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级建造师 机电实务 侯姥姥课堂学习笔记 考前点题 掌握必过 下载本文

防范系统、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等组成。

30.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传输网

络,它使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设设备、物业管理设备彼此相连。 31. 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门禁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主

要有对讲门机和电控锁组成。入侵报警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

32. 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是对建筑物内空调与通

风、给排水、变配电和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

33.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能实现二个共享和五个管理:

二个共享:是智能建筑信息共享和设备资源共享;五个管理:是集中监视、联动和控制的管理;信息采集、处理、查询和建立数据库管理;决策管理;专网的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和流程自动化管理。在智能化工程中,究竟采用何种系统集成管理模式,要考虑建筑使用单位的组织管模式,建筑设备的控制方式,现场施工条件,设备安装工艺等因素。例如:某宾馆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工程部和安保部;工程部管理:建筑设备及监控系统,安保部管理消防和安保系统;那么在智能化系统集成时,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不能和消防和安保系统集成在一起。 34. 住宅(小区)智能化: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

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家庭控制器、综合布线系统等。住宅(小区)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有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网、家庭网和控制网。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有建筑设备监控装置、物业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和自动抄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有周界防越报警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电子巡更装置、访客对讲及电控锁装置、家庭安全防范系统、求助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

35.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前,应确定(设备

供应商)。工程承包方负责施工图纸的深化。可要求(工厂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36. 设备(供应商)提供数据格式。由建筑设备(监控系

统)承包商进行转化。中央监控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接口)符合设计要求。温度传感器反映其(检测性能)。铂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小于1欧姆)。镍(小于3欧姆)。风管传感器在风管(保温)完成后安装。水管传感器安装开孔和焊接工作在(在压力试验、清洗、防腐和保温前进行)。水管传感器感温端(大于1/2时,安装在管道顶部)。水管感温段小于1/2时,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者底步。 37. 0-10VDC(4-20mA)。电气信号。(电磁流量计安装在

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上游应有10倍管径的直管段。下游有4-5倍直管段。 涡流式,(水平安装),流体流动方向和壳体上所标示一致。进口倒流器尖,有圆孔。有可能产生逆流的地方,下安装止回阀。安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倍管径。

38. 电动阀口径与管道不一致时,用异径管件,不低于管

口径(两个)级别。电动阀安装前,(模拟动作和压力试验)。

39. 通信系统检测:系统检查测试、初验测试和试运行验

收测试。综合布线抽查,不低于10%比例,随机检测,线缆、连接硬件跳接线(相同一致。)各系统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利用报警和门禁系统,(在线式巡更)。智能化各子系统,要开放性。系统竣工验收: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分项验收、分部验收、交工验收,交付验收。特殊要求的产品,检测,按照合同要求、设计要求。建筑智能化设备的质量检测重点(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进口设备还需要(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探测器(根据产品特性和保护警戒范围)。空气质量传感器,以(0-10VDC和干节点信号)输出。电磁阀,(检查线圈于阀体间的电阻。)电动阀门驱动器的行程、压力

和最大关紧力。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服务器、路由

器、集线器。 消防工程施工技术

1. 消防验收是一个针对性强的专项工程验收;验收的目

的:是检查工程竣工后其消防设施配置是否符合已获审核批准的消防设计的要求;验收的组织:主持者是公安消防机关,验收的申报者是工程的建设单位,验收的结果是判定工程是否可用投入使用或生产,或者需进行必要的整改。

2. 所提供的资料经建设单位责任人签字认可的施工安

装单位对隐蔽工程、固定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的安装、调试、开通记录;本单位或工程的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方案、防火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消防控制中心的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名单。 3. 验收程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接到建设单位消防验

收申请时,应当查验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报告等消防验收申报材料,材料齐全后,应当在十日之内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验收,并在消防验收后七日之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4. 消防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主持,公安

消防监督机构指挥,施工单位具体操作,设计单位等参与。

5. 消防工程的验收条件:技术资料应完整合法有效。完

成消防工程合同规定的工作量和变更增减的工作量,具备分部工程的竣工验收条件。单位工程或与消防工程相关的分部工程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或已进行验收。施工安装单位已经委托具备资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进行技术测试,并已取得检测资料。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图、设备开箱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和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字记录、调试报告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正式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提交申请验收报告并送交有关技术资料。

