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下载本文

M=M1+M2=L1(Y)+L2(r);M1代表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Y的函数;M2代表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所以,这种结论蕴含着这样的观点:货币速度很不稳定,不能视为常数。

流动性陷阱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到不能再低时,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4、后凯恩斯学派的发展。后凯恩斯学派发展了2点:1、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都是利率函数;2、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他们提出:M=kY1r数,且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动福较利率变动幅度小。

5、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使用了与凯恩斯和古典剑桥经济学家一样的分析方法。弗里德曼将货币视做任何一种资产,运用资产需求理论得出了对货币的需求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恒久性收入的函数。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对利率的变动是不敏感的。他的货币速度可预测(尽管不是常数)的观点,转而导致了货币是总支出的主要决定因素的数量论结论。弗里德曼得出结论: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因此货币需求是比较稳定的。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1、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

(1)马克思及前人:重视贵金属,但分析了纸币的规律 (2)费雪方程式:存款通货受到重视,金币已不占重要位置 (3)凯恩斯:收益为零的货币,即现钞和支票存款 (4)货币主义:M2或更大的口径 2、考察问题的出发点

(1)费雪及前人:考察宏观总量作为考察出发点,但并没有建立微观行为主体的货币需求模型。 (2)剑桥学派是转折,把微观行为主体的持币动机作为考察货币需求出发点。 3、货币需求种类

(1)宏观角度考察: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2)微观:交易、支付、保存财富的需求。 4、货币需求函数

从f(Y)到f(Y,r)并不断纳入更多自变量。 三、我国的货币口径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1/M2代表货币供给的流动性,表明狭义货币供给相对于广义货币供给比重,当M1/M2趋于增大,表明代表现实流通的货币在广义货币供给量中的比重上升,货币供给流动性增强,流通速度加快,这可能表明人们的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增强,经济趋热;反之,则可能表明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减弱,经济趋冷。 四、控制货币供给机制

1、公开市场业务: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当货币当局从银行、公司或个人购入债券时,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货币供给量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少。

2、贴现政策: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的政策,现在已扩大至对商业银行各种信用支持的利率。利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相应减少贷款数量;反之则增加贷款数量。这一政策有很好的告示效应,如利率升高意味国家判断经济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有扩张意向。 3、存款准备金: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将转化为法定准备金,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收缩。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作用于微观行为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可以作用于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可以作用于货币乘数。 五、乘数公式的再说明

MS=m*B

??=

??/??+1

??+R/D??/2

-1/2

.

上式表明,随着用于交易的收入数量的增加,货币需求量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同时,货币需求是利率r的函

C/D通货与存款比,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 R/D准备金与存款比

六、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1)经济学家们通常用“货币供给究竟是外生变量(即外生性)还是内生变量(即内生性)”这样的命题来判断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七、政府弥补财政赤字方法

一般政府财政赤字的弥补有三种办法:增税、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如下:

(1)增税,属于紧缩政策。但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从个人、公司征收到财政手中的货币,在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是必然要支出的。当这部分货币用于购买时,货币又流到公司、企业;用于转移性支出时,如用于福利开支,则流回到个人。货币供给总量不变。增税之所以被视为紧缩性政策,是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当然如果增加课税所得收入的货币不再支出,那就会直接压缩货币供给量。

(2)发行债券。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发债是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因为央行往往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吞吐货币,以实现调控经济的目的。就逻辑推理,发债可以既弥补赤字又不使货币供给增加。但现实生活中,会造成一部分增加,需要全面理解。 不过,对于公众(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购买还是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的相应缩减。政府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具体到M1,其供给规模是不变的。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 (3)增加基础货币。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债券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债券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债券的收入再支出,则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 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

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

概括地说,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一方面已完全排除了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直接操作;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货币供给的状况依然有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八、隐蔽赤字

隐蔽赤字包括两个方面:账面的财政收入金额大于真实的收入;应由财政安排的支出而未支出。 九、或有债务

或有债务是一个边界相当模糊的概念,属于隐性的财政赤字,就性质来说,本不应属于财政的或有债务,可基于政府道义责任,公众的期望,政治压力也不得不由政府当做财政的财务来兜底。如我国应由财政弥补的国有经济亏损累积,社保基金的欠账等。

十、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对于货币供求是否均衡是如何判断的?对于市场供求是否均衡是如何判断的?货币供求均衡是否就意味着市场供求均衡?

