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古希腊神话故事集》
第一节 概述
一、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东到小亚细亚,南到埃及及北非,西到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北到里海。
历史沿革:
1、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原始氏族制瓦解期。 2、殖民化时代:前7世纪——前6世纪,奴隶制巩固发展时期。 3、古典时期:前6世纪——前4世纪,奴隶制民主制黄金时代。 4、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公元前146年。 二、古希腊的文学分期及成就
1、早期文学(前11世纪——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2、中期文学(前8世纪——前5世纪):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3、后期文学(前4世纪——前2世纪):文学成就不大,主要是喜剧。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故事集》
一、神的故事:
提坦神族的故事; 希腊民族起源的故事; 沙漠形成的故事; 露珠与太阳的故事。 二、英雄传说:
英雄赫剌克勒斯的传说; 能工巧匠代达洛斯父子的传说。 三、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文化精神及艺术魅力 古希腊神话的共同主题: 人道思想和现世思想 古希腊神话的艺术魅力:
想象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哲理性极
思考与练习:
1、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哪两大类?这些神话故事的基本主题是什么? 2、为什么说古希腊神话故事反映的是人道思想和现世思想?
1
3、简要分析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艺术魅力。
第二讲 荷马史诗
一、作者简介
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主要活动地在小亚西亚一带。“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爱琴海两岸流传着许多歌颂战争中英雄的短歌。荷马将其加工成两部具有统一风格、统一情节和相互关联的人物形象的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二、“特洛伊”战争的历史背景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希腊联军与特洛伊城邦因为港湾之争发生过一场为期十年的战争,结果是希腊联军攻破特洛伊。
诗史关于战争的起因: 不和女神厄利斯挑起战争。 三、《荷马史诗》
(一)《伊利亚特》: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一首歌。 1、故事梗概:阿喀琉斯、阿伽门侬、赫克托耳 2、主题简析:
通过一场为期十年的战争反映了人类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特有风貌。 3、人物形象:
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都是古代氏族英雄。
阿喀琉斯:典型的古代勇士。性格刚烈,武艺高强,重视个人荣誉。 赫克托耳:成熟的古代英雄。有勇有谋,有责任感,视荣誉胜过生命。 4、《伊利亚特》的道义观念
战争双方都是可歌可泣的,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远古战争是一种正常而正当的豪迈事业。
(二)《奥德赛》
俄底修斯十年海上漂流及返乡后与纠缠妻子的求婚者斗争的故事。 1、故事梗概:
俄底修斯,波塞冬,骚西,帕涅罗帕。 2、主题简析
通过俄底修斯十年海上漂流的故事,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通过俄底修斯与求婚者的斗争,歌颂了奴隶制对原始公社制的彻底胜利。
3、人物形象
俄底修斯是一个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形象。 (三)《荷马史诗》的进步意义
2
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 (四)《荷马史诗》的局限性
童年时期的人类还无法正确理解客观事物的法则,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史诗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观点。
(五)《荷马史诗》的艺术性
结构巧妙,富于匠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语言质朴、自然。 (六)两部史诗的比较
1、情节连贯:情节是连贯的,又有相互关联的人物。《奥德赛》是《伊利亚特》的续篇。
2、主题不同:《伊利亚特》表现古代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奥德赛》表现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能力。 3、题材都十分重大:《伊利亚特》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奥德赛》则关系到与人类休戚相关的大自然以及新兴的社会形态。
4、艺术上的异同:相同之处在于艺术结构和对素材的取舍上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表现手法和风格各异:
《伊利亚特》用第三人称,顺叙手法。 《奥德赛》用第一人称,倒叙手法。
《伊利亚特》基本格调壮烈,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奥德赛》基本格调瑰丽,总体风格是浪漫主义的。
(七)《荷马史诗》的地位与影响
《荷马史诗》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确立前后的社会风貌,所以人们称这一时期为“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对人类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被称为“荷马时代”的“文学化石”;《荷马史诗》对欧洲后世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源泉,另一方面,它奠定了欧洲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流派的两大源头。
思考与练习:
1、简要分析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俄底修斯的英雄形象。 2、荷马史诗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3、怎样理解《伊利亚特》的“道义”观念?
