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下载本文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一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3.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土原则)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民原则)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部分后的收入。即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5.总投资和净投资

投资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6.名义GDP、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

名义GDP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总体物品平均价格的上涨程度,经济学上称为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或价格指数)。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的GDP/实际的GDP=ΣPtQt/ΣP0Qt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内的价格上升的幅度。

注意:GDP折算系数不是经济增长率,它是价格指数,类似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二、选择题

1.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1 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C)。 2 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

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居民购买一套旧房产 3.如果要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不应该从年国民生产净值(A)。 3 减去折旧 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 C. 减去间接税 D.企业转移支付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4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5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5.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净值等于(A)。 6 C+I B.C+I+G C. C+I+G+X-M D.C+I+G+X

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净值等于(B)。 7 C+I+G+X B. C+I+G+X-M C. C+I+G+M D. C+I+G+M-X

7.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9.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哪两项不能简单相加? (A)。 8 政府支出和工资与薪金 B.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 C.消费支出与净投资 D.企业投资与出口

10.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9 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生产的时间

11.假设第一年即基期的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八年价格平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八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B)。 A.2000 B.1500亿 C.1000亿 D.750

12.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B)。

A.因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 C.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13.假定某国1990年和1995年的名义GNP分别为1200亿元和2000亿元,GNP的折算指数分别为1和1.5,我们可以推论1990和1995年之间的(C)。 A.名义GNP上升了33% B.实际GNP不变 C.实际GNP上升了11%左右 D.实际GNP下降

14.就国民收入核算来说,实际经济活动当中没有售出的商品(C) A.要在核算的GNP当中扣除 B.要在核算的GDP当中扣除 C.要在核算当中计为存货投资 D.要在核算当中计为政府投资

15.如果1970年的名义GDP为7500亿美元,按照1960年价格计算是多少?(价格指数1960年=100,1970年=120) (D)

A.90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 C.7300亿美元 D.6250亿美元 三、计算题

10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 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11 1.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12 2. (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购买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13 2. 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1)s=yd-c=4100-3800=300(亿元)

(2)根据投资储蓄恒等式,社会总投资等于社会总储蓄,因此i=sp+sg+sr, 其中,sp、sg、sr分别代表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对国外的储蓄,

sg=t-g=-200(亿元),sp=4100-3800=300(亿元),sr=100(亿元)(贸易赤字可以理解为本国对国外的储蓄), 故i=-200+300+100=200(亿元)

(3)根据y=c+i+g+(x-m),可以求得g=1100(亿元)

14 3. 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 政府购买:26012; 总投资:79560; 出口:68495;进口:58272; 资本折旧:28010; 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 社会保险金:6969; 公司未分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 个人所得税:838 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158691-16658=142033

个人收入PI=NI-社会保险金-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142033-6969-5344-38624+716=91812

个人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

15 4. 一个棉农一年生产1000元籽棉,他出售给扎棉厂加工成1400元棉花,扎棉厂又将这些棉花出售给纺纱厂加工成棉纱┄┄。根据下表分别计算各生产过程的增加值以及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量。 服装的生产过程 生产者 棉农 扎棉厂 纺纱厂 织布厂 印染厂 服装厂

各个生产环节的差额即为增加值,如此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为增值法;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两法计算结果应该相等即为5000元。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因为计算的是同一产品---当年新生产的GDP,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支出法”是从支出角度进行核算,“收入法”是从要素分配角度进行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所以结果必然是一致的。即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一个消费者在饭店用餐向饭店支付的餐费 (2)一家公司购买一幢以往年度开发的新房屋 (3)一个消费者向销售商购买一台电脑 (4)一个供应商向汽车厂商出售橡胶轮胎

计入GDP的项目,严格按照GDP概念以及六项注意来判定是否计入。

产品 籽棉 棉花 棉纱 棉布 花布 服装

总产出 1000 1400 2000 2800 3800 5000

(1)计入。核算期新生产的最终产品 (2)不计入。“以往年度”违背“一定时期” (3)计入。核算期新生产的最终产品 (4)中间产品,重复计算。违背“最终产品”

3.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剔除在外?

