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医学遗传学习题 doc 下载本文

现有一基因组成为Abd/aBD的植株,

(1).假定无干扰存在,该植株与隐性纯合体(abd/abd)测交,试写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

(2).若符合系数为0.2,该植株与隐性纯合体(abd/abd)测交,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是多少。

12.有一果蝇的三点测验资料如下:

+ a + c + e ca + c a e + + e + + + c + + + a e 416 402 49 48 42 37 4 2

试问:(1)这三对基因的排列顺序及遗传距离; (2)符合系数; (3)绘出连锁图。

第八章 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突变 :是染色体上一个座位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从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也称点突变。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则为DNA分子上具有一定遗传功能的特定区段内碱基或碱基顺序的变化所引起的突变,最小突变单位是一个碱基对的变化,是产生新基因的源泉,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诱变育种的理论依据。 2、移码突变:在DNA复制中发生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所造成的突变。 3、错义突变:由于单个碱基替换导致肽链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在DNA中一对碱基的改变引起一个mRNA密码的改变,结果使得多肽链中原来的一个氨基酸,变为另一个氨基酸,导致表型的改变。

4、无义突变:由于某一碱基被替换后,原来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成为终止密码子(UAG、UAA或UGA),从而造成蛋白质尚未全部合成就终止了翻译,形成无功能的多肽链。

5、中性突变: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变化改变mRNA的一个密码子,产生氨基酸的替换,但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从mRNA信息翻译的蛋白质的功能上检测不到所发生的变化。中性突变是一组(subset)错义突变,在这些突变的地方新的密码子编码一种不同的氨基酸,从化学上与原来的氨基酸相等,因此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6、沉默突变(同义突变):某基因的一个碱基对的变化改变了mRNA中的一个密码子,该密码子与原密码子一样编码相同的氨基酸,产生的蛋白质仍为野生型功能。

7、转换与颠换: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代替,包括转换突变和颠换突变,前者指嘌呤被嘌呤替换,嘧啶被嘧啶替换的形式;后者指嘌呤被嘧啶替换或嘧啶被嘌呤替换的形式。

8、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 指能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明显下降的突变。即影响生物体的生活力,导致个体死亡的一类突变。 二、填空题: 1、分子遗传学上的颠换是指 异型碱基 的替换,转换是指 同型碱基 的替换。

2、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 终止密码子 ,将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结束,形成无功能的多肽链。

3、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接近,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__突变的平行性。

4、基因突变具有 稀有性,随机性,平行性和重演性,可逆性,多方向性,有利性和有害性等特征。

5、能有效地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 紫外线,电离辐射,多种化学诱变剂 。 6、紫外线照射后,DNA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形成 嘧啶二聚体,其最常见的是 胸腺嘧啶二聚体 。

7、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大致通过 光复活,暗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 三条途径完成的。 三、选择题: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发生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 C )

A、同义突变 B、无义突变 C、点突变 D、移码突变

2、根据基因突变的可逆性,A可以变成a,a可以变成A。如果A→a的突变率为U,a的突变率为V,则在多数情况下是( B )。 A、U〈V; B、U〉V; C、U=V; D、U≠V。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特点是(C ) A、都能产生新基因 B、都能产生新基因型 C、都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在显微镜下均可见 四、判断题: 1、颠换指得是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 ) 2、在基因突变中,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称为隐性突变。(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发生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移码突变。( )

4、同一基因在同种不同个体中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每个基因突变方向是漫无边际的。( ) 五、问答题:

1、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又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把群体中的矮杆植株放在与高杆植株同样的环境中生长,如果矮杆性状得到恢复,说明是环境影响所造成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矮杆性状仍然是矮杆,说明是可遗传的变异;下一步就要证明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将这矮杆植株与原始的高杆植株杂交,如果F1代出现高杆与矮杆,且比为1:1,说明是显性变异,如果F1代全为高杆,说明是隐性变异。 2、为什么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因为如何一种生物的基因型,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其控制下的代谢过程,均已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状态,并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果某基因发生突变,原有的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或削弱,生物的正常代谢关系就会被打乱,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有害后果,如生活力和可育性降低,寿命缩短,甚至死亡。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

一、名词解释:

1、母性影响:把子一代的表型受母本基因型控制的现象叫母性影响。

2、细胞质遗传:在核外遗传中,其中由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3、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4、核不育型: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核不育型。 二、填空题:

1、以条斑玉米ijij与正常绿色玉米(IjIj)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条斑(Ijij),再与绿色玉米IjIj)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条斑,IjIj,Ijij_。

2、“三系”配套中的“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的保持系、 恢复系 和不育系。雄性的育性是 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S(rf rf)是控制 不育 系基因型,N(RfRf)是控制 恢复 系的基因型。

