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试题库二——选择题题及解答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烷烃 第三章 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五章 环烷烃 第六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芳烃

第八章 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 第九章 卤代烃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第十二章 羧酸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五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第十九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

A. CH3CH2Cl B. H2C=CHCl C. HC≡CCl 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

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 B. 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含碳的化合物 3. 1828年维勒(F. 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

A.碳酸铵 B. 醋酸铵 C. 氰酸铵 D. 草酸铵 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

A.配价键结合 B. 共价键结合 C. 离子键结合 D. 氢键结合 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 )

A. C6H13 B. C5H9Cl2 C. C8H16O D. C7H15O 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 H-C B. C-O C. H-O D. C-N 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 C2H5OC2H5 B. CCl4 C. C6H6 D. CH3CH2OH 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 H2O B. CH3OH C. CHCl3 D. C8H18

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 庚烷 B. 石油醚 C. 水 D. 苯

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 )

A. 键 B. 氢键 C. 所有碳原子 D. 官能团(功能基)

第二章 烷烃

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

A.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那个都不是

2. 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

A.氟 B. 氯 C. 溴 D. 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

A. 异裂 B. 均裂 C. 不断裂 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 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

A. 正己烷 B. 2,3-二甲基戊烷 C. 3-甲基戊烷 D. 2,3-二甲基丁烷 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 )的异构体 ( )

A. 支链较多 B. 支链较少 C. 无支链 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 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

A. CH2ClCH2Br B. CH2ClCH2I C. CH2ClCH2Cl D. CH2ICH2I 8. ClCH2CH2Br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

A. 顺交叉式 B. 部分重叠式 C. 全重叠式 D. 反交叉式 9. 假定甲基自由基为平面构型时,其未成对电子处在什么轨道 ( )

A. 1s B. 2s C. sp2 D. 2p 10. 下列游离基中相对最不稳定的是 ( )

A. (CH3)3C. B. CH2=CHCH2. C. CH3. D. CH3CH2. 11. 构象异构是属于 ( )

A. 结构异构 B. 碳链异构 C. 互变异构 D. 立体异构 12.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是正确的? ( )

A、乙基丙烷 B. 2-甲基-3-乙基丁烷 C. 2,2-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 D. 3-甲基-2-丁烯 13.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不符合系统命名法? ( )

A.2-甲基-3-乙基辛烷 B.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C. 2,3-二甲基-5-异丙基庚烷 D. 2, 3, 5-三甲基-4-丙基庚烷

14. 按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以下四种烷烃① 庚烷 ②2,2-二甲基丁烷 ③己烷 ④ 戊烷

( )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异己烷进行氯化,其一氯代物有几种?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6.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2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式是 ( )

A.C(CH3)4 B. CH3CH2CH2CH2CH3 C. (CH3)2CHCH2CH3 17. 下列分子中,表示烷烃的是 ( )

A. C2H2 B. C2H4 C. C2H6 D. C6H6 18.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同系物的是 ( )

A. C2H6和C4H8 B. C3H8和C6H14 C. C8H18和C4H10 D. C5H12和C7H14

19. 甲烷分子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结构,而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其原

因之一是甲烷的平面结构式解释不了下列事实 ( ) A. 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 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CH4是非极性分子

20. 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能生成一氯化物异构体的数目是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1. 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确方法是 ( )

A. 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 B. 电石直接与水反应

C. 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和物加热至高温 D. 醋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和物加热至高温

第三章 烯烃

1. 在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中,主要生成卤素连在含氢较( )的碳上 ( )

A. 好 B. 差 C. 不能确定 2. 烯烃双键碳上的烃基越多,其稳定性越 ( )

A. 好 B. 差 C. 不能确定

3. 反应过程中出现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而且相互竟争的反应是 ( )

A. SN2与E2 B. SN1与SN2 C. SN1与E1

4. 碳正离子a.R2C=CH-C+R2 、 b. R3C+、 c. RCH=CHC+HR 、 d. RC+=CH2稳定性次序为

( )

A. a>b>c>d B. b>a>c>d C. a>b≈c>d D. c>b>a>d 5. 下列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最活泼的是 ( )

A. (CH3)2C=CHCH3 B. CH3CH=CHCH3 C. CH2=CHCF3 D. CH2=CHCl3 6. 下列反应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 A.CH2+CH3B.CH3CH+CH3C.CH3C CH3+CH3

A. A>B>C B. A>C>B C. C>B>A D. B>C>A 7. 1-己烯、顺-3-己烯和反-3-己烯三者相对稳定性的次序是 ( )

A. 反-3-己烯>顺-3-己烯>1-己烯 B. 1-己烯>顺-3-己烯>反-3-己烯 C. 顺-3-己烯>1-己烯>反-3-己烯

8. 在烯烃与HX的加成反应中,反应经两步而完成,生成( )的一步是速度较慢的步骤( )

A. 碳正离子 B. 碳负离子 C. 自由基 9. 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化合物,其异构体数为 (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 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进行亲电加成反应的是 ( )

A.CH2=CHCH=CH2 B.CH3CH=CHCH3 C.CH3CH=CHCHO D.CH2=CHCl 11. 马尔科夫经验规律应用于 ( )

A. 游离基的稳定性 B. 离子型反应 C. 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D. 游离基的取代反应 12. 下列加成反应不遵循马尔科夫经验规律的是 ( )

A. 丙烯与溴化氢反应 B. 2-甲基丙烯与浓硫酸反应

C. 2-甲基丙烯与次氯酸反应 D. 2-甲基丙烯在有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反应 13. 若正己烷中有杂质1-己烯,用洗涤方法能除去该杂质的试剂是 ( )

A. 水 B. 汽油 C. 溴水 D. 浓硫酸

14. 有一碳氢化合物I,其分子式为C6H12 ,能使溴水褪色,并溶于浓硫酸,I加氢生成正

己烷,I用过量KMnO4氧化生成两种不同的羧酸,试推测I的结构 ( ) A. CH2=CHCH2CH2CH2CH2 B. CH3CH=CHCH2CH2CH3 C. CH3CH2CH=CHCH2CH3 D. CH3CH2CH=CHCH=CH2

+15. 下列正碳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 )

A.+CH3CH3B.+CH3CH3C.+CH3D.CH2CH3 CH3

16. 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 )

A.CHCHCCOH32CH3C.CH3CCHCH2CH3CH3D.H2CCH2 B.CH3CHCCH3CH3

17. 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与稀、冷KMnO4溶液反应得到内消旋体的是 ( )

A.CH2CHCH2CH3C.CH3CCCH3B.CH2C(CH3)2D.CH3HCCHCH3 HH

18. 下列反应进行较快的是( )

CH3KOH/C2H3OHCH3ClCH3A. CH3KOH/C2H3OHCH3CH3B.Cl3

19. 下列化合物稳定性最大的是 ( )

CHCH3

A.H3CC.H3CCH2CH3B.D.H3CCH3CH3CH3

H3C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 在含水丙酮中,p-CH3OC6H4CH2Cl的水解速度是C6H5CH2Cl的一万倍,原因是 ( )

A.甲氧基的-I效应 B. 甲氧基的+E效应 C. 甲氧基的+E效应大于-I效应 D. 甲氧基的空间效应 2. 下列化合物中氢原子最易离解的为 ( )

A. 乙烯 B. 乙烷 C. 乙炔 D. 都不是

3. 二烯体1,3-丁二烯与下列亲二烯体化合物发生Diels-Alder反应时活性较大的是 ( )

A. 乙烯 B. 丙烯醛 C. 丁烯醛 D. 丙烯 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较强的为 ( )

A. 乙烯 B. 乙醇 C. 乙炔 D. H2

5. 在CH3CH=CHCH2CH3化合物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 ( )氢被溴取代的活性最大

A. 1-位 B. 2-位及3-位 C. 4-位 D. 5-位 6. 下列物质能与Ag(NH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

A. 乙醇 B. 乙烯 C. 2-丁炔 D. 1-丁炔

7. 下列物质能与Cu2Cl2的氨水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 ( )

A. 乙醇 B. 乙烯 C. 2-丁炔 D. 1-丁炔 8. 以下反应过程中,不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 ( )

A. SN1 B. E1 C. 烯烃的亲电加成 D. Diels-Alder反应 9. 在sp3, sp2, sp杂化轨道中p轨道成分最多的是( )杂化轨道( )

A. sp3 B. sp2 C. sp

10. 鉴别环丙烷,丙烯与丙块需要的试剂是 ( )

