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 图文 下载本文

8 给水管道严禁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9 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10 当室外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时,要调整好混凝土浇捣时间,尽可能做到混凝土终凝后气温上升,避免混凝土终凝后气温下降。

11 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消除板表面早期干缩的细微龟裂。

12 当设计未作要求时,楼面、屋面施工缝应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或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楼板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13 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2) 后浇带两侧支模应有可独立保留后浇带两侧支模的模板构造,保证拆模时,后浇带两侧部份不拆除支撑模板。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应待后浇带闭合并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14 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并刷素水泥浆,再及时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15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终凝后至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8

2)混凝土墙、柱应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

凝结水。

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 (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

不得少于7d 。

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4)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堆载。

2 砌体工程

2.1 非承重墙体裂缝

2.1.1设计措施

1 屋面女儿墙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当采用砌体材料砌筑时,不应采用轻质墙

体材料砌筑,且砌体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并应按规定设置构造柱和厚度不小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同时,女儿墙根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300mm的钢筋混凝土反坎,与屋面梁板一起浇筑,相应结构图纸应明示。

2当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时,应采用专用砌筑砂浆。 3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 4 构造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构造柱的定位应在相应结构平面图中表示。

(2)当填充墙水平长度超过5m或墙端部没有混凝土柱时,应在墙中间及墙端部设置构造柱。

(3)无门窗的外墙、女儿墙及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

(4)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5)构造柱的截面不小于墙宽×200mm,纵向钢筋不小于4ф10,箍筋不小于ф6@200mm。

(6)当填充墙与构造柱、承重墙或结构柱相连时,应设不小于2ф6@500mm(或相近的砌体整皮数距离)拉结筋拉结。拉结钢筋锚入柱、墙内应不小于200mm,伸入填充墙内不应小于1000mm。后置拉结筋必须锚固可靠,锚固长度应不小于100mm。

9

5 墙高超过4m时,应每隔2m(或窗上下、门上)设置通长混凝土腰梁。腰梁纵

筋应与相连结构柱(构造柱)的预留钢筋连接。

10

6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O,截面厚

度不小于120mm,两端伸入墙体的长度不小于240mm。

7当门窗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200mm时,门窗过梁应与结构梁整浇。施工图纸

应有具体大样图。

8 预留的外墙窗洞四周无混凝土过梁、压顶、构造柱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

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