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件(42学时) 下载本文

一、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二、学时学分:周3学时,3学分 三、使用教材

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四、教学参考书

1.袁国宏、张月芳:《旅游管理知识题解》,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喻晓航:《管理学原理》,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4.袁国宏:《现代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广东旅游出版,2000 5.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安应民:《管理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五、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课程论文,学生讲授,师生互动,案例分析。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网络教学,远程讲学,VCD,录相 七、考核方式:

1、期中考试:占总成绩10%(开卷,企业经营理念辨析或读书报告) 2、平时考核:占总成绩20%(考勤记录、回答问题、课堂表现)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闭卷,综合考试)

八、其它要求(五号黑体):由该班纪检委员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当堂测试,课程论文,课下作业,调研报告等平时成绩占30%。

1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学习重点:

1.三种基本思维方式

第一,很难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统统摆平——建立“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 第三,责任在我——解决问题从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着手 2.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要以目标为中心; 二是要以人为本; 三是要随机应变; 四是要注重经济性。 3.一个核心要素

提高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组织中管理者的素质。

第一节 管理及其功能

从现有的管理定义、管理工作形式和内容分析着手,探讨管理产生的原因,说明管理的功能和实质。 第二节 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

从管理的功能出发,说明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方法,解释效率与效益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

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出发,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一般过程。

一、管理的定义及其内涵

1、定义: 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识是不同的,而且每一个人的问答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反映了管理的某一个方面。请比较:

? 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 ? ? ? ?

(邢以群,1997)。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周三多)。 管理是通过运用各种职能,协调各种资源,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

管理就是牟取剩余,所谓“剩余”就是产出大于投入的部分(德鲁克)。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管理的所有方面,任何组织都离不开对目标的选择,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比较、评价、拍板后才能开始(西蒙)。

管理就是领导。任何组织中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不同层次的领导者的领导下进行的,组织

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的有效性(穆尼)

?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使事情做成的一种职能。为了达成管理的目的,要进行计划、组织、人事、

指挥、控制,管理就是由这几项工作所组成的(孔茨)。

【思考题】学者们对管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管理还认识不清?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因为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而这种答案的回答常常可使我们对每一问题或事物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学者们对管理定义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们研究立场、方法、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当我们面临“管理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只有当我们能够从多种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时,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

2

管理,真正掌握管理的实质。

二、管理的形式与内容

【思考题】想想学校中称职的校长、系主任、班主任主要做些什么事情? 【思考题】他们的这些工作之间有没有共同之处?

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由管理工作协调对象的多样性所导致的:对目标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抉择,对资源的协调主要表现为计划,对任务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分工,对思想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沟通,对行为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沟通和奖励,对活动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检查和监督。

由于管理对象的多样性、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和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征。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或核心是相同的,那就是协调。所谓协调,就是使多个表面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如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限资源与远大理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之间有机结合、同步和谐。

三、管理产生的原因

【思考题】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考题】一个人需要不需要管理? 【思考题】一个人为什么也需要管理?

从每一个人对目标、资源、活动等进行协调的目的来看,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时间、资金、精力、信息、技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图1-1所示 。

图1-1 管理产生的原因 【思考题】怎样才能缓解或解决这一对矛盾?

表1-2 协调的方法

欲望 投入 资源 无限的 矛盾 有限的协调

手段 生产 战争 道德 管理 协调的方法 通过科研和劳动向大自然要资源,以实现自己尽可能多的欲望 通过掠夺他人的资源来增加自己的资源,从而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 通过教育来约束与改变人的欲望,使有限的资源足以满足众人的欲望 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高的欲望

【思考题】道德与管理,哪一种方法更好?

四、管理的实质

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良好管理效果的取得,取决于我们对管理的正确认识和管理手段的妥善运用。

3

【思考题】当有人违反了组织的规章制度时,我们该如何处理?

【思考题】当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规章时,这一组织还能发展吗? 【思考题】怎样才属于特殊情况,应如何酌情处理?

【思考题】我们是否有可能在规章制度中把所有的特殊情况都列出来?

【思考题】在特殊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随便闯红灯吗?目标有利原则;后果自负。

五、管理的重要性

【思考题】管理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需的? 【思考题】人们学习管理就是为了当管理者吗? 1.良好的管理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2.一旦走上社会,人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通过学习管理学,你可以较多地了解你的“老板”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运转过程,从而有助于你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增强你的生存能力。

3.个人资源相对于个人追求的有限性。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一生中实现众多的愿望,也同样需要借助管理。

六、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

(1)效率(efficient):是投入与产出之比,指完成这些活动所需的资源成本的降低,要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法和途径,以求比较经济地达成既定的目标,即“如何把事情做好(How)”。 (2)效益(effectiveness):与活动的完成情况相联系,指目标的达成度,它要求确定正确的目标,即“确保做对的事(What)”。

表1-3 管理的有效性

衡量指标: 指标含义: 原因: 影响因素: 要求: 效率 投入与产出之比 管理的条件:资源是有限的 怎么做(方式方法) 以比较经济的方法 效益 目标达成度(产出满足需求的程度) 管理的目的:实现尽可能多/高的目标 做什么(目标的选择) 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 结论: 有效的管理:既要讲求效率,又要讲求效益

【思考题】效率与效益相比较,哪方面更为重要? 【思考题】怎样才能保证做好对的事呢?

七、管理(Man-age-ment)职能

指管理者要做的基本工作,或管理过程中的要素,或基本步骤,或手段。

表1-4 管理的四大职能

管理职能 计划工作 组织工作 领导工作 控制工作 定义 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 步骤之过程 计划 管理者 执行

组织 领导 控制 实现 组织目标 内容 包括估量机会、建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形成协调各种资源和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关系的确立、人员的配置以及组织模式的变革等 包括指导、协调、激励等 包括确立控制标准、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 着眼点 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确立 方向的把握与积极性的调动 纠正偏差 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人员配置、权力 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 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4 进行检查和纠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