A. AgNO3的氨溶液;KMnO4溶液 B. HgSO4/H2SO4; KMnO4溶液 C. Br2的CCl4溶液;KMnO4溶液 D. AgNO3的氨溶液 11. 结构式为CH3CHCICH=CHCH3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数目是 ( )

A. 1 B. 2 C. 3 D. 4

12. 1-戊烯-4-炔与1摩尔Br2反应时,预期的主要产物是 ( )

A. 3,3-二溴-1-戊-4-炔 B. 1,2-二溴-1,4-戊二烯 C. 4,5-二溴-2-戊炔 D. 1,5-二溴-1,3-戊二烯

13. 某二烯烃和一分子溴加成结果生成2,5-二溴-3-己烯,该二烯烃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两分

子乙酸和一分子草酸,该二烯烃的结构式是 ( )

A. CH2=CHCH=CHCH2CH3 B. CH3CH=CHCH=CHCH3 C. CH3CH=CHCH2CH=CH2 D. CH2 =CHCH2CH2CH=CH2 14. 下列化合物无对映体的是 ( )

A.H3CH3CHCH3

B.H3CCHCCHCH3 C3H7C.H5C6CHCCHC6H5D.H5C6N+CH3I-C2H5

15. 下列炔烃中,在HgSO4-H2SO4的存在下发生水合反应,能得到醛的是( )

CHCCCHA.33B.CH3CH2CH2CCHD.HCCH

16. 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该化合物可吸收两分子溴,不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用

C.CH3CCH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 A.CH3CCCH2CH3C.CH2CHCHCHCH3B.HCCCHCH3CH3D.H2CCCHCH2CH3

17. 下面三种化合物与一分子HBr加成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

A.PhCHCH2B.pO2NC6H4CHCH2C.pCH3C6H4CHCH2

第五章 环烷烃

1. 环已烷的所有构象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

A. 船式 B. 扭船式 C. 椅式

2. 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戊烷的稳定性顺序 ( )

A. C>D>B>A B. A>B>C>D C. D>C>B>A D. D>A>B>C 3. 下列四种环己烷衍生物其分子内非键张力(Enb)从大到小顺序应该( )

A.(CH3)3CCH3CH3B.(CH3)3CCH3D.C(CH3)3 CH3C.C(CH3)3A. A>B>C>D B. A>C>D>B C. D>C>B>A D. D>A>B>C 4. 1,3-二甲基环己烷不可能具有 ( )

A. 构象异构 B. 构型异构 C. 几何异构 D. 旋光异构 5. 环烷烃的环上碳原子是以哪种轨道成键的?( )

A. sp2杂化轨道 B. s轨道 C. p轨道 D. sp3杂化轨道

6. 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相连成环状,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与溴加成的一类化合物是( )

A. 环烯烃 B. 环炔烃 C. 芳香烃 D. 脂环烃

7. 环烷烃的稳定性可以从它们的角张力来推断,下列环烷烃哪个稳定性最差? ( )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己烷 D. 环庚烷 8. 单环烷烃的通式是下列哪一个? ( )

A. CnH2n B. CnH2n+2 C. CnH2n-2 D. CnH2n-6

9. 下列物质的化学活泼性顺序是①丙烯 ②环丙烷 ③环丁烷 ④丁烷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10. 下列物质中,与异丁烯不属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2-丁烯 B. 甲基环丙烷 C. 2-甲基-1-丁烯 D. 环丁烷

CH3CH2CH311.

HH的正确名称是 ( )

A. 1-甲基-3-乙基环戊烷 B. 顺-1-甲基-4-乙基环戊烷 C. 反-1-甲基-3-乙基戊烷 D. 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

1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12个C-H键可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用符号( )表示 ( )

A. α与β B. σ与π C. a与e D. R与S 13. 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 )

CH3 A.C.++KMnO4/H+B.D.+H2Ni高温

14. 下列化合物燃烧热最大的是 ( )

A.B.C.Br2hv+KMnO4/H3O+

D.

15. 下列物质与环丙烷为同系物的是 ( )

CH3A.CH3CHB.C.D.

16. 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 )

A.HHCH3CH3B.CH3H3CC.CHCH3D.CH3CH33

17. 下列1,2,3-三氯环己烷的三个异构体中,最稳定的异构体是 ( )

A.ClClClB.ClC.ClClClClCl

第六章 对映异构

1. 下列物质中具有手性的为( )。 (F表示特定构型的一种不对称碳原子,a表示一种非手性基团) ( )

A.aaFFB.ClBrClC.CH3CCH3BrD.H3CCH3

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 ( )

A.HB.HClHClC.HCH3CH3D. CH3CH3H

3.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手性的为(E为含有手性碳的基团) ( )

A.HHB.abCCCabEC.EaaD.H3CCH3

4. 化合物具有手性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分子中不具有 ( )

A. 对称轴 B. 对称面 C. 对称中心 D. 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5. 将手性碳原子上的任意两个基团对调后将变为它的 ( )

A. 非对映异构体 B. 互变异构体 C. 对映异构体 D. 顺反异构体 6. “构造”一词的定义应该是 ( )

A. 分子中原子连接次序和方式 B. 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C. 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

7. 对映异构体产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 )

A. 分子中有不对称碳原子 B. 分子具有手性 C. 分子无对称中心 8. 对称面的对称操作是 ( )

A. 反映 B. 旋转 C. 反演 9. 对称轴的对称操作是 ( )

A. 反映 B. 旋转 C. 反演

10. 由于σ-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异构称作为( )异构

A. 构造 B. 构型 C. 构象 11. 下列各对Fischer投影式中,构型相同的是( )

A.HOCO2HH和HCH3OHCO2HCH3B.HOHCO2H和H3CCH3OHCO2HH

1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 ( )

OH ClBrHBrCO2HC.HA.B.ClHClHCH313. 下列有旋光的化合物是 ( )

A.COHCO2HB.ClClC.NOHOCCO2HO2NHD.ClHBr

D.H3CClCCCCH3CH3222

14. 下面化合物分子有手性的是( )

H3CPhCH3PhCCCA.CCCB.HHH3CPhH5C2HC2H5C2H5CCCD.C.CCCH HCH3H

1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手性的分子是 ( )

A.H3CCH3CCCHHCH2CO2HC.HOCO2HCH2CO2HCH3OH等同的分子是( ) HB.HOHHO2CHCO2HHOHClHClD.

16. 下列与C2H5 A.HOHCH3HB.C2H5OHCH3C.HOHCH3C2H5 C2H5 CH3C2H5BrHH3CH17. H 与 HCH3为( ) Br CHCH3 25

A. 对映异构体 B. 位置异构体 C. 碳链异构体 D. 同一物质 CH3Br的对映体是 ( ) 18. HC2H5 A.HC2H5BrCH3B.H5C2HBrCH3C.H3CBrHC2H5

19. H3CCHCH3与 H3CCHH是什么关系( )

CH3H A. 对映异构体 B. 位置异构体 C. 碳链异构体 D. 同一化合物

第七章 芳烃

1. 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

A. 甲苯 B. 苯酚 C. 硝基苯 D. 萘

2.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Friedel-Crafts(付-克)反应的是 ( )

A. 甲苯 B. 苯酚 C. 苯胺 D. 萘 3. 下列物质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吡咯 B. 噻吩 C. 吡啶 D. 环辛四烯 4. 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最活泼的是 ( )

A. 苯 B. 对二甲苯 C. 间二甲苯 D. 甲苯

5. 下列物质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 氯苯 b. 苯酚 c. 苯甲醚 d.硝基苯 e. 苯

( )

A.b>c>e>a>d B.a>b>c>d>e C.d>a>b>c>e D.e>d>c>b>a

6. 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最活泼的是 ( )

A. 苯 B. 对二甲苯 C. 甲苯 7.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是 ( )

A. 先加成—后消去 B. 先消去—后加成 C. 协同反应 8. 物质具有芳香性不一定需要的条件是 ( )

A. 环闭的共轭体 B. 体系的π电子数为4n+2 C. 有苯环存在 9. 以下反应过程中,不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 ( )

A.SN1 B.E1 C.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D.烯烃的亲电加成 10. 下列化合物不能进行Friedle-Crafts (付-克)反应的是 ( )

A. 甲苯 B. 苯酚 C. 硝基苯 D. 萘 11. 下列化合物哪个没有芳香性? ( )

A. 噻吩 B. 环辛四烯 C. [18]—轮烯 D. 奥 12.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

-+O-A.B.C.D.

