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常识安排在6月16号上午10点——12点考试,音乐基础知识地点:音乐学院Y204。音乐常识地点 :Y202。
1.艺术歌曲——一般是指具有较高的艺术情趣,代表着较高的知识阶层审美要求的歌曲形式。在德国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它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的出现与西方新兴阶层的崛起有密切关系,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这一群体的兴起,艺术歌曲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及,成为中产阶级最为喜欢的艺术形式。其中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写作有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欣赏:舒伯特《鳟鱼》、《魔王》
2.序曲——主要指歌剧、舞剧、话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导入戏剧情节,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欣赏: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李之涣《春节序曲》
3.组曲——由几个相对独立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为一体的器乐套曲。它又分古典组曲,近代组曲等几种形式。古典组曲兴起于17、18世纪之间,是由5种民间舞曲构成:依次是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和小步舞曲。近代舞曲则兴起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以不同民间音调为主题素材写成。 欣赏: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马思聪《内蒙组曲》
4.合唱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前三种合唱均为同类人声组成,故亦称为同声合唱。混声合唱则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合唱。 欣赏: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贝多芬《欢乐颂》、《长征组歌》之到吴起镇
5.重唱——指两个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歌剧中的重唱基本上是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感情交流的表现方式。包括男女声二重唱等等。 欣赏:威尔第《茶花女》中的“饮酒歌”
6.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出,结构整齐,按内容可分为军队进行曲、凯旋进行曲、典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
欣赏:老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瓦格纳《婚礼进行曲》
7.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中期开始风行于欧洲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音乐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其中奥地利作曲家有小约翰·施特劳斯贡献最为突出,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欣赏:小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淄河》、《春之声》
8.夜曲——(nocturne)是一种形式自由的三段体器乐短曲,一般中段比较激昂,常有沉思、忧郁的特点。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旋律歌唱性很强。低音部的和弦伴奏配上高音部响出夜的寂静,奏出梦般优雅的旋律。萧邦写过21首优秀的夜曲,德彪西的交响诗也都是夜曲形式。夜曲体裁的始作者为爱尔兰作曲家J.菲尔德。肖邦则把它发展为一种更形象丰富、情深意远的钢琴音乐体裁,他的21首夜曲是这一体裁的艺术珍品。 欣赏:肖邦夜曲、神秘园
9.交响诗——(symphonic poem)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欣赏: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刨罗丁《在中亚细亚的草原》、
10.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歌剧诞生于1600年的意大利,它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蒙特维尔第对早期歌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欣赏:比才《卡门》、普契尼《图兰多》之今夜无人入睡、《白毛女》之《我要活》
11.清唱剧——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与康塔塔的区别是: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
欣赏:亨德尔《弥塞亚》、黄自《长恨歌》
12.江南丝竹——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8首,号称“八大名曲”。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
13.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它广泛吸收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以及西方音乐的某些因素,是一个在旋法、调式结构、演奏风格上都独具特色的地方乐种。至今已积累了数百首曲目。如《旱天雷》《雨打芭蕉》《双声恨》《步步高》《饿马摇铃》《连环扣》《赛龙夺锦》《平湖秋月》《孔雀开屏》《娱乐升平》《金蛇狂舞》等 简述什么是交响曲?它和交响乐的区别?
交响曲,是在18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时期确立起来的一种大型器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第一乐章一般是一个快板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一般是一个慢板,与充满生气的快板第一乐章形成鲜明对比;第三乐章在往往是一段典雅的小步舞曲,中间插入对比的三声中部,形成三段式结构;第四乐章往往是一个舞曲性格的急板,非常热烈和活跃。
交响曲的直接前身是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大约在1700前后意大利歌剧序曲采用快-慢-快的三段结构,首先是快板,然后是短小的抒情行板,最后是舞曲性质的第三部分,这种结构对于古典交响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公认,德国作曲家海顿是交响曲的创始人,他享有“交响曲之父”的荣誉。海顿创作了100首左右的交响曲,特别是他后期成熟的交响曲,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标准范式。
“交响乐”是一个有更广泛含义的概念,它包含了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交响序曲等等由管弦乐队参与的音乐,它更接近于“管弦乐”(orchestra)这个概念。而“交响曲”是交响乐之一种,它专指除协奏曲之外的多乐章大型套曲结构的管弦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