6. 消防验收的顺序:验收受理(由建设单位向公安消防

机构提出)→现场检查(核查工程实体)→现场验收(进行现场测试,记录经参加现场验收的建设单位人员签字确认)→结论评定(形成消防验收意见书)→工程移交(资料移交和工程实体移交)

7. 消防验收形式:隐蔽工程消防验收、粗装修消防验收

(消防设施的功能性验收,验收合格后建筑物尚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精装修消防验收(验收合格房屋建筑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8. 消防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应当到当地公安消防机

构领取并填写《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还应领取并填写《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9. 消火栓灭火系统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若管径≤

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大于100mm采用法兰或卡箍式连接。

10. 消火栓箱安装分为明装、暗装和半明装,管道通过钢

筋混凝土水箱壁,应安装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11. 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栓口应朝外,并

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地面距离、阀门中心距箱面距离、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1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

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采用钢管时,其材质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管道连接后不应减小过水横断面面积。热镀锌钢管安装应采用螺纹、沟槽式管件或法兰连接。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

14. 泡沫液储罐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规定时,泡沫液储罐四周应留有宽度不小于0.7m的通道,泡沫液储罐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消防泵房主要通道的宽度,应大于泡沫液储罐外形的最小尺寸。

15. 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

泡沫液的进口管道应与压力水的水平管道垂直 16. 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整体垂直安装在压力

水的水平管道上;压力表应分别安装在水和泡沫液进口的水平管道上,并与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进口处的距离不宜大于0.3m。

17. 液上喷射的横式泡沫产生器应水平安装在固定顶储

罐罐壁顶部或外浮顶储罐罐壁顶端的泡沫导流罩上;液上喷射的立式泡沫产生器应垂直安装在固定顶储罐罐壁顶部或外浮顶储罐罐壁顶端的泡沫导流罩上;距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进气端小于或等于0.3m处和发泡网前小于或等于1.0m处不应有遮挡物。 18. 泡沫喷头的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19.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前对气体单向阀逐个进行水压强

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焊接前,每个开口均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2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

线或电缆金属管,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前先对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

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连续运行120h(5个工作日)无

故障后,填写调试报告。

23. 高层建筑送风、排烟系统施工要点:防火阀应单独吊

装。送风、排风口的安装须在风口外配8~2.0mm钢制法兰短管,并将法兰固定在风管上,然后将送风口外框固定在短管上,最后将百叶风口和防火阀连接。送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B1级。

24. 验收条件之一:测试报告。形成(消防验收意见书)。

验收后,工程移交,明确工程的(维护保管)责任。≤100mm,采用螺纹连接。>100mm采用法兰或者卡箍连接。安装刚性或者柔性的防水套管。水泵接合器在环境-20℃,采取保温防冻措施。自动灭火喷头根据(保护等级)布置。使用(专用扳手)。当消防喷淋喷头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室内消火栓取(顶层)和(首层)取2处做试射试验。供水设施安装时候,环境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喷头在(试压清洗合格)后安装。热镀锌管件安装(螺纹)(沟槽式管件)或者(法兰安装。)

25. 报警阀组,距地1.2米,两侧与墙0.5米,正面与墙

1.2米,凸出部位间距0.5米,设排水设施。 26. 泡沫罐四周与墙0.7米的通道,顶部距离不小于1米。

高层排烟系统。防火墙到防火阀的风道,厚度不小于1.5mm钢板制作。防火墙两侧防火阀距墙2侧距离不到与200mm。火灾自动报警,连续工作120小时无故障,视为合格填写调试报告。

27. 消防产品提供:合格证、认证证书、检测报告。消防

制度:开工审批、完工检测、消防工程验收制度。消防验收时提交:设备开箱记录、检测测试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字记录。消防验收程序:验收受理、现场检测、现场验收、结论评定、工程移交。工程资料移交、实体移交。工程资料包括技术文件、经济文件。消防施工过程验收包括:粗装修验收、精装修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火灾探测器包括:感温、感光、感烟、气体。火灾自动报警调试前,单机调试的探测器、报警器、控制器、控制设备。通电后,对控制器的控制功能、联动功能检查。干粉灭火包括:气体管道和干粉管道。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墙上距地1.5米处。火灾报警控制器墙上安装时,底边距地≥1.5米。落地安装时,高出地坪0.1-0.2米。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可划分为:通用设备安装和专用设

