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下载本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1.根据图7-20中某垄断厂商的线性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试求:

(1)A点所对应的MR值;

(2)B点所对应的MR值。

图7-20

答:由图7-20可知需求曲线d为P=-1Q?3, TR(Q)=P·Q= -

512Q?3Q, 5 所以MR=TR′ (Q)= -2Q?3

55(1)A点(Q=5,P=2) 的MR值为:MR (5)= -2Q?3=1; (2)B点(Q=10,P=1) 的MR值为: MR (10)= -2Q?3=-1

5本题也可以用MR=P(1--

1Ed)求得:

1Ed1EdEA=2,PA=2,则MR=P(1--EB=,PB=1,则MR=P(1--12)=2x(1- )=1x(1-

1)=1 21)=-1 0.5

2.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 MR=MC 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MC? 你是如何理 解这种状态的?

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勒纳指数。勒纳指数可以由MR?P(1?)=MC推导出,MR?P(1?)=MC,整理得,勒纳指数为:

1e1P?MC=。显然,eP1eP-MC与e 呈反方向变动。市场越缺乏弹性,垄断程度越强,d需求曲线和MR曲线越陡峭时,P-MC数值就越大,勒纳指数也就越大。

3.“由于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力量,所以,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地决定市场价格水平,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反 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解答:根据反需求函数可得:TR=P(Q)·Q=(150-3.25Q)·Q=150Q-3.25Q2, 进而可得边际收益为 MR=TR′(Q)=150-6.5Q。

根据短期总成本函数可得短期边际成本SMC=STC′ (Q)=0.3Q2-12Q+140。

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MR=MC,即0.3Q2-12

Q+140=150-6.5Q,求解可得:

Q1=20,Q2=?5 (舍去),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P=15

30-3.25×20=85。

5.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6Q2+3Q+2,反需求函数P=8-0.4Q。

(1)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求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 (1)和 (2)的结果。

解答:(1)根据反需求函数可得:TR=P·Q=8Q-0.4Q2,即 MR=8-0.8Q。 根据成本函数可得TC=0.6Q2+3Q+2,即 MC=1.2Q+3。

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MR=MC,即8-0.8Q=1.2Q+3,得:Q=2.5,P=7,TR=17.5,π=TR-TC=4.25。

(2)总收益函数为:TR=8Q-0.4Q2。

MR=8-0.8Q,当 MR=0,即Q=10时,TR取得最

大值,TR=40。此时,P=8- 0.4Q=4;把Q=10,P=4代入利润等式可得π=TR-TC=40-(60+30+2)=-52。

(3)由此 (1)和 (2)可见,收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收益 和成本两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6.已知某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为P=100-2Q+2A,成本函数为

TC=3Q2+20Q+A,其中,A表示厂商的广告支出。 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Q、P和A的值。

解答:厂商的目标函数?=TR-TC=P?Q-TC=80Q-5Q2+2A·Q-A

由利润?最大化时可得: 1 ??/?Q=80-10Q+2A=0○2 ??/?A=Q/A-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