因为不是本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支出法核算时: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不应再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包括在内。(关键要说明核算的是本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支出法计算过程中,各项支出含购买国外产品的支出,所以要把国外产品的购买支出即进口扣除) 五、分析题

1.以财富和收入为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联系和区别。

存量指某一时点的积累量,如积累的财富;流量则指某一时段中的变动量,如月收入、年收入等,收入的累积就形成某一时点的财富。

2.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其男管家。在他们结婚之后,她的丈夫继续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作为雇员),结婚如何影响GDP? 结婚减少了GDP。由男管家变成了丈夫,其劳动成果由原来计入GDP的市场交易行为变成了不计入GDP的家务劳动。

3.在参议员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诗歌的美好,也没有包括婚姻的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也没有包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对吗?如果对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

肯尼迪的话是正确的,他看到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然而为什么还要关注GDP?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GDP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二是为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工具和依据; 三是GDP为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检测工具;

四是GDP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因为在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指标,很多与GDP有关,每年,联合国都要根据各国的“人均GDP”进行排名,来提供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依据。可以说GDP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权利,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五是GDP的统计比较容易,其具有统计数据准确、重复计算少等优点,作为总量指标,它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都有密切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三大指标中最基础性的指标。

总之,GDP能够提供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国家领导人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过热之中。甚至有人认为该指标像灯塔一样,能使政策制定者不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4.查找数据资料(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网站查找),描述中国近五年的GDP的数据资料和及其构成状况(支出法和收入法)。谈谈你的认识(从支出法角度分析GDP的增长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从收入法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并对收入分配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可以从GDP总量、GDP的增加速度以及GDP增加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等角度进行考虑。(构成从收入法和支出法角度谈,就支出法而言,即从C、I、G、NX等角度说,是否合理等等)

2006-2010年GDP各组成部分(亿元,当年价)及构成比例(%)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C

82103.5 36.94 95609.8 35.97 110594.5 35.12 121129.9 34.98 133290.9 33.80

I

G

NX

7.49

92954.1 41.83 30528.4 13.74 16654

110943.2 41.73 35900.4 13.50 23380.6 8.80 138325.3 43.93 41752.1 13.26 24229.4 7.69 164463.2 47.49 45690.2 13.19 15033.3 4.34 191690.8 48.61 53614.4 13.60 15711.5 3.98

2006-2010年GDP各组成部分(亿元,当年价)及构成比例(%) 93822.83 40.61 32726.66 14.16 33641.84 14.56 70862.02 30.67 109532.27 39.74 40827.52

14.81 39018.85 14.16 86245.97 31.29 170299.71 46.62 55531.11 15.20 49369.64 13.51 90103.24 24.67 196714.07 45.01 66608.73 15.24 56227.58 12.87 117456.61 26.88 2006 2007 2009 2010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注:劳动者报酬 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

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 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出,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当期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 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消费的比例下降、净出口的比例下降,而投资的比重在增加。

原因:一,国际背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外需下降,净出口下降,同时,由贸易争端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引发的出口受挫。使得净出口的比例下降。

二,消费比例下降的原因:收入分配中初次分配中工资的份额太少;再次分配中保障性支出少;同时,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太大。另外房地产市场过热,居民大量的资金(含贷款)都流入了房产市场,使居民消费资金偏紧。

结论:经济增长方式应从外需驱动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产出(收入) 与总有效需求相等的产出。 2.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的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引致消费:由收入带来的消费。 3.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4.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率。 5.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6.平均储蓄倾向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7.投资乘数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8.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其值为1。 二、选择题

1.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线意味着(C )。 A.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 B.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 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 D.以上都不正确 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C )。

A.正数 B.零 C.负数 D. 是正数、负数或零不能确定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C )。

A.是大于1的正数 B.是小于1的正数 C.等于1 D.等于零 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B ) A.20% B.80% C.30% D.120% 5.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C )。

A.与纵轴的交点 B.与横轴的交点 C.与45°线的交点 D.在坐标原点上 6.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A)。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位置关系无法确定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A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会移动 D. 没有影响

8.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B )。 A.进口 B.意愿的自主性支出 C.税率 D. 私人储蓄

9.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的收入将(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 下降4美元

10.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11.国民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D )。 A.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 B.乘数的值就越小, C.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 12.国民收入中的边际储蓄倾向越大,则(C )。