4、从情节、主题、题材和艺术手法及风格方面比较两部史诗的异同点。
第三讲《神曲》
第一节 概述
一、中世纪的概念
历史上的中世纪:公元476年——1664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欧洲的整个封建社会;文学史上的中世纪:公元5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
3
二、中世纪的政治特点: 1、政教合一
2、神学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3、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三、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史诗与民谣和城市文学等。 (一)教会文学:
《圣经》及其影响下的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 (二)骑士文学: 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三)英雄史诗与谣曲:
英雄史诗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影视资料)和《伊戈尔远征记》;最有影响的谣曲是“罗宾汉谣曲”。
(四)城市文学:
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第二节《神曲》
一、作者但丁 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简介(1265——1321) (二)创作简介
《新生》、《飨宴》、《帝制论》、《论俗语》、《神曲》 二、《神曲》 (一)情节梗概
原名《神圣的喜剧》。采用中世纪最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三界的故事。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1、《地狱》 梗概 九层地狱 2、《炼狱》 梗概 九层炼狱 3、《天堂》 梗概 九层天堂
三、《神曲》的思想内容及进步意义
1、对教廷、教皇以及整个僧侣阶级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2、批判性地展示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是中世纪黑暗现实的真实写照。
4
3、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表现了新思想的萌芽——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5、探索理想社会的途径,对人类未来充满信心。 四、《神曲》的局限性
1、未能摆脱中世纪宗教思想的束缚。 2、未能摆脱中世纪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 五、《神曲》的艺术性
1、采用中世纪文学作品常用的象征、梦幻的手法。 2、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形象。 3、比喻的大量运用。 4、结构宏大、严谨、端正。 5、运用民族语言写作。 六、《神曲》的地位与影响
1、欧洲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2、文艺复兴文学的奠基之作。 3、开创了欧洲民族文学的新天地。 思考与练习:
1、中世纪的文学类型主要有哪些?
2、简要分析《神曲》的思想内容及进步意义。 3、《神曲》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神曲》有那些局限性?
5、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时代——文艺复兴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第四讲《十日谈》
第一节 文艺复兴文学概述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期间,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古代文化为武器同封建势力和教会神权进行斗争的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思想教育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二)资产阶级力量的加强 (三)各种矛盾尖锐
(四)古代文化与封建文化之间天然的不协调
5
三、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一)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权思想 (二)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三)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四、文艺复兴文学的巨大成就 (一)奠定了欧洲各国民族文学的基础 (二)确立了欧洲近代文学的各种题材 (三)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被称为“文艺复兴四大家”。
第二节 《十日谈》
一、作者简介(1313——1375) 二、《十日谈》选讲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 《十日谈》主题分析
从不同侧面宣扬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三、《十日谈》的局限性
1、在肯定追求现世生活的同时,表现出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在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有色情描写的糟粕 四、《十日谈》的艺术特征 1、和谐有趣的框架结构 2、语言犀利,痛快淋漓 3、幽默与讽刺手法的运用 五、《十日谈》的地位与影响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内容上揭开了欧洲反封建教会的大幕;形式上为欧洲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2、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4、《十日谈》的进步主题是什么?
5、简要分析《十日谈》和谐有趣的框架结构。
6
第五讲《巨人传》
一、作者拉伯雷简介
(1494——1553)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欧洲“文艺复兴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巨人传》。
二、《巨人传》的基本情节
格朗古杰 卡冈都亚 庞大固埃 约翰修士 巴汝奇 三、《巨人传》的思想内容
通过虚构的情节宣扬人文主义理想。 1、表达人本主义思想,寄托进步的社会理想 (1)表达对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渴求。
卡冈都亚的“渴”和庞大固埃的“喝”构成了全书的宗旨。 渴:渴望知识、渴望真理、渴望美好生活、渴望幸福爱情。 喝: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幸福、畅饮爱情。 (2)歌颂理性,肯定人的价值 (3)宣扬个性解放
2、反对教会,反对封建王权专制 (1)揭露统治阶级的掠夺战争 (2)抨击封建司法制度和捐税制度 (3)否定宗教权威 四、《巨人传》的人物形象
卡冈都亚: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理想的君主形象 约翰修士:人文主义理想的修士形象
巴汝奇: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物,身上体现着新型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和强大的自信心。
五、《巨人传》的艺术特征
1、拉伯雷善于以生活中的艺术形象为蓝本,进行再创造。 2、大胆运用讽刺手法。 3、语言诙谐生动,富于表现力。 4、运用数字形容描写对象。
思考与练习:
1、简要分析《巨人传》的思想内容。
2、简要分析卡冈都亚、约翰修士和巴汝奇的形象特征。
7
第六讲《堂吉诃德》
一、作者塞万提斯生平简介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小说家。 二、塞万提斯的创作 诗歌、戏剧、小说等
1、诗歌:《帕尔纳索山游记》等
2、戏剧:《奴曼西亚》、《阿尔及尔的交易》、《嫉妒人家》等 3、小说:《训诫小说集》、《伽拉泰亚》、《堂.吉诃德》等 三、《堂吉诃德》
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 (一)情节梗概: 堂.吉诃德 桑丘.潘沙 (二)主题简析
