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弟子规》(一)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总序部分。 2.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并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尊敬长辈。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一、师讲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及其中的几个有趣故事以及在中国和世界上起到的重要 作用。 1、说说你平时有空时都做了些什么? 二、学习。 1、听范读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二、诵读原文,3、学生试读。 感悟道理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自己读一读译文。 2、思考从译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把你理解的意思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四、拓展升华 三、拓展升1、事例: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华 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2、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到哪些礼节呢? (孝顺、友善、爱学习等) 3、师总结: 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遵守礼节,尤其要尊敬长辈,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五、自由练习背诵。 4、课后作业: 回家查阅《弟子规》中的有趣故事 弟子规 1、练习背诵。 2、回家查阅《弟子规》中的有趣故事 课题 《弟子规》(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责,须顺承” 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孝顺父母。 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如何孝顺父母。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1、背诵“弟子规,圣人训”。 2、说说你在家是怎么与父母相处的。 一、作业检查 二、学习内容 1、听泛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二、诵读原文,4、指名读。 感悟道理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四、讲故事: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 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 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三、激趣感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 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悟 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 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五、作 业 背诵。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弟子规 1、练习背诵。 课题 《弟子规》(三)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冬则温,夏则清——居有常,业无变。” 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 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尊重父母的好品质。 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怎样从小事中做到孝顺父母。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父母呼” 2、说说你找到的故事 二、学习选节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一、背诵检查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二、诵读原文,7、小组竞赛背诵。 感悟道理 三、了解意思。 1.自己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 2.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译文再次理解选文意思。 四、联系实际: 1、讲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 的? 2、讨论: 还可以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 五、教师小结。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三、拓展与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实践 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四、总结 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 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 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 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 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 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 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板书设计 1、练习背诵。 弟子规 课时 一课时 作业设计 2、为父母做家务。 课题 《弟子规》(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事虽小,勿擅为——苟私藏,亲心伤。”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理,小朋友凡事要从小处做起;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凡事从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检查作业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 三、了解意思。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1、理解“事虽小”。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 怎样做?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 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 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 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 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 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比如说,在家里 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 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 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不应做的事情就 不要做了。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 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 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 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 怎么做? 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陶母封鱼。 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 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 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 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 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 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 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五、巩固 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 官。 六、作 业 1、背诵“事虽小”。 背诵 2、给爸爸妈妈洗袜子。 板书设计 1、练习背诵。 弟子规 课时 一课时 作业设计 2、说说你身边的律己故事。 课题 《弟子规》(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亲所好,力为具——号泣随,挞无怨。”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理,明白品德不只关系到自己,也关系到亲人;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品德要从小事培养起来,明白自己的言行会影响亲人。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作业检查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①背诵“事虽小”。 ②给父母洗袜子了吗?怎样洗的?父母说了什 么?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所好”。 二、学习“入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则孝”之“亲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所好”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 备。