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归纳为三条比较合适,即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和供求混合推动说。 (1)需求拉上说
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方面:①实际因素,如投资需求增加;②货币因素,或货币需求减少,或货币供给增加过快。
图18-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①AB线段的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这意味着供给弹性无限大。这是因为这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失业人群。当总需求从D1增至D2时,总产出从Y1增至Y2,而物价并不上涨。
②BC线段的总供给曲线则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这意味着闲置资源已经很少,从而总供给的增加能力也相应较小。此时,在需求拉动之下的产出扩张将导致生产要素资源价格的上涨。因此,当总需求从D2向D3、D4增长时产出虽也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开始上涨。
③CS线段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社会的生产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即不存在任何闲置的资源,Yf就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出。这时的总供给曲线就成为无弹性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当总需求从D4增加至D5时,只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2)成本推动说
①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会又要提高工资,又会对物价上升产生压力,形成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而人为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物价上涨的原因。这种理论也试图用来解释“滞胀”。 (3)供求混和推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 “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六、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1、对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使得实际利率提高,投资成本上升,同时预期收益率下降,从而减少投资;同时,在价格趋降的情况下,预期未来的重置成本下降,推迟投资
2、对消费的影响
一是物价下跌使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还会下降而推迟消费;二是就业预期和收入预期下降,减少消费支出。 3、收入再分配
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通过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减少消费。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在追求可维持的实际产出增长、高就业和物价稳定所采取的用以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环境的措施,也可是说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包括三方面:1、政策目标;2、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
(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并根据对未来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预测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长期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其特点是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率作为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如果预测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或目标区,则采取控制性的政策,以把可能高于目标的通货膨胀率压下来,使之落于目标之上;如果预测的趋向相反,则可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较之采用货币供给量、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增加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通过解释实现公众最关切的通货膨胀目标所需的代价和手段,则提高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这样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明确的单一目标主张。采用通货膨胀目标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状况的变化有灵敏的反应,这无疑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长期货币政策目标。正确预测通货膨胀率的难度较大,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又有较长的滞后期,而且各种经济冲击对物价也会产生短暂的影响。所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国家并不排除中央银行在特殊情况下,以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短期货币政策目标为重心,允许短期内偏离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真的偏离目标区这样的情况,中央银行必须做出解释。
(2)近些年来有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由是因为其有以下优点: ①通货膨胀目标制使货币政策能关注国内因素,并能处理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②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并不严格要求货币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稳定,因为它不依靠这样的关系。通货膨胀指标允许货币当局使用所有的可用信息,而不仅仅是一个变量,来决定货币政策的最佳设置。
③通货膨胀目标制易于为公众所理解,因而是高度透明的,使公众能够准确地理解货币政策发出的信号。
④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强了中央银行的责任感。以通货膨胀为指标也具有潜在降低中央银行推行过分扩张的货币政策、试图扩张产出和就业、从而陷入时间非一致性陷阱的可能性的能力。
⑤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通货膨胀目标制似乎能改善通货膨胀冲击的影响。以通货膨胀为指标的制度的成就相当好。以通货膨胀为指标的国家似乎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预期,大大优于缺乏通货膨胀指标的情况。而且,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一旦降了下来,就保持低水平;制止住通货膨胀之后,在随后的经济周期扩张期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没有反弹。
三、相机决策
也叫反周期货币政策,最早的原则是:经济趋热,相应紧缩,经济趋冷,相应扩张。但货币主义者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于时滞原因,反周期干预会导致周期波动的加剧,他们主张货币政策应该遵循固定的货币整张率的规则。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对于宏观干预政策,公众依据预期会采取相应行动,结果是政策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四、货币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思路是: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
M→R→I→E→Y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
M→E→I→Y
式中的M→E,是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
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 五、米德冲突
若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工具无法使用,仅剩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例如,国际收支发生赤字,外部均衡要求实行紧缩性政策;如果这时的国内经济处于疲软、萧条状态,从国内角度则需要实行扩张性政策。同样,当一国国际收支盈余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时,财政货币政策也会左右为难。对于这一矛盾,经济学称之为米德冲突。 六、蒙代尔政策搭配理论
20实际60年代,蒙代尔指出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存在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比如,紧缩性财政政策趋于降低利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提高会改善资本账户收支,而本国利率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户收支。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取向如果都是紧缩,对国际收支也会分别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只要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使用,就有可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对内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 对外国际收支盈余:扩张性货币政策;赤字:紧缩性货币政策
在实践中,政策搭配理论受到许多制约,但大大开阔了政策制定者的思路,有助于不断提高宏观决策水平。 七、克鲁格曼三角形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三个目标,即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他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外汇管制)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汇率稳定 资本自由流动 废除外汇管制
如果某国家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则意味着它选定了该边两端的政策目标,而与该边相对的角所对应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这一表述成为克鲁格曼三角形或三元冲突。 八、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和政策协调 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在固定汇率制下,国内初始货币扩张导致本国利率下降,并刺激本国产出增加、经济增长,产出的增长通过边际进口倾向的作用引起本国进口上升,外国出口增加。由于利率下降,资本外流,外币供给增加,也导致利率下降,导致世界利率下降,本国和外国产出同时增加。
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扩张导致国内产出增加,世界利率水平下降,但不会使外国的产出同时增长,这是因为,当本国发生资本流出、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和外国发生资本流入,国际收支盈余之际,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增加;外国货币升值,出口减少,产出下降,收入下降,最终结果是本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外国经济增长产出负的溢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以邻为壑”政策。 2、国际间政策协调
各国在考虑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后,调整各自的经济政策以达到多边互惠的目标,并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的协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