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下载本文

( B )

A.超过实际通货膨胀率 B.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C.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D.等于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

二、判断题

1.企业成本的增加是从供给方面对通货膨胀发生效应。( ∨)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原因通常是总需求的减少。( ×) 3.通货膨胀税总是等于铸币税。( ×)

4.恶性通货膨胀可能扭曲价格体系,但是并不对实际产出造成任何影响。(× ) 5.政府财政赤字通常会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有所减少。(× )

6.如果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也成立的话,那么政策制定者能够同时对付失业和通货膨胀率。( × ) 7.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使总产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而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使总产出高于充分就业水平。( × ) 8.通货膨胀率与产出增长率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 × )

9.中央银行不应该考虑将零通货膨胀率作为其目标,因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名义现象,它不会改变任何商品的实际价格。( × )

10.滞后性暗示了反通货膨胀即使在中期内也可能导致更高的失业率。( ∨ )

三、简答题

1.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

答:按照物价上涨速度划分为:(1)爬行的通货膨胀 (2)温和的通货膨胀 (3)飞奔的通货膨胀 (4)恶性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划分:(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1)影响财富和收入再分配

①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②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 (2)造成微观经济的效率损失 ①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成本 ②引起税收扭曲

③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扭曲,从而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四、作图分析题

1. 作图说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

2.作图说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五、计算题

1.假设价格水平在1990年为105.5,1991年为109.5,1992年为114.5。 求:(1)1991年和1992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2)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93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3)如果1993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答: (1)109.5-105.5/105.5=3.79% 113.5-109.5/109.5=3.65% (2)3.79%+3.65%/2=3.72%

(3)实际利率=6%-3.72%=2.28%

六、论述题

1.论述短期与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1)短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③结构型通货膨胀 ④预期的通货膨胀

(2)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短期存在通货膨胀,如果政府由于某些因素持续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持续的需求上升,则会造成长期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

①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②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 ③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成本 ④引起税收扭曲

⑤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扭曲,从而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第8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表现为(D )

A.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率的下降 B.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D.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B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方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方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3.下列哪些政府活动会使长期增长率有效( C )

A.货币政策 B.劳动力市场政策 C.教育和科研政策 D.财政政策 4.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 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B.刺激消费水平

C.减少工作时间 D.推广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5.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是( D )

A.使企业家满足于他们已经做出的最优决策,并在未来继续做出类似决策的增长率 B.确保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 C.往往是经济自发经历的

D.考虑到了人口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6.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将使( C ) 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经济持续高涨

7.在哈罗德的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区别是( C ) A.有保证的增长率假定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不断提高,而自然增长率则不然 B.有保证的增长率以充分就业为前提,而自然增长率则不然

C.有保证的增长率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稳定的增长率,而自然增长率是比较稳定增长率 D.有保证的增长率一定小于自然增长率

8.假如要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

应达到( A )

A.28% B.30% C.32% D.20% 9.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主要是作为( C )

A.增长的因变量 B.外生变量 C.内生变量 D.引起经济增长的不重要因素 10.在长期中,实现的可能性最大增长率是( B )

A.有保证的增长率 B.自然增长率 C.实际增长率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若资本-产出比率提高,则在二重效应相互适应的投资增长率( B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2.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资本增长率小于劳动增长率,则L/K将会( A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3.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考虑技术进步,则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的关系是( B ) A.大于 B.小于 C.不变 D.不确定 14.经济波动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 )

A.扩张、顶峰、衰退、谷底 B.顶峰、衰退、谷底、扩张 C.谷底、扩张、顶峰、衰退 D.以上各项均不正确 15.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是( B )

A.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 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C.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 D.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共同的假设条件 16.加速原理认为( A )

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 B.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减少 C.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D.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

二、判断题

1.储蓄率不能影响经济中的产量增长,它由劳动投入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决定。(× ) 2.生产函数F(K,L)=K+4L属于规模报酬不变。( ∨ ) 3.全要素生产率就是劳动生产率。( × ) 4.储蓄率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是不定的。( ∨ ) 5.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 6.资本自身的积累可以长期维持人均产出的增长。(× ) 7.在新古典模型中,产生趋同的原因是规模报酬不变。(× ) 8.有保证的增长率一定小于自然增长率。( × ) 9.低储蓄率是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 ) 10.在一个达到均衡增长的经济中,净投资不可能为零。( ∨ )

三、简答题

1.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哪些要素的影响? 答:(1)资本 (2)劳动力 (3)自然资源 (4)技术进步 (5)制度 2、 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1)鼓励储蓄和投资 (2)吸引国外投资 (3)发展教育 (4)鼓励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5)保护产权,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3、 经济周期的特征有哪些? 答:(1)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2)经济周期性波动无规律也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 (3)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

(4)一个完整的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4、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1)基钦周期:短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40个月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周期长度为8—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50年 (4)熊彼特周期

四、计算题

1.已知资本-产出比为5,假设中国2004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600亿美元。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如果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则200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答:由Y=C+S,有S=Y-C=1000-600=400(亿美元) 储蓄率s=S/Y=400/1000=40%

经济增长率G=s/v=40%/5=8% 即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

2.如果要使一国的产出年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相应有何变化? 答: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 G=s/v 则s=G?v

当G=5%时,s=5%×4=20% 当G=7%时,s=7%×4=28% 即储蓄率由20%提高到28%

3.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k为10%,劳动的增长率l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y为8%,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a为0.4,且规模报酬不变。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根据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生产函数Y=A?KaL1-a,得到 y=△A/A+a?k+(1-a)?l

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A/A=y- a?k+(1-a)?l =2.8% 五、论述题

1.结合我国实际,试述政府可以采取的缓和经济波动的措施。 答:(1)调节投资规模。如果预计经济过热,就可以采取紧缩政策,控制投资规模,缓解经济波动。

(2)控制消费倾向。消费是决定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如果预计有效需求不足,出现通货紧缩,就可以采取扩张政策,提高消费倾向,刺激经济增长。

(3)影响乘数和加速数。一国的乘数和加速数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不能变动。如果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使投资乘数变大,加速数变小,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这两个参数缓解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是通过调节投资规模实现“软着陆”,通过扩大内需迎来“高增长,低通胀”的新局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也将逐渐改变我国的乘数和加速数。

第9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要消除通货膨胀,政府应该( D )。

A.增加政府购买 B.减少福利支出 C.增税 D.减少货币供给

2.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政府增加100万元的支出使国民收入增加( C )。 A.500万元 B.80万元 C.400万元 D.100万元 3.下列哪一项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的增长(A )。 A.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 B.税收减少50亿元

C.税收和政府购买同时增加50亿元 D.转移支付增加50亿元

4. 政府支出使国民收入增加120亿。如果乘数为3,政府的购买应该增加( B)。 A.30亿 B.40亿元 C.120亿元 D.360亿元 5.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 C )。

A.刺激经济增长 B.延缓经济衰退 C.减缓经济周期波动 D.促进经济实现均衡 6.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70%降到15%,这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