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八)教育研究 1教育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解释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2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法:准备--实施--整理--得出结论 2、调查法:准备--调查--统计分析 3、历史法:收集文献--推理论证--验证结论 4、实验法:类型: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组实验
步骤:假设--准备--实验-处理结果
5、行动研究法:综合应用各种教育研究法,在真实教育环境中探究教育问题。
9
第二章 中学课程
(一)课程概述(单选、简答) 1课程类型(重点)
主要概念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课程组织方式)
1).分科课程是又叫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特征:1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织课程;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综合课程(怀特海)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的特征: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优点在于有利有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是教科书编写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教学有一点难度
3).活动课程(代表杜威),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特征: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3注重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划分)
1.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指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愿选择的课程,具有选择性多样性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于一级课程。强制性
2.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区域性和本土性
10
3.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课程呈现方式)
1.显性课程也叫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杰克逊):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包括:1学校物质环境2学校长期形成的制度和非制度文化3学校的人际关系。特点:1影响方式无意识性;2空间广泛性;3内容全面性;4表达隐蔽性 2课程理论流派:(重点)
1、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瓦根?舍因(德):范例方式课程论;
赞科夫(苏联):发展主义课程论
观点:(1)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
(2)教材以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代表人物:卢梭(法):《爱弥儿》
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美):《教学方法原理》
特点: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等 观点:儿童中心
问题教学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围绕社会重大问题) 代表人物:康茨(美):《学校敢不敢建立一个
新的社会秩序?》 拉格(美)
布拉梅尔德(美):《教育哲学的模式》
观点: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学校致力于社会改造而非个人发展
11
(二)课程组织(单选) 1课程目标的定义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事先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涵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试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3.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6.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2课程内容(重点)
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2年考了)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总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育、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只是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