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变电) 下载本文

A. 纵向斜撑 B. 横向斜撑 C. 连墙件 D. 抛撑杆 309. 脚手架护栏应设置不小于( D)mm的挡脚板。 A. 120 B. 140 C. 160 D. 180

310. 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设( B)m高的护栏,0.6m处设中栏杆和不小于180m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

A. 1.0 B. 1.2 C. 1.1 D. 1.05

311. 临街或临近带电体的脚手架应采取封闭措施,架顶栏杆内侧的高度应低于外墙( B)mm。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312. 运料斜道上按每隔250mm~300mm设置一根厚度为( B)mm的防滑木条。 A. 10~30 B. 20~30 C. 30~40 D. 40~50

313. 脚手架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A)m,坡度不应大于1:6。 A. 1.5 B. 1.0 C. 1.2 D. 1.8

314. 脚手架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B)m,坡度不应大于1:3。 A. 1.5 B. 1.0 C. 1.2 D. 1.8 315. 脚手架人行斜道坡度不应大于( A)。

A. 比值1:3 B. 比值1:4 C. 比值1:5 D. 比值1:6

316. 脚手架直立爬梯的梯档应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A)mm。

A. 300 B. 350 C. 400 D. 500

317. 拆除脚手架应( A)进行,不得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A. 自上而下逐层 B. 自下而上逐层 C. 逐层 D. 随意

318.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 C)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A. 剪刀撑 B. 扫地杆 C. 临时抛撑 D. 水平杆

319. 在高处安装与拆除模板时,作业人员应从( B)上下,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攀登,不得在高处独木或悬吊式模板上行走。

A. 模板肋 B. 扶梯 C. 脚手架 D. 拉线

320. 独立柱或框架结构中高度较大的柱模板安装后应用( C)拉牢固定。 A. 安全绳 B. 保险绳 C. 缆风绳 D. 水平绳

321. 钢模板拆除时,U型卡和L型插销应( B)拆卸,防止整体塌落。 A. 同时 B. 逐个 C. 同步 D. 逐层

322. 拆卸卡扣时应由两人在同一面模板的( B)进行。 A. 同侧 B. 两侧 C. 一端 D. 两端

323. 钢筋搬运、堆放应与( B)保持安全距离,严防碰撞。 A. 安全防护设施 B. 电力设施 C. 消防设施 D. 成品保护设施

324. 钢筋加工地应宽敞、平坦,工作台应稳固,照明灯具应加设网罩,并搭设作业棚,设置安全标志和( D)。

A. 警示牌 B. 机械状态牌 C. 负责人牌 D. 安全操作规程

325. 钢筋调直到末端时,操作人员应避开,以防钢筋短头舞动伤人,短于( A)m或直径大于( )mm的钢筋调直,应低速加工。 A. 2、9 B. 1、9 C. 1、6 D. 2、6

326. 使用切断机切断大直径钢筋时,切割短于( A)m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且钳柄不得短于500mm,不得直接用手把持。 A. 400 B. 500 C. 600 D. 700

327. 冷拉卷扬机操作要求( B),作业完毕后切断电源方能离开。 A. 严格交接 B. 专人专管 C. 两人共管 D. 多人轮管 328. 高处钢筋安装时,不得将钢筋( D)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A. 单根 B. 成捆 C. 分散 D. 集中

329. 深基坑内钢筋安装时,应在坑边设置安全围栏,坑边( A)m内禁止堆放材料和杂物。

A. 1 B. 2 C. 3 D. 4

330. 高度在( D)m以上框架柱钢筋绑扎、焊接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 A. 1 B. 2 C. 3 D. 4

331. 钢筋焊接作业完毕后应( A),检查现场,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 A. 切断电源 B. 拆除接地 C. 拆除护栏 D. 悬挂标示牌

332. 起吊预制钢筋骨架时,下方不得站人,待骨架吊至离就位点( A)m以内时方可靠近,就位并支撑稳固后方可摘钩。 A. 1 B. 1.5 C. 2 D. 2.5

333. 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装料不得过满,斜道坡度不得超过( A)。 A. 1:6 B. 1:7 C. 1:8 D. 1:9

334. 泵送混凝土时,支腿应支承在水平坚实的地面,支腿底部应与路面( B)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A. 中间 B. 边缘 C. 前端 D. 后端

335. 基坑口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平整牢固,应外低里高(5°左右坡度),并在沿口处设置高度不低于( D)mm的横木。 A. 50 B. 80 C. 100 D. 150

336. 混凝土投料高度超过( D)m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 A. 1.2 B. 1.5 C. 1.8 D. 2

337. 采用蒸汽加热法规定:使用蒸汽软管加热时,蒸汽压力不得高于( C)MPa。 A. 4.9 B. 0.49 C. 0.049 D. 0.004 9

338. 采用蒸汽加热法规定:只有在蒸汽温度低于( A)℃时施工作业人员方可进入。

A. 40 B. 50 C. 55 D. 60

339. 停止作业或移桩架时,应将桩锤放置( A)。不得悬吊桩锤进行检修。作业完毕应将打桩机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制动并锲牢,桩锤落下,切断电源。 A. 最低点 B. 中间位置 C. 最高点 D. 普通位置