备安装

2. 机械设备安装程序如下:施工准备→基础验收→设置

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标高)→基础灌浆→设备清洗→设备装配→调整试运行→竣工验收。

3. 安装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校

准合格的计量器具,其精度等级应符合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

4. 设备与基础的连接方法:主要是地脚螺栓连接,通过

调整垫铁将设备找正找平,然后灌浆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地脚螺栓按埋设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地脚螺栓、活动式地脚螺栓、胀锚式地脚螺栓和粘结地脚螺栓;常用的是固定式地脚螺栓和活动式地脚螺栓。 5. 固定式地脚螺栓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有预埋地脚

螺栓、预留孔地脚螺栓和用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三种。

6. 设备无垫铁安装目前还只限于设计文件有要求的情

况下采用,设备找正调平用顶丝或临时垫铁,找正调平后进行灌浆,由灌浆层起承重作用,安装及灌浆施工工艺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7. 设备找正是用移动设备的方法将其调整到设计规定

的平面坐标位置上,即将其纵向中心线和横向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控制在设计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8. 设备找平是指在安装中用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其

调整到设计规定的水平状态,水平度偏差控制在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9. 设备找标高是指在安装中用调整垫铁高度的方法将

其调整到设计规定的高度位置,高度偏差控制在设计或有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0. 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二次灌浆)在设备找正

调平、地脚螺栓紧固、各检测项目合格后进行。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宜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 11. 设备安装精度包括:在安装过程中为保证整套装置正

确联动所需的各独立设备之间的位置精度;单台设备通过合理的安装工艺和调整方法能够重现的设备制造精度;整台(套)设备在运行中的运行精度等三个方面的精度。

12. 设备安装应在基础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找正调

平应在沉降观测确定基础稳定后进行,或在基础稳定后作最终调整。

13. 垫铁应平齐、无毛刺,垫铁与基础、垫铁之间、垫铁

与设备接触应良好,每组垫铁不超过5块,垫铁要压紧,垫铁间点焊定位,二次灌浆层应密实,强度应符合设计或有关规范规定。

14. 地脚螺栓安装的垂直度和紧固力影响安装的精度,地

脚螺栓应安装垂直,防止在浇灌混凝土时产生偏移。地脚螺栓应按要求紧固,设计有紧固力要求的应使用定扭矩扳手或液压螺栓拉伸器紧固,保证预紧值。 15. 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

量精度等四个要素。

16. 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17. 主要位置误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圆轴度、

对称度等。

18. 检测应选择在正确的部位,通常在加工面或轴线上检

测,当设备有多个加工面和轴线时,应选择在主要工作面或主要工作轴线上;检测应减少中间环节,避免积累偏差;应注意环境的影响,例如日照温度、风力等因素对室外高层塔类设备的影响。

19. 大型设备(如机床)的基础尺寸长、大、深,当气温变

化时,由于基础上下温度变化不一致,上面温度变化大、下面温度变化小,这样就使设备基础产生了两种情况的变形。当气温升高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设备基础中间上拱;当气温下降时,由于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设备基础中间下陷。

20. 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包括标高、各点的标高差、

安装水平偏差、铅垂度、直线度、平行度等,将直接影响设备各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21. 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偏差:机械设备安装通常是在

同一环境温度下进行的,许多设备在生产运行时则处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如汽轮机、干燥机在运行时通蒸汽,温度比与之连接的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高,在对这类机组的联轴器装配定心时,应考虑温差的影响,控制安装偏差的方向。

22. 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精度时,运行中温度高的机器

(汽轮机、干燥机)应低于温度低的机器(发电机、鼓风机、电动机);调整两轴线倾斜精度时,上部间隙小于下部间隙;调整两端面间隙时选择较大值,运行中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便能得到补偿。 23. 补偿受力所引起的偏差:机械设备安装通常仅在自重

状态下进行,设备投入运行承载后,安装精度的偏差有的会发生变化。如带悬臂转动机构的设备,受力后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时就应控制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的方向,使其能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变化。