3、植物的雄性不育系自交表现为__雄性不育_,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后代表现

为_不育_,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为__可育__。

4、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_一致_,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往往不同。

5、各种细胞器基因组主要包括有_线粒体基因组和_叶绿体基因组。

6、属母性影响的性状受 核 基因控制,后代表现型是由 母本基因型 决定的,在 F3 代表现出孟德尔比例。 7、属持久母性影响的锥实螺F1代的外壳旋向表型与 母本的基因型一致,F2代无论正反交均为 右 旋,F3代左右旋比例为 1:3 。 三、选择题:

1、玉米条纹叶的性状受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共同控制。今以IjIj(绿)为母本,与ijij(条纹)杂交,F2 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A ) A、3绿色:1条纹或白化 B、1绿色:2条纹:1白化 C、全是条纹 D、绿色:条纹:白化是随机的 2、高等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有:( BC ) A、质粒 B、线粒体 C、质体 D、噬菌体 3、下列那种叙述不是细胞质遗传所特有的( B )

A、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 B、细胞质遗传属母性遗传因此也称母性影响 C、F1代的正反交结果不同 D、不能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4、下列有关C质基因叙说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D )

A、细胞质质基因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并能转录mRNA,最后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细胞质基因也能发生突变,并能把产生的变异传给后代,能引起核基因突变的因素,也能诱发细胞质基因突变。

C、细胞质基因在细胞分裂时的分配是随机的,在子代的分布是不均等的。 D、细胞质基因通过雄配子传递。

5、当放毒型草履虫(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虫(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长,后代的情况为( D )

A、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B、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C、K/K(敏感型)与k/k+卡巴粒(敏感型)

D、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卡巴粒(放毒型)

6、紫茉莉绿白斑遗传实验中,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色枝条上的花授粉时,杂种植株表现为( A )

A、绿色 B、白色 C、绿白斑 D、绿色、白色、绿白斑 7、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中,S(rfrf)♀×N(rfrf)♂交配,后代基因型及育性为( D )

A、N(rfrf),雄性可育 B、N(rfrf),雄性不育 C、S(rfrf),雄性可育 D、S(rfrf),雄性不育

8、AA草履虫和aa草履虫接合生殖产生的4个个体情况 ( B )。 A、都是纯合体。 B、都是杂合体。

C、3个是纯合体,1个是杂合体。 D、2个是纯合体,2个是杂全体。 9、草履虫的放毒型遗传属于( C )

A、细胞核基因控制的遗传 B、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 C、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的遗传 D、母系遗传

10、下列哪一个成分是与细胞质基因定位无关的细胞成分?( A) A、巴氏小体 B、叶绿体 C、线粒体 D、卡巴粒 四、判断题:

1、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遗传基础是:不育系为S(rr),保持系为N(rr),恢复系为N(RR)和S(RR)。( + )

2、在质核不育型中,只要细胞质基因或核基因其中有一个是不育基因时,都会造成该个体雄性不育。( )

3、母性影响和母性遗传,是一种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 )

4、质体DNA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所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进行着有规则的分离,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

5、核质互作不育系和其恢复系杂交,F1代全部为正常可育株,F1代自交,F2群体中出现正常可育株和不育株,其比例为1:1。( )

6、椎实螺的右旋对左旋是显性,当含有纯合右旋和含有纯合左旋基因型的椎实螺交配后,F1代为左旋,当F1自交后,F2代出现右旋:左旋=3:1的分离。( ) 五、问答题:

1、细胞质遗传有何特点?

①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②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③杂交的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④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某性状只在表现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细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但是一般由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完全一致的(伴性遗传基因除外),因为杂交形成的合子核的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

⑤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2、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以是:(1)伴性遗传 (2)细胞质遗传 (3)母性影响。如果得到这样一种结果,怎样用实验方法来决定属于哪一种范畴?

1)如果亲本的不同表型在F1中都有表现,但正交F1表型象母亲,反交F1表型雄性象母亲,雌性象父亲,即F1表型有性别之分,可判断为伴性遗传;2)如果正反交F1表型只与母亲一样,说明是细胞质遗传或母性影响。3)如果让F1自

交得F2 ,F2自交得F3,F2、F3只与母本一样,说明是细胞质遗传,如果F3中又出现了孟德尔分离比,即孟德尔分离比推迟一代出现,即可判断为母性影响。 3、一个雄性不育植物,用对育性恢复基因Rf是纯合的花粉授粉,F1的基因型怎样?表型怎样?用F1植株作母本,用一正常植株(rfrf)的花粉测交,测交的结果如何?写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注明细胞质种类。 s(rfrf)×s(RfRf) ↓

S(Rfrf)×N(rfrf) ↓

S(Rfrf)

S(rf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