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师用书 下载本文

27 36 45 54 +72 +36 +54 +45 99 99 99 99

63 72 81 +36 +27 +18 99 99 99

6.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看图列竖式计算买两种商品要多少钱,主要是巩固不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教材突出列竖式和从个位算起等方面的内容。练习时让学生自己独立计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特别是第2小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第3题是一道摆小棒列竖式并算出得数的练习题,本题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活动过程计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要正确地列出竖式并算出得数。计算后特别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的数相加得多少?和的个位上写几,十位上怎么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进位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第6题是一组判断并改错的习题,前两题的计算都是错误的,并且这种错误是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发生的。练习时对前两小题重点要让学生说出错在哪里,怎样改正;第3小题要让学生说一说和的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既是练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练习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7题是一道用统计表呈现的加法计算题,这是一组将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综合在一起的混合练习。在本题中,教材将统计知识和加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统计和加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由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并将得数填在表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以此让学生学习分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说明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

第8题是一组算式和得数连线的趣味题。练习时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并注意让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自己连线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完成此题。

第9题是对两位数加法的应用,练习时既要关注学生列算式的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第10题是一个利用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第(2)题是一道有多种答案的题目,第(3)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小。这组题目与生活实际很贴近,具有现实性,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练习后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交流,交流时要特别注意第(2)题答案的多样性;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组练习题。

2、两位数减两位数(第16~23页)

本节教材安排了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和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三部分内容。教材先安排了一幅能引出两位数减法的情景图,再根据情景图所提供的素材安排了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最后安排解决问题。情景图上不仅有北京申奥的喜庆场面,而且还有多伦多等四个城市申奥所得的票数,这些票数为后面的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提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不退位减法只安排了一道例题,教材通过北京和多伦多所得票数的比较引出减法算式“56-22”。对于56-22的计算,教材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口算引出笔算。并且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

退位减法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2利用前面的情景图,通过北京和巴黎得票多少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56-18”,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材借助小棒图展示了“56-18”的计算过程。

退位减法中,被减数的个位是0如何退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材安排了例3。例3通过50-24,重点教学被减数个位上的0从十位退1后,个位该怎么计算的问题。对笔算减法法则,教材采用了同加法法则相同的编排方法,先由教师提示学生“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然后由学生合作共同总结出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有关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利用全校卫生评比情景所提供的信息,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到这类问题在生活中确实存在,并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可用5课时教学,在教学中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2.采用多种措施突破退位减法的教学难点。首先,充分利用“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强烈愿望;其次,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学会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减法。在本节内容中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很多,如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讨、笔算两位数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等都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利用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竖式减法的书写格式,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情景图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情景图反映的是北京申奥成功的喜庆场面,图中间是北京、多伦多等四个申办城市所得票数的统计表。教学时可将情景图制成课件或幻灯片,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然后引导学生看画面中间的统计表,并让他们思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让学生把注意力从画面的热闹场面中转移到表中票数上来,并思考:根据这些数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为后面的两位数减法计算做好准备。

2.例1及第19页“做一做”第1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教学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材先通过北京与多伦多票数的比较,提出“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引出减法算式“56-22”。然后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解答这一计算问题。有的学生用口算方法解答,有的提出“可以用竖式算。”由此引出笔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教材配合直观图用如下方式反映了整个笔算过程。在图中,左边是“56-22”的直观图,虚线框内的竖式反映了两位数笔算减法如何对位和从个位减的计算顺序,右边的竖式主要反映了56减22的笔算结果。竖式下面“聪聪”的提问,主要是提示学生列竖式时要注意正确对位。

教学时先让学生思考:要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怎样算?由此引出减法算式56-22= 。引导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时,一要注意让学生说说口算思路,特别是要让他们明确口算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出竖式以后,让学生仔细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计算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小圆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使学生明确笔算减法也是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对于竖式下面“聪聪”提出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讨论一下,以进一步明确怎样对位。

“做一做”第1题是一组集中巩固不退位减法笔算方式的练习,练习时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可选择1~2题让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自己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3.例2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2教学两位数退位减法,这是全单元的教学难点。教材利用北京和巴黎所得票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6-18,为了突破退位减法的教学难点,教材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利用“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怎样减”的愿望;二是配合小棒图完整而有序地安排了“56-18”的笔算过程(如下图),特别是表格中第二栏的内容更是十分清楚地反映了当个位不够减时如何退位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获得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正确写法,教材在表下面完整地写出了56-18的竖式写法。最后教材让学生思考“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从反面进一步强化竖式减法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教学时,在学生根据前面情景图中北京和巴黎的票数比较引出减法算式“56-18”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能用口算直接算出得数吗?”“不能口算怎么办?”等问题,由此引出笔算。列出竖式后,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向十位退“1”的办法。如果学生不知道怎样退位,可引导他们按照第18页表中小棒图实际摆一摆,摆小棒时,重点突出一捆变成10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6根,再算16根减8根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摆小棒的操作中明确怎样退位。教学时还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退位后十位上是几减几,以防止学生出现退位后在十位上仍然用原数相减的错误。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至于退位减时被减数十位数上面的小圆点,可提醒学生熟悉以后不必标出来。另外,计算56减18的差以后,还可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减法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4.例3及“做一做”第2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3教学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教材直接出算式50-24,列竖式计算。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 )减( )”,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