A.边际储蓄倾向也越大 B.乘数的值越大kt=-β/(1-β) C.总支出曲线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

13.决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B )。Δy=Δc+Δi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 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并形成新的均衡,意味着总供给、总需求都有相等的增量,排除了总供给不变的可能 D.不能确定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B )。 A.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也提高了Δy=Δc+Δs C.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了

D.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的变动无法确定

15.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影响? (A )。

A.消费的变化不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应该是自发消费,消费乘数=投资乘数

B.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C.既不是答案A也不是答案B D.消费和自发投资相等时

16.在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C )。Δy=Δi×ki=Δc+Δs A.储蓄数量没变 B.储蓄数量减少 C.储蓄数量增加 D.无法确定

17.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均衡国民收入(C )。

c=α+βyd=α+(3/4)*(2000-t)= α+(3/4)*2000=1700 α=200 y=(α+i+g-βt)/(1-β)=(200+200)/(1-3/4)=1600

A.等于2000亿美元 B.等于1900亿美元 C.少于1900亿美元 D.等于1700亿美元

18.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要使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投资的增量应该(B )。∵α=200∴y=(α+i+Δi+g-βt)/(1-β)=(200+200+Δi)/(1/4)=2000∴Δi=100 A.多于100亿美元 B.等于100亿美元 C.少于100亿美元 D.无法确定

19.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哪一点不会使国民收入提高? (D ) A.政府国防开支增加 B.个人计算机出口增加

C.消费者娱乐支出增加 D.公众购买的储蓄债券增加增加的是储蓄非有效需求 20.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 )

16 A.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 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D.投资数量越大

21.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增加100万美元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B )。 17 A. 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D.100万美元

2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 )。Δy=Δg×kb=20×1=20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D.减少20万美元

23.某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被150亿美元的新投资所打破,假如不存在引致投资,投资乘数等于4,那么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A )。

A.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美元Δy=Δi×ki=150×4=600=Δi+Δc=150+Δc∴Δc=450

B.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

C.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150亿美元 D.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750亿美元 24.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D ) A.政府支出和出口 B.引致消费和投资 C.政府减税和投资 D.政府支出与投资

25.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B )。 A.500亿美元 B.50亿美元 C.10亿美元 D.20亿美元

26.假定政府减税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的条件下,减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A )。

18 A. 4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万美元 D.200万美元 27.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A )。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护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转化为个人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消费、储蓄和个人所得税 28.封闭经济政府只收定量税,且将新征税收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A )。

A.该经济的GDP增加100亿美元Δy=Δg×kb=100×1=100 B.该经济GDP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数 C. GDP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颧 D.不能判断GDP增加程度 三、计算题

19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80+0.8(y-t),投资为190,政府购买支出为250,税收为1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30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投资为多少? (1)

y=c +i + g y=2500

c=180+0.8(y-t) i=190 g=250 t = 150 c=2060

y=2500

c=180+0.8(y-t) t = 150

三部门均衡时 i + g = s + t→s = 290

(2)IU=3000-2500=500 > 0

2.假设一个萧条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5+0.75 ,投资i=20,政府转移支付 =2 ,政府购买g=10,税收t=6+0.2y。 (1)求均衡收入。

(2) 若充分就业产出为12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3) 政府购买增加对消费需求有何影响? (4)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转移支付?

(5)在平衡预算情况下,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1)

y = c +i + g y=105

c = 15+0.75(y + tr -t) t= 6+0.2y g= 10 i= 20 tr = 2

或: s+t-tr=i+g 解得y=105 (2) △g=6

△y= 15=△g* kg kg= 1/(1-β)(1-t) β=0.75

(3)政府购买增加直接增加总需求使收入增加,又由于c=α+βy 且β>0,所以c增加。△y=△yd+△t=△c+△s+△t △t=0.2×△g=0.2×15=3 △yd=△y-△t=15-3=12 △c=0.75×△yd=0.75×12=9 (4) △tr = 8

△y=120-105=15 ktr = β/(1-β)(1-t) ktr = △y/ △tr △g=15 (5)

△y=15 kb = 1 kb = △y/ △g =△y / △t

3.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 30十O.8yd,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试求: (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 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1) c= 30十O.8yd

y=c+i+g+nx=30+0.8(y-50)+60+50+50-0.05y y=600 yd =y-tn tn=50 i=60 g=50 nx=50-0.05y

