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灯谜学习资料(内含大量习题) 下载本文

参赛者中午歇息(毛泽东诗词) 净旦丑末皆逊色(计生名词)

夹击法灯谜练习题谜底

东西两面植树多(四字电影) 南北少林 四季少了夏秋冬(福建地名) 永春

只知天文与地理(成语一句) 不省人事 南腔北调我不爱(鲁迅篇目) 好东西歌 是进亦忧退亦忧(成语一句) 乐在其中 岁寒唯见松与竹(德国地名) 不来梅 中间一谜容易猜(成语一句) 左右为难 天时人和只寻常(打一国家) 奥地利 参赛者中午歇息(毛泽东诗词) 只争朝夕 净旦丑末皆逊色(计生名词) 优生

11.字义会意——侧衬法

“侧衬”,又叫“侧面会意”,亦称“衬扣法”,也就是谜面文义从侧面衬托出底句之意。这类谜的特点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关(不是相反)词义的词,一个在谜面立意,而另一个在谜底加以说明,使底面互相映衬。

【谜例1】 学生后入内 (四字荣誉称号)

【猜谜思路】 “学生”与“教师”是两个相关的词,谜面叙述学生后入内,从侧面衬托出“先进入的是教师”。

【谜底】 先进教师

“先进教师”原指“可为表率的教师”,现别解为“教师先进去”和谜面“学生后入内”相映衬。

【谜例2】 自己的事自己做 (三字简称)

【猜谜思路】 “自己的事自己做”和“自己的事别人代做”是相对两方面,谜面中说明自己的事由自己来做,从侧面映衬出不需要别人代替,也就是“省得别人代替”,衬扣出“省人代”。

【谜底】 省人代

“省人代”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现别解为“免去别人代替”和谜面相映衬。

侧衬法灯谜练习题

口说无凭 (三字证件) 一向不自量 (三字称谓) 啦啦队不设座位 (运输配套设施) 战争,让女人走开 (四字体育用语) 第五盘才决胜负 (东北地名) 向爷爷进献鲜花 (老女排队员) 打工何须出远门 (四字围棋用语)

集体荣誉第一位 (四字比赛用语) 兄弟九个数他小 (二字动物名称) 守街亭谆谆嘱马谡 (四字外交名词)

侧衬法灯谜练习题谜底

口说无凭 (三字证件) 借书证 一向不自量 (三字称谓) 老丈人

啦啦队不设座位 (运输配套设施) 加油站 战争,让女人走开 (四字体育用语) 男子单打 第五盘才决胜负 (东北地名) 四平 向爷爷进献鲜花 (老女排队员) 孙晋芳 打工何须出远门 (四字围棋用语) 就地做活 集体荣誉第一位 (四字比赛用语) 个人名次 兄弟九个数他小 (二字动物名称) 八哥

守街亭谆谆嘱马谡 (四字外交名词) 和平共处

12.字义会意——借代法

“借代”,也称“假借”,就是根据谜面的文义以假借替代入谜。通俗一点说,就是借一个词来替代,但被“借”的词必须与谜面互为对象,以达到底面呼应。被借用的“代词”范围无所不包,如人名、物名、地名、历史朝代、时间、方位、符号、天干地支等等。

<1>人名借代:以人物的名、字、姓氏、外号、别名、职称、官衔等替代。

【谜例1】 鲁迅逝世 (成语一)

【猜谜思路】 鲁迅,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鲁迅”扣“树人”,用的就是借代的手法。“逝世”和“百年”,同义互扣,都是去世的意思。

【谜底】 百年树人

“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材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材是不容易的,现别解为“去世的是周树人”与谜面呼应。

【谜例2】 少年有为(二字新词)

【猜谜思路】 谜面原义“年轻而有所作为”,入谜时,“有为”别解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用借代法,以名扣姓,所以“有为”扣“康”。“少年”扣“小”,同义互扣,都解释为年纪小。

【谜底】 小康

“小康”原指经济比较宽裕,现别解为“少年康有为”与谜面呼应。

<2> 地名借代:以地名或地名的简称/别称/古称等替代。

【谜例1】 绿化北京 (《水浒》人物)