小说以夸张讽刺的手法,以史诗般的规模描绘了16——17世纪西班牙广阔的社会图景,对人民寄予同情,对上层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
(三)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是一个多面性、立体化的人物。 1、脱离实际,耽于幻想。 2、一个纯真善良的人。 3、有清醒理智的一面。
总之,他是一个可敬、可爱、可怜的人,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于一身,伟大与庸俗结合于一身。 (四)艺术特征
1、拟骑士传奇的写法。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语言鲜明、生动、幽 默、富于情趣。
思考与练习:
1、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认识。 2、简要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性。
第七讲《哈姆雷特》
一、作者莎士比亚生平与创作
8
(一)生平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二)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概况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0部历史剧、10部喜剧、10部悲剧、3部悲喜剧和4部传奇剧。
著名的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剧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最为著名,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二、《哈姆雷特》 (一)剧情梗概
哈姆雷特、奥菲丽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雷欧提斯 (二)主题分析
剧作借丹麦古老的宫廷仇杀故事,揭露暴政下英国的黑暗现实,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三)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哈姆雷特身上也存在着悲观忧郁的情绪。哈姆雷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坚持美好理想,同封建势力和其他丑恶势力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四)艺术特征 1、剧情丰富生动。 2、人物性格多样化。 3、语言丰富,富有生活气息。
思考与练习:
1、简要叙述《哈姆雷特》的基本情节。 2、为什么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 3、哈姆雷特忧郁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作品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特征。
第八讲《伪君子》
第一节 古典主义文学概述
一、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大的文学艺术变革,17世纪尤其在法国盛行。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因而称为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宣扬国家至上,歌颂开明君主。
9
2、宣扬崇尚理性,克制私欲。 3、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 二、古典主义代表作家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 高乃依:《熙德》 拉辛:《安德洛马克》 拉.封丹:《患瘟疫的野兽》 布瓦洛:《诗的艺术》 莫里哀:《伪君子》 英国古典主义作家:
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第二节《伪君子》
一、作者莫里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22—1673),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古典主义喜剧大师。 代表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伪君子》、《悭吝人》、《无病呻吟》等。 二、《伪君子》 (一)剧情梗概
答尔丢夫 奥尔恭 欧米尔 玛丽亚娜 达米斯 桃丽娜 (二)主题简析
作品通过答尔丢夫这一形象,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腐败和堕落,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三)人物形象
这是一部性格喜剧,突出地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达尔丢夫:一个集一切伪善与真恶与一身的职业骗子的典型形象。 2、奥尔恭:宗教信仰狂的典型形象。
3、欧米尔:工于心计、富于斗争的新女性的形象。 4、达米斯:富于斗争精神,缺乏斗争经验的青年。
5、桃丽娜:既富于斗争精神,又有斗争策略的下层劳动者的代表。 (四)艺术特征:
1、精心安排人物介绍和主角出场。
2、用人物自己言行之间的强烈反差对比来暴露其伪善面目和丑恶灵魂。 3、剧中人物性格各异。
10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古典主义 2、为什么说答尔丢夫是伪君子? 3、简要分析《伪君子》的艺术特征。
4、为什么歌德称《伪君子》的开场是“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
第九讲 《浮士德》
第一节 启蒙运动概述
一、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欧洲发生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阶级的政治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做思想舆论准备的一场思想运动。
二、启蒙文学的主要特点:
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战斗性。 2、塑造了一大批下层人民的形象。 3、创作方法与体式多种多样。 三、代表作家
法国四大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 英国四大家:笛福、斯摩特莱、菲尔丁、彭斯 德国:歌德、席勒、莱辛
第二节《浮士德》
一、作者歌德的生平和创作
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欧洲文学界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等。
二、《浮士德》 (一)剧情梗概:
浮士德 靡非斯特 玛甘泪 海伦 欧福良
全书表现浮士德人生追求与探索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写浮士德博士的新生;第二阶段写浮士德的爱情追求;第三阶段写浮士德的政治追求;第四阶段写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第五阶段写浮士德对大自然的改造。
(二)主题分析
通过浮士德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努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全过程。
11
1、作品歌颂了崇高的进取精神。 2、作品体现了强烈的批判否定精神。 3、作品贯穿着深刻的辩证法精神。 (三)人物形象
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 1、浮士德是个积极进取的开拓者和探索者。 2、浮士德是个虔诚的人道主义者。 3、浮士德的局限性。 (四)艺术特征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2、运用象征手法,诗剧具有形象性和 哲理性。 3、用矛盾与对比作为塑造人物的艺术 手法。 4、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辛辣的讽刺。
总之,《浮士德》是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启蒙运动
2、浮士德人生追求与探索的五个阶段是什么?分别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3、何谓“浮士德精神”?