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 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让父母得到欢喜。 2、“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 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 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 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 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3、“身有伤,贻亲忧”。想一想在你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么样?理解“贻亲忧”: 让父母担心。 4、“德有伤,贻亲羞”,指如果你的品德不好, 你的亲人就会为你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 盗,或者做出了其他不该做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 5、“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 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 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 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6、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亲有过”,“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 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 上堂课我们学了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 对的时候啊!那么作为子女应不应该劝谏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当呢? 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 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而且在劝说父母时语气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 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 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 7、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号泣随”,就是觉 得很伤心、很难过。“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 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 父母让做的事情,不去做;任性,不听话;跟四、联系实际,爷爷奶奶吵架;跟小朋友抢东西、打架??说深化理解。 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五、作 业 1、背诵第五课。 2、回家学做家务。 板书设计 1、练习背诵。 弟子规 课时 一课时 作业设计 2、将本课所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课题 《弟子规》(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亲有疾,药先尝——事死者,如事生。”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理,会照顾父母、关心亲人;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生活中学会照顾父母、关心亲人。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背诵检查 齐声背诵“亲所好”。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二、学习“入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则孝”之“亲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有疾”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三、了解意思。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 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 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 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 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 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 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 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 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四、讲故事: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鹿乳奉亲 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 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 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 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 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五、作 业 1、背诵“亲有疾”。 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题 弟子规 1、背诵“亲有疾”。 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 《弟子规》(七) 第一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 2.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白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道理,并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检查作业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亲有疾......”。 2、说说你平时对待兄弟姐妹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兄道友”之“忿自泯”。 1、听范读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二、诵读原文,5、齐读。分行读。 感悟道理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自己读一读译文。 2、思考从译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把你理解的意思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四、拓展升华 三、拓展升1、事例: 兄弟三人形影不离。而且三个兄弟缝了一床大棉被每天都睡在一起。他们三兄弟能同一条华 棉被,这样到成家之后,感情还这么好,就突显他们三兄弟的确是一条心。 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姓姜名肱。他有两个 弟弟,一个叫姜仲海,另一个叫姜季江。他们兄弟三人非常的友爱,情同手足。 兄弟三人形影不离。天天在一起读书、下 课又一起温习功课、玩耍、还一起帮家里做家务事。而且三个兄弟缝了一床大棉被每天都睡 在一起。 2、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哪些相处 之道呢? (不斤斤计较财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包 容忍让等) 3、师总结: 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和身边的人相处要遵守礼节,尤其要友爱弟妹, 作为弟妹要恭敬兄姐,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4、思考讨论: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兄弟姐妹说话的?应 该怎样做?怎样与人相处? 5、教师小结: 我们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过失,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更不能抓住缺点不放,要时 常怀着一颗友爱和感恩的心,真正做到包容,那我们的人生中就没有烦恼,没有一些所谓的 不和谐音符,亲情也会更加浓厚。如果我们都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兄弟也不会反目。兄弟四、巩固背姐妹一脉同胞,血浓于水,所以手足之间要相亲相爱。 诵 五、自由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弟子规 1、练习背诵。 2、回家为家里的兄弟姐妹说说心里话。 3、说说你家里或者身边相亲相爱的故事。 课题 《弟子规》(八)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或饮食,或坐走。——人不在,已即到。” 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长幼有序的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谦虚礼让、长幼有序的精神。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作业检查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1、背诵“亲有疾”。 2、复习“兄道友”。 3、介绍一下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 4、说说你是怎样与亲人相处的。 