(2) nx=50-0.05y=50-0.05×600=20 (3) ki=1/(1-0.8+0.05)=4

(4)Δy=Δi*ki=(70-60)*4=40 ∴y=600+40=640 nx=50-0.05y=50-0.05×640=18

(5) c= 30十O.8yd

y=c+i+g+nx=30+0.8(y-50)+60+50+40-0.05y y=560 yd =y-tn tn=50 i=60 g=50 nx=40-0.05y

nx=40-0.05y=40-0.05×560=12

四、简答题 投资--储蓄法 y s E

s,i i 0 y* y c+i c+i E IU>0 IU<0 45°线法

0 y* 45°

1.分别利用45o线法和投资-储蓄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 c+i E IU>0

IU<0 c+i y

2.为什么厂商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作图)∵y=AD=c+i,∴IU=0 s,i s2 s0 s1

O i y y* y2 y1

3.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分析储蓄增加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s=y-c,y=c+i,∴s↑→c↓,y↓

4.作图分析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政府支出增加,c+i+g曲线上移,与45度线的交点右移,均衡收入点向右移动。政府支出增加,总支出大于总供给,企业销售的要比生产的多,存货意外减少,扩大生产,均衡收入增加。

税收增加,社会储蓄曲线上移,与支出曲线的交点左移,均衡收入减少。 c+i+g c+i+g’ 45° y y’ c+i+g y 0 S+t,i+g

s0+t1 s0+t0 s0+t2 O i+g y y* y1 y2 0

6.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社会总消费倾向,提高社会总消费量,∵ y=AD= c+i ∴c↑AD↑y↑

7.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 kg=1/(1-β),kt=-β/(1-β),ktr=β/(1-β),0<β<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五.材料题

要求:请就所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中国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配套投资计划

路透社北京11月17日电(2008年)---中国政府日前宣布了4兆(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以拉动内需.以下是各部门及地区已公布的具体规划: **行业**

电网--今后两至三年内将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新华社援引专家称,这一计划总投资将达1.1万亿元。(国家电网公司)

机场--在2010年底前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建设机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称,这笔钱将用于建造50个新机场,改良或搬迁90个其他机场.(民航局)

交通--第四季度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100亿元,力争明後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交通运输部)

铁路--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铁道部)

水利--四季度中央将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部)

能源--国务院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并核准总投资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同时年内将有一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国家发改委)

房地产--通过三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总投资可能达到9,000亿元,每年可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地方政府**

北京市--今後两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初步测算市、区两级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元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江苏省--2009年底,江苏省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2010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

福建省--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将安排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70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00亿元以上

河北省--目前已初步确定总投资5,889亿元的559个项目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云南省--将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的在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列为积极扩大内需的重点,启动实施好省内具备条件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吉林省--在今後几年内投资约4,000亿元,重点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民生等八大工程.

山东省--今後三年内将通过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吸引银行贷款等投资约上万亿元,形成社会消费需求4,000多亿元.

广东省--今明两年加大投入力度,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拉动社会资金投入5,000亿至1万亿元.。

中国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配套投资计划表明政府利用政府购买的大幅度增加带动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摆脱因出口下降、总需求下降而导致经济衰退的愿望与努力。这是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的具体应用。事实表明,这些投资计划促进了内需的增加,使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目标成功实现。

2.—— 2005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9亿农民依法不再缴纳农业税,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中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

———从2011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全面实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个税纳税人数将由约8400万锐减至约2400万,这是中国一个力度较大的减税举措,以还利于民。

这些举措都是减税措施,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提高消费需求,变潜在的消费需求为现实的消费需求,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和均衡国民收入的提高。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 一、名词解释 20 1. 投资

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指厂房、设备和存货等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

21 2. 资本的边际效率

ò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ò也是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22 3. 投资的边际效率

当利率下降时整个社会投资规模扩大导致资本品价格提高从而预期利润率下降(即公式中的r下降,这个下降了的r称为投资边际效率MEI。

23 4. IS曲线

产品市场均衡 (i=s)时,反映利率与收入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

24 5. 流动偏好

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即人们愿意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债券)所取得的收益,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留在手中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25 6. 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将货币持有在手中的现象,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26 7. LM曲线