4、简要分析《浮士德》深刻的辩证法精神。
第十讲 《巴黎圣母院》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关于“浪漫主义”的几点说明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既反对封建社会又反对资本主义社会。 (一)浪漫主义不单纯是一种文艺变革,它涉及到社会思想领域的各个方面。 (二)浪漫主义在文学领域有两种倾向: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三)浪漫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法,还是19世纪主流文学。 二、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人们对启蒙主义的幻灭 (二)人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三、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2
(一)表现理想,对未来寄予美好的希望 (二)宣扬反抗精神 (三)爱憎分明
(四)常用历史故事或民间故事作为创作题材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一)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方面
(二)浪漫主义小说和戏剧带有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成分
第二节 《巴黎圣母院》
一、作者雨果的生平与创作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克伦威尔>序言》以及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二、《巴黎圣母院》 (一)情节梗概:
卡西莫多、爱斯美拉达、孚罗洛、弗比斯。 (二)主题分析
小说通过爱斯美拉达的不幸遭遇,谴责了王权与教会迫害人民的罪行,揭露了宗教的残忍与虚伪,暴露了封建专制的国家机器——法律的荒诞和不合理,赞扬了下层人民的品质和反抗精神,展示了法国社会善与恶、美与丑、爱情与情欲、民主与法制的矛盾冲突。
(三)人物形象
1、爱斯美拉达: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作者仁爱思想的化身。 2、卡西莫多: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者。 3、孚罗洛:一个在宗教桎梏下性格畸形发展的人物。 (四)艺术特征
1、广泛运用了美丑对照原则。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善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克伦威尔序言》。
2、非凡的人物和巧合的离奇情节。 3、色彩浓烈的中世纪背景。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浪漫主义
2、简要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简要分析爱斯美拉达、卡西莫多、孚罗洛的形象特征。 4、简要分析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
13
第十一讲 《悲惨世界》
一、情节梗概:
冉阿让、沙威、芳汀、珂赛特、 德纳第、马吕斯。 二、主题分析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里指出:本世纪的三个问题是“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小说正是以描写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为中心,揭示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改造社会现实的方法与途径——人道主义精神。
三、艺术特征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2、大量的政治性的抒情议论。 3、通过鲜明的对照达到批判的效果。 4、小说构思宏伟,具有史诗性。 思考与练习:
1、结合冉阿让、芳汀和珂赛特等人物命运分析《悲惨世界》的主题。 2、为什么说《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一部小说?