24. 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设备安装装配中

的许多配合间隙是可以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选择的。齿轮的啮合间隙,可调轴承的间隙,轴封等密封装置的间隙,滑道与导轮的间隙、导向键与槽的间隙等。如设备运行时,这些间隙都会因磨损而增大,引起设备在运行中振动或冲击,安装时间隙选择调整适当,能补偿磨损带来的不良后果。

25. 连续生产机组中各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如

控制相邻辊子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的方向相反,控制相邻设备水平度偏差的方向相反,就可以减少产品在机组运行中的跑偏。

26. 基础验收:设备基础应中间交接和验收。1基础强度

达到设计要求。有特殊要求的,检查相应检验记录。2 基础的坐标位置及标高、预埋地脚螺丝或预留孔的位置和标高进行复测,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规范。3对于大型设备,(建设单位)应提供基础预压记录和沉降观测点。4基础验收提供:基础施工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证件: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书(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养护及混凝土强度)。钢筋及焊接接头的实验数据;隐蔽工程记录;焊接钢筋网及焊接骨架的验收记录;结构外型尺寸、标高、位置的检查记录;结构的重大问题处理文件。 27. 设备就位前,应依据设计(施工图)和(测量控制网)

和(现场条件)确定(基准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位置),绘制布置图。根据布置图,埋设好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大型设备设置永久的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用铜材和不锈钢材料。

28. 固定地脚螺栓、活动地脚螺栓、胀锚地脚螺栓和粘接

地脚螺栓。垫铁可以传递设备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的预紧力,均应传给基础。标高和水平度达到要求,为基础二次灌浆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铸铁垫铁和钢板垫铁。设备无垫铁时,用顶丝和临时垫铁找平调整,由灌浆层起承载作用。设备就位:灌浆层部位凿成麻面。

29. 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标高。设备灌浆:二

次灌浆在设备找正调平、地脚螺栓紧固和各项检验合格后进行。无设计要求时,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

30. 清洗:酸洗和冲洗。

31. 装配:大型设备悬垂安装,设置导向,过盈安装用冷

装和热装的,实现演练,表面涂润滑油。

32. 调整、试运行。单机无负荷试运行、无负荷试运行,

由施工单位组织实行。负荷试运行有建设单位组织实行。

33. 竣工验收。

34. 安装精度:设备间的(位置精度),单台设备的(制

造精度)。整套设备的(运行精度)。

35. 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影响:(沉降不均)和(强度不

够)。

36. 垫铁和二次灌浆;垫铁不超过5块,垫铁平稳,二次

灌浆密实,强度。

37. 地脚螺栓垂直安装,按要求紧固。(垂直度)和(紧

固力)影响安装精度。

38. 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测量精度、计量单位和测量

方法。检测放在主要工作面和工作轴线上。 39. 应力和变形应消除。

40. 控制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方向,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

偏差,温度高的低于温度低的。上部间歇小于下部间隙。调整2断面间隙,选较大值。补偿受力引起的偏差。带悬臂的受力向下和向前倾斜。安装应控制。连续设备,控制相邻设备偏差相反。 41. 设备的水平度由垂直度保证的。有立柱加工面和有垂

直加工面的设备。(框式水平仪)。条形水平仪(差数除2)。(生产用油脂)。龙门刨,调整垫铁。输送(氢气管道)要脱脂。离心力水泵的水平度,在(出口法兰面上)测量。汽轮机和发电机轴,发电机一侧高;两个断面高温运行,轴间隙选较大值。悬臂应上扬。向较小间隙偏差方向调整。

42. 过渡配合,千斤顶、铜锤,铜板。龙门刨,导轨的直

线度和导轨间的平行度。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 电气装置工程安装的施工程序:埋管与埋件→设备安

装→电线与电缆敷设→回路接通→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试运行→交接验收。

2. 常用电气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变

流设备、母线等。

3. 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安装程序:开箱检查→本体密封检

验→绝缘判定→设备就位(器身检查) →附件安装→注油→整体密封性试验。 4. 柜式真空断路器安装程序:真空断路器检查→操动机

构检查→真空断路器就位→机械及电气性能试验。 5.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安装程序:基础和组

件单元检查→按制造厂的单元编号和顺序依次组合安装→充注六氟化硫气体→调整、试验。

6. 电气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1年及以

下。保管环境条件应具备防火、防潮、防尘、防止小动物进人等措施;瓷件应安置稳妥,不得损坏。 7. 户外用的紧固件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8. 互感器安装就位后应该将各接地引出端子良好接地,

