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园林史 - 图文 下载本文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意大利台地园:建筑都是因其具体的山坡地势而建的,因此它前面能引出中轴线开辟出一层层台地,分别 配以平台、水池、喷泉、雕像等;然后在中轴线两旁栽植一些高耸的植物如黄杨、杉树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来自百度)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 始于意大利。14、15世纪,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利益和要求,提出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对。科学、文学、艺术热情高涨。 文艺复兴初期 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美第奇家族起主要推动作用,是初期那些著名庄园的拥有者。 实例:

1.卡雷吉奥庄园(Careggio) 美第奇家族所建第一座庄园 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 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

2.卡法鸠罗庄园(Cafaggiolo) 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 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 3.费索勒的美第奇庄园 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

特征:建筑风格尚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建筑和庭院比较简朴大方,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且常与雕塑结合,水池形式比较简洁,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图案花纹很简单。造园显著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出于对植物本身的兴趣来栽培各类植物,从园艺的角度来观赏植物,而中世纪的人们一般是根据实用的需要在园内栽培植物。

此外,这一时期由于对植物学的兴趣浓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用于科研的植物园。(帕多瓦植物园,比萨植物园)

文艺复兴中期 (鼎盛期) 以罗马为中心,有罗马教皇创造。

布拉曼特(作品:贝尔维德雷园) 创造发展起一种平台建筑式造园样式,是意大利造园史上的一个转变时期,他可以说是罗马台地园的奠基人。

实例:

1.玛丹庄园(Madama) 意大利台地园典范 拥有者:美第奇家族,教皇克莱门七世

设计师:拉斐尔

这个庄园课本上属于中期,另一本书上属于初期 2.法尔纳斯庄园(Farnese) 又名卡普拉罗拉庄园

拥有者:红衣主教法尔纳斯(保罗三世) 设计师:维格诺拉

3.埃斯特庄园(Este) 水景(百泉台等) 拥有者:红衣主教埃斯特

设计师:利戈里奥(维格诺拉弟子) 和水利工程师 奥利维尔利

4.兰特庄园(Lante) 拥有者:红衣主教甘巴拉 设计师:维格诺拉

5.卡斯特罗庄园(Castello) 拥有者:美第奇家族后裔 设计师:特里波洛 6.波波利园(Boboli) 拥有者: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最大的一座庄园 设计师:特里波洛+阿曼纳蒂+ 本塔伦提

特征: 台地园,有明确中轴线,整体协调统一,理水技术娴熟(如水剧场、水风琴等)

文艺复兴末期 (巴洛克风格)

16世纪末-17世纪 巴洛克艺术 繁琐的细部装饰,喜欢运用曲线 实例:

1.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Aldobrandini) 拥有者:阿尔多布兰迪尼

设计者:波尔塔+水工程 丰塔纳&奥利维尔利

2.伊索拉*贝拉庄园(Isola Bella) 设计者:丰塔纳等

3.奥尔西尼庄园 充满幻想与怪异之物的巴洛克时代最后的写照

意大利台地式造园特征:

1.庄园大都建在郊外的丘陵山地上,形成一层一层露台,严格的规则对称格局 2.以建筑为中心,其中轴线为园林煮粥,向外逐渐减弱其严谨规整性 3.采用台地园结构,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台阶,栏杆等应运而生。

4.水景丰富,喷泉、壁泉、水剧场、水风琴等

5.庭院植物由避暑遮阴效果,树木为主(多为常绿),花卉较少。绿丛植坛是台地园的产物。柑橘园也是常见布局。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17世纪后半叶左右,勒*诺特尔(1613-1700)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样式时代的结束,勒*诺特尔式独特造园样式时代的开始。 实例:

1.沃克斯园,使勒*诺特尔一举成名 拥有者:富凯

2.尚蒂伊府邸花园 拥有者:孔德亲王 设计者:勒*诺特尔

3.凡尔赛宫 拥有者:路易十四 设计者:勒*诺特尔

勒*诺特尔造园特征 1.庄重典雅的风格

2.地形平缓地带,中轴线对称,整体上有平缓舒展效果

3.水景以静态水,形成镜面效果的水渠为特色,辽阔、平静、深远气势。当然,形形色色的喷泉也有很多(如凡尔赛的阿波罗喷泉、金字塔喷泉等)

4.使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体现季节变化;丛林的使用;以花卉为主的刺绣花坛 5.园内道路上,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口上,目不暇接。

对各国影响: 荷兰,黑德*罗宫

德国,海伦豪森宫、尼姆芬堡宫殿 奥地利,宣布隆宫

英国,汉普顿宫(17世纪末,一凡尔赛宫苑为蓝本设计的)

英国风景式造园

18世纪,风景画家出现,讴歌自然之美,英国文人、思想家(艾迪生、蒲柏等人)推动风景式造园的产生。(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来自百度)

重要人物:

1.布里奇曼,设计作品:斯陀园 该园拆除围墙,只用Ha-hah(水渠)围着,将园外风景引入园内。

2.肯特,设计作品:奇斯威克别墅园(他的成名之作),对斯陀园进行增补,在肯辛顿园中栽枯树以追求忠实描绘自然

座右铭:自然讨厌直线

3.布朗,肯特的学生,绰号“万能布朗”,善长处理水景 设计作品:布伦海姆宫苑等

4.雷普顿,18世纪末期,提出绘画与造园的区别,还强调园林与绘画一样要注重光影效果。创造“slide法”,即叠合图法,改造后的风景图与现状图贴在一起,直接比较改造状况。

风景式造园中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布朗派和绘画派),两派之间的论战推动了英国造园的发展。

钱伯斯,为英国造园带来浪漫主义色彩 作品:丘园中的中国式塔

英国风景式造园对各国的影响:

法国:欧麦农维尔庭园、莫封丹、佩提特*特雷农??

德国:沃利兹(按英式设计)、威廉施亥、威廉施塔尔(从规则式庭园改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