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镁及镁合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的镁合金80%依赖于世界镁合金市场。我国镁合金工业在布局、产业结构、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种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进一步调整、提高。

从我国镁工业现状看,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我国的镁企业,多数为500~5000t/a的中小厂家。5000t/a以上的大厂家,为数不多。经过企业合并,2007年按产量万吨以上计镁企业共15家,产量40.37万吨, 占总产量的61.23%。小型企业过多,带来的影响自然是规模的集中度不够,投资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能源利用不合理。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镁厂,用煤直接作燃料,这种技术虽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投资省、见效快的优点,但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在环保压力下,这部分企业面临着停产和关闭的命运。虽然目前大部分镁厂采用发生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为燃料,但在能源利用方面做得不够, 余热利用不充分,导致生产过程能耗较

4

高,吨镁消耗优质燃料煤近10吨;工艺物料制备系统密闭性差,物料跑漏浪费严重,同时也污染环境,使劳动条件恶化;还原系统炉窑设备及生产作业方式仍然处于较原始的水平,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三是我国镁产品结构不合理,虽然有许多镁厂生产镁合金,但总体而言,生产装备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和质量稳定性较差;部分镁合金生产商以镁锭作为镁合金生产原料,无疑增加了镁二次熔化的燃料、熔剂消耗以及镁的重熔烧损,增加了生产成本。况且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缺乏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镁合金深加工产品,我国的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因此,急需以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和提升镁合金冶炼及加工产业水平,建立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的机械化、自动化的“新型镁合金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生产优质镁合金,以带动和影响镁冶炼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在技术方案上充分总结我国镁工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在镁冶炼和镁合金生产部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方案,

5

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在能源的利用上,配套相应的兰碳产能,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焦煤气用作原镁和镁合金生产的原料,实现能源高效益和高效率的利用。本项目将建成具有现代化工业特色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镁合金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技术方案上充分总结我国镁工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在原镁冶炼和镁合金生产部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方案,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结构上,注重高品质镁合金及其加工制品的生产,适应我国镁产业发展方向,利于我国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健康发展。本项目建设地点选在能源、资源供应条件优越的 经济开发区。项目的实施不仅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镁产业水平升级,促进其优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3 本项目市场竟争力优势分析

(1)丰富资源和地域优势

本项目地区境内有丰富优质的白云石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