时间,换算成cfu/m3。 D3 送风中?-溶血性链球菌 D3.1 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溶血性链球菌,经35~37℃,24~48小时培养,在血平皿平板上形成典型菌落的为?-溶血性链球菌。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3)报告。 D3.2 方法与要求
D3.2.1采样点与D1.2.1款要求相同。
D3.2.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 D3.3 培养
D3.3.1 血琼脂平板
成分: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肉膏 5g 琼脂 20g
脱纤维羊血 5~10 ml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肉膏加热溶化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7.4~7.6,加入琼脂,121℃ 20min灭菌。待冷却至50℃左右,以无菌操作加入脱纤维羊血,摇匀倾皿。 D3.3.2 方法:采样后的血琼脂平板在35~37℃下培养24~48h。 D3.4 结果观察
培养后,在血平皿平板上形成呈灰白色,表面突起直径0.5~0.7mm的细小菌落,菌落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镜检为革蓝氏阳性无芽孢球菌,圆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视培养与操作条件影响链可短可长4~8个细胞至几十个细胞);菌落周围有明显的2~4mm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符合上述特征的菌落为?-溶血性链球菌。
附录E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阻力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阻力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E1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