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份试卷合集)江苏宿迁 沭阳县高中联考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候了,你必须毫不留恋,不要回头。因此,我也该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离开剧院了。”

第二个被叫到身边来的是道格拉斯。 “奶奶,明年春天叫谁去给房顶换木瓦呢?

“道格拉斯,”她细声细气地说,“不觉得 盖屋顶挺有趣的人就别让他去盖。” “是,奶奶。”

“到了四月,你向四面看看再问:‘谁愿意盖屋顶去? ’谁脸上放出光彩你就叫谁去,道格拉斯。在房项上你可以看到全城的人往乡下走,乡下的人往天边走,往波光粼粼的小河上走;还看得到清晨的湖泊,脚下树梢上的小鸟。最舒畅的风在你周围呼呼地吹。这些东西哪怕只是为了一样,也值得我一个春天的黎明往屋顶那儿爬一一趟. 那是很动人的时刻,

只要你有机会去试试....

她的声音低弱了,像在轻轻地颤动。 道格拉斯哭了。

她鼓起劲来:“唉呀, 你哭什么?” “因为,”他说,“你明天就不在了。”

她把一面小镜子转向孩子。在镜子里他看了着她的脸,看了看自己的脸,又看了看她的脸。她说:“道格拉斯,道格拉斯,你真丟脸!你剪手指甲吧?”

“剪的,奶奶。

“你的身子每七年左右就全体更新一次,指头上的老细胞,心上的老细胞都得死去,新的细胞长出来。你不会为这个哭吧?不会为这个难过吧?”

“不会的,奶奶。”

“那么,你想想看,孩子。那把剪下的手指甲收藏起来的人不是个傻瓜么?今天躺在这里的我也就跟手指甲差不多,一口气就能把我吹得片片飞落。重要的不是躺在这儿的我,而是那个坐在床前回头望我的我,在楼下做晚饭的我,躺在车库汽车底下的我,在藏书室里读书的我。起作用的是这许许多多的新我。我今天并不会真正死去。人只要有了家就不会死了,我还要活许久许久。一千年后会有多得像一座城市的子孙,坐在橡胶树荫里啃酸苹果。谁拿这种大问题来问我,我就这么回答他!好了,快把别的人也都叫进来吧!”

全家人来齐了,站在屋子里等着,像是在火车站给旅客送行。

“好了,”祖奶奶说,“我在这儿。很荣耀。看见你们围在我床边,满心欢喜。下一周该让孩子们给园子松土和打扫厕所,也该买衣服了。既然你们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祖奶奶的那一部分我不会在这儿督促你们了,那么我的另外的部分,你们称作贝特大伯、利奥、汤姆、道格拉斯等等的部分,就要接过我这项工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

“是的,奶奶。”

“不要为我难过。现在,你们都走吧,我要去寻找我的梦了...门在某个地方静静地关,上了。

(孙法理译,有删改)

15.文章开头叙写了奶奶劳作的场景,这对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各有什么作用? (4分) 16.文中画线句表达了奶奶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 17.请理解文中加点的“新我”的含义。(4分)

18.本文写了奶奶离世前的故事,却少有哀伤的笔调,请探究作者的意图。(6分) 六、课外名著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题。

和命运结伴而行

周国平

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义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性格即 命运”。

但是,这并不说明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人不能决定自己的性格。

性格无所谓好坏,好坏仅在于人对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就命运是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人愈是能够支配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于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太简单一些了吧?活生生的人总是被领着也被拖着,抗争着但终于不得不屈服。

昔日的同学走出校门,各奔东西,若干年后重逢,便会发现彼此在做着很不同的事,在名利场上的沉浮也相差悬殊。可是,只要仔细一想,你会进一步发现,各人所走的道路大抵有线索可寻,符合各自的人格类型和性格逻辑,说得,上各得其所。