二、学习“或饮食——已即到” 1、听泛读“或饮食”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二、诵读原文,长者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感悟道理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无论用餐就坐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长者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 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 三、激趣感四、讲故事: 悟 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他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怀念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到地前去请教。他亲自驾着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声,但为了考验他,当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侯嬴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恭敬。侯嬴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五、作 业 1、复习“兄道友”。 2、背诵“或饮食”。 弟子规 1、练习背诵。 2、去查资料,找一找敬老爱老的故事,再分享给同学。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题 《弟子规》(九)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称尊长,勿呼名。——过犹待,百步余。” 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 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质。 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养成尊老敬老的道德品质。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背诵检查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或饮食” 2、说说你找到的故事 二、学习选节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二、诵读原文,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感悟道理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自己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 2.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译文再次理解选文意思。 四、联系实际: 三、拓展与1、讲讲自己的生活中所见到听到的尊敬长辈的事。 实践 2、讨论: 平时你是怎么和你的长辈打招呼问好的呢? 五、教师小结。 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没有教养四、总结 的表现,因此要在称呼上从小就树立孩子长幼、 尊卑的态度,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谦虚的心态。 如果孩子目无尊长、爱好表现,长辈就不愿意教他们了。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一个人即使 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中故意卖弄,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锋芒太露了很容易遭人嫉 妒,这对将来的前途以及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 影响。真正有德有才之人,久而久之自然能获得大家的敬佩、爱戴,何必用表现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呢? 板书设计 1、练习背诵。 弟子规 课时 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 2、收集更多的小故事。 课题 《弟子规》(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长者立,幼勿坐——事诸兄,如事兄。” 2.理解选节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并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尊敬长辈。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检查作业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称尊长”。 2、说说你平时对待长辈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出则弟”之“称尊长”。 1、听范读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2、教师领读。 二、诵读原文,3、学生试读。 感悟道理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自己读一读译文。 2、思考从译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把你理解的意思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三、拓展升四、拓展升华 1、事例: 华 有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在幼儿园上课时学了“长者立,幼勿坐”这句教诲时,听到老师 讲,如果坐在不该坐的地方,被长者叫起来,彼此都很不好意思。有一天,父母和外婆带她 到公园玩,她的爸爸坐在凳子上看报纸,她坐在另一个比较高的凳子上看风景,这时外婆走 过来了,这个孩子立刻就跳了下来,由于凳子高没有站稳,就跌倒在地上。爸爸和外婆赶紧 把她扶了起来,问她,你怎么跳下来了?这个小女孩说:“长者立,幼勿坐,外婆来了我要 让座。”她的爸爸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孩子才三岁就知道礼节,我这么大岁数都不如女儿, 长者过来了我却无动于衷。 2、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到哪些礼 节呢? (问候,送客,吃饭,等车或者等电梯等) 3、师总结: 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 和身边的人相处要遵守礼节,尤其要尊敬长辈,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4、思考讨论: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长辈说话的?应该怎 样做?怎样与人相处? 5、教师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 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四、巩固背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 诵 五、自由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弟子规 作业设计 1、练习背诵。 2、回家为家里的长辈捶捶背。 3、说说你家里或者身边敬老爱老的故事。 课题 《弟子规》(十一)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朝起早,夜眠迟——便溺回,辄净手” 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珍惜时间。 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作业检查 一、检查作业 1、背诵“长者立”。 2、复习“出则弟”。 3、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4、说说你是怎样与朋友相处的。 二、学习“谨”之“朝起早” 1、听泛读“谨”之“朝起早” 二、诵读原文,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感悟道理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应早起晚睡,光阴易逝,应及时把握,珍惜青春。)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三、激趣感四、讲故事: 中国古代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悟 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紧时间发奋苦读的典 范。 《囊萤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 五、作 业 1、复习“出则弟”。 2、背诵“朝早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弟子规 1、练习背诵。 2、去查资料,找一找珍惜时间的故事,再分享给同学。 课题 《弟子规》(十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本课的选节,“冠必正,纽必结——食适可,勿过则。” 2.理解选节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 故事激趣、自主感悟、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 2.理解量力而为和适可而止。 2.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背本节内容 教学难点 2.明白量力而为和适可而止。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背诵检查 1.生活中的卫生习惯细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朝起早” 2、说说你找到的故事 二、学习选节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二、诵读原文,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感悟道理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自己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 2.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译文再次理解选文意思。 四、联系实际: 三、拓展与1、讲讲自己的生活习惯。 早上你是怎样起床的?谁给你穿衣服?刷牙、实践 四、总结 洗脸吗?衣服是否整洁? 2、讨论: 怎样养成勤盥洗、穿着整洁的习惯? 五、教师小结。