在上面3个例题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两位数笔算减法法则的总结,教材仍然采用加法法则总结的方法,不提减法法则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算式总结笔算减法应注意的问题。表明教材同样淡化减法法则的文字表述和记忆,而注重学生对两位数笔算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例3时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从列竖式到计算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重点提示学生如何退位的问题。计算后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讨论和交流时重点突出两个问题:一是从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二是个位上向十位退1后,十位再算几减几?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既可以突出退位减的重点,又能突破其难点。对于笔算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可采用与加法笔算方法总结相同的方法,总结后可引导学生适当地和笔算加法比较一下,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练习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4题主要是巩固不退位减法计算,第5~7题是退位减法计算,第9~13题是混合练习。

第1题是看图写算式并列竖式计算,主要是巩固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确题目要求再计算,计算后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计算的过程。

第4题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要用不退位的两位数减法来解决。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从图上发现条件和问题,并列式算出得数。

第5题先摆小棒再列竖式计算,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练习时,从摆小棒到竖式计算都要突出退位的过程,计算前可让学生想一想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样退位;计算后让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突出是怎样退位的。

第6题是一组判断并改错的练习题,前面三道题的计算都是错误的,并且这些错误也是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教材安排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退位减法的正确算法。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判断并改正,改正后最好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判断和改错过程,让他们重点说出错在哪里和怎样改正。

第7题是一组针对两位数减法差的十位上是几的专项练习,设计这组题的目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记住退位减法十位退1以后,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少1;二是学习退位减法以后不要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错误地迁移到不退位的计算上去,要注意两者的区别。计算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一下自己分别填的几,并说出填写的理由。

第9题是从45里面依次减9的练习,一方面巩固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知识,另一方面又渗透了同数连减的思想,它可以为以后学习除法知识做准备。练习时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连续减9的过程,从中感受差逐次少9的过程。

第10题是一个买雨伞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读题并观察插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出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条件。解决后可引导学生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让他们在自我检查中增强运用两位数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13题是一道看统计表想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的练习题。本题是一道把统计、加减法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综合在一起,并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题目。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去提出他们想提的问题和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必要求每一个学生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也不要去强求学生必须解决哪些问题。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后可让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启发,加深问题的理解。

6.例4及“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4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这是在上一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基础上教学的。这两种问题是同一类问题,后者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差;前者是知道一个数并知道另一个数比它少几求另一个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图。图上呈现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的红旗的情况,但具体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全部画出,只能看出它们相差的面数,从图中“二(1)班得了16面红旗”的信息。很自然地引出:“二(2)班比二(1)班少3面,是几面?”的问题。提出问题后,教材根据情景图直接列算式出答案。然后教材还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培养他们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可用多媒体将教材上的情景图逐步展示出来,如先出情景和“我们二(2)班比你们少3面,是( )面”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这个问题现在能解决吗?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出示“二(1)班得16面红旗”的信息,让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上一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思路。也可以让学生使用学具摆一摆,使他们在摆的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的习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的题目,教材设计了一个到商店买球的情景图。图中给出了三种球的价钱,并提供了“店庆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的信息,让学生自然想到:“现在每种球多少元?”的问题。这道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如果学生对“每个球优惠8元”不理解,教师可以给予解释。

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为了体现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多样性,教材还提出了“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的问题,让学生从统计图上去发现其他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第23页中的“做一做”是一道买球计算其价格的实际问题。教材只给出了篮球的单价,另外分别告诉了足球比篮球贵、排球比篮球便宜的条件,让学生计算排球和足球的单价。问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读题,明确画面上的内容和题目要求,也可以将例4插图制成课件或幻灯片,先让学生更清楚地感知画面内容。

7.练习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4题实际上是给算式分类,有的算式需实际算一算才知道,有的只需要大致估算一下就能知道放入哪个信箱,题目将笔算、估算、分类等知识综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和分类能力。练习时可设计成一种分组活动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

第5题是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数学问题,并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计算。题目中的数据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数据,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还富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列式计算,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加减法计算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练习时放手让学生去广泛地提出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提出问题以后,至于选择哪些问题列式计算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练习后可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6题是用情景图呈现的数学问题,其内容充满着环保教育因素。练习时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可组织互相交流。

第7题是一道关于买学生字典的题目,其内容完全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练习这种习题感兴趣,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正确导向学生如何攒钱和开支零花钱。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计算时涉及到小数减整数,不必要求学生讲出算法和理由,允许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

本节教材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加、减法估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26~30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下册已经学过,这里着重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

教科书通过少先队员帮农民伯伯摘西瓜的情景图先出连加(例1),再通过求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西瓜引出连减(例2)。这两个情景图是有关联的,例1中的和就是例2中的被减数。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竖式的写法也基本相同。这里只要求学生分步计算,先写两个竖式,再把两个竖式连写,这样便于学生掌握。由于三个数连加、连减有的可以口算,有的要用笔算。为此,教科书在例2中,说明这题的第一步可以用口算,第二步要用笔算。说明用口算计算时,不必写竖式。教学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能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口算有困难的可以用笔算。

接下来,教科书通过公共汽车上、下人的情景图引出加减混合(例3)。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教材要求学生通过类推来掌握。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1时,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然后说明为了写起来简便,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教学例2时,可以根据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连减的竖式写法。然后进行试算。在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时,有的全部要用笔算,有的可以全部用口算,有的又要口算又要笔算,有时是第一步口算,有时是第二步口算。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第27页上面的“做一做”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口算的尽量要口算,并注意加强口算训练,对班级中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如口算有困难,也应允许用笔算。对第二步用口算的题目,学生因为看不见数字,计算往往容易产生错误。开始为了防止学生忘记口算的得数,可以让学生把得数写出来,再继续计算。但主要要加强听算练习,使学生在不看见数字的情况下,照样能正确计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