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与对策研究 - 开题 下载本文

新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与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农产品贸易活动也日益频繁,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国和地区农业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以农业生产为主,现有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2.3倍,加上丰富的光热资源,新疆已成为中国棉花、瓜果、甜菜、畜牧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尽管如此,新疆的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和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从1996年开始,农产品贸易在新疆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开始呈下降趋势。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跃居70%,甚至更高,而以农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只占30%左右。新疆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的交流也必将日益密切,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也将不断扩大。但是新疆出口到 这些国家的农产品附加价值低,对新疆的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加上新疆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使得新疆农产品在欧美国家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不高,而且在出口时频频遭遇各种技术壁垒。这样一来,就要求新疆农产品必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采取正确的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1.对国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研究

Mary E.B和Elizabeth A(1998)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协议对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认为强劲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能够确保美国的区域化贸易安排有利于农产品贸易的发展。Weeks J和Subasat T(1998)对非洲的东部和南部国家之间的农产

品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国家间农产品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变动明显受到各国农产品消费和生产差异的影响。Philip Mc Michael(2000)对日本农产品贸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产品消费的增长是日本农产品进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Waffles E和Fuller F(2002)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大米产业在国外市场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向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样的区域贸易安排可以帮助美国促进大米出口。厉为民(1996)和冯海发(1998)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荷兰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和结构,厉为民在介绍荷兰农产品贸易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认为,荷兰农产品进口促进了荷兰农业的发展,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了资源。钟甫宁(2002)、孙林(2003)等分别对中国与欧盟、东盟以及对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流动关系和贸易格局进行过研究。这部分研究显著的特点是主要以部分国家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研究为主,较少涉及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分析和研究。

2.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的研究

曾寅初(2002)研究了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认为中、日、韩都属于农产品、特别是谷物的净进口国,在这一点上三方具有相同的立场和利益,在蔬菜与水果、肉类与肉类制品上,己经形成中国向日韩出口的贸易关系,在水产品方面,中、日、韩之间现在互有进口。乔娟(2002)对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构建和确定了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及其主要决定和影响因素。朱希刚(2003)对中国大豆的生产和贸易作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国大豆业的发展对策。孙笑丹(2003)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农产品出口结构的相似性、出口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以及出口多元化三个方面,对中国和东盟三个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改进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提出了建议。孙林(2003)等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

3.新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的研究

专门针对新疆农产品贸易格局的研究比较少,目前对新疆农产品贸易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如何规避贸易壁垒、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而在其中包含一些贸易

格局的简单的介绍。

李周为、李生有(1998)等学者对新疆的传统产业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了农产品贸易。这些研究表明:新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目前产业结构仍然以采掘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为主体,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新疆的传统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应遵循的原则。晃群卉、陈彤(2000)分析了新疆主要外贸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比较优势,得出新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纺织品在对外贸易中具有较为稳定的显著优势,应大力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精度和深度,以应对WTO的挑战;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新疆红色产业的发展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该研究确立了新疆红色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李辉(2001)在分析了新疆兵团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后指出了兵团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即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出口增长波动大,发展不稳定;出口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农产品质量低;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单一,贸易对象相对集中。并提出了兵团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思路和对策。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我国加入WTO,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等一系列变化了的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下,从新疆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出发,研究新疆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及市场策略问题。首先,在新的环境下分析国际及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改善新疆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意义。其次,对新疆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并且同我国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比较,结合实证分析提出影响新疆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因素。第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的农产品进行比较优势的分析,提出新疆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定位以及出口营销策略。最后,提出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优化新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的对策建议。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有关信息,才能了解新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为准确地分析新疆农产品贸易格局奠定基础。

2.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方法。借鉴国内外的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理论,结合新疆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对新疆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新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四、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韦伯(德).工业区位论[M](英译本,1923).商务印书馆,1997,47~51

[2]安玉发,焦长丰.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1~30

[3]白人朴,田志宏.我国各地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一种有序样本分类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6):1~5

[4]鲍宏礼,吴红梅.经济全球背景下的农产品出口策略[J].经济论坛,2003,(23):33~34

[5]常平凡.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定位与营销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0,(2):9~11

[6]陈芬森.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市场竞争策略[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17~23

[7]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9~87 [8]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2,42~47

[9]冯海发.世界农产品贸易与价格的历史趋势[J].经济纵横,2006,(10):46~ 50

[10]葛深渭.浅谈我国农产品营销“持久战”战略[J].商业时代,2010,(11): 5~6

[11]赫克歇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商务印书馆,1996,23~31 [12]何方强.论农产品的开拓与市场营销策略[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