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复习思考题-9页 下载本文

侵染循环:1)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病树原木及其制品;2)越冬:在生病植株上,天牛蛹室中越冬;3)侵染过程: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由天牛羽化后在健树新梢上取食造成的伤口侵入,适宜温度下,4-5天完成一代。2周后可分散到全株,破坏树脂道细胞,使水分疏导受到阻碍,导致树木死亡。天牛在衰弱或死亡树木上产卵,幼虫孵化后蛀入木质部,秋冬季线虫聚集在天牛蛹室,天牛化蛹时,越冬4龄幼虫线虫钻入天牛成虫气管内,由天牛携带传播。4)高温干旱对病害有利,最适温度是20~30℃,病害多发生在7-9月。土壤缺水加速病害发展。

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2)寄主松树更新换种,减少寄主源;3)防治媒介昆虫:化学方法:成虫期,喷洒药剂;幼虫期,药剂熏蒸。物理方法:彻底清除病死木,主要用于除治幼虫;诱杀除治,主要用于除治成虫。生物防治:管氏肿腿蜂,白僵菌等;3)树干打孔注射和根部土壤处理除治线虫 5、榆树枯萎病是榆树最危险的病害

病原:榆树枯萎病菌 和榆树新枯萎病菌,无性阶段为榆黏束孢菌 由带菌的小蠹虫危害导致病菌侵染

6、泡桐丛枝病,病原为植物类菌原体(简称植原体),植原体在病株上大量存在于韧皮部疏导组织的筛管内,通过筛板孔移动,侵染到全株。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1、林木根朽病,病原为担子菌门的蜜环菌

2、根癌病,病原根癌土壤杆菌病原菌在病瘤或土壤中的寄主残体内越冬;从伤口侵入

3、致病原因---致瘤质粒Ti质粒上有一段T-DNA编码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酶的基因,并且转化植物后表达产生出相应的植物激素,刺激植物细胞无限增生,形成肿瘤;Ti质粒可以控制对细菌素的感病性和寄主范围

4、木材腐朽发生的过程:受伤或其他刺激;自然保护反应,变色区产生抗腐能力;先驱微生物在变色区的木材细胞间隙和细胞腔内定居,分解单宁、醌、胶等物质,发生软腐;木腐菌侵染定居,稳定发展,出现白色腐朽或褐色腐朽

5、白腐---木质素被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保留;褐腐---木质素保留,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