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初四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A.虽然在几千年时间里暴力趋势不断下降,但是群体暴力在人类历史中却依然存在。 B.人类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或价值观而奔赴战场的行为,令人类冲突的本质格外扑朔迷离。 C.在实施群体攻击的物种中,同一个联合心理来刺激我们和大猩猩进行集体攻击,然而我们的攻击目的比大猩猩复杂。

D.当发生部落战争时,就能看到与人对抗的倾向与我们天性中无与伦比的大规模合作能力与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结合的优势。

17.根据文本简要概括“神圣价值”的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访谈

记者:李节

李:您觉得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什么?

陈:“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欧阳修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欧阳修尚且找不到读书作文的“诀窍”,我当然更是“无可奉告”了。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父亲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叶老这思路,跟欧阳修的说法很接近。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语文教学”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

传统教学与现代标准化教学有很大差异。过去主要靠自学,学生面对经典的文本,仔细琢磨,百思不得其解,这才去请教;现在则以“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经典文本反而成了“配合演出”。学生省了上下求索的工夫,迅速获得有关作家作品的“精彩结论”。一星期就知道《诗经》是怎么回事;两星期,《楚辞》也打发了。这样确实推进很快,可学生真的掌握了吗?

晚清西学大潮中,章太炎对标准化教学很不以为然,认为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必定注重“耳学”,养成“道听途说”的学风。而传统中国的书院教学,依靠山长的个人魅力,以及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自学为主,注重的是“眼学”。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

当然,现代社会学生需要修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讲“四书五经”。但如何在“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李:新课程以来,很多中小学语文教材都请大学教授担任主编,您对此怎么看?

陈: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参与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当然有好处。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毕竟不是一回事,切忌将原本应在大学才教的知识,提前压缩到中学课本中去。大城市里的重点中学,教师和学生水平都很高,可这不是整个教改及课本编写的主要目标。另外,过多站在大学教授的立场看问题,可能会忽略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欣赏趣味等。这样,调子很高,但所编教材可能不切实际。

在我看来,大学教授若想介入中小学教育,必须多与中小学老师接触、交流,了解中小学的教学规律,不能“居高临下”。

李:您是否愿意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陈:前些年我也参加过,但不久就发现,解决教材编写中的诸多问题,非我能力所及。 李:您的意思是说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并不是说搞文学的或者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就可以编?

陈:对。举个例子吧,我翻看《叶圣陶全集》,偶尔读到《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是我小学时念过的课文,怎么会出现在《叶圣陶全集》?原来,叶先生正编写小学语文课本,找不到合适的范文,干脆自己写一首。那一瞬间,我很震撼。当初叶圣陶、张志公等人编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大行家,且全力以赴,一辈子把这当事业来认真经营。 (节选自《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有删改)

18.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语文”首先要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而不是依靠别人提供的“方法”“诀窍”“捷径”。

B.语文教学“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中“难”在需要时间和耐心,“容易”在它没有什么高妙的招数,只要多读多悟多写,语文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C.陈平原认为传统教学和现代标准化教学各有优长,学生不能因为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就只知道结论,而不自学、研读、交流经典文本。

D.“道听途说”的学风和中国传统的书院教学各有利弊。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

19.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原在思考现代“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而忽视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度”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B.陈平原举学生快速掌握《诗经》《楚辞》的例子,意在揭示这种现代标准化教学的弊端,强调学生上下求索、自主研读文本,必不可少,甚至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

C.举《小小的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因为当找不到合适范文的时候,需要编者自己去写,这不是搞文学的或中文系教授可以胜任的。

5

D.大学教授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会有好处,但如果居高临下,不考虑中学实情,所编教材可能不切实际,好的中文系教授,未必能成为合格的教材主编。 20.陈平原认为如何才能编写好中小学教材? 评卷人 得分 六、材料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把黄灯当成警示,有人把黄灯当成“机遇”,有人无视黄灯的存在。个人、社会、团体、国家等都可能亮起黄灯。黄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6

2019届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天一中学 、海门中学 、淮阴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

四校联考 语 文 答 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

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胸有成竹”,比喻在做

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熟练而有把握;“游刃有余”,一位厨师宰牛的技术很熟练,刀子能在牛骨

缝儿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阻碍,还显得大有余地,后用以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

毫不费力。前者强调做事之前的表现,而后者应是做事之中的表现,第一处是形容“在盘根错节的

社会中”的表现,应使用“游刃有余”。 “诀窍”,关键性的方法;“门道”指做事的门路或方法。

第二处,句中是说老子哲学中的关键所在,应使用“诀窍”。“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活着。第三处是说在专制社会中取得可以勉强活下去的空间,应使

用“苟且偷生”。故选B项。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

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

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

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

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

语义重复的现象。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句,分析把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然后根据传统节日的特点以及诗句中的标志来

分析。本题中,C项,“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不是重阳节,由“禁火”可知应是寒

食节,因为“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传统。A项,“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中

由“乞巧”可知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巧节。B项,“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

劈浪鸣千雷”中由“棹影斡波”“鼓声劈浪”可知这是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D项,“月色灯

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中由“灯山”可知这是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故选C项。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方式,如本题属于有语境的排

序题,然后借助语境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来确定首句和尾句,根据句子中的

关联词、代词、指示代词确定小句子之间的关系。从所给语境来看,语段以观看苍松为例来说明感

受力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由此可知,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感受”,⑤“人生乐趣一半得之