第十二讲《红与黑》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含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全欧性的一股文学潮流。由于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典型地再现社会面貌,深入地解剖和强烈地批判现存社会制度中的各种矛盾,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简而言之,就是用批判性的态度反映社会现实制度的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 (一)历史背景
各种矛盾的尖锐复杂;启蒙主义时期的理性王国的梦幻彻底破灭;浪漫主义文学对社会的抽象反抗和空洞的理想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深刻和明朗化的社会矛盾。
(二)主要特征
1、广阔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2、致力于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罪恶。 3、“除细节的真实外,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人道主义”仍是其基本思想。 5、作家大多数来自小资产阶级阶层。
14
6、具有一系列的“二重性”。
第二节《红与黑》
一、作者斯丹达尔生平与创作
斯丹达尔(1783—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代表作: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等。
二、《红与黑》 (一)题解
“红”是拿破仑军队军服的颜色,是于连开始追求的人生目标。“红”象征着为千百万小资产阶级展示美好前程的大革命时代。“黑”是教会黑袍的颜色,是于连后来追求的人生目标。“黑”象征着波旁王朝复辟后黑暗的时代。《红与黑》是一部严肃而深刻的政治小说。
(二)情节梗概:
于连 德.瑞那夫人 玛特尔小姐 (三)主题分析
小说以于连短促的一生为线索,描绘了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的社会现实。 1、表现了19世纪法国惟利是图成风,以及人们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贵族与资产阶级争权夺利的社会风貌。 3、揭露了法国贵族阶级的腐朽本质和狰狞面目。 4、鞭挞了教会的黑暗。 (四)人物形象
于连是一个具有自由平等观念和反抗意识,同时又充满野心的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五)艺术特征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3、叙述简洁明快,语言朴素自然。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批判现实主义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红与黑》题解。
4、于连是怎样一步步堕落为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 5、结合作品分析《红与黑》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第十三讲《高老头》
一、作者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
15
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自1829——1848年,巴尔扎克用了20年的时间,创作了90多部小说,形成了人类文学宝库的擎天巨柱《人间喜剧》。
二、《高老头》 (一)情节梗概
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高老头、雷斯多伯爵夫人、纽沁根太太、伏脱冷 (二)主题分析
小说以1819年末到1820年初复辟时期的巴黎为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两个人生舞台,以高老头的悲惨人生和拉斯蒂涅毁灭的过程为两条时而平行时而交叉的线索,真实地勾勒出了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社会生活的一幅生活剪影。
1、通过高老头的惨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反映了青年野心家的成长过程。
3、通过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表现了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和资本主义必然确立的历史趋势。 4、通过伏脱冷对社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实质。 (三)艺术特征
1、精细地描摹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重视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2、遵循典型化原则,塑造人物。 3、情节结构别具匠心。 4、语言个性化。 5、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思考与练习:
1、结合作品分析《高老头》深刻的思想内容。 2、《高老头》是怎样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 3、巴尔扎克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第十四讲 《死魂灵》
一、作者果戈理生平与创作
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著名的戏剧家和小说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等。
二、《死魂灵》 (一)情节梗概 乞乞科夫、玛尼罗夫、
科罗皤契加、罗士特莱夫、梭巴开维支、泼溜希金。 (二)主题简析
小说通过对地主群丑的刻画,无情地批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预示了农奴制度的必然灭亡。 (三)人物形象
16
玛尼罗夫:专制农奴制孵育出来的寄生虫。
科罗皤契加:努力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贪财多疑的小地主典型。 罗士特莱夫:专制制度培养出来的充满兽性本能的恶霸地主的典型。 梭巴开维支:凶狠的农奴主和狡猾的生意人的综合典型。 泼溜希金:贪得无厌、吝啬成性的吸血鬼守财奴的典型。 (四)艺术特征
1、刻画人物形象注重典型化。 2、细节描写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3、语言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
思考与练习:
1、简要回答《死魂灵》题目的双重含义。
2、结合作品中几个地主的形象分析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3、谈谈果戈理小说的讽刺艺术。
第十五讲 《德伯家的苔丝》
一、作者哈代生平与创作
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二、《德伯家的苔丝》 (一)情节梗概
苔丝、亚雷、安玑.克莱 (二)主题简析
小说通过苔丝一家的遭遇,具体生动地描写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困与破产的痛苦过程,并对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和虚伪的宗教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强烈的控诉。
(三)人物形象
苔丝: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 (四)人物悲剧的深刻原因
1、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对苔丝的迫害是造成她悲剧的直接原因。
2、安玑.克莱身上残存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苔丝的摧残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原因。 3、苔丝性格的矛盾性和悲剧性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观因素。 4、在作者看来,苔丝的悲剧也具有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因素。 (五)艺术特征
17
1、出色的景物描写。 2、细腻的心理刻画。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威塞克斯小说
2、简要叙述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基本情节。 3、造成苔丝生命悲剧的深刻原因是什么?
第十六讲 《安娜·卡列尼娜》
一、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与创作
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小说《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哥萨克》、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二、《安娜.卡列尼娜》 (一)情节梗概
安娜 卡列宁 渥伦斯基 列文 吉提 (二)主题简析
小说通过安娜追求爱情幸福的悲剧和列文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俄国70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和批判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
(三)人物形象
安娜: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俄国贵族女性形象。 造成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
首先,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虚伪的上流社会把安娜推向了悲剧的深渊。其次,渥伦斯基的情变是导致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第三,安娜自身的矛盾和弱点,是导致安娜悲剧的主观原因。
(四)艺术特征 1、卓越的心理描写。 2、谋篇布局严谨缜密。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托尔斯泰主义
2、简要叙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基本情节。 3、造成安娜.卡列尼娜生命悲剧的深刻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小说的艺术特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