暂时不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应短路后接地。 9. 防爆电气设备应有“EX”标志和标明其类型、级别、

组别标志的铭牌。

10. 组合装配六氟化硫封闭式电器元件时,应在无风沙、

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并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11. 电力电缆的交接试验内容: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

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电体电阻比

12. 交接试验注意事项:吸收比小于1.2的电动机,都应

先干燥后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做直流耐压时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l分钟并记录泄露电流。 13. 通电检查试验:检查顺序要先进行二次回路通电检查

试验,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一次回路试运行。

14. 通电检验步骤:受电系统的二次回路试验合格,安全

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已布置到位。通过配电盘按先高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逐级试通电。

15. 通过试运行检查电气设备系统是否完整、正确;检查

设备的制造和施工质量;考验设备的性能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调整设备和系统以形成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方式。

16. 测量仪表校验合格;二次回路通电检查动作无误。 17. 安全防范:在试运行开始前要再次检查回路是否正

确,需要解开的回路已解开,需要退出试验位置的回路已退出,需要闭合的刀闸已合好,带电部分挂好安全标示牌。

18. 电气线路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图纸会审;编制工程预

算;编制电气专业的计划;做好施工所用的机具配置工作;编制电气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等。

19. 35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安装程序:挖电杆和拉

线坑→基础埋设→电杆组合→横担安装→绝缘子安装→立杆→拉线安装→导线架设。 20. 架空电力线接户线施工:低压架空进户管宜采用镀锌

钢管,其管口应装有防水弯头。入户处螺栓固定式横担应在建筑外墙装饰工程结束后安装。接户线架设时应先绑扎杆上一端,后绑扎进户端。 21. 架空电力线室外电缆敷设:电缆在施放前必须进行绝

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22. 直埋电缆敷设要求:电缆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应小于

0.7m。人工开挖电缆沟时,沟两侧应留置边坡,防止塌方。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23. 室内线路安装:桥架与支架安装:直线段钢制桥架超

过30m、铝制桥架超过15m时,应留有伸缩缝或伸缩片。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电缆中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50m距离接地一次。配管及管内穿线工序:扫管→穿引线→放线→引线与导线绑扎→管内穿线→做接线头

24. 吊车滑接线安装工序:测量定位→安装支架→安装绝

缘子→滑接线连接架设→滑接线附属设施安装→接地和防腐。

25. 吊车移动电缆的施工程序:安装吊索→滑轨或滑道→

安装悬吊装置及软电缆。

26. 电气盘柜内二次回路接线:用于监视测量表计、控制

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全部低压回路的接线均为二次回路接线。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10mm2及以下的单股导线,在导线端部弯1圆圈接到接线端子上,注意线头的弯曲方向与拧入螺母方向一致。4mm2以上的多股铜线需装接线鼻子,再与接线端子连接。

27. 电动机的接线:电动机电缆管的管口应在电动机接线

盒附近,从管囗到接线盒间的导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接地线截面通常按电源线截面的1/3选择,且铜芯线截面不小于1.5mm2。

28. 防火措施:在电缆穿过的竖井、墙壁、楼板、进盘孔

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在电缆沟和隧道内设置阻火墙;采用阻燃型电缆;设置报警和灭火装置。 29. 母线间或母线与设备端子间的搭接面应接触良好。铜

质设备接线端子与铝母线连接应通过铜铝过渡 30. 封闭母线不得用裸钢丝绳绑扎起吊,不得任意在地面

上拖拉。

31. 互感器安装就位后,各接地引出端子良好接地,暂时

不使用的互感器二次线圈,短路后接地。交接实验:设备是否可(投入使用)。带电道闸开关上(有标示牌)。操动机柜检查,是(柜式真空断路器)。电抗器线圈绕向符合设计要求。6-10千伏,最小安全距离是0.7米。小于1.2吸收比的,先干燥。架空线路在拉线安装结束后进行。低压架空进户线,镀锌钢管,管口有(防水弯头)。直埋电缆,不小于0.7米。直钢制桥架30米,铝15米伸缩缝和伸缩片。电缆直接,高度偏差+-5mm,水平偏差+-10mm。长距离电缆桥架,每隔30-50米距离接地1次。

