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尤其是白居易在中晚唐直至宋初,地位是相当高的。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酉阳杂俎》卷八记:有人?自颈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人称?白舍人行诗图?。又记:女子诵得《长恨歌》,?遂索值百万?(白居易《与元九书》也有类似的记述)。杜牧、司空图对因元白诗流行而形成的文学风气大为不满,杜牧说:?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司空图则称白居易为?都市豪估?。这些否定性的评价,其实都反映了他们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后世,对元白的评价是不一的,苏轼用?元轻白俗?一词来表示不满,而赵翼则充分肯定他们?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五、白居易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一篇《长恨》有风情。?
1. 有叙事的框架。但叙事笔墨极简,而重在心理描写与环境气氛的渲染。它还是七言歌行史上重要的一页。对吴梅村的影响。赵翼评云:?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
2. 《长恨歌》是历史题材,但超越了一般史实,吸收了传奇与变文的一些养料,注重发掘奇的内容,甚至还投射进一些个人的感情。全诗突出的是感伤情调。(可参读陈寅恪《元白笺诗证稿》、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 3. 《琵琶行》是现实题材,?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命运恰好与诗人白居易的贬谪遭遇关河,故一洒伤心之泪。全篇自然描写,如?瑟瑟?的枫叶荻花,?江浸月?的画面,无不渲染出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这同情的内里乃是自伤。 第三节 韩孟诗派
意象生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韩孟。李贺。 一、韩孟诗派的名称和成员
元白诗派外,中唐诗变的另一端是韩孟诗派的出现。
韩愈(768-824)和孟郊(751-814)相识于贞元八年(792),后来又长期游从、唱酬,并吸附了张籍、李翱、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诗人参加,逐渐形成韩孟诗派,确立群体风格。这个诗派,开头以孟郊为首,后来,韩愈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加上他独创的新体式和达到的成就得到
同派诗人的公认和仿效,而成为诗派的首领。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
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主要包括?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 二、诗派的共同特征
1. 多写古体诗。除贾岛偏爱五律外,其他成员都很少写律体,而更偏爱古体。孟郊以五古为主,韩愈以七古为优。古体较少束缚,可以容纳他们自由驰骋才情。 2. 话语和意象的生新、刻琢。韩孟有明确的反熟滥、反陈腐的意识,他们在话语和意象上有意选用人所罕用的。或者僻字险韵,语词组合新巧,或者营造奇险、生冷、怪诞的意象。
3. 以文为诗。长短错落、跳宕变化的散体句。长篇排比的赋式句。虚词的大胆采入。音韵的一反常规。乍起陡转的章法新创。 三、韩愈诗
叶燮《原诗》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韩愈诗学李杜而加以变化的,所形成的是震荡乾坤、陵暴万类的气魄和风格。读韩诗,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强劲的气势,以及它驰骋雄怪,镌劖造化的气魄与力量。
韩愈的?力大思雄?,是为了表现躁动不平、怨愤无端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批判力量。
韩愈诗散文化与议论化成分很突出。形成新的诗歌范型,并对宋诗具有奠基意义。 四、孟郊与李贺
孟郊用语刻琢而古拙,气象生冷和荒寒。《秋怀》其二、《寒地百姓吟》。 李贺是个短命的天才诗人,他以27年的生命酿造出了凄艳瑰诡的诗境,在韩孟之外,别创?长吉体?。
1. 奇特陌生的造语、迷人而可怖的诗境。 2. 秾艳、阴郁、幽冷的色彩。
3. 与韩愈光怪陆离、令人震惊、令人瞠目的以人力营造者不同,李贺是凭着病态的天才的幻觉,以一种非常规思维从自然中捕捉到的奇异与荒诞,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马瘦如铜,敲一敲会发出金属声(《马诗》);太阳仿佛就是一个玻璃体,敲敲发出的就是玻璃声(《秦王饮酒》),铜人、铜驼虽然是铜铸,但离别时也会流泪,泪水肯定像铅汁般的重(《金铜仙人辞汉歌》)。
参阅王礼锡《李长吉评传》(见《王礼锡诗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钱锺书《谈艺录》、陈允吉《李贺:天才的畸零儿》,张剑《20世纪李贺研究述论》(刊于《文学遗产》2002第6期)。
第四节 李商隐
一、李商隐的地位及评价
袁行霈主编本《中国文学史》有这样一段描述: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在盛唐和中唐已经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任何诗歌都这样那样地表现着心灵世界,李商隐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对心灵世界的丰富层次,它的变化的复杂奥妙,它的清晰的和不清晰的难以言说的领域,做了前所未有的细腻、传神的展示。围绕表现心灵世界,他在对于诗歌语言潜在能力的发掘,比兴象征手法和典故运用等方面,亦有许多独到的探索。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三、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上做出重要贡献。他所创写的无题诗,在诗歌中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新体式。他的咏史诗,情韵深长,善于突破?史?的拘限,真正进入?诗?的领域,将咏史诗的创作,往更具典型性、抒情性的境界推进。他的咏物诗,托物寄怀,表现诗人独特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在物与我、形与神、情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做出了新贡献。四、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清代吴乔云:?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
义山。?(《西昆发微序》)李商隐确实是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再次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 二、李商隐的咏史诗
1. 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参考吴调公《李商隐研究》、董乃斌《李商隐评传》自学。
2. 李商隐存诗600多首,其中政治诗约有百首,这些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篇章,是李商隐的人生中重要的内容。但从艺术个性看,他的咏史诗成就要更高。这些诗不是一般地发思古之幽情,它的指向乃在现实。
3. 《隋宫》、《马嵬》、《齐宫词》等都是从近代史实中选取几桩最普通、琐碎的加以拼接,但是诗人的反讽态度、冷峻的思致却在委婉含蓄的笔触中渗透出来。至于《贾生》则更是借题发挥,发尽了诗人满腹的牢骚。 三、?无题诗?和婉曲细密的诗风
1. ?无题诗?名称及其范围。或自标?无题?之目,或取首二字为题,都可视为?无题诗?。马茂元先生解释是:?因为涉及爱情,不便明写。?纪昀也认为,这些诗都是有寓意的:或确有寄托,或戏为艳体,或实有本事。
2. 骈文与散文消长、兴替的结果。如前所说,骈文是唐代市场很大的文体,但自南北朝以来一直存在着反骈复古的力量,这种力量长期潜滋暗长,到了中唐,终于积蓄为巨大的破坏和建设的声势。
3. 结构。章培恒主编本《中国文学史》:?李商隐的诗在结构上比起盛、中唐诗人来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常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境,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 3. 意象。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一批诗把盛唐大气包举、含蓄蕴藉的诗转变为细美幽约;把壮丽劲健转变为凄艳婉曲。在李诗中,我们看到的是: 秾丽的色调。香艳的气息。幽细的形质。柔婉的风神。迷茫哀婉、如梦似幻的情调。这种诗境与诗的风神有了疏离,而与词境有了更多近似。故缪钺《论李义山诗》一文云:?义山虽未尝作词,然其诗实与词有意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