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
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面的物质是氧化铝,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稀硝酸和稀盐酸是强酸,NaOH是强碱,所以能溶于稀硝酸、稀盐酸、NaOH溶液中,但不能和硝酸铜反应,故选B。 2.中国第二化工设计院提出,用间接电化学法对大气污染物 NO 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理示意如图(质子膜允许H+和 H2O 通过),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B.硝酸铜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
A.电极Ⅰ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 =2OH- +H2↑ B.电解池中质子从电极Ⅰ向电极Ⅱ作定向移动 C.吸收塔中的反应为 2NO+ 2S2O42-+H2O=N2+4HSO3- D.每处理1molNO电解池质量减少16g 【答案】C 【解析】 【分析】
HSO3-转化为S2O42-,S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3价发生还原反应,在电极Ⅰ,则该电极作电解池的阴极,电极Ⅱ为电解池的阳极,在电极Ⅱ上H2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和H+。 【详解】
A.电极Ⅰ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 = S2O42-+2H2O,A不正确;
B.由于阴极需消耗H+,而阳极生成H+,电解池中质子从电极Ⅱ向电极Ⅰ作定向移动,B不正确; C.从箭头的指向,可确定吸收塔中S2O42-与NO反应,生成HSO3-和N2,发生反应为 2NO+ 2S2O32-+H2O=N2+4HSO3-,C正确;
D.每处理1molNO,阴极2HSO3-→ S2O42-,质量增加34g,阳极H2O→增加34g-16g=18g,D不正确; 故选C。
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均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
1O2,质量减轻16g,电解池质量2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四元化合物,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是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c>d>e B.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a>c>d C.氢化物的沸点:c>d
D.C和E反应生成F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均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常见物质,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C为NH3。根据图示A能与酸或碱反应,A是四元化合物,不是Al(OH)3或Al2O3,则A为弱酸形成的铵盐,而B能与淡黄色固体D反应生成单质E,则B为CO2、D为Na2O2、E为O2,而A是四元化合物,则A为(NH4)2CO3或NH4HCO3,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与水;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 【详解】
A.c、d、e简单离子分别为N3-、O2-、Na+,三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
--+
子半径:c(N3)>d(O2)>e(Na),正确,A不选;
B.a、c、d分别是H、N、O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a(H)<c(N)<d(O),则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a(H-)>c(N3-)>d(O2-),正确,B不选;
C.c为N、d为O,c、d的氢化物分别是NH3、H2O,常温下氨气为气体,而水为液体,氢化物沸点:c(NH3)<d(H2O),错误,C选;
D.C为NH3,E是O2,C与E的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与水,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反应,正确,D不选。 答案选C。
4.三容器内分别装有相同压强下的NO、NO2、O2,设三容器容积依次为V1、V2、V3,若将三气体混合于V2、V3之比不可能是一个容积为V1 + V2 +V3的容器中后,倒立于水槽中,最终容器内充满水。则V1、( ) A.3∶7∶4 【答案】B 【解析】 【详解】
NO、NO2与O2、H2O反应后被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
B.5∶7∶6
C.7∶3∶6
D.1∶1∶1
=4HNO3、4NO2+O2+2H2O=4HNO3。从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n(O2)=用此关系式验证备选答案。 A.
31×n(NO)+×n(NO2)。
4431×3+×7=4,A不合题意;
4431×5+×7≠6,B符合题意;
4431×7+×3=6,C不合题意;
4431×1+×1=1,D不合题意。
44B.
C.
D.
故选B。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该微粒中存在极性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B.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距离F-最近的Ca2+组成正四面体
C.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氢原子核外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
D.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12,晶
胞空间利用率6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合铜离子中水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水中的H原子和O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但不存在这离子键,A选项错误;
B.CaF2晶体的晶胞中,F-位于体心,而Ca2+位于顶点和面心,距离F-最近的Ca2+组成正四面体,B选项正
确;
C.电子云密度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的多少,H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不存在大多数电子一说,只能说H原子的一个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机会多,C选项错误;
D.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但空间利用率为74%,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配合物、离子晶体、电子云、最密堆积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对所给图要仔细观察,并正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
6.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 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 族 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 Si C.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CH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在同一周期,甲元素与B和Al在同一主族,与As同一周期,则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为Ga元素,同理,乙元素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为Ge元素。
A.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在同一周期,甲元素与B和Al在同一主族,与As同一周期,则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A项正确;
B.甲元素和乙元素同周期,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甲元素的原子序数小,所以甲元素的半径大于乙元素。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乙元素与Si同主族,乙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排序为甲>乙>Si,B项正确;
C.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越来越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于CH4,C项错误;
D.乙为Ge元素,同主族上一个元素为硅元素,其处于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项正确;
D.推测乙的单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