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子:(手放在温水里,慢慢就觉得不热了)
暗适应:由亮至暗,感受性提高 明适应:由暗至亮,感受性下降
(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例子:(电灯灭了,你眼睛还能看到亮着的灯泡形状)
正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 负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子:(吃完苦药再吃糖感觉糖更甜了)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器官所产生的对比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器官所形成的对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某种感觉系统的技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 例子:(盲人失去视觉后听觉更加灵敏)
(5)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例子:(红色看起来温暖)
绝对感受性指刚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
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
(1)理解性:指人以直接为经验的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成人看画会看到画面意义,幼儿只看到画面的主要构成)
(2)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的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看报纸先看到你喜欢的图案形状)
(3)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正好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一个不封闭的图形我们会把它知觉为完整的)
25
(4)恒常性:指人的直觉印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从不同距离看一个人我们总认为大小没有改变)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分类
注意分为三类: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1)注意的广度
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影响广度的因素有: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活动的任务③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所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活动效率。
影响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个人的主观状态③主体的意志力水平
(3)注意的转移
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因素有: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 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明确的信号提示
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转移和分散不同,转移是根据任务要求,是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分散是离开了
当前的任务,是被动的,无意识的
(4)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分配的条件: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注意的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个体因素(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 组织目的与活动。
26
(四)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说人脑对经验的识忆,保持再现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
(1)按照内容分类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义记忆 E、动作记忆 (2)按记忆保持时间分类:
A、瞬时记忆(一般0.25~1秒,不超过4~5秒,容量较大,记忆容量为9-20比特,形象鲜明,信息原始)
B、短时记忆(不超过一分钟,一般30秒;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C、长时记忆(超过一分钟,直至几天几周,容量无限,保存时间久) (3)按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分类: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遗忘的规律
德国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发生的很快,以后遗忘的速度会逐渐下降,即“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遗忘原因的消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遗忘原因的干扰理论:信息的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收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詹金斯,达伦巴希)
遗忘原因的动机理论:遗忘因动机压抑作用所引起。(弗洛伊德) 遗忘原因的提取失败理论:遗忘是因为一时难以提取所需信息。(图尔文) 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材料的意义性质书数量 学习程度 材料序列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27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冲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 五)思维
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按照思维的发展水平来分:
A、直观动作思维(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
B、具体形象思维(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C、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符号) (2)按照思维的逻辑性来分:
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3)按照思维的指向性来分: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来分:
A、再造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按照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分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六) 想象
分类: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积极、消极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 6.动机的强度
(七) 学习概述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或者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改变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