13. 四种物质发生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

CH3OHNO2 A.B.C.D.

14. 最容易发生亲电取代的化合物是 ( )

A.NH2B.ClC.NO2D.CH3

1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ClB.+ClClC.D.

16. 下列环状烯烃分子中有芳香性的是 ( )

A.B.+C.D.

17. 苯乙烯用浓的KMnO4氧化,得到 ( )

A.CH2CO2HB.CH(OH)CH2OHC.CO2HD.CH2CO2H

18.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B.C.CH3CH3D.

NO2

第八章 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

1. 醛类化合物的醛基质子在1HNMR谱中的化学位移值(δ)一般应为 ( )

A. 9~10ppm B. 6~7ppm C. 10~13ppm D. 2.5~1.5ppm 2.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1680—18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乙醇 B. 丙炔 C. 丙胺 D. 丙酮 3. 紫外光谱也称作为( )光谱( )

A. 分子 B. 电子能 C. 电子 D. 可见 4. 下列物质在1H NMR谱中出现两组峰的是 ( )

A. 乙醇 B 1-溴代丙烷 C 1,3-二溴代丙烷 D. 正丁醇 5. 表示核磁共振的符号是 ( )

A. IR B. NMR C. UV D. MS

6. 某有机物的质谱显示有M和M+2峰,强度比约为1:1,该化合物一定含有 ( )

A. S B. Br C. Cl D. N

7. 在NMR谱中,CH3-上氢的δ值最大的是 ( )

A. CH3Cl B. CH3SH C. CH3OH D. CH3NO2

8.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3200~36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丁醇 B. 丙烯 C. 丁二烯 D. 丙酮

9. 下列化合物中,碳氮的伸缩振动频率在IR光谱中表现为( ) A.CH3CNB.CH3CHNCH3C.CH3NH2

A. A>B>C B. B>A>C C. C>B>A D. C>A>B

10. 分子式为C8H10的化合物,其1HNMR谱只有两个吸收峰,δ=7.2ppm,2.3ppm。其可能

的结构为 ( )

A. 甲苯 B. 乙苯 C. 对二甲苯 D. 苯乙烯

11. 有机化合物的价电子跃迁类型有下列四种,一般说来所需能量最小的是 ( )

A. σ-σ* B. n-σ* C. π-π* D. n-π*

12. 有机化合物共轭双键数目增加,其紫外吸收带可以发生 ( )

A. 红移 B. 紫移 C. 不变 D. 无规律 13. CH3CH2CH=CH2中有几种化学不等价质子( )

A. 3 B. 6 C. 4 D. 5

14. CH3CHCOCH3在通常情况下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将出现几组吸收峰( )

OH A. 3 B. 4 C. 5 D. 6

15. 下列化合物中,其1H NMR谱中氢原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

A.H3CCH3CH3Cl B.H3CClCH3C.H3CClD.Cl

16. 下列化合物的1H NMR谱中,具有最大化学位移的是( )

A.B.H2CCH2C.HCCH

17. 能用紫外光谱区别的一对化合物是 ( )

A. O 和 O B.

CH3C. 和

D. 和

18.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 ( ) A.B.C.

D.

第九章 卤代烃

1. 一般说来SN2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 ( )

A.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可逆反应 D. 二步反应 2. 卤代烷的烃基结构对SN1反应速度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

A. 空间位阻 B. 正碳离子的稳定性 C. 中心碳原子的亲电性 D. a和c 3. 在卤素为离去基团的SN反应中,Br离去倾向比Cl大的原因是 ( )

A. Br的电负性比Cl小 B. Br 的半径比Cl 大

C. 溴离子的亲核性强 D. C-Br键能键能比C-Cl键能小

4.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卤素负离子的亲核性大小次序为F->Cl->Br->I-的原因是 ( )

A.与卤素负离子的碱性顺序一致 B. 这些溶剂的极性小

C. 与溶剂形成氢键造成的 D. 溶剂使卤素负离子几乎完全裸露 5. Walden转化指的是反应中 ( )

A. 生成外消旋化产物 B. 手型中心碳原子构型转化 C. 旋光方向改变 D. 生成对映异构体

6. 手型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若邻位基团参预了反应,则产物的立体化学是 ( )

A. 构型保持 B. 构型转化 C. 外消旋化 D. A、B、C都不对

7. 在含水丙酮中,p-CH3OC6H4CH2Cl的水解速度是C6H5CH2Cl的一万倍,原因是 ( )

A. 甲氧基的-I效应 B. 甲氧基的+E效应 C. 甲氧基的+E效应大于-I效应 D. 甲氧基的空间效应 8. Grignard试剂指的是 ( )

A. R-Mg-X B. R-Li C. R2CuLi D. R-Zn-X 9. 试剂I-、Cl-、Br-的亲核性由强到弱顺序一般为 ( )

A. I->Cl->Br- B. Br->Cl->I- C. I->Br->Cl- D. Br->I->Cl-

10. 化合物A. C6H5CH2X、 B. CH2=CHCH2X、 C. CH3CH2X、 D. (CH3)2CHX发生SN2反

应的相对速度次序为 ( )

A. A>B>C>D B. A≈B>C>D C. B>C>D>A D. C>D>A>B

11. SN2反应中,产物分子若有手性的话,其构型与反应物分子构型的关系是 ( )

A. 相反 B. 相同 C. 无一定规律

12. 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氟、氯、溴、碘几种不同的卤素原子作为离去基团时,离去倾向

最大的是 ( )

A. 氟 B. 氯 C. 溴 D. 碘 13. SN2反应历程的特点是 ( )

A. 反应分两步进行 B. 反应速度与碱的浓度无关 C. 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R+ D. 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14. 比较下列各离子的亲核性大小A .HO-;B. C6H5O- ; C. CH3CH2O- ;D. CH3COO- ( )

A. C>A>B>D B. D>B>A>C C. C>A>D>B D. B>C>D>A 15. 下列情况属于SN2反应的是 ( )

A. 反应历程中只经过一个过渡态 B. 反应历程中生成正碳离子 C. 溶剂的极性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 产物外消旋化 16.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主要发生构型转化的反应是 ( )

A. SN1 B. SN2 C. E2 D. E1

17. 脂肪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中, 两种常见的极端历程是 ( )

A. SN1和 SN2 B. E1和E2 C. 匀裂和异裂

18. SN2反应的特征是:(ⅰ)生成正碳离子中间体;(ⅱ)立体化学发生构型翻转;(ⅲ)反应速

率受反应物浓度影响,与亲核试剂浓度无关;(ⅳ)在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强时容易发生。 ( )

A.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19. 氯苄水解生成苄醇属于什么反应 ( )

A. 亲电加成 B. 亲电取代 C. 亲核取代 D. 亲核加成

第十章 醇 酚 醚

1. 下列物质与Lucas(卢卡斯)试剂作用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A. 伯醇 B. 仲醇 C. 叔醇 2. 下列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 )

A. H2O B. CH3CH2OH C. 苯酚 D. HC≡CH 3. 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次序是( )

i. C6H5OH; ii. HC≡CH;iii. CH3CH2OH;iv. C6H5SO3H A.i > ii > iii > iv B. i > iii> ii > iv C. ii > iii> i > iv D. iv > i > iii > ii

4. 下列醇与HBr进行SN1反应的速度次序是( ) a.c.CH3OCH2OHCH2OHb.O2NA. b>a>c B. a>c>b C. c>a>b D. c>b>a 5. 下列物质可以在50%以上H2SO4水溶液中溶解的是 ( )

A. 溴代丙烷 B. 环己烷 C. 乙醚 D. 甲苯 6. 下列化合物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

A.o-CH3C6H4OH B.p- O2NC6H4OH C.p-CH3C6H4OH D.o-O2NC6H4OH

CH2OH

7. 能用来鉴别1-丁醇和2-丁醇的试剂是( )

