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下载本文

玄武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8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梳洗罢, ▲ 。 (温庭筠《望江南》) (2)千嶂里, ▲ 。 (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3)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只恐双溪舴艋舟, ▲ 。 (李清照 《武陵春》) (5)天时不如地利, ▲ 。 (《〈孟子〉两章》) (6) ▲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7)亲贤臣,远小人, ▲ 。 (诸葛亮《出师表》) (8)唐代的边塞诗歌充满了美感,其中既有“羌笛何须怨杨柳, ▲ ”的惆

怅,也有“醉卧沙场君莫笑, ▲ ”的苍凉,更有“但使龙城飞将在, ▲ ”的勇决雄壮。

2.诗句“百步穿杨比李广,一绳悬柳陪宋江”写的是名著《▲》中的▲(人名)。(2分) 星光中学初三同学开展了“文化寻访”活动,寻访了紫金山、老门东和南京博物院。 【钟山秋韵】

小钰参观紫金山后,在题为“钟山秋韵”的“寻访笔记”中写道:

①秋日曦光里,金黄的银杏叶被秋风吹起又吹落,吹落又吹起,最终摇摇晃晃,扑向土地的怀抱,宛如归乡的游子,qiè( ▲ )而不舍。②午后暖阳下,石象路两旁的石兽鳞次栉比地排列着。③它们宽厚地沉默着,任凭四、五个孩童在身旁欢快地xī( ▲ )闹。④黄昏,脉脉( ▲ )的斜晖洒在沧桑斑驳的甬道上,如此的静美。⑤朝夕多彩的石象路,给这看似寂.

寥的秋天带来最温暖的慰藉( ▲ )。 .3.这段话中有些易错的汉字和拼音,请你在括号里帮小钰标注出来。(4分) 4.这段话中标点使用错误的是第 ▲ 句,词语误用的是第 ▲ 句(2分) 【门东味道】

小恒寻访了“老门东”,领略了门东味道。下面是他对“德云社”门前对联的解说: “学笑艺为衣食雅谐共赏,奉高朋孝父母亲和天下”这幅对联很有味。上联的“学笑艺为衣食”说明了德云社演出的是传统幽默曲艺,这是他们的谋生手段。“雅谐共赏”表明了德云社相声的表演特色;下联中的“奉高朋”三字表达了德云社对观众的尊重,“孝父母亲和天下”表明其承继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

— — 1

5.请你用行楷把“德云社”门前的这则对联抄录一遍。(2分) .. ,

6.小恒对老邮局门口的对联“邮通中外,信达天下”有些不解,请帮他解说一下。(2分)

“邮通中外,信达天下”这副对联很巧妙: ▲ 【“南博”瑰宝】

小勋寻访了新南京博物院,参观中,他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南京博物院现有各类藏品4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以上文物1062件。藏品涵盖石器时代以来的历代文物,包括大量现当代艺术珍品;其中,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织绣、竹木牙雕和民俗器物等应有尽有。这些藏品大多历经久远,普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南博”藏品的另外两个特点,填入下面的空格。(2分)

藏品数量丰富、▲ ▲ ▲ ▲ 、 ▲ ▲ ▲ ▲ 、价值很高。 【“白局”新生】

【材料一】“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品种,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12月21日,“寻访小组”在街头向南京市民发放问卷,调查人们对“南京白局”的了解情况。经过统计,获得以下数据: 认识程度 人数比例 非常了解 1% 比较了解 14% 不太了解 63% 完全不了解 22% 【材料二】2012年以来,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在小学阶段开设“珠心算”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在头脑中打算盘”。这既让学生对珠算有了直观的了解,又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三】右侧漫画题为“只管拆”,反映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文物保护、文化留存的冲击。

8.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统计表的内容。(2分)

▲ 9.目前,“南京白局”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为促进南京白局的继承和发展提两条建议(2分) ▲

二 (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0-11题。(6分)

游栖霞寺 唐 张汇

— — 2

跻险入幽林,翠微含竹殿。泉声无休歇,山色时隐见。

③④

潮来杂风雨,梅落成霜霰。一从方外游,顿觉尘心变。

【注释】①跻:攀登。②翠微:翠绿的山色。③霜霰:霜雪。④一从:从一,跟一个人。

方外:世俗之外。

10.对这首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展现了诗人寻幽揽胜、不避险阻的情态,“幽”字点写出了栖霞寺的环境特征。 B.颔联先写视觉感受,再写听觉感受,使画面中的山色与泉声相互映衬,富有生趣。 C.颈联采用对偶手法,“风雨”对“霜霰”,渲染了有别于俗世的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D.尾联交代了诗人跟随别人游玩栖霞寺后的感受,流露出远离尘俗、追求清净的愿望。 11.“翠微含竹殿”一句中的“含”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 (二)阅读选文,完成12~15题。(14分)

公输(节选)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庄辛论幸臣①(节选)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据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止百里哉?

②③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夫蜻蛉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

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穣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

①②

己乎黾塞之外。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注释】①庄辛,楚顷襄王的谋臣。楚顷襄王不顾国政,宠幸州侯、夏侯等佞臣。秦国趁机派大臣穣侯

攻楚,楚国郢都失守,楚顷襄王逃到成阳。本文记载了庄辛在成阳对顷襄王说的话。②俛:俯身。③蜻蛉:蜻蜓。④黾塞:楚国北部的要塞。⑤投:驱赶。

12.用“/”为下面语句三处停顿。(3分)

— — 3

见 兔 而 顾 犬 未 为 晚 也 亡 羊 而 补 牢 未 为 迟 也。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2)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 ..(3)自以为无患( ) (4)方将调饴胶丝( ) ..14.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2)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

15.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 A.两段选文都采用了类比说理,先打比方,再进行推理,通俗易懂,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B.两段选文都对君王的行为进行了劝谏,都能注意对方身份,委婉劝说,说话很讲艺术。 C.墨子把宋国比作“邻”,是为了强调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劝说楚王没必要侵略宋国。 D.庄辛把楚王比作顽皮的“五尺童子”,是为了讽刺楚王贪图享乐,不思国事,治国无方。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10分)

漫话尺牍书法

庆旭

尺牍初为书信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指在一尺长的牍上写信。人们通过它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它创作格式自由,书写过程毫无拘束,内心情感也能尽情表达。因此,尺牍又成为书法创作的一种样式,成为研究古人书法艺术的重要媒介。

尺牍书法最辉煌的时期在魏晋。魏晋时代,由于自由精神的崛起,人的主观欲望空前高涨,尺牍成了挥洒人的精神意趣的最佳表现手段。魏晋时代的名帖几乎都是尺牍,私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这个时期的尺牍,以王羲之为代表。他的尺牍在章法上透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魏晋风韵;在行气上巧妙处理,在单字和一行之中都非常善于处理“断”与“连”的关系,在单字中他常常“变断为连”,即把互相分离的笔画连接起来,或明或暗,而且连而后断,断而后连,交替出现。另外,他的用笔灵活多变、出神莫测。因此,有人认为,王羲之书法技法在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隋唐五代的尺牍作品一般以直抒胸臆的行草书为主,刚劲郁勃、法度严谨之外,也有大方自然、气势磅礴的作品,如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或清新雅致、率意天真的精品,如杨凝式的《韭花帖》。特别是《韭花帖》,为杨凝式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张伟生在《行草书基础技法通讲》上说,《韭花帖》的意态韵致,简直如同一首恬淡的小夜曲,品赏它,仿佛能把人们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境。

宋元时期尺牍也极为发达。宋朝的尚意书风在美学追求上与魏晋的表达人的自觉精神有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