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关系。 27 8.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是通过引入货币和利率来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这一摸型用一般均衡方法高度概括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总收入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是阐述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 二、选择题

1.灵活偏好曲线表明(B )。

A.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越是会下降,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可能性越大,因而越是愿意更多购买债券

C.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为购买债券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D.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可能还要上升,因而希望购买更多债券 2.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B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化 3.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变动不大;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IS曲线表示满足( D )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5.IS曲线为y=500-2000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曲线上? (AD ) A.r=0.02,y=450 B.r=0.05,y=400 C.r=0.07,y=360 D.r=0.01,y=300

6.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B )。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7.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B )。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左移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8.给定消费c=40+0.8yd,净税收tn=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D )。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9.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相同数量,使得IS曲线(B )。 A.不变 B.向右平移kb·△g单位 C.向左平移kb·△g单位 D.向右平移单位

10.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1.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2.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B )。 A.与利率不相关 B.与利率负相关

C.与利率正相关 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13.如用kt表示税收乘数、kg为支出乘数,则自发税收增加△t会使is曲线(A )。 a.左移kt△t b.左移kg△t c.右移kt△t d.右移kg△t

14.若LM方程为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为(C )。 A.r=10%,y=7580 b.r=10%,y=800 c.r=10%,y=950 d.r=10%,y=900

15.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 ,则引致LM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A )。 A.k变小,h变大 B.k和h同比例变大 C.k变大,h变小 D.k和h同比例变小 16.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D )。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 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D. 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17.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将(D )。

A.使意愿的支出曲线上移1美元 B.不会使 LM曲线发生移动 C.使IS曲线向右移1/1-MPC个美元 D.以上都正确 18.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变得很敏感,则(B )。 A.IS曲线变得更陡峭 B.IS曲线变得更平坦 C.LM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D.LM曲线会变得更平坦 19.货币供给的增加(C )。

A.使LM曲线向左移(上移) B. 使IS曲线右移 C.使LM曲线向右移(下移) D. 使IS曲线左移 20.若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则(D )。

A.货币需求曲线相对平坦 B. LM曲线会变得相对平坦 C.收入变化导致货币需求的变化只会使均衡利率水平发生较小变化 D. 以上都正确 21.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处( D)。

A.实际支出与意愿支出相等 B.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相等

C.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D.以上都正确

22.政府支出的增加将(B )。

A.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 B.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提高 C.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D.使LM曲线下移(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23.税收增加将(A )。

A.使IS曲线左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 B.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提高 C.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D.使LM曲线下移(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24.当政府购买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出的减少相等时,国民收入会(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相关

25.若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D )。 A.利率必然上升 B. 利率必然下降

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 D. 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 26.如果人们突然在每一利率水平下更多地持有货币,则(D )。 A.货币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B. LM曲线将向上(向左)移动 C.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D.以上都正确 三、计算题

1.设投资函数为i=e-dr

①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②若i=250(美元)-10r,找出 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③若i=200(美元)-5r,找出 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④说明e、d的变化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

① r=10%,i=250(美元)-5r=250-5×10=200; r=8%,i=250(美元)-5r=250-5×8=210; r=6%,i=250(美元)-5r=250-5×6=220;

② r=10%,i=250(美元)-10r=250-10×10=150; r=8%,i=250(美元)-10r=250-10×8=170; r=6%,i=250(美元)-10r=250-10×6=190; ③ r=10%,i=200(美元)-10r=200-5×10=150; r=8%,i=200(美元)-10r=200-5×8=160; r=6%,i=200(美元)-10r=200-5×6=170;

④ e的变化导致截距项发生变化,曲线发生位移,e变大,曲线右移。 d的变化导致斜率发生变化,曲线发生旋转,d变大,曲线平缓。

2.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 k=0.2,h=10;k=0.2 ,h=20;k=0.1,h=10时 LM的斜率的值。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 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 ① ; 斜率:

②分别代入:斜率分别为 0.02 0.01 0.01

③k变小,斜率变小;k变小即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变小,引起相同利率变化需要的收入变化就大,表现在LM曲线上就是斜率变小。

h变大,斜率变小;h变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变大,利率变动相同程度需要引起的其他变动就大,包括收入,表现在LM曲线上就是斜率变小。 ④L=ky-hr=0.2y-0=m y=5m=5M/P 斜率无穷大,竖直线

3.假设某经济体由三部门经济构成,其消费函数为c=20+0.8yd,投资i=600-400r,政府购买g为420,税收t为100,货币需求L=25+0.4y-400r,货币供给量为345,求: (1)求IS和LM曲线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1) IS:y=c+i+g=20+0.8(y-t)+600-400r+420 =20+0.8(y-100)+600-400r+420 y=4800-2000r

LM: L=25+0.4y-400r=345 y=800+1000r

(2) 解方程组y=4800-2000r y=800+1000r y=6400/3 r=4/3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

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亿美元)。 (l)求IS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 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货币需求为L=0.20y-2r,货币供给为150,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①由产品市场上的均衡可得y=c+i=100+0.8y+150-6r,整理得y=1250-30r;LM曲线为货币市场上的均衡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0.2y-4r=150,变形得到y=750+20r. ②解联立方程组

y=1250-30r y=750+20r 得到y=950,r=10.

③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由y=c+i+g=100+0.8(y-0.25y)+150-6r+100得出y=875-15r。LM曲线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L=0.2y-2r=150,得出y=750+10r,解这两个方程得出y=800,r=5。

4.假定:(1)消费函数为 c=50+0.8y,投资函数为 i=100-5r; (2)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 (3)消费函数为 c=50+0.75y,投资函数为 i=100-10r。

1)求(1)(2)(3)的IS曲线;

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① , ,

②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斜率绝对值变小 ③边际消费倾向变大,斜率绝对值减小。

5.假设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为100(单位:美元)。

(1)计算:情况①当消费 c=40+0.8y,投资 i=140-10r,税收 t=50,政府支出g=50和情况②当消费c=40+0.8y,投资i=110-5r,税收t=50,政府支出g=50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①和情况②中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解释两种情况的不同。

① LM曲线:由L=0.2y-5r=100整理得y=500+25r,情形一的IS曲线由y=c+i+g=40+0.8(y-50)+140-10r+50整理得y=950-50r;情形二的IS曲线由

y=c+i+g=40+0.8(y-50)+110-5r+50整理得y=800-25r,2种情况下的均衡收入、利率、投资分别为:650、6、80,650、6、80。 ②均衡收入和利率分别为700、8,725、9。

③在政府支出为50美元时两种不同的投资需求函数构成的IS曲线不同,但它们的均衡点相同,在政府支出为80美元时两种不同的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不同。 d↓,IS曲线变陡,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更有效 LM不变,g↑,y↑,r↑;d↓,r↑,△i小

6.有这样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体:货币需求L=0.2y-200r,投资i=1000-200r,货币供给量m=1000万美元,消费者对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β为0.8,自发性消费α与政府购买支出g均为1000万美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IS曲线与LM曲线方程,并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

②暂不考虑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仅考虑产品市场),假设政府对本地产品的购买支出增加1000万美元,该地区的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多少?是否与1000万美元相等?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③在考虑货币对经济影响的条件下,假定地方政府还是增加1000万美元支出购买本地产品,该地区的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多少?与②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

①IS:y=c+i+g=1000+0.8y+1000-200r+1000 y=15000-1000r LM: L=0.2y-200r=1000 y=5000+1000r 解方程组:y=10000 r=5

②△y=kg×△g=(1/(1-0.8))×1000=5000,与1000不等

△g=1000直接增加总需求,构成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这一轮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一轮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将带来又一轮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加,如此循环下去,由△g=1000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y总计5000.

