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滩茶人 - 唐方烛秉烛五岭春 下载本文

碣滩茶人——唐方烛秉烛五岭春

唐方烛,柳林汊合仁坪村人。如今,年近花甲的他,居住在群山起伏的湘西雪峰山脉东端瓜瓢湾大山上,种茶、制茶、品茶、售茶,创造财富,服务社会,成为远近闻名的茶界能人。被当选为沅陵县政协常务委员、怀化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湖南省工商联执委。

瓜瓢湾,地处沅陵、桃源两县的边境,山高林密,海拔500多米。沈从文笔下《沅陵的人》一文中描绘沅水风光最美处的柳林汊就在瓜瓢湾的脚下。站在山顶朝下看,它就像一把巨大的瓜瓢,而那长长的瓢把,就是一条狭长的山涧,斜伸至沅水边。瓜瓢湾也就因此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瓜瓢湾岭上,瓜瓢湾人银锄挥舞,开荒植茶。一时间,瓜瓢湾群峰间云雾缭绕,恍若仙境。老百姓放开喉咙唱起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山歌,1967年这里正式建起了茶场,取名为“红星”茶场。茶场建起时,又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年轻人的到来,使瓜瓢湾洋溢着青春和活力。

改革开放初期,知青们纷纷返城,热闹的瓜瓢湾一下子冷清了许多,许多茶园废弃、荒芜。唐方烛看了十分心痛。1986年,他丢下做得正火的生意重上瓜瓢湾,承包接管“红星”茶场。

他整修了房舍,垦复了茶园,又将老化的茶园改良更新,还将四周的荒山开垦梯土,栽植果林。很快,一度冷清混乱的茶场又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他先后去省茶叶研究所拜师学习,钻研制茶技术。又请来茶叶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科研创新,打造品牌。几声春雷响过,几场春雨洒过,茶树上刚冒出米粒般的芽尖,毛茸茸、嫩颤颤的,茶场就开园采摘。这种银毫,采茶能手一天还采不到一公斤,可他出价高,摘一公斤就有七八十元的工钱,制作成茶后,可卖数百元。老人妇女纷纷上山,有采摘银毫、毛尖的,有采摘一芽一心、二芽一心的,按类论价,一天多的能挣六七十元,少的也挣二三十元。每到采茶时节,十里八乡的人们成群结队上山,瓜瓢湾的山岭间,山歌飞扬,欢声笑语。“红星”茶场从此成为了湖南省有机茶生产基地。

2000年以来,连续获得欧盟“IMO” 国际有机食品认证。经过二十余年打拼,唐方烛所成立的湖南沅陵五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初具规模,有机茶园面积达1050亩,成为湖南片区最早获得欧盟有机认证的茶业公司。租赁及联合经营库

区移民开发茶园2000余亩;公司拥有红星茶场、苦草界茶场、天龙洞茶场。一条名优茶加工生产线和一条大众茶初制生产线,加工车间占地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年加工生产能力为600吨,拥有员工120多人。

同时,唐方烛呕心沥血,道法有机,致力生态。公司修建了宾馆、品茶室、游道等设施,2006年被县委政府确定为示范平安林区,列为省级夸父山森林公园有机茶文化景区。红星茶场五岭春有机茶系列产品在国际交流中屡获好评,期间德国、美国、法国、哥伦比亚、瑞士等国际友人多次来场考察,成为湖南有机茶出口基地。公司研发的“柳林绿波”牌系列产品,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检测重金属和农残为零,直接出口欧美。

身居大山写春秋,致富不忘乡亲们。唐方烛肯定是“发”了,他究竟有多少钱,别人不知道。人们只知道,当初上瓜瓢湾创业没几年,他在瓜瓢湾岭上修起了豪华气派的别墅;又过了几年,下乡进城,他有了名贵的小轿车;为了方便十里八乡的村民上山采茶,他还新修了一长排整齐漂亮的木板瓦房。室内上下楼板铺就,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外板壁油漆得黄灿灿、亮闪闪的,吸引了许多外乡人纷纷来此打工入住。此外,对于扶贫帮困、兴教助学、架桥铺路,他都慷慨解囊。并且不断地在瓜瓢湾搞山地开发,如今,他年过花甲,仍满怀豪情:“我要把瓜瓢湾开发成一个旅游风景区,让那些游过桃花源的人,也来瓜瓢湾看看风景。”

青青绿茶让淳朴的瓜瓢湾人富了。不几年,集镇上,临江沿街的吊脚楼或砖木瓦房,纷纷换成了一幢幢二层、三层的小洋楼。街道铺成了水泥路,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乡,日子过得滋润而富足。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山地,植树造林。如今,登上瓜瓢湾,举目四望,林海莽莽,风起涛涌,蔚为壮观。瓜瓢湾人不无自豪地说:“那是我们的一座座?绿色银行?”。

三十年日月轮回,三十年春华秋实。瓜瓢湾,还是那座山,它见证了唐方烛这位老茶人的远见卓识与柳林汊人的勤劳智慧。瓜瓢湾,却又不是当年的那座山了,而今,这把巨大的“瓜瓢”,盛满了富裕、和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