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级、也是最低一级物品具有直接满足人的需求的能力,等级越高的物品越是间接满足人的需求。
最不迫切的满足决定该商品的价值。 维塞尔思想:
总收益和总效用之间的矛盾:生产投入达到某一点之前,总收益和总效用都是在增加的,但是,在达到这一点以后,就会出现总效用继续上升而总效益却开始下降的情况。 庞巴维克:边际效用决定的价值具有两重含义: 主观价值:物品与人的福利的关系 客观价值:(1)物品满足人的需求的客观能力,不同的物品只能满足人的某种或某些需求。 (2)物品的交换能力,这是交换中的客观价值。 杰文斯:
效用随四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强度、历时、确定性与否、远近性 瓦尔拉斯:
创立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
(三)边际效用分析中的人性问题: 马歇尔:
承认主观感受或效用是不可衡量的。
边际购买:人们为了满足欲望愿意支付的价格。(边际购买上的效用即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也表现为边际需求价格。
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人拥有的某一物品的数量越多,为再买此物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 (一)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
杰文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方面要研究国民财富怎样才能使穷人的数目尽可能地减少和使劳动者获得适当的报酬;另一方面是研究怎样才能使财富作最好的消费。
工人是否提供劳动的决策取决于三个因素:工作的净痛苦、工作量、获得的效用量 维塞尔:
私人企业家追求交换价值最大化;
现实经济中交换价值并不仅仅依赖于效用,也依赖于购买力。 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是由消费能力最弱的人决定的。
他的理论一方面包含了价格在稀缺资源的配置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蕴含了应该根据需求而不能根据购买力进行生产或供给的思想。
马歇尔:在垄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政府实施垄断比私人企业实施垄断能给社会到来更多的福利。
(二)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或很少接近于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这种超额的满足即为消费者剩余。 (三)政府的福利责任:
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1、政府的税收或补贴与社会福利
(1) 成本递增,给予免税或补贴只能引起社会福利的减少,而照常收税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2) 成本递减补贴将会增加社会福利。
19
2、政府所有或经营垄断行业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将能够通过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社会福利。(但政府经营也要受总成本的约束)
第三章: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福利:指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所得,它包括收入获得和心理满足两方面给消费者带来的种种好处。
社会福利: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公众在社会利益分配方面达成的社会选择所实现的结果,它代表着一种集体或群体利益。 效用(或功用):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它被经济学家用来说明商品的价值或消费者获得的满足水平。
(一)福利的经济学内涵:(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个人福利最大化:这是个人主管效用的总和,它是由个人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决定的,个人消费满足程度越大,正效用也越大;与此同时,个人工作越努力,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越多,也就越可能获得更多的金钱和物质。 (二)效用的内涵和测量:
20
效用的基本内涵:人(消费者)从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
基数效用理论:效用是客观的,可以进行计量并加总的概念,效用的大小可以按照一定的赋值来进行比较。
序数效用理论:效用本身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根本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人们无法用客观的数值来测量并显示。但是可以根据满足程度的高低和偏好顺序来进行排序。
(三)消费者剩余: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了拥有)某种东西,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 (一)个人利益与自利行为
(二)社会选择: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很多时候它是
政治过程(如投票、选举)的结果。
市场和投票是两种最常见的社会选择形式。 三: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
社会福利最大化:福利资源分配效率或效益的最佳状态或最理想状态,人们在这种分配中不仅没有出现利益受损的情况,反而利益或处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帕累托改进:指这样一种情形: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
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第四章: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凯恩斯主义是以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为基础,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和有效需求管理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 (一)特点:
(1) 这次危机在程度上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2) 这次危机在范围上特别广泛,不仅影响到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波及金融市场、资本市
场和货币流通等领域;
(3)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他别长;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改变:
21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 (一)大萧条之前的经济学理论
(1)重商主义
(2)古典政治经济学 (3)新古典经济学 (二)“萨伊定律”的破产
萨伊定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因此,不会产生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摩擦性失业:暂时的技术或结构上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愿性失业: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情况变化的反应缓慢、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低工资而造成的失业。 (三)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
新古典经济学家倡导“自由竞争”“自动调节”和“自由放任”在经济大危机面前完全失灵。 (四)微观经济学的局限
微观经济学无法论证在不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积极地国家干预政策,来消除生产过剩和大规模失业。 三: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凯恩斯:英国人,代表作:《印度的通货与财政》,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救星”和“战后繁荣之父”
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演变: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就业一般理论:
非自愿性失业: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虽然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然找不到工作。 充分就业均衡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特例,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现实的经济生活之所以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二)有效需求理论:
社会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失业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源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而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不足则是由三大心理规律所致。 (三)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根本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市场不稳定是常态,仅仅依靠私营经济和自我调节不能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不可能避免和克服经济危机。因此,必须扩大政府职能,加强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经济危机病因:有效需求不足 (四)政府干预理论
第三节: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效需求: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 (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指的是在新增加的每一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得出的结论:
(1) 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相对来说会越来越不足,因而消费品部门的生产和就业就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