32. 电力穿线,先支线,后干线。先扫管。二次回路接线,

(中间不得有接头)。10mm以下单股,1圈,4mm以上多股先接接线鼻子再接端子。电气工程一般首先(埋管、埋件)。油浸变压器,先本体密封,然后绝缘判定。

33. 电动机电缆管管口到接线盒之间的导线,用金属软管

保护,进入电动机的导线应该做滴水弯。电动机外壳可靠接地,1/3电源线截面。铜芯导线线径,不小于1.5mm。电缆敷设,电缆从电缆盘上端引出。并列敷设电缆中间有接头,将接头(错开)。工作电流大于1500A时,不应构成闭合磁路。沿本身(中心)方向移动。

动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1. 汽轮发电机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励

磁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和真空泵等。

2. 汽轮机安装的程序:基础和设备的验收→汽轮机本体

的安装→其他安装

3. 凝汽器与低压缸排汽口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具有伸缩

性能的中间连接段(柔性连接) 4. 低压缸组合工艺:低压外下缸后段(电机侧)与低压缸

前段(汽侧)先分别就位,调整水平、标高后试组合,符合要求后,将前、后段分开一段距离,再次清理检查垂直结合面,确认清洁无异物后再进行正式组合。 5. 当低压内缸就位找正、隔板调整完成后,低压转子吊

入汽缸中并定位后,再进行通流间隙调整。

6. 所有轴系中心找正工作都是在凝汽器灌水至运行重

量的状态下进行的。

7. 发电机定子吊装吊装主要采用主厂房中的两台行车

并在行车大跑上加装2台临时小跑,再配制吊梁同时抬吊,起吊定子离地lm左右,试刹车2~3次,确认刹车良好后开始正式起吊。提升至发电机定子底部超过既定标高后,开动行车大车机构行至定子中心线与就位中心线重合,缓缓将定子落于基础上。 8. 发电机转子穿装,一般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专用工具

和方法,采用滑道式方法

9. 锅炉钢架是炉体的支撑构架,全钢结构,承载着受热

面、炉墙、及炉体其他附件的重量,并决定着炉体的外形。锅炉钢架结构:由立柱、横梁、水平和垂直支撑、平台、扶梯、顶板等组成。

10. 根据整体性要求,钢架安装程序可分为:基础划线→

柱底板安装、找正→立柱、垂直支撑、水平梁、水平支撑安装→整体找正→高强度螺栓终紧→平台、扶梯、栏杆安装。

11. 高强度螺栓设专人保管,安装时按初紧、终紧等程序

进行,当天安装当天终紧,每层炉架验收后方可吊装上一层钢架。

12. 锅炉组件吊装工艺:组件重心的确定→起吊节点的选

定→组件绑扎→试吊→吊装就位

13. 组件找正的方法主要是:用拉钢卷尺检查中心位置;

用悬吊线锤检查大梁垂直度;用水准仪检查大梁水平度;用水平仪测查炉顶水平度,同时要注意标尺正负读数与炉顶高低的偏差关系等。

14. 锅炉的汽包的吊装方法:有水平起吊、转动起吊和倾

斜起吊三种方法。多数采用倾斜起吊方法。

15. 汽包吊装用布置在炉顶前部的两套滑轮组及两台卷

扬机,辅之以炉后的两套溜放系统实现零米移位、倾斜起吊、垂直提升、高位调平以及移动就位。 16. 锅炉本体受热面组合安装程序:设备清点检查→通球

试验→联箱找正划线→管子就位对口和焊接。 17. 组件的组合形式包括:直立式和横卧式。

18. 锅炉钢架安装验收合格后,锅炉组件吊装原则是:先上后下,先两侧后中间,先中心再逐渐向炉前、炉后进行。

19. 凝汽器与低压缸排气口之间的连接,采用具有(伸缩

性能)的中间连接段。凝汽器内部管束是在低压缸就位后进行穿管和连接。低压外下缸:(垂直结合面)。低压缸组合:低压转子在汽缸内定位后,低压内缸的通流间隙调整。高、中压缸在就位前,以制造厂装配记录校核。(用下半汽缸)来就位。轴系中心找正时,要以(低压转子)为基准。轮系初找(第一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