【猜谜思路】 北京为古代燕国所在地,所以古称北京为“燕京”或“燕”,用借代法“北京”扣“燕”。“绿化”指广泛种植花草树木,使环境优美卫生,现别解为“使......变为绿色”,扣“青”。

【谜底】 燕青

燕青为水浒一百零八将之一,现别解为“北京一片深绿色”切合谜面之意。

<3> 物名借代:以物品、动物、植物的别名或简称替代。

【谜例1】 大李、小李和老李(打东北地名一)

【猜谜思路】 谜面借用一部喜剧电影名字,其中的“李”不作姓氏解,而是别解为物名“李树”,故谜底以大概念的“树”扣小概念的“李”,即以统称“树”扣之。

【谜底】 三棵树

<4> 朝代借代: 以历史朝代名、帝王的姓氏、名字或年号替代。

【谜例1】唐代瑰宝 (明朝药学家)

【猜谜思路】唐代帝王姓李,用借代法“唐代”扣“李时”,“瑰宝”扣“珍”。

【谜底】李时珍

“李/时珍”,姓李名时珍,现顿读为“李时/珍”,别解为“李氏时期的珍宝”和谜面相呼应。

<5> 时间借代:借用年、四季、月、日、星期以及节日、节气等与时间有关的词汇,相互间等量替代。

【谜例1】农历十月初一(广西地名)

【猜谜思路】农历十月的别名“阳”,取“阳”替代“农历十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用“朔”替代“初一”。

【谜底】阳朔

【谜例2】儿童节放假 (中成药)

【猜谜思路】儿童节为六月一日,可假借为“六一”。“放假”会意为“散学”,扣“散”。

【谜底】六一散

“散(san第三声)”,愿义药粉,现读成san(第四声),作“散学”解,为“学校放假”的方言。

<6>方位借代:常以五行替代五方,“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古代以金代表西方,木代表东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此外,还以“阳”替代山的南面或江河的北面,以“阴”替代山的北面或江河的南面等等。

【谜例1】火势正旺 (江西市名)

【猜谜思路】谜面顿读为“火/势正旺”,用借代法“火”扣“南”,“势正旺”用正面会意法扣“昌”。

【谜底】南昌

“南昌”为江西省会,现别解为“南方正兴旺”切合谜面别解意。

【谜例2】江南草可结(字)

【猜谜思路】“江南”可用“阴”来替代,“草”用草字头“艹”来替代。“可结”表示可结合在一起,把“阴”与“艹”结合为“荫”。

【谜底】荫

<7>符号借代:“+”的借代:正、是、加;“-”的借代:负、非、减;“x”的借代:错、误、乘。

【谜例1】十月一日 (成语)

【猜谜思路】用借代法,“十”扣“是”,“一”扣“非”。“月”和“日”是由“明”分开的。

【谜底】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原指“对的和错的分得很清楚”,现别解为:“是(+)”和“非(-)”把“明”字分开(成日、月)。

<8>地支借代: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之间的借代(子 - 鼠)、(丑 - 牛)、(寅 - 虎)、(卯 - 兔)、(辰 - 龙)、(巳 - 蛇)、(午 - 马)、(未 - 羊)、(申 - 猴)、(酉 - 鸡)、(戌 - 狗)、(亥 - 猪),还有十二地支与对应的时间或顺序的借代等。

【谜例1】夜半去 (三字口语)

【猜谜思路】一天十二个时辰,“夜半”正好是子时,用借代法“夜半”扣“子”。会意为“出去的时刻是子时”扣底。

【谜底】出点子

“出/点子”原义出主意,现顿读为“出点/子”,别解为“出去的时刻是子时”与谜面呼应。

【谜例2】未入灯谜之门 (成语)

【猜谜思路】谜面原指还没有熟悉灯谜的门路。猜谜时用借代方法,以“羊”代“未”,用“虎”代“灯谜”(灯谜又叫文虎)。谜面经借代后变成“羊入虎之门”,可猜“羊落虎口”。

【谜底】羊落虎口

借代的内容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介绍。必须十分注意的是,在灯谜中凡用借代,必须是有根有据的,不能生造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