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是总领句,引出“感受”这一话题,应放在第一处,这就排除CD

两项,第⑥句“所谓‘感受’……”是对话题“感受”的解说,应放在第二处;②句“这两个字涵

义极广”中“这两个字”指的就是前面的“感”和“受”,④③是举例解释“感受”,且③中说

“……也是感受”,一个“也”字说明③应在④后;①“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

美……不同”又与下文所举的观苍松的例子相连,这就排除B项,故选A项。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给下面这幅漫画

起一个标题,最合适的一项”,然后观察漫画的组成部分,确定漫画的主体和漫画中夸张变形的部

分,最后围绕漫画的主体和主题进行选择。从图上来看,漫画由人、火堆、残破的梯子和外面的天

空等几个部分组成,漫画中的人身处黑暗的环境之中,为了得到光明,把通往外面世界的梯子拿来

取火,得到眼前的光明,却不知道从梯子可以爬到外面,可以得到更多的光明,这说明人由于眼界

的局限,只看到眼前的世界,漫画说明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从情感色彩来看,漫

画的作者对于这个人的做法应是否定的。AC两项情感色彩与漫画不合,且“烛光里的温暖”偏离了

漫画的中心所在,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忽略了拿梯子来生火照明会带来的后果,且并没有真正的

解决问题;B项,“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只关注人取火这一部分,而忽略了梯子和外

面的世界这些内容。故选D项。

5. C

6. B

7. (1)人之间的交往,经历过很长的岁月却未必彼此友爱。哪里只是不能互相友爱,有的(甚

至)厌烦了那长时间的往来,想要离开只怕不能赶快(做到)。

(2)孔子编删《诗经》三百篇,赞美的诗歌只有一成,意在讽刺的却有九成,(正是)用来疏导百姓

的情感,使百姓说出他们的心声。

8. (1)在倭寇来犯前就封闭城门严禁外出。(2)掠夺百姓仅剩的粮米菜蔬。(3)坐视不理城外百姓呼救。(4)抓捕残忍杀害可疑的人。 【解析】

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中“钩”如解释为“牵连”,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要抓捕可疑的人”,句中的“钩”意思应是“抓捕”。故选C项。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无任何发泄之举”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吾县之人,……独于是非之实有不能昧者,而见于里巷之歌谣也”,意思是“我们县的人,……唯独对于事情的是非曲直就有不能昧心作伪的,有时只能表达在乡间小巷中的歌谣里”,可见应有发泄之举。故选B项。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相与”,交往;“历”,经历;“岁月之久”,定语后置,应为“久之岁月”;“爱”,友爱;“徒”,只是;“厌”,厌烦;“去”,古今异义,离开;“亟”,赶快。第二句中,“盖”,句首发语词,不解释;“删”,编删;“美”,赞美;“刺”,讽刺;“焉”,句末语气词;“所以”,古今异义,用来……的;“导”,疏导;“使”,让;第一个“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三个“之”,代词,他们。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张侯应对倭寇不肯因循‘旧弊’?请简要概括‘旧弊’有哪些”,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暗示找到设题的区域,即找到张侯“不肯因循‘旧弊’”这一信息,在倒数第二段,接着在后面圈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其意思并进行概括。如“自前年贼至,而县常先时塞门,又严缒城之禁”,这是在倭寇来犯前就封闭城门严禁外出;如“小民斗米束菜,悉为吏卒所苛取”,这是掠夺百姓仅剩的粮米菜蔬;如“近郊之人,扶老携幼,望门而呼,城上莫有应者,独坐视其宛转于锋刃之下”,这是坐视不理城外百姓呼救;如“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以为贼谍而屠刳之”,这是抓捕残忍杀害可疑的人。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

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侯,由尚书秋官郎,改任苏州判。正逢其辖县昆山县令空缺,(张牧)前来代理此职。未到一个月,新县令到任。我们这帮玩友,聚会在玉山南面,特邀张侯共尽一日之欢,没有人不为张牧的离去感到伤感的。

啊!人之间的交往,有的经历过很长的岁月,却未必彼此友爱;不只不能互相友爱,有的甚至厌烦了长时间的往来,而避之不及。像张侯这样不瞧不起我们,且我们也因此热爱他,可以说是有情了。官吏们的来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没有戒亲戒友的老关系。一旦因皇帝的任命,忽然像这样聚到一起,难道是法度的威力所能强求 (友爱)的?也只有凭借情感才能相知相爱罢了。现在有些人自以为 能决定自己管辖的百里地盘内的人的生死,认为依靠法度威力就能做 得到,对别人漠不关心,却放纵自己的一已私意,正是当今世上的俗 吏才如此这般。张侯为人慈爱平易,一接触就看得出来他的心意;所 以他到任还不到一个月,全县的官士百姓,无不喜爱他仰慕他。

感叹啊!我县的人民,努力耕种以上缴税赋。全心全意伺朋皇帝 派来的官吏,真是无所不至。即使相继死在苛刑之下,也从没敢有怨 恨之心;唯独对于事情的是非曲直,就有不能昧心作伪的,有时只能 表达在乡间小巷中的歌谣里。孔子编删《诗经》三百篇,赞美的诗歌 只有一成,意在讽刺的却有九成,正是以此来疏导百姓的情感,引导 他们说出心声。如《十月之交》、《雨无正》迈样的歌谣,即便以周幽王、厉这样的暴虐,也无法禁绝。如今的有些重臣们一起向皇上迚言,不提官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