答:(1)货币均衡的两个判断标志,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是否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是否稳定。利率稳定是货币供求平衡的直接反映,而物价稳定可反映出商品市场上商品与劳务能迅速转换为货币,因而也是货币均衡的标志。

(2)如果暂时避开利率,判断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均衡的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如果总供给给定,则过大的总需求必将引起价格的上涨;不足的总需求则导致价格水平的下降。

就价格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升降是使失衡的供求重新取得平衡的市场机制:价格下跌,会刺激市场需求;价格上扬,则

会抑制市场需求。

(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即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原因在于:

其一,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满足交易需求而作为流通手段(包括流通手段的准备)的货币,即现实流通的货币形成市场需求;而作为保存价值的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则不构成市场需求,或者说它是潜在的需求而不是当期的需求。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 货币供给=现实流通的货币+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市场需求=现实流通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

其二,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对积蓄财富所需的价值保存手段并不单纯取决于市场供给,或至少不单纯取决于当期的货币供给——用于保存财富的货币有很大部分是多年的积累。这种差别可表示如下: 市场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对现实不流通货币的需求。

如果简单理解,可以说市场总供需的均衡关系是与处在现实流通状态的货币的供需关系一一地对应着。但也应该注意,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是在不断转化的。这就意味着,现实不流通的货币量对这个均衡也有作用。所以,在思考市场均衡与货币均衡有紧密联系的命题时,必须明确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断深入认识在这对有所区别的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复杂关联。

第九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一、国际收支

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状况,是贸易和投资以及其他国际经济交往的总和。国际收支既包括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以实物、技术形式进行的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反映的是某一段时期的经济交易流量情况,与国家资产负债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一种统计报表,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状况的重要文件,也是一个国家在制定外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时的重要依据。通常,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划分为四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三、经常项目

它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货物贸易主要指通过海关进出口的所有货物,服务贸易则包括各种形式的商业服务和一部分政府服务,这两个子项目的出口都可以从国外收取外汇。收益项目包括劳动报酬和投资收益(利息、股息、利润、红利等)两项。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转移,指的是不以获取收入或者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 四、外汇储备的作用

1、主要应付国际支付失衡、维持汇率稳定。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了避免进口减少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可以动用本国储备,平衡外汇收支;当汇率出现不寻常波动时,可以动用储备,影响外汇市场供求,使汇率变动保持在经济发展目标范围之内。 2、在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被看做是市场的标志,储备越多,偿付的能力越强,国际评级机构给予较高评价,融资成本会降低;3、同时,也是对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也是一个震慑,使之不敢轻易对该国货币汇率下手。

但也并非对多越好:1、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外汇储备量过大,则会增加货币均衡的压力;2、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资金的溢出,对应资金短缺的国家是不合算的。3、外汇储备也会因外汇贬值而蒙受损失。维持3-4个月的进口额的外汇储备水平是适度的。最后清偿率=(外债余额/国际储备),国际公认警戒线130%。 五、国际资本流动

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移动过程,通常通过国际间借贷、有价证券的买卖或其他财产所有权的交易来完成,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国资本收益率的不同,资本从低收益国家向高收益国家转移。按时间分,国际资本流动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按具体方式可分为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 六、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有利于世界总产量的提高个经济福利的增加。 2、通过各种方式的投资和借款,使得国际支付能力有效在各国之间转移,有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和全球性国际收

支的平衡。

3、国际直接投资促进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4、国际证券投资使投资者有更为广泛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不利影响:冲击所在国的经济,便捷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 七、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

由对外经济交易引起的国际收支,必然影响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状况。这种影响又因汇率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商业银行购入外汇时,外汇资产增加,由购买外汇而支付的本国货币相应地形成银行存款负债增加,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当商业银行卖出外汇时,外汇资产减少,由于客户要动用本币存款购买外汇,银行存款负债减少,货币供给量相应缩减。所以,在一国外汇收支顺差时,商业银行购入的外汇大于售出,外汇库存净增长,货币供给量也表现为净增加,反之,则货币供给量净减少。

与此同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外汇供给过大,外汇汇率贬值,中央银行必将出面干预,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外汇。其结果是商业银行把部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相应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有可能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外汇收支有顺差,则构成增加货币供给的压力。当然,如果国际收支是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 2、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来调节,从而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货币汇率会贬值,顺差国的货币汇率会升值。市场汇率的变动,又会引起外汇收支顺差或逆差反方向变化,并使原来出现的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有可能短暂存在。因而从理论上说,在浮动汇率下,不致于因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的长期存在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长期收缩或扩张。不过,政府没有维持汇率的义务并不等于政府不能干预外汇市场。当政府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时,自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 八、中央银行的外汇操作

涉及两个目标:1、汇率;2、货币供给 1、汇率目标

中央银行进行调节汇率的外汇操作,是以外汇储备为支撑的,但并不单单依靠外汇储备,在实际生活中,央行有能力影响汇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布政策改变私人交易的行为获得的。

2、货币供给目标

中央银行外汇资产的增减等量的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减,从而对货币供给的增减有着直接的压力,对此需要相应的对冲性操作。近年来,主要通过频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来回笼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度量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2、批发物价指数;3、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指数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1、强制储蓄效应

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筹集建设资金,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导致物价上涨。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如果在实际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这是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但并不会引发持续的物价上涨。

2、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不同,当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则上涨,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如工资增长相对于物价上涨的滞后。

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财富分配效应)如债权人和债务人。 三、菲利普斯曲线

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菲利普斯曲线说明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的膨胀率较大;当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小时,失业率会上升。这是因为,当总需求增加时,对劳动力需求旺盛,失业率下降,劳动者占主动地位,工资上升。经过转换之后的额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越低。 四、滞涨

在经济过程中不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而是停滞和通货膨胀相伴随,高的通货膨胀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 五、通货膨胀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