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衣着的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洗换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一起商议国家大事。谈话的时候,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服领子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为人们的笑谈。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但是他的仪表真是糟糕,我们千万不要学他的样子。 生活中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那么你也将拥有健康的身体。 弟子规 1、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课时 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 2、练习系自己的小衣服。 课题 《弟子规》(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诵读《弟子规》中“年方少,勿饮酒 ”和古诗《次北固山下》。 2.通过讨论学习,大概了解这章《弟子规》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式练读、赛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弟子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李白饮酒》的故事。 激发兴趣 师:大家知道李白是谁吗? 师:那么,想不想听听有关他的故事呢? 2.学生听后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导入: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我要学习的《弟 子规》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弟子规》里跟李白的故事有何联系呢?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弟子规》,要求读 正确。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二、诵读原2.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文,感悟道理 读流利。 3.指读,师随时正音。 4.开火车检测读 5.小组各种形式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 利。 6.师生合作释义: 师说意思,生找对应的句子。 7.男女生赛读,要求读出韵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7.生自由练读,准备背诵。 三、学习古诗1.生自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次北固山2.师范读,生跟读。 下》 3.生听读,画出节奏。 4.小班练读、赛读。 四、生自主读 背 1.生小班内自主读背。 2.全班展示背诵。 板书设计 弟子规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弟子规》(十四)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诵读《弟子规》中“缓揭帘,勿有声 ”和诗经作业设计 2.查阅有关今天学的《弟子规》中的典故,下次课给同学讲述。 课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诗 经·硕鼠》。 2.通过讨论学习,初步了解本课《弟子规》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式练读、赛读,以读促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弟子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诵读。 教学难点 有背诵经典的兴趣。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三、学习《弟子规》 三、学习译文 四、故事连接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1.出示本课《弟子规》内容相对应的PPT,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 2.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3.指名读,师相机正音。 4.小老师教读,读准音。 5.师范读,读出节奏。 6.同桌练读,要求读准音、读出节奏。 7.小班赛读。 8.全班打节拍齐读。 1.生默读译文,边读边找与原文对应的句子。 2. 师生合作初知大意: 师说意思,生猜句子。 3.生自由练背。 1.师讲故事,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五、实践 六、每周一诗 七、自主读背 1.小组交流: 你在生活中是否有像“勿畏难”这样,做过的勇敢的事。 1.生自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读准音。 3.生听读,划出节奏。 4.小班练读,读准、读美。 1.生自主练习读背。 2.全班展示背诵。 板书设计 弟子规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弟子规》(十五)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诵读《弟子规》中“斗闹场,绝勿近 。”和诗作业设计 2.查阅有关今天学的《弟子规》中的典故,下次课给同学讲述。 课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经《黄鹤楼》。 2.通过讨论学习,初步了解本课《弟子规》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式练读、赛读,以读促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弟子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诵读。 教学难点 有背诵经典的兴趣。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二、复习导入 四、学习《弟子规》 三、学习译文 五、故事连接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2.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9.出示本课《弟子规》内容相对应的PPT,初步了解学习的内容。 10.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11.指名读,师相机正音。 12.小老师教读,读准音。 13.师范读,读出节奏。 14.同桌练读,要求读准音、读出节奏。 15.小班赛读。 16.全班打节拍齐读。 2.生默读译文,边读边找与原文对应的句子。 2. 师生合作初知大意: 师说意思,生猜句子。 3.生自由练背。 2.师讲故事,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七、实践 八、每周一诗 七、自主读背 1.小组交流: 请你帮帮他们想想该怎么做,才能做好一名“小客人”、“小主人”呢? 5.生自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6.师教读,读准音。 7.生听读,划出节奏。 8.小班练读,读准、读美。 3.生自主练习读背。 4.全班展示背诵。 板书设计 弟子规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作业设计 2.查阅有关今天学的《弟子规》中的典故,下次课给同学讲述。 课题 《弟子规》(十六)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弟子规中“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一段。 2.通过讨论学习,明白这章《弟子规》所要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故事激趣、讨论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弟子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准备 《弟子规》相关故事及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宋濂求学》的故事。 师:大家知道宋濂是谁吗? 师:那么,想不想听听有关他的故事呢? 4.学生听后讲讲自己的理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5.教师导入。 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弟二、诵读原文,子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感悟道理 二、诵读原文,感悟道理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 及反思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质疑释义。 (1)师:同学们,这两句弟子规说的是什么意 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 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老师巡视,小组推选 代表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老师最后作解释。 (3)教师小结。 师:这一章告诉我们,借别人东西是,要当面 向人家请求,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那就是 偷。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如果别人 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就不要吝啬。 3.再次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 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弟子规》的 朗读片段。)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 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拓展升华 三、拓展升华 1.学生讨论交流,畅所欲言。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蓝色的树叶》吗? 学完,你想对她们说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经典呢?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本。 板书设计 弟子规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作业设计 2.查阅有关今天学的《弟子规》中的典故,下次课给同学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