340. 临近( A)的拆除作业,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报审批,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A. 带电体 B. 设备 C. 马路 D. 建筑物

341.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时,孔下作业不得超过( B)h。 A. 1 B. 2 C. 3 D. 4

342.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当孔深超过5m时,宜用风机或风扇向孔内送风不少于( C)min,排除孔内浑浊空气。 A. 2 B. 3 C. 5 D. 10

343. 孔深超过10m时,应有专用风机向孔内送风,风量不得少于( D)L/s。 A. 10 B. 15 C. 20 D. 25

344.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时,当孔深超过5m时,宜用风机或风扇向孔内送风不少于( B)min以排除孔内浑浊空气。 A. 3 B. 5 C. 10 D. 15

345.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时,孔深超过10m时,应有专用风机向孔内送风风量不得少于( D)L/s。

A. 10 B. 15 C. 20 D. 25

346. 人工挖孔桩基础时,根据土质情况采取相应( D)措施防止塌方,第一节护壁应高于地面150mm~300mm,壁厚比下面护壁厚度增加100mm~150mm,便于挡土、挡水。 A. 挡土 B. 防水 C. 支撑 D. 护壁

347. 人工挖孔桩施工时,根据土质情况采取相应护壁措施防止塌方,第一节护壁应高于地面( C)mm,壁厚比下面护壁厚度增加100mm~150mm,便于挡土、挡水。 A. 50~100 B. 100~150 C. 150~300 D. 400~500 348. 人工挖孔桩施工时,挖出的土石方堆土高度不应超过( D)m。 A. 0.8 B. 1 C. 1.2 D. 1.5

349. 砌筑过程中,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 B)m以上时,应使用脚手架。不得用砖垛或灰斗搭设临时脚手架。

A. 1 B. 1.2 C. 1.5 D. 1.8

350. 用里脚手架砌筑突出墙面( C)mm以上的屋檐时,应搭设挑出墙面的脚手架进行施工。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351. 脚手架上堆放的砖、石材料距墙身不得小于( D)mm,荷重不得超过3kN/m2,砖侧放时不得超过3层。

A. 200 B. 300 C. 400 D. 500

352. 砌筑过程中,脚手架上堆放的砖、石材料距墙身不得小于 500mm,荷重不得超过 3kN/m2,砖侧放时不得超过( C)层。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53. 修整石块时,应戴( B),两人不得对面操作。在脚手架上砌石不得使用大锤。

A. 安全帽 B. 防护眼镜 C. 耳塞 D. 口罩

354. 往坑、槽内运石料应使用溜槽或吊运。卸料时坑、槽内不得有人。修整石块时,应戴( D),两人不得对面操作。在脚手架上砌石不得使用大锤。 A. 面罩 B. 墨镜 C. 风镜 D. 防护眼镜 355. 顶棚抹灰宜搭设( D)脚手架。 A. 室内 B. 室外 C. 双排 D. 满堂

356. 进行耐酸、防腐和有毒材料作业时,应加强防火、防毒、防尘和防酸碱的( B)防护。

A. 安装 B. 安全 C. 保全 D. 劳动

357. 当墙面刷涂料高度超过( C)m时,应搭设操作平台。 A. 1 B. 1.2 C. 1.5 D. 1.8

358. 开工前应对被拆除建筑物进行详细勘察,并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按规定( B)后方可施工。

A. 审查 B. 审批 C. 审核 D. 审定

359. 拆除区域周围应设围栏并悬挂( D)标志牌,派专人监护。 A. 警示 B. 提示 C. 禁止 D. 安全

360. 拆除作业应采取降尘及减少有毒烟雾产生的( C)。 A. 方案 B. 方法 C. 措施 D. 办法 361. 多人拆除同一建筑物时,应( D)统一指挥。 A. 临时确定 B. 轮流担任 C. 其中一人 D. 指定专人

362. 在拆除与建筑物高度一致的水平距离内有其他建筑物时,不得采用( C)的方法。

A. 爆破 B. 推移 C. 推倒 D. 拆除

363. 拆除框架结构建筑,应按( A)的顺序进行。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及横梁,应待其所承担的结构全部拆除后方可拆除。

A. 楼板、次梁、主梁、柱子 B. 楼板、主梁、次梁、柱子 C. 柱子、楼板、次梁、主梁 D. 楼板、柱子、次梁、主梁

364. 横梁、构支架组装时应( D),作业人员配合一致,防止挤伤手脚。 A. 先搭设平台 B. 先整平地面 C. 有专人检测 D. 设专人指挥 365. 钢构支架、水泥杆在现场倒运时,宜采用起重机械装卸,装卸时应控制杆段( D)。

A. 平衡 B. 平稳 C. 重心 D. 方向

366. 横梁就位时,二次浇灌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时,不得( A)。 A. 拆除临时拉线 B. 安装永久拉线 C. 施加永久载荷 D. 施加临时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