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下载本文

依据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化学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当时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确定撤离路线。

7.1.3非事故原发点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

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可能扩大的范围和当时气象条件,抢险进展情况及预计延展趋势,综合分析判断,对可能涉及的生产装置决定是否紧急停车和疏散人员,并向他们通报这一决定。防止引起恐慌或引发派生事故。

7.1.4周边区域人员的疏散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特性和事故的涉及或影响范围,由总指挥决定是否需要向周边地区发布信息,并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如给政府部门决定对周边区域的单位,村庄居民进行疏散时,立即组织广播车辆和专业人员协助公安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动员和疏导,使周边区域的人员安全疏散。

7.2危险区的隔离

应急监测组根据污染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向应急指挥中心提出污染警戒区域的建议。应急指挥中心发布危险区的隔离决定。

7.2.1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

危险区设定依据初始危险区域设定的一般原则:根据事故原发点泄漏危险化学品(易燃或可燃物质及有毒物质)的危害特性,危及或影响的半径进行确定,一般以地面建筑物或道路作为间隔参照物。

7.2.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

由指挥中心统一指令划定隔离区,设置警戒线。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

用围堰、警戒线。如果有火灾或爆炸伴随,可用消防水形成隔离带。

7.3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撤离前

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报告:现场处置情况和应急人员当前情况。

撤离后

现场应急人员安全撤出后,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报告撤出后位置与撤出后应急人员情况。

7.4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救援人员防护

救援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按国际通用法则,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如:

①有毒有害气体防护:采用呼吸道防护的方法,正压式氧气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浸水的棉织物等。

②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采用全身防护等。 ③易燃液体、气体的防护:采用阻燃服防护等。 监护措施 在有毒场所,抢险救援人员要从上风向或侧风向

逼近现场,在有火现场禁止使用能打出火花的工具;在有高温、火焰和烟雾的场所,要近可能保持低体位逼近火源。

7.4.1监护器材

对抢险救援人员实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衣、帽、靴、鞋,佩戴防毒面具(视现场情况和检测结果确定应用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面具、长管式面具等)。

7.5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7.5.1撤离条件

如现场实时检测中,情况较为复杂,监护人员应密切注意事故现场抢险人员状态及其情况的变化,随时通知抢险人员撤离。

7.5.2方法

在事故现场有异常变化情况下,监护人员应提前佩带好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好防护服立即进入事故现场通知抢险人员撤离现场,并做好抢险人员撤离后,事故现场的安全隔离工作。

7.6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对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厂级事故应急最高领导机构。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组织、调度,对外报警、联络,事故善后处理。 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迅速调度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布置实施救援,有效的控制事故发展,并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救出危险区

域、组织员工撤离、疏散,组织对受到伤害人员救治,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和善后工作。

7.7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人员、物资开展救援工作。在服从事故抢险的前提下,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时与厂调度联系,以确定部分停产或全厂停产,防止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将全厂的损失降到最小。

第八章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8.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抢险过程中,在不影响抢险的情况下,事故现场的各种设施(包括已损失或未损失的)能不移位的就不移位,特殊情况需移位时要做出标记,并画出草图。抢险过后,要由相关专业组(必要时由外援专业人员配合)采取保卫措施,为事故的调查提供依据。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8.2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①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厂房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厂房、特别高大建筑物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