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 - 十二五 - 规划 - 图文 下载本文

水平相适应,同时考虑人口和资源条件,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加以适当限制。节水重点在城市,应按城市生活节水标准规划发展,并由城市向市镇推广。通过强化管理,建设和推广公共节水设施,逐步使用水定额得到控制,并使总用水增长率逐步降低。 6.5.3 节水目标的控制指标

节水目标控制指标主要有:各部门总用水量、总用水量增长率、农业灌溉用水量、农业灌溉用水量增长率、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灌溉综合定额、灌溉水利用系数、工业取用水量、工业取用水量增长率、工业用水综合定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输水管网漏失率、城市生活用水定额、节水器具普及率等。

农业节水重点对大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改造与续建配套,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适度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以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等。

工业节水的重点行业是火力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生物制药、水泥、食品等。在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控制用水量的增长。重点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城镇生活节水的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使城市节水水平有明显提高。

要建成健全的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节水灌溉农田工程达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要求,其他农业用水效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业主要用水行业按节水型企业进行改造,达到节水目标;城镇生活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基本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生态用水得到较大改善;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

“十二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指标包括:

综合用水与节水指标: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非常规水源利用量

1

、城镇污水处理回用率等。

工业用水与节水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农业用水与节水指标:灌溉水利用系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

1

包括污水处理回用,雨水集蓄利用,矿井水等开发利用量。

13

的比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等。

生活用水与节水指标: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等。 水资源保护指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等。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详见表2。

表2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表

指标分类 节水指标 用水总量 综合用水与节水指标 单位GDP用水量 非常规水源替代水资源比例 城市污水处理集中率 农业用水与节水指标 工业用水与节水指标 生活用水与节水指标 水资源保护指标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 水功能区达标率 单位 亿m3 m3/万元 % % - % m3/万元 % % % % 属性 约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约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约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约束性指标

6.5.4 节水目标的确定

提出云南省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重点提出2015年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节水目标及用水定额指标,包括农业、工业(火电、冶金、石化、生物制药、造纸及其他一般工业等)、城镇生活、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节水目标与指标等。要参照全国的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我省制定的目标及完成情况,相应地制定节水总目标、分部门(地区)目标和不同水平年节水控制指标等,并与全国的节水目标相协调。

各州(市)可参照区域节水发展目标,遵循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在对各地的水资源、经济发展、节水措施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节水能力,确定节约用水的基本原则,提出各类用水户不同发展时期的节水目标。

6.6 节水方案与措施

6.6.1 节水措施

(1)节水措施选用的原则 12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面积之和

地表水二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个数占二级水功能区总个数的百分比。

14

在现状用水和节水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条件、供需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节水工作的重点以及需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节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技术、经济、管理等非工程措施。

(2)农业节水措施

采取工程措施可降低输水损失、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主要措施有:工程配套、渠系配套与渠系防渗、管道化输水、喷灌、微灌等。

技术措施的作用是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作物根系层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减少无效蒸腾蒸发量。主要措施有:土地平整、良种化和平衡施肥、水稻“浅、湿”灌、秸秆覆盖、膜上灌溉等先进灌水技术和耕作保墒技术等。

经济措施包括研究和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利用经济杠杆改变种植业结构,加大节水投入等。

管理措施包括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定节水灌溉政策法规、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

(3)工业节水措施

工业节水措施主要有: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回用率;②实行计划用水,提倡一水多用、优水优用;③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高用水工艺和落后的设备;④应用节水和高效的新技术,如高效人工制冷及低温冷却技术、高效洗涤工艺等;⑤根据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⑥制定合理的水价,实行优水优价和累进制水价收费制度;⑦对废污水排放征收污水处理费,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⑧加强节水技术开发和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以及节水设备、器具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等。可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提出适合当地条件的工业节水措施。

(4)城市生活及服务业节水措施

城市生活及服务业主要节水措施有: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加强节水宣传与教育,调整水价及改革水费收缴制度,推广使用节水器具、中水利用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等。 6.6.2 制定节水方案与措施

在现状用水水平与节水潜力综合分析评价、节水目标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水资源条件、供需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比较等各种因素,就改善水资源供需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技术经济、

15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需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

规划在制定各水平年节水方案与措施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大措施与投资项目。

制定节水措施时,要充分重视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议开展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并将成果纳入本规划,实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制定节水措施时,要重视非传统水资源(雨水、再生水等)利用。

6.7 区域重点与重点领域

6.7.1 区域重点

我省各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及承载能力差异较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水资源紧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严格的用水总量控制,合理确定用水定额,以水定发展,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高用水和高污染项目,推广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水资源丰富地区,要从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向重视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转变,要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加大节水力度,促进节水减排。

各州(市)要根据水资源和产业结构实际情况,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或水生态与环境问题严重的区域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域,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并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6.7.2 重点领域

农业节水。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核心,结合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当地实际,提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加强田间高效节水、推广和普及农业节水技术,发展高效农业等农业节水的主要对策与措施,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水平。

工业节水。重点提出高用水、重污染工业行业的工业节水主要对策与措施。在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格市场准入、限制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的同时,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