A. KI/I2 B. I2/NaOH C. ZnCl2 D. Br2/CCl4 8. 常用来防止汽车水箱结冰的防冻剂是 ( )

A. 甲醇 B. 乙醇 C. 乙二醇 D. 丙三醇

9. 不对称的仲醇和叔醇进行分子内脱水时,消除的取向应遵循 ( )

A. 马氏规则 B. 次序规则 C. 扎依采夫规则 D. 醇的活性次序 10.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对映异构体的是 ( )

A. CH3CH2OH B. CCl2F2 C. HOCH2CHOHCH2OH D. CH3CHOHCH2CH3 11. 医药上使用的消毒剂“煤酚皂”俗称“来苏儿” ,是47—53%( )的肥皂水溶液 ( )

A. 苯酚 B. 甲苯酚 C. 硝基苯酚 D. 苯二酚 12. 下列RO-中碱性最强的是 ( )

A. CH3O- B. CH3CH2O- C. (CH2)2CHO- D. (CH3)3CO-

OHOH13. NO2 比 易被水蒸气蒸馏分出,是因为前者( ) NO2 A.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B. 硝基是吸电子基 C. 羟基吸电子作用 D. 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14. 苯酚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是由于 ( )

A. 羟基的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结果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B. 羟基的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B. 羟基只具有共轭效应 D. 羟基只具有诱导效应

15. 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 )

A. 甲醇 B. 乙二醇 C. 丙三醇 D. 异戊醇 16. 下列化合物中与HBr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

HOCHCH2CH3CH2CH2OHCH2CHCH3HA.B.C.OH3CCHCH2OHD.

17. 下列酚类化合物中,Pka值最大的是 ( )

OHOHOHOHA.B.C.D.N(CH3)2ClCH3NO2

18. 最易发生脱水成烯反应的 ( )

CHA.OHB.CH2OHC.OHCHCHCC323D.OH2H5

19. 与Lucas试剂反应最快的是 ( )

A. CH3CH2CH2CH2OH B. (CH3)2CHCH2OH C. (CH3)3COH D. (CH3)2CHOH 20. 加适量溴水于饱和水杨酸溶液中,立即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 )

A.OHCO2HBrB.BrBrOHCO2HC.BrOHCO2HBrD.OHOCBr 21. 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

A. 甲醚 B. 乙醇 C. 丙烷 D. 氯甲烷 22. 丁醇和乙醚是( )异构体 ( )

A. 碳架 B. 官能团 C. 几何 D. 对映

23. 一脂溶性成分的乙醚提取液,在回收乙醚过程中,哪一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 )

A. 在蒸除乙醚之前应先干燥去水 B. “明”火直接加热 C. 不能用“明”火加热且室内不能有“明”火 D. 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 24. 乙醇沸点(78.3℃)与分子量相等的甲醚沸点(-23.4℃)相比高得多是由于 ( )

A. 甲醚能与水形成氢键 B. 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醚不能 C. 甲醚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不能 D. 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甲醚不能 25. 下列四种分子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异构体的是 ( )

A. C2HCl3 B. C2H2Cl2 C. CH4O D. C2H6 26. 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冷浓硫酸中的是 ( )

A. 溴乙烷 B. 乙醇 C. 乙醚 D. 乙烯 27. 己烷中混有少量乙醚杂质,可使用的除杂试剂是 ( )

A.浓硫酸 B.高锰酸钾溶液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8. 下列化合物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的是 ( )

A. 冠醚 B. 瑞尼镍 C. 分子筛 29. 用Williamson醚合成法合成 A.C.OH+(CH)COH33Br+OC(CH3)3最适宜的方法是( )

H+B.ONa+(CH3)3CBr(CH3)3CONa

BrClD.CH3 30. 下列化合物能与镁的乙醚溶液反应生成格氏试剂的是 ( )

A.OHBrB.CO2HBrC.

第十一章 醛 酮

O 1. 该反应 (CH3)3CCC(CH3)3(CH3)3CMgBr1.Et2O2.H3O++ ,实际上得不到加成产物,欲制备

加成产物 [(CH3)3C]3C-OH, 需对试剂或条件作更改的是( )

A.第一步反应需加热 B. 换(CH3)3CMgBr为(CH3)3CLi C. 换(CH3)3CMgBr为[(CH3)3C]2CuLi D. 换溶剂Et2O为DMSO 2. 黄鸣龙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他的贡献是 ( )

A. 完成了青霉素的合成 B. 在有机半导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C. 改进了用肼还原羰基的反应 D. 在元素有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 醛类化合物的醛基质子在1HNMR谱中的化学位移值(δ)一般应为 ( )

A. 9~10ppm B. 6~7ppm C. 10~13ppm D. 2.5~1.5ppm 4.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

A. 乙醇 B. 乙醛 C. 异丙醇 D. 丙醇 5. 下列能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是 ( )

A. 异丙醇 B. 戊醛 C. 3-戊酮 D. 2-苯基乙醇 6. 下列能进行Cannizzaro(康尼查罗)反应的化合物是 ( )

A. 丙醛 B. 乙醛 C. 甲醛 D. 丙酮.

7. 化合物:A. HCHO、B. CH3CHO、C. CH3COCH3、D. C6H5COC6H5相对稳定性次序为 ( )

A. A>B>C>D B. A>C>D>B C. D>C>B>A D. D>A>B>C 8.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不对称结构的酮中烃基迁移的活性次序近似为 ( )

A. 苯基>伯烷基>甲基 B. 伯烷基>甲基>苯基 C. 甲基>伯烷基>苯基 9.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3200~36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丁醇 B. 丙烯 C. 丁二烯 D. 丙酮 10.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能用来制取醛酮的衍生物 ( )

A. 羟胺盐酸盐 B. 2,4-二硝基苯 C. 氨基脲 D. 苯肼

11. 下列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速度次序是i.HCHO; ii.CH3COCH3;

iii.CH3CHO; iv.C6H5COC6H5 ( ) A. i > ii> iii> iv B. iv > iii > ii > i

C. iv > ii > iii > i D. i > iii> ii> iv 12. 缩醛与缩酮在( )条件下是稳定的 ( )

A. 酸性 B. 碱性

13. 能够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试剂为 ( )

A. Al(i-PrO)3 , i-PrOH B. H2NNH2, NaOH, (HOCH2CH2)2O,△ C. ⑴ HSCH2CH2SH, ⑵ H2/Ni D. NaBH4 14. 下列试剂对酮基无作用的有 ( )

A. 酒石酸钾钠 B. Zn-Hg/HCl C. R2CuLi D. PhNH2 15. 下列反应能增长碳链的是( )

A. 碘仿反应 B. 羟醛缩合反应 C. 康尼查罗反应 D. 银镜反应 16.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为 ( )

A.COCH3B.CHOOHD.CH3CH2CH2CH2CHCH3 3223

17. 下列化合物中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

C.CHCHCHCOCH

A.COCH3B.CHCH3OHC.CH3CH2OHD.OH

18. 下列两个环酮与HCN加成的平衡反应中,平衡常数较大的是 ( )

A.O+HCNK1HOCNB.O+HCNK2HOCN

19. 下列含氧化合物中不被稀酸水解的是 ( )

OOOCH3H3COB.C.A.OH3CO20.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 )

A.OHOHB.C.OHOD.O

OD.

