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多选 下载本文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A.两者对立统一并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二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 A.根本任务 B.基本目标 C.基本政策 D.总体目标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于( ) A、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B、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C、其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D、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

A、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的科学反映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目标为(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主要有(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构建和谐社会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 )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人的全面发展

3、邓小平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的核心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 D.怎样建设党

4、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C.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5、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A.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B.这是对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 C.这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要求

13

D.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6、实现共同富裕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8、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9、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几个方面新的更高的要求( )

A.增强发展协调性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C.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D.建设生态文明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 ) A、实现经济现代化 B、实现经济社会化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实现经济市场化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A、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经济上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B、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完成 D、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12、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 A、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D、发展成果必须平均分配

13、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 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4、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大同 15、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

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团结世界人民

16、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任务是( ) A、改造落后生产力 B、提升传统生产力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到首位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14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全盘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取代民族经济 D、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2. 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内涵有( ) A、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

B、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我们的发展

D、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3.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了(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4. 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 )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B、保持国内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5.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6. 邓小平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8.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的矛盾 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要 ( ) A、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10.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 ) A、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B、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15

C、坚持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11. 我国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 )

A、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1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稳定是目的

13.(2014年考研多选26题)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

A增加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B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C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D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1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有一个重大创新,这:

A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 B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D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15.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

A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坚持按劳分配

16.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 A关联性 B系统性 C可行性 D原则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2、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认识有( )

A.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它的内在要求 D.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