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 期末复习重点整合 下载本文

? 改革评价机制 ? 改革现有课程

? 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 ? 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三) 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智力激励法(脑风暴法或脑轰炸法) 信息交合法 联想法 综摄法

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结构

1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类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和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加以比较,比如外向性,任何人都具有这一特质,个体之间的差异只在于不同人具备这一特质的多寡或者强弱而已。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行为倾向。

奥尔波特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个人特质:A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他在特质结构中出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B中心特质: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C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有的偏好或者反应倾向,如偏好某种颜色的衣服等等。某种特质在一个人身上是首要特质,在他人身上可能确实中心特质,在第三人身上可能是次要特质。

2 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卡特尔将人格分成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根源特质则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最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最基本因素特质。 3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可以用16种特质来描述。,只是不同的人在每种特质上所得的分数有高有低差异而已。(16种因素分别是 :乐群性 聪慧性 稳定性 好强性 兴奋性 有恒性 敢为性 敏感性 怀疑性 幻想性 世故性 忧虑性 求新性 独立性 自律性 紧张性)

4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艾森克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进一步聚类,提出外向性和神经质两个基本维度。外向性上得分高者为外向的人,得分低者为内向的人:神经质上得分高者为情绪不稳定的人,得分低者为情绪稳定的人。构成外向性的特质包括:好社交,活泼,好动,武断,需求刺激,快活,好支配人,感情激烈,好冒险。神经质的特质包括:忧虑,抑郁,内疚,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害羞,喜怒无常,易动情。外向性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得到充分的验证,但艾森克后来发现仅仅用这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还很不够,所以他提出了第三种特质,即精神质。精神质的特质包括:攻击,冷漠,自我中心,不关心人,好冲动,反社会,无同理心,顽固,有创造性。艾森克强调的三个维度包括: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分别用E,N,P代表,人们通常用缩写PEN来代指艾森克的三维模型。后人称其为“大三“人格模型。 5 “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大五”结构的正式命名为:A外向性 B随和性C尽责性D情绪稳定性E文化或智慧性。麦克雷和考斯塔总和“大五“结构和有关理论提出了五因素模型。五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

人格的形成

1 气质: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里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气质特征分为三个维度:A情绪性,指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B活动性,指一个人好动还是好静。C交际性,指一个人是否好交际。

2 人的四种气质:A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热情)B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暴躁)C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忧伤)D粘液质(粘液占优势,冷漠)

3 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A产前环境和出生过程。 B家庭环境。(研究表明,儿童在一岁前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安全依恋程度会成为人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来自父母的影响子女人格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多样,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管教方式,另一类属于感情,态度。)C学校教育D社会阶层。 E社会文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1弗洛伊德最重视的是性本能,他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把它看成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动力。力比多寻找满足的过程通常是不顺利的,往往与社会文化相冲突,冲突势必导致焦虑。为了缓解焦虑,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些防卫机制,即一些防卫自己以减少焦虑的方式。防卫机制很多,主要有:A压抑,指通过力比多冲动被排除到意识之外,进入到潜意识之中。B退行,就是以儿童的方式行动,从而避免成人角色所导致的焦虑。C合理化或文饰作用,就是以社会认可的好理由,取代个人内心的真理由,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D投射,就是将自己的内心的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加在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冲动,如不承认自己对某人又非分之想,而说是别人在引诱自己。E反向作用,就是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F转移,就是将某对象的强烈感情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G升华,就是将本能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表现出来。(了解即可)

2人格的内在冲突: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成三个部分,包括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自我是出生后在外部环境作用下形成的,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内化而形成的。

3 人格的发展与健康: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口唇期(0到1岁)肛门期(1到3岁)性器期(3到6岁)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人格测验:根据测验方式将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测验和投射式测验

1自陈式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适合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不仅可以描述受测者的16种人格特质,还可以描述四项双重因素:内向-外向、适应-焦虑、感情用事-安详机警、怯懦-果断,以及四项社会成就因素: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因素、创造力因素和环境适应因素。16Pf是进行大范围人格调查分析和研究的较理想的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人格划分为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

分为成人问卷和少年问卷两种,分别适合于16岁以上和7-15岁两个年龄段人气。涉及的人格维度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2、投射测验:

A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于1921年创立的。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罗夏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出被试者的生活经验、情感、个性倾向等心声。被试者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暴露自己的真实心理,因为他在讲述图片上的故事时,已经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入情境之中了。评分主要依据三个方面:一是部位,二是关键点,即影响反应的墨迹特征,是形状、颜色还是明暗、质地;三是内容,即被试将墨迹看成什么事物。

B主体统觉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莫瑞和摩根于1935年编制的。主题统觉测验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统觉来解释含义不明的图画。这种测验的性质与看图说故事的形式

很相似。测验时,每次给被试一张图片,让他根据所看到的内容编出一个故事。依此把被试自己隐藏或压抑在内心的动机何欲望穿插在故事种,进而把这些内在的东西投射出来。

影响人格的发展因素(应用型综合题):(课本版本)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 生物特征与人格发展: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是人格发展的基础。除气质外,个体的体貌与体格,发展成熟的早晚也对人格的形成有某种程度上的关系。

2 家庭与人格发展:家庭事故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来自于多个方面。包括父母本身的特;,其教养观念与方式;亲子间的依恋;家庭结构,环境的布置等等。

3同伴与人格的发展: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的各个方面,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今生自我等的认知,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PPT版)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三)自然环境因素(四)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

(五)家庭环境因素

1.亲子关系2.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3.家庭结构4.出生顺序 (六)学校环境因素

1.课堂教育2.班级集体3.教师 (七)大众传媒(八)自我调节因素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布鲁纳认为虚席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自行去发现材料的意义,从而自主地获得基本原理或规则。学生的认识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结构的过程。 2 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观:奥苏伯尔和布鲁纳一样都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A、他认为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B、学习是否意义不取决于学习的方式到底是发现的还是接受的,而是取决于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是意义学习。第一,学习类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学习的“心向”。(指学生主动把新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加以联系)。C、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的含义:学习准备是使心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条件,是学习是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范围。

3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所谓提供教学支架是指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的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自的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的威信

1教师威信的概念:就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2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E做学生的朋友知己。

自我效能

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A个体活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影响。 B 自我评价 C 外部评价 2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所谓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案试卷的主观判断 课堂心里气氛的含义:课堂心里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总和的群体心里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想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 课堂心里气氛的调控:

1 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 2 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

3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