21.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α-重氮酮,α-重氮酮经Wolff重排,水解后生成 ( )

A. 酯 B. 酮 C. 羧酸 D. 酰胺 22. 利用迈克尔(Michael)反应,一般可以合成 ( )

A. 1,3-二官能团化合物 B. 1,5-二官能团化合物 C. α,β-不饱和化合物 D. 甲基酮类化合物 23. 下列反应不能用来制备α,β-不饱和酮的是 ( )

A. 丙酮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醇醛缩合反应 B. 苯甲醛和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C. 甲醛和苯甲醛在浓碱条件下发生反应

D. 环己烯臭氧化水解,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反应

24. 下面金属有机化合物只能与α,β-不饱和醛酮发生1,4-加成的是( )

A. R2CuLi B. RLi C. R2Cd D. RMgX 25.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溴进行亲电加成反应的是 ( )

A. 苯 B. 苯甲醛 C. 苯乙烯 D. 苯乙酮

26. β-丁酮酸乙酯能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产生黄色沉淀,也能与三氯化铁起显色反应,这

是因为存在着 ( )

A. 构象异构体 B. 顺反异构体 C. 对映异构体 D. 互变异构体 27. 丙烯醛与1,3-丁二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是立体专一的顺式加成 B. 加成反应

C. 是协同反应 D. 1,3-丁二烯的S-反式构象比S-顺式构象反应活性大 28. 保护醛基常用的反应是 ( )

A. 氧化反应 B. 羟醛缩合 C. 缩醛的生成 D. 还原反应 29. 可以进行分子内酯缩合的是 ( )

A. 丙二酸二乙酯 B. 丁二酸羰基化合物 C. 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30. 下列化合物最易形成水合物的是 ( )

A. CH3CHO B. CH3COCH3 C. Cl3CCHO D. ClCH2CHO

31. 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大小次序是① NCCH2CHO ② CH3OCH2CHO ③ CH3SCH2CHO ④ HSCH2CH2CHO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①>④>②>③ D. ①>③>④>② 32. 下列化合物中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

A.COCH3B.CHCH3OHC.CH3CH2OHD.OH

33. 下列化合物中亚甲基上的氢酸性最大的是 ( )

COOCH3CHOCOCH3A.H2CB.H2CC.H2CCOOCH3 CHOCOCH3

34. 下列化合物烯醇式含量最多的是 ( )

OOA.CH3CCH2CCH3OOB.CH3CCH2COCH3OOC.CH3CCH2CPhOD.CH3CCH2CH3

35. 2,4—戊二酮其较稳定的烯醇结构式(热力学控制)为 ( )

OHOOHO B.CH3CCCCH3 A.CH2CCH2CCH3

36. 比较下面三种化合物发生碱性水解反应最快的是 ( )

A.CH3CHCHCH2BrB.CH3CH2CH2CH2BrOC.CH3CCH2Br

37. 下列化合物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互变成羰基化合物的是 ( )

OA.OB.OC.OOCHCH3D.O

第十二章 羧酸

1. 手型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若邻位基团参预了反应,则在产物中该手性碳的立体化学是 ( )

A. 构型保持 B. 构型转化 C. 外消旋化 D. A、B、C都不对 2. 三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主要是由于氯的( )影响 ( )

A. 共轭效应 B. 吸电子诱导效应 C. 给电子诱导效应 D. 空间效应 3. 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5. RMgX与下列哪个化合物用来制备RCOOH ( )

A. CH2O B. CH3OH C. CO2 D. HCOOH 6. 脂肪酸α-卤代作用的催化剂是 ( )

A. 无水AlCl3 B. Zn-Hg C. Ni D. P 7. 己二酸加热后所得的产物是 ( )

A. 烷烃 B. 一元羧酸 C. 酸酐 D. 环酮 8. 羧酸具有明显酸性的主要原因是 ( )

A. σ-π超共轭效应 B. COOH的-I效应 C. 空间效应 D. p-π共轭效应

9. ①叔戊醇 ②仲丁醇 ③正丙醇 ④甲醇与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按活性顺序排列应是

( )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①>②>③>④

10. 氯化苄与氰化钠在乙醇中反应时得到的产物是 ( )

A. C6H5CH2COOH B. C6H5CH2CN C. C6H5CH2CH2CN D. C6H5CH2COONa 11. 下列化合物中加热能生成内酯的是 ( )

A. 2-羟基丁酸 B. 3-羟基戊酸 C. 邻羟基丙酸 D. 5-羟基戊酸 12. 下列物质中虽然含有氨基,但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 )

A. CH3NH2 B. CH3CONH2 C. NH3 D. NH4Cl 13. 下列羧酸中能经加热脱羧生成HCOOH的是 ( )

A. 丙酸 B. 乙酸 C. 草酸 D. 琥珀酸 14. 己二酸在BaO存在下加热所得的产物是 ( )

A. 烷烃 B. 一元羧酸 C. 酸酐 D. 环酮 15.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 CO2HCO2HA.B.ClF

16. 下列羧酸酸性最强的是 ( )

A.CH3CO2HNO2C.O2NCO2HD.O2NB.O2NC.CO2HID.CO2HOCH3

CO2HNO2CO2HNO2

17.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HHO2CHCO2HB.HO2CCCCO2H

HHO2CCO2HH

C.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1. 原酸酯的通式是 ( )

OR1B.HC(OEt)3C.RNCD.H2C(OR)2A.RCOR2 OR32.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

O B.CH3CNHCH3C.C6H5NHCH3 A.(CH3)2NH

3. 下列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度最快的是 ( )

A.NO2CO2EtB.CH3CO2EtC.ClCO2EtD. CO2Et

4. 以LiAlH4还原法制备2-甲基丙胺,最合适的酰胺化合物是 ( )

5. 在乙酰乙酸乙酯中加入溴水,反应的最终产物是 ( )

OOOOA.CH2CCH2COC2H5B.CH3CCHCOC2H5BrBrOHOBrOOC.CH3CCHCOC2H5D.HCCCH2COC2H5 BrBrBr 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衍生物的是 ( )

CH3COCl C.油脂 D.

7.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α-重氮酮,α-重氮酮经Wolff重排,水解后生成 ( )

NH2A. CH3CHCO2H OB. CH3CN(CH3)2 A.CH3CHCOCH3CH3C.CH3CHCH2COCH2NH2CH3B.CH3CHCH2CONH2CH3D.CH3CHCONHCH3CH3 A. 酯 B. 酮 C. 羧酸 D. 酰胺

8. 在羧酸的下列四种衍生物中,水解反应速度最慢的是 ( )

A. 乙酰胺 B. 乙酸乙酯 C. 乙酰氯 D. 乙酸酐

9. 酮肟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重排成酰胺(Beckmann重排)的反应是通过( )进行的。 ( )

A. 正碳离子 B. 缺电子的氮原子 C. 负碳离子 D. 自由基

10. 手型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若邻位基团参预了反应,则产物的立体化学是 ( )

A. 构型保持 B. 构型转化 C. 外消旋化 D. A、B、C都不对 11. 通式为RCONH2的化合物属于 ( )

A. 胺 B. 酰胺 C. 酮 D. 酯

12. 下列还原剂中,能将酰胺还原成伯胺的是 ( )

A. LiAlH4 B. NaBH4 C. Zn + HCl D. H2 + Pt 13. 下列化合物中水解最快的是 ( )

A. CH3COCl B. CH3CONH2 C. CH3COOCH3 D. 乙酐 14. 乙酰乙酸乙酯与40%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是 ( )

A. CH3COCCOONa和CH3CH2OH B. CH3COONa和CH3CH2OH C. CH3COONa和CH3COOC2H5 D. CH3COCH2和CH3CH3OH和CO2 15.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是丁酸的同分异构体,但不属同系物( )

A. 丁酰溴B. 丙酰胺C. 甲酸丙酯D. 丁酰胺

16. 下列羧酸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速度次序是( )

i. CH3CO2C(CH3)3 ii. CH3CO2CH2CH3 iii. CH3CO2CH(CH3)2 iv. CH3CO2CH3

A. iv> ii> iii> i B. i> iii> ii> iv C. iv> iii> ii> i D. i> ii> iii> iv 17.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CO2HFB.CO2HClC.CO2HID.CO2HOCH3

18. 下列化合物中,受热时易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α,β-不饱和酸的是 ( )

CH3 CH3D.CH2CH2CHCO2HB.CH3CHCH2CO2HA.CH3CCH2CO2HC.CH3CCO2HOHCH3CH2OHOHCH2OH

19. 某羟基酸依次与HBr、Na2CO3和KCN反应,再经水解,得到的水解产物加热后生成甲

基丙酸。原羟基酸的结构式为 ( )

A.CH3CHCH2CO2HOHB.CH2CH2CH2CO2HOHC.CH3CH2CHCO2HOHCH3D.CH3CCO2HOH

20. 己二酸在BaO存在下加热生成 ( )

A.OB.OC.OOOOD.OO CH2OHC.HCO2HD.

