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颜色、状态 B. 溶解性 C. 密度、硬度 D. 可燃性

4.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铁丝编成铁网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B. 冰块制成冰雕 C. 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

A.向试管中

B.给试管中

C.称量一定质量

D.检查装置的

滴加液体 液体加热 的食盐 气密性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霓虹灯 B.塑料吹拉成塑料薄膜 C.石墨作电池的电极 D.葡萄糖给病人补充能量

7.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 A.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 B.“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 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

8.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9.“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取用较多量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的转化为产品

1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先把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ml,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体积( )

A. 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

1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1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3.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酒精灯 ④石棉网 ⑤试管夹 ⑥铁架台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4.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

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

15.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二、填空题(5小题,共29分) 16.(4分) 现有如下仪器:

用字母回答: ..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17.(6分)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19.(6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产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的温度最高。

(3)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不良后果

三、简答题(14分) 21.(8分)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

人的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分解成乙酸和氧气,易爆炸。回答下题: 过氧乙酸的物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

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要求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储存、运输过氧乙酸时,你认为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具体方法(请写出实验的过程、现象及结论) ...........(1) 水和酒精。 (2) 二氧化碳和空气。 四、实验与探究题(27分)

23.(14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人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A图,这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B图),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成立 假设①:焰心气体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 含二氧化碳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 假设②:焰心气体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含石蜡蒸气 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24.(13分)有人喜欢在凌晨天朦朦亮时到森林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做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

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邓梦婷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锻炼。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你认为的观点正确。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