上帝借种种偶然性之手分配人们的命运,除开特殊的天灾人祸之外,它的分配基本上是公平的。 偶然性是上帝的心血来潮,它可能是灵感喷发,也可能只是一个恶作剧,可能是神来之笔,也可能只是一个笔误。因此,在人生中,偶然性便成了一个既诱人又恼人的东西。我们无法预测会有哪一种偶然性落到自己头上,所能做到的仅是——如果得到的是神来之笔,就不要辜负了它:如果得到的是笔误,就精心地修改它,使它看起来像是另一种神来之笔,如同有的画家把偶然落到画布上的污斑修改成整幅画的点睛之笔那样。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修改上帝的笔误绝非一件如此轻松的事情,有的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而这努力本身便展现为辉煌的人生历程。

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爱自尊,使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子。倘能这样,也就算得上做命运的主人了。

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

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19.文中第一段中引用赫拉克利特的话有何作用? (6分) 20.请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21.作者认为应该如何“与命运结伴而行”,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 分) 七、作文(7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孔子说:“绘事后素”, 意思说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绘画。油画创作中,第一层着色被称为底色,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其实,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8 ~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终学生素质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I (附加题) (满分40分,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3~25题。(10 分)

南丰先生之文,原本“六经”,出入于司马、班固之书。视欧阳庐陵,几欲轶而过之。朱于喜读其文,特为南丰作年谱,常称其文字。南丰之文深于经,而灌磨乎史汉。深于经故确实而无游谈灌磨乎史汉故不庸不秽文至于斯亦可以上下千古而卓然垂不朽于著作之林矣!

(节选自张伯行《曾文引》)

2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5 分)

24.文中“南丰先生”指的是 (姓名) ,“朱子”指的是 (姓名)。 (2分) 25.根据材料,概括“南丰之文”的特点。(3 分) 二、 名著阅读题 (30分)

26.下列对《家》 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家》最初取名为《激流》,表达了不屈从于命运安排,渴望征服生活、创造生活的精神和意志。 B. 高老太爷要抱重孙,用拈阉的办法为觉新定了亲事,这断绝了他升学的希望,同时葬送了他的美

好爱情。

C. 高公馆里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长制代表高老太爷,有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等统治阶

级人物。

D. 瑞珏生产前,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要将其迁出,五太太第-一个赞同,四太太和克定在旁

边附和。

E.在高老太爷生日宴上,写到一位客人有根香肠似的鼻子和一张满是皱纹的脸,这位客人指的是陈克

家。

27.下列对《呐喊》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狂人日记》是投向封建吃人礼教的第-把利剑,构思独特,形象可感,思想深刻,它的发表标志

着现代文学小说的形成。

B.《明天》中,单四嫂子为治好宝儿的病,求签许愿,给孩子吃过单方,后去找何小仙,表现了她爱

子心切,也反映了她愚昧迷信。

C.《阿Q正传》中,阿Q对赵家遭抢感到快意而且恐慌,后被戴“银桃子”自称革命党的赵秀才举报,

稀里糊涂地成为抢劫嫌疑犯。

D.《药》中,鲁迅赞扬了夏瑜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夏瑜的革命主张不被

群众理解,但他的牺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同情。

E.《呐喊》中,鲁迅塑造了华大妈、七斤嫂、祥林嫂等一系列可悲可怜、愚味麻木的妇女形象,通过

她们的遗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黑暗。

28.下列对《红楼梦》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贾母是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有时又让人感到她也是个不恪守封建礼教而至性至情的人,只不过

这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B. 贾雨村由于贪财破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黛玉读书。后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得到贾赦帮

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C.刘姥姥在宴会上曾逗得大家大笑,湘云把“一口饭都喷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只叫“嗳唷”;探

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

D. 众人陪着贾母看戏的时候,凤姐开玩笑说一小旦活像一个人, 大家看出像黛玉,但谁也不说,只

有心直口快的湘云毫无顾忌地说出迷底。

E. 作品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提到薛家为薛蟠一案行贿枉法,是指薛蟠在外饮酒时,打

死店小二,被捉进监狱,要判重罪之事。

29.《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和第七章“革命”中,阿Q都唱过“我执钢鞭将你打”的歌词,请说明这两处的“我执钢鞭将你打”分别表达了阿Q怎样的心情。(4 分)

30.《家》 第十三章中,觉慧自语:“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你是多么愚蠢啊!”他为什么对自己有这种看法?(5 分)

31.阅读《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老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 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宝玉为什么扬言要赶走晴雯?后来他们是怎样和好如初的?请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