21. 下列物质能与斐林试剂作用的是 ( )

A.CHOB.CO2H22. 用于Reformatsky反应的溴化物是 ( )

A.CH3CH2CHCO2EtCH3B.CH3CH2CHCO2EtBrC.CH3CHCH2CO2HBrD.CH2CH2CH2CO2EtBr 23. 下列化合物烯醇式的含量由多到少的排列次序是( )

A. CHCOCHCH B. CHCOCHCOCH C. CHCOCHCOOCH323323323D. H3CCOCHOCH3 E. H3CCOCHCO2CH2CH3COCH3COCH3

A. D>E>B>C>A B. A>C>B>E>D C. D>B>E>C>A D. A>B>C>D>E 2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 )

A. CH3CH2OH B. CF3COOH C. CF3CH2OH D. CICH2COOH 25. LiAlH4可使CH2=CHCH2COOH还原为 ( )

A. CH3CH2CH2COOH B. CH3CH2CH2CH2OH

C. CH2=CHCH2CH2OH D. CH2=CHCH2CH3 26. 下列化合物中加热能生成内酯的是 ( )

A. 2-羟基丁酸 B. 3-羟基戊酸 C. 邻羟基丙酸 D. 5-羟基戊酸 27. 下列化合物中加热易脱羧生成酮的是 ( )

A. β-羟基戊酸 B. 邻羟基苯甲酸 C. 对羟基苯甲酸 D. 乙酰乙酸 2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肪族饱和二元酸的Ka1总是大于 Ka2

B. 脂肪族饱和二元酸两个羧基间的距离越大Ka1与Ka2之间的差值就越小 C. 无取代基的脂肪族饱和二元羧酸中,草酸的酸性最强 D. -COOH是吸电子基团,-COO–是更强的吸电子基团 29. 下列具有还原性的酸是 ( )

A. 乙酸 B. 草酸 C. 丁二酸 D. 丙酸 30. 下列酸中属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 )

A. 甲酸 B. 草酸 C. 硬脂酸 D. 油酸

31. ①CH3COOH ②FCH2COOH ③ClCH2COOH ④BrCH2COOH在水溶液中酸性强弱顺序

为 (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③>② 32.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一般用于制备 ( )

A. 1,3-二官能团化合物 B. 1,5-二官能团化合物 C. α,β-不饱和化合物 D. 甲基酮类化合物 33. 利用克莱森(Claisen)缩合反应,可制备 ( )

A. 开链β-酮酸酯 B. 环状β-酮酸酯 C. α,β-不饱和化合物 D. 甲基酮类化合物 34. 下列反应中不属水解反应的是 ( )

A. 丙酰胺和Br2,NaOH共热 B. 皂化 C. 乙酰氯在空气中冒白雾 D. 乙酐与H2O共热

35. 下列物质中,既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还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的物质是 ( )

A. CH2=CHCOOH B. C6H5CH3 C. C6H5COOH D. CH3COOH 36. 对于苯甲酸的描述,下面哪一句话是不正确的( )

A. 这是一个白色的固体,可作食品防腐剂 B. 它的酸性弱于甲酸又强于其它饱和一元酸 C. 它的钠盐较它容易脱羧

D. -COOH是一个第二类定位基,它使间位的电子云密度升高,故发生亲电性取代时,使第二个取代基进入间位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

A.NH2B.NHCH3C.NHCOCH3D.ONHO

2. 碱性最强的是 ( )

A. (CH3)2NH B. CH3CONHCH3 C. PhNHCH3 3. 下列四种含氮化合物中,能够发生Cope消去反应的 ( )

A.CH3+NCH3Cl-B.CH3NNCl-+C.OCNH2D.O-N+CH3CH3

4. 下列物质发生消去反应,产物为扎依切夫(Saytzeff)烯的是 ( )

CH3A.CH3CH2CCH3BrCH3B.CH3CH2CHNCH3I-CH3CH3+C.CH(CH3)2OCSCH3S

5. 下列物质发生消去反应,主要产物为霍夫曼(Hofmann)烯的是 ( )

CH3A.CH3CH2CCH3BrCH3B.CH3CH2CHNCH3OH-CH3CH3+C.ClCH3

6. 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

A.NH2B.NH2ClC.O2NNH2D.CH3CH2NH2

NH2C.ClNH2D.O2NNH2

7. 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 )

A.NH2B.CH3O8. 下列化合物中除( )外,其余均为芳香胺 ( )

A.NHCH3B.NHC.NH2D.CH2NH2

9.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季铵盐类的化合物是 ( )

A.HOCHCH2NH2Cl-OHCH3NH3Cl-++B.NHCH3NCH3 I-CH3 C.D.CH3CH2+

10. 在低温条件下能与盐酸和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的是 ( )

A.CHNH2NH2B.CH2NH2C.CH3NH2BrD.CH3CH2CHNH2CH3

11. 有关Hofmann消去反应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生成双键碳上烷基较少的烯 B. 生成双键碳上烷基较多的烯 C. 在多数情况下发生反式消去

12.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1680~18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乙醇 B. 丙炔 C. 丙胺 D. 丙酮 13. 能将伯、仲、叔胺分离开的试剂为 ( )

A. 斐林试剂 B. 硝酸银的乙醇溶液 C. 苯磺酰氯的氢氧化钠溶液 D. 碘的氢氧化钠溶液 14. 脂肪胺中与亚硝酸反应能够放出氮气的是 ( )

A. 季胺盐 B. 叔胺 C. 仲胺 D. 伯胺 15. 干燥苯胺不应选择下列哪种干燥剂 ( )

A. K2CO3 B. CaCl2 C. MgSO4 D. 粉状NaOH

16. ①三苯胺 ②N-甲基苯胺 ③对-硝基苯胺 ④苯胺按碱性递减排列顺序是 ( )

A. ②>④>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③>② 17. 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次序是( )

O++B.ClCH2CH2NH3A.CH3CH2CNH3D.CH3CH2SO2NH3

A. D>A>B>C B. A>C>B>D C. B>C>A>D D. D>C>B>A

C.CH3CH2CH2NH3++O18.化合物 CH3CNCH3 的正确名称是 ( )

CH3A. 二甲基乙酰胺 B. N-甲基乙酰胺 C. N, N-二甲基乙酰胺 D. 乙酰基二甲胺 19. 单线态碳烯的结构是 ( )

A.HHB.HHC.HNHCOCH3C.D.ONHO

HD.HH

20. 碱性最强的是 ( )

A.NH2B.NHCH321. 下列四种含氮化合物中,能够发生Cope消去反应的是 ( )

A.+CH3NCH3 Cl-B.CH3NNCl-+C.OCNH2D.O-N+CH3CH3

22.下面三种化合物与CH3ONa发生SN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

A.NO2NO2CH2ClB.BrCH3C.FNO2CH3

D.CH3CH2CH(CH2)2NHCH3 CH323. 能与亚硝酸作用定量地放出氮气的化合物是 ( )

A.(CH3)2NCH2CH3B.N(CH3)2C.CH3(CH2)4NH224. 下列化合物除( )外,均能与重氮盐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 ( )

25. 四种化合物:A、苯胺 B、对硝基苯胺C、间硝基苯胺 D、邻硝基苯胺,它们的碱性由

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

A. A > C > B > D B. A > B > C > D C. B > D > C > A D. B > A > D > C 26. 在下列反应过程中,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 ( )

A. Diels-Alder 反应 B.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C.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D. 烯烃的催化加氢

27. 下列各异构体中,哪个的氯原子特别活泼,容易被羟基取代(和碳酸钠的水溶液共热)

( )

A. 2,3-二硝基氯苯 B. 2,4-二硝基氯苯 C. 2,5-二硝基氯苯

28. 能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黄色油状物—N-亚硝基胺化合物的是 ( )

A. 二甲基卞基胺 B. N,N-二甲基甲酰胺 C. 乙基胺 D. 六氢吡啶 29. Fe + NaOH还原硝基苯可以得到 ( )

A. 苯胺 B. 氧化偶氮苯 C. N-羟基苯胺 D. 偶氮苯

A.OHB.N(CH3)2C.O2NNH2D.CH3OH 30. 与HNO2反应能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是 ( )

A. 伯胺 B. 仲胺 C. 叔胺 D. 所有胺 31. 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强到弱次序排列是( )

OA.NHB.C.NNHD.NH

A. A>B>C>D B. B>A>C>D C. B>C>A>D D. D>C>B>A 32. 由

N2Br 制备

+-Br 所需要的试剂是( ) -A. CH3CH2Br B. HBr C. CuBr D. Br2 33. 由CH3 N2HSO4 制备CH3 +OH 所需要的试剂是( ) A. H3PO2 B. H2O/加热 C. C2H5OH D. HCl 34. 由苯重氮盐制备