③△g=1000后的IS:y=c+i+g=1000+0.8y+1000-200r+1000+1000 y=20000-1000r 解方程组:y=20000-1000r y=5000+1000r y=12500 r=7.5

与②比较,国民收入增加量减少了2500,利率上升了2.5,主要是产生了挤出效应。

四、简答题

1.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 IS曲线变动:

投资需求变动:增加向右移,减少向左移,变化量为投资变化量乘以乘数。 储蓄函数变动:增加向左移,减少向右移,变化量为储蓄变化量乘以乘数。

税收和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向右移动增量乘以乘数的量。增加税收使IS曲线向左移增量乘以乘数的量。 LM曲线变动:

名义货币供给量:M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向左上方移动

价格水平变动:P上升,实际货币供应量m变小,LM曲线就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向右下方移动。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L2增加,L2曲线右移,L1减少,y减少,LM曲线左移。 2.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

IS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为: ,可以转化为: ,(1-β)/d这就是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取决于β也取决于d。d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d值较大则IS曲线就越平缓,反之亦然。β是边际消费倾向,β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会较小,从而IS曲线就较平缓。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是取决于LM曲线的表达式 中的k和h之值。 是LM曲线的斜率,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LM曲线的斜率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另一方面当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则LM曲线越陡峭。

3.什么是交易的货币需求?什么是投机的货币需求?影响它们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交易的货币需求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出于这种动机所需

要 的货币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商业制度,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所以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的劳务的价格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大。

投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必要前提,这一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人们会买进证券,利率越低人们会卖出证券,这样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就会随之减少和增加。 五、论述题

1.试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体系。 书本432页框架图

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等;

消费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通过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额数倍于投资的变动。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向变动关系。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2.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的条件下,市场是怎样实现均衡的?(作图并分析) 可以位于非均衡条件下的点分为四个区域Ⅰ,Ⅱ,Ⅲ,Ⅳ(按书上的分法)。

在区域Ⅰ中的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供给即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同时,超额货币供给即货币需求小于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这样原非均衡点就会左下方向运动到IS曲线上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均衡的E点。

在区域Ⅱ中的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供给和超额货币需求,会导致收入下降利率上升,所以非均衡点会往左上方向调整,先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均衡点。 在区域Ⅲ中的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需求和超额货币需求,会导致收入上升和利率上升,这样非均衡点先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E点。

在区域Ⅳ中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需求和超额货币供给,这样会导致收入上升利率下降,从而非均衡点先调整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均衡点E。

3.查找近十年中国投资与GDP的相关资料,分析投资对总产出的影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投资与GDP数据:2000-2011 9.92146 21.63144 10.96552 26.58103 12.03327 31.40454 13.58228 34.09028 15.98783 40.12020 18.49374

年份 投资额(万亿元) GDP(万亿元)年份 2000 3.482 2001 3.977 2002 4.557 2003 5.596

2006 2007 2008 2009

9.295 11.094 13.833 16.446

投资额(万亿元) GDP(万亿元)

2004 6.917 2005 7.786

2010 2011

24.141 30.193

47.1564

看法:除个别年份外,投资过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中国经济依然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效率不高,急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外投资的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特征显著。

4.查找最近十年的下列相关数据资料,用表表达投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投资(万3.482 3.977 4.557 5.596 6.917 7.786 9.295 11.094 13.83 16.45 24.14 30.193 亿元) r(%)

5.85 5.85 5.31 5.31 5.31 5.58 6.12 7.47 5.31 5.31 5.56 6.56

0.7 -0.8 1.2 3.9 1.8 1.5 4.8

5.9 -0.7 3.3

5.4

π(%) 0.4

中国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投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都不是很明显,说明尚有其他因素对投资、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第十五和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r0 y o E

IS LM y0 r y1 E’’ E’ y2 IS’ r1

2.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即左图y1y2部分)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最大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7.货币供给(M1):指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二、选择题

1.当一国的货币供给增加时,在哪种情况下,能够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最多(B )。 A.LM曲线和IS曲线都陡峭 B.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 C.LM曲线和IS曲线都平缓 D.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3.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的水平距离,则必须(A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4.下列哪种情况能够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更显著(A )。 A.投资对实际利率变化更敏感 B.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C.边际消费倾向变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更敏感

5.在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更大(D )。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更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化也更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化也不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更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化更敏感 6.在哪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C )。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7.下列哪种情况不会提高均衡国民收入(D )。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净税收

8.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净税收,重新达到均衡时,会引起(B )。 A.国民收入增加 B.国民收入减少

C.国民收入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9.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减少相同的数量,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会(B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判断

10.如果所得税率保持不变,政府预算最初是平衡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投资增加将使政府预算(B )。

A.仍保持平衡 B.出现盈余

C.出现赤字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央政府每年都应保持预算平衡,使政府支出等于税收。 (√ )2.对同一项财政政策而言,挤出效应越大,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差。 (× )3.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无关。

(√ )4.其他条件不变,如中国人民银行买入国债,会使我国货币供给量增加。 (× )5. “自动稳定器”能够抑制所有的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 四、计算题

1.设消费函数C= 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 0.4 r,货币供给为50亿美元 。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IS和LM曲线。 (2)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各为多少?

