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深曲要眇,文章之格调词句不足以达之也,于是有诗焉。文显而诗隐,文直而诗婉,文质言而诗多比兴,文敷畅而诗贵蕴藉,因所载内容之精粗不同,而体裁各异也。诗能言文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文之所能言,则又因体裁,运用之限度有广狭也。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诗体又不足以达,或勉强达之,而不能曲尽其妙,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兹所谓别创新体者,非必一二人有意为之,乃出于自然试验演变之结果。词之起源,上已言之,不过由于中唐诗人,就乐谱之曲折,略变整齐之诗句,作为新词,以祈便于歌唱而已。故白居易、刘禹锡诸人之词,其风味与诗无大异之调,而每调中句法参差,音节抗坠,较诗体为轻灵变化而有弹性,要眇之情,凄迷之境,诗中或不能尽,而此新体反适于表达。一二天才,专就其长点利用之,于是词之功能益显,而其体亦遂确立。 【评】此节文字从文体判别的角度,就内质区分了诗词文三种文体,体贴入微。?句法参差,音节抗坠??轻灵变化而有弹性?可以说是词之别于诗的外形,?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则是词别于诗之内质。缪先生的这一入微之论,本之于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按,?诗之境阔,词之言长?非常精妙,许渊冲先生把这八个字英译为:\verse is broader in scope, the lyric deeper in expression.\得之。 四、唐代敦煌词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使我们得以看见词的早期形态。据王重民所辑《敦煌曲子词集》,有160多首,而且有令词和中长调。其中多数可以推断出自民间,其风格真率、朴素,形式没有凝定,衬字较常见。

【本节推荐书目】

夏承焘 吴熊和:读词常识,中华书局1981 吴丈蜀:词学概说,中华书局2000

万云骏:诗词曲欣赏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二节 中晚唐与温韦花间词 一、文人习词

文人习词大约始于唐中宗时期,沈佺期即有《回波乐》之作,玄宗李隆基亦有《好时光》,但彼时所作甚少,至盛中唐,才有较多的文人染指习词,其著者为张志和、戴叔伦、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但直到晚唐,文人习词才不是一时兴到之事,才逐渐成为一种专项训练的文体,词的专家和专集就是从这时才出现。所以,词的第一个兴盛期是晚唐。 二、花间集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选集,编者为赵崇祚,序者为欧阳炯,共收集温庭筠、韦庄以下共18位词人所作的500首词。所收词除温韦之外,大多或生于西蜀,或仕于彼地,所作在体式、内容、情调、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近似性。史称为花间派或西蜀词派。花间词人除温韦之外,成就较高的是:孙光宪、李珣、欧阳炯、和凝。 1.形式:以令词为主,中长调词绝少。

2.内容:多写享乐生活、都市风光、南国风情,偏好男女恋情,爱作感官体验性的刻划。

3.审美情调:富贵气、脂粉气,绮思怨情是花间词的基本特色。 三、温韦

1.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是早期文人词的代表,在他们的共同影响下,才形成了花间词派,产生了花间词风。 2.?花间鼻祖?温庭筠

其词收于《花间集》有66首,冠于花间集。外在形貌:富贵高雅、香艳密丽。情感内质:心绪化、幽怨感。表现方式:意象叠印,结构跳跃。(推荐阅读杨海明《唐宋词中的?富贵气?》,《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重点讲读?小山重叠金明灭?、?梳洗罢?。 3.清秀疏淡的韦庄词

《花间集》收韦庄词48首。况周颐《唐五代词人考略》:?韦庄词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胡适《白话中国文学史》:?庄词长于描写,技术朴素,多用白话,一扫温庭筠一派纤丽浮文习气,在词史上可谓一开山大师。?

【本节推荐书目】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华钟彦《花间集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 高峰《花间词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第三节 二主与南唐词 一、南唐词

南唐词的兴起略晚于西蜀,代表是南唐君臣三人。由于南唐君臣文化修养稍高,艺术趣味稍雅,故南唐词风亦有别于花间。与花间词相比,南唐词文人化的色彩更浓,艺术性要更高,对宋词的影响更为深刻。 二、冯延巳与二主 1.冯延巳

据宋人所辑《阳春集》,冯延巳词有119首,除去主名有争议的部分词作,也有90多首,仍为五代词人之冠。冯还是宋前期词的最直接鼻祖,刘熙载《艺概》以为:?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当代词家龙榆生亦称冯延巳?在五代为一大作家,与温韦分鼎三足,影响北宋诸家者尤巨。南唐歌词种子,向江西发展,辙迹可循,冯氏实其中心人物。?

重点讲读《谒金门》,要求学生自读《蝶恋花》。 2.二主

中主李璟存词4首,但一首《摊破浣溪沙》便足以名家,正如张若虚以《春季花月夜》而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后主李煜则更是南唐词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有云:

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王国维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十五)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本节推荐书目】

王兆鹏《李璟李煜冯延巳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四节 晏欧与北宋前期词 一、宋仁宗时期词坛复兴的缘由

宋初60年词坛沉寂,到宋仁宗时期,著名词人柳永、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等登上词坛,宋词的创作才逐渐步入高度繁荣并迅速发展的轨道。仁宗朝,词坛复兴的两大缘由:

1.宋朝立国重文轻武,最高统治者有意倡导士大夫歌舞享乐之风。到了仁宗时期,政治得到巩固,新一代的文人在新朝环境中成长,在这种歌舞享乐的文化环境中,最适合用词的形式进行创作。

2.王易《词曲史〃衍流第四》:?有宋词流之盛,多由君上之提倡。北宋则太宗为词曲第一作家,真、仁、神三宗俱晓声律;徽宗之词尤擅胜场。?如宋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总三百九十?(《宋史?乐志》)统治者的提倡,燕乐新声的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