OCH3 NH2CN 所需要的试剂是 ( ) OCH3 NHCOCH3 A. CuCN/KCN B. CH3CN/KCN C. KCN/H2O D. HCN/KCN 35. 由

合成

所需要的试剂是( )

A. CH3COOH B. CH3CH2OCH C. (CH3CO)2O D. CH3CH2OCHO

第十五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

1. Wittig反应中,在磷叶立德试剂(Ph3P=CR2 )的制备反应时,亲核性原子为 ( )

A. Ph3P中的磷原子 B. n-C4H9Li 中的碳原子 C. R2CH-X中的碳原子 D. a,b,c全不对 2. C6H5SH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 ( )

A. C6H5SO3H B. C6H5SO2H C. C6H5OH D. C2H5COOH 3.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硫醚 ( )

A. CH3CH2SH B. CH3SCH3 C. C6H5SO2OCH3 D. C6H5SO3H 4. (CH3)4Si简写作 ( )

A. TMS B. THF C. PPA D. DMSO 5. 苯磺酰胺的结构是 ( )

A. PhSO2NH2 B. PhNHSO2 C. PhSNH2 D. PhSO3H

6. 磷叶立德(C6H5)3P=CH2是一个( ),对水或空气都不稳定,因此在合成时一般不将它分离出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合成。 ( )

A. 黄色固体 B. 白色固体 C. 蓝色固体 D. 绿色固体

+-7. 下列化合物不能与Ph3PCHCH2CH3 发生反应的是( )

CH2CHOO A.B.CH3CH2COCH2CH3C.D.CH3CO2CH2CH3

+-8. 反应Ph3PCH2+CHOCHCH2的名称是( )

A. Wittig反应 B. Michael反应 C. Gabriel反应 D. Hofmann重排反应

9. 制备 CH2 ,最好使用的试剂是( ) +-A. Ph3PCH2 B. CH3MgBr C. CH2N2 D. CH2O

10. DMSO的结构是 ( )

HN A. CH3SOCH3 B. CH3SO2CH3 C.

D.

O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1. 下列化合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

A.ClNO2A.ClB.O2NClNO2D.NCl

2. 下列杂环化合物中碱性最大的是 ( )

A.NNB.HNNC.HN

3. THF的结构是 ( )

A.OB.NHC.OD.NH

4. 亲核性最强的是 ( )

A.NB.NHC.NH

NH2 5. 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A.NB.NHC.

A. A>B>C B. A>C>B C. C>B>A D. C>B>A 6. 喹啉衍生物

H3CNCH3 的正确名称是( )

A.2,8-二甲基喹啉 B.1,4-二甲基喹啉 C.对称二甲基喹啉 D. 2,7-二甲基喹啉 7. 吡啶的硝化反应发生在( )

A. α-位 B. β-位 C. γ-位

8.下列四个化合物的芳香性(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 )

①呋喃 ②噻酚 ③吡咯 ④ 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9. .吡咯是一个( )化合物( )

A. 中性 B. 酸性 C. 碱性 D. 两性 10. NH3、吡啶、苯胺碱性最强的是( )

A. NH3 B. 吡啶 C.苯胺

11. 四种化合物:苯、呋喃、吡啶、噻吩,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活性最大的是 ( )

A. 苯 B. 呋喃 C. 吡啶 D. 噻吩

12. 除去苯中少量的噻吩可以采用加入浓硫酸萃取的方法是因为 ( )

A. 苯与浓硫酸互溶 B. 噻吩与浓硫酸形成β-噻吩磺酸

C. 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比噻吩高,室温下形成α-噻吩磺酸 13. N-氧化吡啶发生硝化反应时,硝基进入 ( )

A. α位 B. β位 C. γ位 D. α和β各一半 14. 吡咯分子中N原子的轨道类型是 ( )

A. sp杂化轨道 B. sp3杂化轨道 C. sp2杂化轨道 D. sp3不等性杂化轨道 15. 吡啶分子中氮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类型是 ( )

A. s电子 B. sp2电子 C. p电子 D. sp3电子 16. CH2N2在加热下生成 ( )

A. CH2: B. CH2. C. CH3CH3

17. .吡咯中的N有仲胺的结构,但是它的化学性质却符合下面哪一个 ( )

A. 碱性与脂肪族胺的碱性强弱相当 B. 碱性大于脂肪族仲胺 C. 无酸性 D. 具有微弱的酸性 18. 吡咯磺化时,用的磺化剂是 ( )

A. 发烟硫酸 B. 浓硫酸 C. 混酸 D. 吡啶/三氧化硫 19. 区别吡咯和四氢吡咯的试剂是 ( )

A. 固体KOH B. Na /C2H5OH C. 盐酸 D. KMnO4/H+ 20. 区别吡啶和α-甲基吡啶的试剂是 ( )

A. 浓HCl B. NaOH溶液 C. KMnO4/H+ D. 乙醇

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

1. 在 (Z,E)-2,4-己二烯的热反应中,其最高占有轨道为 ( )

A.HMeHC.HMeHMeMeB.HMeHD.HMeMeH Me O2. 等摩尔的 CN 与

CN共热,主要生成产物是( ) O A.CNCNCNB.NCC.CND.OONCNCOOOONC3. 下列化合物作为双烯体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是 ( )

A.B.C.D.

4. 下列化合物作为双烯体不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是 ( )

A.B.C.D.

5. 下面反应在哪种条件下进行( )

OCH2CHCH2OHCH2CHCH2

A.加热 B.光照 C.加酸 D.加碱 6. 周环反应的条件是 ( )

A. 光 B. 热 C. 酸碱或自由基引发剂 D. a或b 7. 含4n+2个π电子的共轭烯烃在发生电环化反应时 ( )

A. 加热时按对旋方式反应,光照时按对旋方式反应 B. 光照时按对旋方式反应,加热时按顺旋方式反应 C. 加热时按顺旋方式反应,光照时按顺旋方式反应 D. 光照时按顺旋方式反应,加热时按对旋方式反应

8. 提出协同反应中“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则”的科学家是 ( )

A. Haworth与A. Michael B. 福井谦一与R. B. Woodward C. Wolff与Kishner以及黄鸣龙 D. R. B. Woodward与R. Hoffmann 9. 下列化合物与乙烯进行Diels-Alder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 )

A. (Z,Z)-2,4-己二烯 B. 顺-1,3-丁二烯 C. 反-1,3-丁二烯

10. 比较下列化合物与环戊二烯反应的活性大小A.环戊二烯 B.丙烯酸乙酯二酸酐 D.四氰基乙烯 ( )

A. D>C>B>A B. A>B>C>D C. C>B>D>A D. B>C>D>A

OO

C.顺丁烯

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

1. β-D-(+)-葡萄糖的构象式是 ( ) A.HOCH2OHOOHOHOHCH2OHOOHHOB.HOHOCH2OHOOHC.HOHOHOD.CH2OHOOHHOOHOH

2. 下列结构中具有变旋现象的是 ( )

