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20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剖析 下载本文

名师点睛

1.树立语境意识。文言虚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因此,解答文言虚词类试题时,考生一定要根据语境,结合全句意思来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文言虚词中的语气助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如第2题的B项,第一个“也”在句末,用来表示判断语气;第二个“也”在句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

2.仔细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都是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是实词,又是虚词。如第2题的C项,第一个“而”是连词,“因而”;第二个“而”是代词,“你的”。

考向三 根据关系辨析虚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A.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答案】C

【解析】C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一样,都是介词,在。A项,介词,向。B项,介词,被。D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荀字景倩,颍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为姊婿陈群所赏。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魏时以父勋除中郎。宣帝辅政,见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骑侍郎,累迁侍中。为魏少.帝执经,拜骑都尉,赐爵关内侯。难钟会《易》无互体,又与扶风王骏论仁孝孰先,见称于世。

5

时曹爽专权,何晏等欲害太常傅嘏,营救得免。及高贵乡公立,言于景帝曰:“今上践阼,权道非.常,宜速遣使宣德四方,且察外志。”毌丘俭、文钦果不服,举兵反。预讨俭等有功,进爵万岁亭侯,邑四百户。文帝辅政,迁尚书。帝征诸葛诞,留镇守。甥陈泰卒,代泰为仆射,领吏部,四辞而后就职。承泰后,加之淑慎,综核名实,风俗澄正。咸熙中,迁司空,进爵乡侯。

年逾耳顺,孝养蒸蒸,以母忧去职,毁几灭性,海内称之。文帝奏,宜依汉太傅胡广丧母故事,给.司空吉凶导从。及蜀平,兴复五等,命定礼仪。上请羊祜、任恺、庚峻、应贞、孔颢共删改旧文,撰.定晋礼。

咸熙初,封临淮侯。武帝践阼,进爵为公,食邑一千八百户。又诏曰:“昔禹命九官,契敷五教,所以弘崇王化,示人轨仪也。朕承洪业,昧于大道,思训五品,以康四海。侍中、司空,明允笃诚,思心通远,..翼亮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导之勋。宜掌教典,以隆时雍。其以为司徒。”寻加侍中,迁太尉、都督城外牙门诸军事,置司马亲兵百人。顷之,又诏曰:“侍中、太尉,温恭忠允,至行纯备,博古洽闻,耆艾不殆。其以公行太子太傅,侍中、太尉如故。”

时以《正德》、《大豫》雅颂未合,命定乐。事未终,以泰始十年薨。帝为举哀,皇太子临丧,二宫赙赠,礼秩有加。诏曰:“侍中、太尉、行太子太傅、临淮公,清纯体道,忠允立朝,历司外内,茂绩既崇,训傅东宫,徽猷弘著,可谓行归于周,有始有卒者矣。不幸薨殂,朕甚痛之。其赐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谥曰康。”又诏曰:“太尉不恤私门,居无馆宇,素丝之志,没而弥显。其赐家钱二百万,使立宅舍。”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景帝: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废魏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晋景帝。②翼亮:辅佐。③徽猷:善道,美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幼为姊婿陈群所赏 为魏少帝执经,拜骑都尉 ..B.以母忧去职 思训五品,以康四海 ..C.朕承洪业,昧于大道 可谓行归于周,有始有卒者矣 ..D.及高贵乡公立 及蜀平,兴复五等 ..【答案】D

6

名师点睛

在文言虚词中,有好多在关系上容易混淆的词语,让考生头痛不已,但我们只要冷静地思考,熟练地把握其中的一些规律,便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1.结构分析法。考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不同结构,来掌握同一个虚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第2题B项的“以”,当“以+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时,“以”一般为介词;当“以+分句”时,“以”一般为连词。因此,“以母忧去职”中的“母忧”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康四海”中的“康四海”是分句,“以”是连词。

2.语境辨析法。词离不开句,辨析词的用法可以从句子入手,联系其上下文进行推断。如苏轼《赤壁赋》一文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的“而”,其前面的“一世之雄”是赞许之词,后面的“今安在”表达的是遗憾之情,所以“而”是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

3.位置比较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对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搭配习惯等进行比较,对于辨析易混淆的虚词来说非常重要。如虚词“乎”,当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时,做介词;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关系时,也做介词;当它位于句末时,是语气词;当它做形容词词尾或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时,是助词。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叔明字晋,阆州新政人。本鲜于氏,世为右族。兄仲通,字向,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皆涉学,轻财务施。

叔明擢明经,为杨国忠剑南判官。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副汉中王瑀使回纥,回纥遇瑀慢,叔明让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可汗为加礼。复命,迁司门郎中。 .

东都平,拜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擢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久之,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崔旰扰成都,出为邛州刺史。旰入朝,即拜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徙治梓州。

7

建中初,吐蕃袭火井,掠龙州,陷扶、文、远三州。叔明分五将邀击,走之,以功加检校户部尚书。梁崇义阻命,诏引兵下峡,战荆门,败其众,襄州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

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初,东川承兵盗,乡邑雕破,叔明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以见,拜尚书右仆射。乞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

贞元三年,卒,谥曰襄。始,叔明与仲通俱尹京兆,及兼秩御史中丞,并节制剑南,又与子昪俱兼大.夫,蜀人推为盛门。

叔明素恶道、佛之弊,上言曰:“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外,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耗。”德宗善之,以为不止本道,可为天下法,乃下尚书省杂议。

子昪,以少卿从德宗梁州。叔明严敕以死报,故昪有功,擢禁军将军。贞元初,迁太子詹事。坐郜国公主,贬罗州别驾。

叔明素豪侈,在蜀殖财,广第舍田产。殁数年,子孙骄纵,赀产皆尽。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恃功而倨,可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久之,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叔明与仲通俱尹京兆 则与一生彘肩 ..D.佛,空寂无为者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帝与太子俱爱重之。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仁宗即位,义、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帝又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帝两是之。杨荣尝毁义。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