(3)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0,这属于哪种经济政策?将产生怎样的效果? (4)若使货币供给增加10,这属于哪种经济政策?将产生怎样的效果? (1) IS:y=c+i=100+0.75y+20-2r y=480-8r LM: L=0.2y-0.4r=50 y=250+2r

(2) 解方程组,y=296 r=23

(3) IS:y=c+i=100+0.75y+20-2r+50 y=680-8r 解方程组,y=336 r=43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收入增加,利率升高

(4) LM:L=0.2y-0.4r=50+10 y=300+2r 解方程组,y=336 r=18 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入增加,利率降低

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00,c=90+O.8y ,t=50,i=140-5r,g=50。 (1)推导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为多少? 0 y r

IS1 LM IS2 1000 8 12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画图表示上述情况。 (1)IS曲线:y=1200-25r LM曲线:y=1000

IS-LM联立,解得,y=1000,r=8

(2)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右移后的IS曲线为:y=1300-25r LM曲线方程不变,可求得此时y=1000,r=12 (3)看投资的变化量。

政府支出未增加之前,i1=e-dr=100; 政府支出增加之后,i2=e-dr=80;

投资减少了20,与政府支出增加20正好相抵,为\完全挤出\的状况 (4)此时LM 是完全垂直的,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r y1 y2 r1 E’’ IS’ E’ r0 y o E

IS LM y0 y y1 y2 r1 E’’ IS’ E’

r0 r o E IS LM y0

五、简答题

1.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的斜率(假设边际消费倾向 不变,IS曲线的斜率变化仅取决于d)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简要解释。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与财政政策效果成正向关系。(1)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注意为负值)越小亦即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IS曲线斜率越大亦即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原因:IS斜率大小主要是由投资的利率系数(d)决定,IS越平坦,则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挤出效应较大。

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对应的是IS曲线越陡峭)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见左图)。比如极端情形: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财政政策效果最好。

(2)其他条件一定,①∵d大,IS平缓,△i大,挤出效应大,∴kF小。②∵d小,IS陡峭,△i小,挤出效应小,∴kF大。

政策效果小 y1 y2 r1 E’’ IS’ E’ r0 y

r o E IS LM y0 Dg

政策效果大 y1 y2 r1

E’’ IS’ E’ r0 y r o E IS LM

y0 Dg

2.财政政策效果与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简要解释。

LM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成反向关系。(1)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亦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不明显;LM曲线斜率越小亦即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明显;

原因:当LM曲线斜率k/h越大时,通常情况下,交易货币需求量不变即k不变,则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越小或货币需求对的反应不灵敏,故一定的货币需求将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小。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太多(对应的是LM曲线越平坦)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比如极端情形: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财政政策效果最好

(2)其他条件一定,①∵h大,LM平缓,△r小,△I小,挤出效应小,∴kF大。②∵h小,LM陡峭,△r大,△I大,挤出效应大,∴kF小。

3.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简要解释。 LM0 IS0 0 y r

y1 IS1 y2 LM1 y3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与货币政策效果成反向关系。(1)LM 形状不变,IS曲线越平坦即斜率越小。则货币政策越明显;IS曲线越陡峭即斜率越大,货币政策越不明显。

原因:IS斜率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系数,当IS越陡,则投资的利率系数d较小,即投资对利率的变动的敏感性较差,故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IS较平坦时,则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大,故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和收入会增加很多。货币政策效果好。 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对应的IS较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较强;极端情形: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2)其他条件一定,①∵d大,IS平缓,△i大,∴km大。②∵d小,IS陡峭,△I小,∴km小。

4.货币政策效果与LM曲线的斜率(假设k不变,LM曲线的斜率变化仅取决于h)有什么关系?请画图说明,并从经济传导机制上作出简要解释。 LM0 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