CH2OHCH2OHOOOHOCH3B.A.OCH3C.CH2OHOOCH3

3.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

A. 麦芽糖 B. 果糖 C. 庶糖 D. 葡萄糖. 4. β-麦芽糖中两个葡萄糖单元是以( )结合的. ( )

A. 1,4-β-苷键 B. 1,4-α-苷键 C. 1,6-β-苷键 D. 1,1-α-苷键. 5. 蔗糖、麦芽糖、淀粉属于还原性糖的是 ( )

A. 蔗糖 B. 麦芽糖 C. 淀粉 6. D-葡萄糖的碱性水溶液中不可能存在 ( )

A. D-葡萄糖 B. D-半乳糖 C. D-果糖 D. D-甘露糖 7. D-葡萄糖与D-甘露糖互为( )异构体 ( )

A. 官能团 B. 位置 C. 碳架 D. 差向 8. 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是 ( )

A. C1OH B. C2OH C. C3OH D. C4OH 9. 纤维素经酶或酸水解最后产物是 ( )

A. 葡萄糖 B. 蔗糖 C. 纤维二糖 D. 麦芽糖 10. 葡萄糖是属于 ( )

A. 酮糖 B. 戊酮糖 C. 戊醛糖 D. 己醛糖 11. 果糖是属于 ( )

A. 醛糖 B. 戊醛糖 C. 己醛糖 D. 己酮糖 12. 果糖的半缩酮羟基是 ( )

A. C1OH B. C2OH C. C3OH D. C4OH 13. 纤维素的结构单位是 ( )

A. D-葡萄糖 B. 纤维二糖 C. L-葡萄糖 D. 核糖 14. 下列哪一组糖生成的糖脎是相同的? ( )

A. 乳糖、葡萄糖、果糖 B. 甘露糖、果糖、半乳糖 C. 麦芽糖、果糖、半乳糖 D. 甘露糖、果糖、葡萄糖 15. D-(+)-葡萄糖手性碳原子R,S符号是 ( )

A. 2R,3S,4S,5R B. 2R,3S,4R,5R C. 2R,3R,4S,5R D. 2S,3R,4S,5S 16. 自然界存在的葡萄糖是 ( )

A. D型 B. L型 C. D型和L型 D. 绝大多数是D型

17. 6.48%的葡萄糖的水溶液,在20℃,用钠光灯作灯源,在1dm长的盛液管内,测得旋光

度是+3.4°,它的比旋光度为 ( )

A. +26.25° B. +30.5° C. -30.5° D. +52.5° 18. 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叫 ( )

A. 顺反异构 B. 构型 C. 结构 D. 构造 19. 水解前和水解后的溶液都能发生银境反应的物质是 ( )

A. 核糖 B. 蔗糖 C. 果糖 D. 麦芽糖

第十九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1.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表现为 ( )

A. 溶解度最大 B. 溶解度最小 C. 化学惰性 D. 向阴极移动 2.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属于( )结构的不同 (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3. 下列与水合茚三酮能显色的为 ( )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核糖核酸 D. 甾体化合物 4. 氨基酸在PH值为其等电点的水溶液中溶解度 ( )

A. 最大 B. 最小 C. 不大也不小 D. 不能说明什么 5. 某氨基酸的纯水溶液PH=6,则此氨基酸的等电点( )6 (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6. 蛋白质是( )物质 ( )

A. 酸性 B. 碱性 C. 两性 D. 中性 7. 蛋白质中的肽键是指 ( )

A. 酯键 B. 酰胺键 C. 氢键 D. 离子键 8. 色氨酸的等电点为5.89,当其溶液的pH=9时,它 ( ) A. 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B. 以正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C. 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 D.

以正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9. 鱼精蛋白的等电点为12.0~12.4,当其溶液的pH=12.2时,它们以( )形式存在 ( A. 中性分子 B. 两性离子 C. 正离子 D. 负离子 10. 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变质的方法是 ( )

A. 渗析 B. 加饱和(NH4)2SO4溶液 C. 加浓HNO3 D. 加AgNO3 11. 下列化合物中既可以和盐酸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是 ( )

A. C2H5COOH B. C2H5NH2 C. H2NCH2COOH D. 浓HNO3 12. 生鸡蛋煮熟是蛋白质的 ( )

)

A. 水解 B. 氧化 C. 变性 D. 盐析 13. 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是 ( )

A. 丙氨酸 B. 丝氨酸 C. 甘氨酸 D. 亮氨酸 14. 能与水和茚三酮呈蓝紫色反应的是 ( )

A. 丙酮酸 B. 丙醛酸 C. 脯氨酸 D. 以上都不能 15. 羧肽酶法是用来 ( )

A. 鉴别氨基酸 B. 鉴定蛋白质 C. N-末端氨基酸 D. C-末端氨基酸 16. 盐析蛋白时最常用的盐析剂是 ( )

A. NaCl B. Na2SO4 C. NH4Cl D. (NH4)2SO4 17. 可做为蛋白质沉淀剂的是 ( )

A. 苯 B. 氯仿 C. 酒精 D. 氨水 18. 能发生双缩脲反应的化合物是 ( )

A. 甘丙二肽 B. 草酰胺 C. 牛黄胆酸 D. 甘氨酸

19. 有一个三肽,它的实验式是缬,苏2,其中氨基酸的可能排列方式有 ( ) A. 5种 B. 3种 C. 2种 D. 6种 20.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 )

A.CHCOH22NH2B.CH3CNHCH2CO2HOC.CH2CO2CH3NH2D.(CH3)2NCH2CO2CH3

参考答案

第一章:1.A 2.D 3.C 4.B 5.C 6.C 7.D 8.D 9.C 10.D

第二章:1.C 2.C 3.B 4.D 5.A 6.D 7.D 8.D 9.D 10.C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C 19.B 20.D 21.C

第三章:1.B 2.A 3.C 4.C 5.A 6.C 7.A 8.A 9.D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A 17.C 18.A 19.D

第四章:1.B 2.C 3.B 4.B 5.C 6.D 7.D 8.D 9.A 10.A 11.D 12.C 13.B 14.A 15.D 16.D 17.C 第五章:1.C 2.A 3.C 4.D 5.D 6.C 7.A 8.A 9.A 10.C 11.D 12.C 13.D 14.C 15.A 16.D 17.C

第六章:1.B 2.B 3.D 4.D 5.C 6.A 7.B 8.A 9.B 10.C 11.A 12.C 13.C 14.D 15.A 16.C 17.D 18.A 19.D

第七章:1.B 2.C 3.D 4.C 5.A 6.B 7.A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A 15.B 16.B 17.C 18.A 第八章:1.A 2.D 3.C 4.C 5.B 6.B 7.D 8.A 9.A 10.C 11.D 12.A 13.D 14.B 15.D 16.A 17.C 18.B 第九章:1.B 2.B 3.D 4.A 5.B 6.A 7.C 8.A 9.C 10.B 11.A 12.D 13.D 14.A 15.A 16.B 17.B 18.D 19.C

第十章:1.C 2.C 3.D 4.C 5.C 6.D 7.B 8.C 9.C 10.D 11.B 12.D 13.A 14.B 15.A 16.A 17.A 18.D 19.C 20.C 21.B 22.B 23.B 24.B 25.B 26.A 27.A 28.A 29.C 30.C

第十一章:1.B 2.C 3.A 4.D 5.A 6.C 7.C 8.A 9.A 10.B 11.D 12.B 13.B 14.A 15.B 16.B 17.D 18.B 19.D 20.A 21.C 22.B 23.C 24.A 25.C 26.D 27.D 28.C 29.D 30.C 31.A 32.D 33.A 34.A 35.B 36.A 37.A

第十二章:1.A 2.B 3.A 4.A 5.C 6.D 7.C 8.D 9.B 10.B 11.D 12.B 13.C 14.D 15.A 16.D 17.B

第十三章:1.A 2.B 3.A 4.A 5.B 6.A 7.C 8.A 9.B 10.A 11.B 12.A 13.A 14.B 15.C 16.A 17.A 18.A 19.D 20.B 21.C 22.B 23.A 24.C 25.D 26.D 27.D 28.B 29.B 30.D 31.C 32.D 33.A 34.A 35.A 36.D 第十四章:1.D 2.A 3.D 4.A 5.B 6.D 7.B 8.D 9.D 10.C 11.B 12.D 13.C 14.D 15.D 16.C 17.A 18.C 19.A 20.B 21.D 22.A 23.C 24.C 25.A 26.B 27.B 28.D 29.D 30.D 31.D 32.C 33.B 34.A 35.C 第十五章:1.A 2.A 3.B 4.A 5.A 6.A 7.D 8.A 9.A 10.A

第十六章:1.C 2.B 3.A 4.C 5.B 6.D 7.B 8.B 9.D 10.A 11.D12.C13.C 14.C 15.B 16.A 17.D 18.D 19.D 20.C

第十七章:1.B 2.A 3.B 4.C 5.A 6.D 7.D 8.D 9.B 10.A

第十八章:1.B 2.A 3.C 4.B 5.B 6.B 7.D 8.A 9.A 10.D 11.D 12.B 13.B 14.D 15.B 16.A 17.A 18.B19.D

第十九章:1.B 2.A 3.B 4.B 5.B 6.C 7.B 8.A 9.B 10.B 11.C 12.C 13.C 14.D 15.D 16.D 17.C 18.B 19.B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