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推理的例子 下载本文

17.禄东赞巧破难题 巧媳妇智斗知府 ——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

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成为汉藏两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藏王的求婚使者禄东赞,以聪明机智著称。他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来到长安。唐朝皇帝有意当面考一考他,给他出了三道难题,禄东赞沉着应对,名不虚传。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皇帝出的三道难题以及禄东赞巧破难题的办法。

第一道难题:皇帝叫人把禄东赞引到有500匹马的一个马群里,让禄东赞辨认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

禄东赞眼珠子一转,就有办法了。他叫手下人赶紧搬来许多上好的马料,让母马美美地饱餐一顿。母马吃饱喝足了,就昂头高叫,招呼着各自的小马驹去吃奶。小马驹听到母马亲切的呼唤声,欢蹦乱跳地各自向自己的母马那里窜去。于是,禄东赞就把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分辨出来了。

第二道难题:皇帝叫人拿来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根线,让禄东赞把线穿进弯弯曲曲的珠孔里去。

禄东赞眨了眨眼,就有主意了。他叫手下人捉来一只蚂蚁,把线粘在蚂蚁的脚上,把这只蚂蚁放在珠孔的一端,在珠孔的另一端涂上蜜糖。蚂蚁闻到蜜香,就带着线从珠孔的这一端很快地穿到有蜜糖的那一端去了。

第三道难题:皇帝叫人搬来一根两头一样粗的巨木,让禄东赞辨认哪头是根,哪头是尾。

禄东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懂得树木根重尾轻的道理,即刻叫手下人把这根巨木放到御河里去。这根巨木在水面上飘流了一会儿,轻的在前,重的在后。于是禄东赞就准确地指出哪头是根,哪头是尾。 禄东赞为什么能巧破难题呢?除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之外,那就是善于推理了。他用什么推理来破这三道难题呢?他用的推理形式主要是假言推理。

什么是假言推理 什么是假言推理呢?

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假言判断,并且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例如:

如果得了急性胆囊炎,那么就有腹痛现象;

小宁得了急性胆囊炎;

这就是一个假言推理。它的大前提是假言判断。“得了急性胆囊炎”是前件,“有腹痛现象”是后件,根据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有腹痛现象”的结论。

假言推理的种类

假言判断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又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就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它有两种正确式:

(1)肯定前件式。它的推理方法是小前提肯定作为大前提的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肯定它的后件。

本篇开头故事中的禄东赞就是运用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巧破难题的。 破第一道难题的推理过程是:

(i)只要母马吃饱了,它就会招呼各自的小马驹去吃奶; 母马吃饱了(因喂了许多上好马料);

(ii)只要母马招呼各自的小马驹去吃奶,我就可以辨认每一匹母马的亲生仔马;

母马招呼各自的小马驹吃奶了;

破第二道难题的推理过程是:

如果这只蚂蚁闻到蜜糖香味,它就会带着线循着蜜糖香味的方向爬去;

这只蚂蚁闻到了蜜糖香味(因在九曲明珠的一端涂了蜜糖);

破第三道难题的推理过程是:

如果把这根巨木放在水里飘流,那么轻的一头会在前,重的一头在后(因物体放在水里飘流,轻的流速快,重的流速慢);

现在把这根巨木放在水里去飘流;

已知树木根重尾轻,所以这根巨木飘在前面的一头是树尾,飘在后面的一头是树根。

请看《曲突徙薪》的小故事:

有一户人家,灶上装了个直直的烟囱,灶旁堆满了柴草。有人劝他把烟囱拐个弯,把柴草搬走,免得发生火灾。这户人家不听,不久,

果然失火了。幸亏邻居相帮,火才得以熄灭,事后,主人大摆宴席,酬谢那些帮他灭火的邻居,并请受重伤的人坐了上座,而没有请曾经建议他修改烟囱、搬挪柴草预防失火的客人。这时有人对主人讲:“今论功而请宾,曲突(烟囱)徙薪(柴草)亡(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听了恍然大悟,立刻去把那位建议“曲突徙薪”的客人请来赴宴。 那位客人当时为什么会向这户人家提出“曲突徙薪”的建议呢?因为他看到这户人家的烟囱和柴草堆放的情况后,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推理:

如果没有曲突徙薪,就可能发生火灾; 这户人家没有曲突徙薪;

这也是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因而他的建议也就是正确的了。如果主人当时采纳了客人的建议,就不至于发生这场火灾了。

“曲突徙薪”和“焦头烂额”这两个成语就源于这个小故事。“曲突徙薪”后来被人们用来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焦头烂额”后来被人们用来比喻境遇恶劣,做事棘手,十分窘迫难堪的情况。

(2)否定后件式。它的推理方法是小前提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否定它的前件。

请看一则小寓言:

有一回,蛤蟆在一个池塘里,对着一切动物大声说道:“我是一个医生,懂得医术。”狐狸听见了,说道:“你自己跛着脚都没有医好,怎么去治别人的病呢?” 寓言里的狐狸是这样推理的:

如果蛤蟆真的会治病,那么就能医好自己的脚; 现在蛤蟆不能医好自己的脚;

狐狸用的就是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它揭露了蛤蟆说的话纯属吹牛。

在侦查过程中,经常运用这种推理形式。请看一则破案小故事:

郭队长和小壬赶到出事地点,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哭哭啼啼地迎上来,她叫吴琴,是死者张君的妻子。她说:“我的丈夫这几天赌博输了钱,心里不痛快。中午和李珂(朋友)在家喝闷酒。李珂走了以后,他蒙头就睡。我上街买了些东西,回来已是四点多了,我见卧室没动静,就去做饭。”吴琴边说边抽泣,“我做好饭以后准备去叫他,忽然听到卧室里传出一声尖叫,我推门进去。天哪!我丈夫已经触电自杀了。”

经检查,张君确系触电身亡,他枕边有台录音机。吴琴说:“这

是我丈夫的,我被吓昏醒来以后,他已没气了。我看录音机上的指示灯还亮着,我不会摆弄这东西,就干脆把电源插头拔了。”

郭队长想了想,插上电源,按下播放键,立即传出一阵细语声:“我输的钱太多,欠的债无法还,活下去实在没意思,我决定触电自杀?啊——随着这声尖叫,录音带声音戛然而止。

“这录音机拔掉电源后有人动过吗?”郭队长随口问道:“没有。”吴琴干脆地答道。“你肯定你丈夫是自杀的吗?”小王插话问。“当然可以肯定。他触电时的尖叫声我听到了。再说中午他和李珂喝酒时使劲叹气,平时顶多喝半斤,今天喝了一斤多。唉,只怪我粗心,当时没在意,胆子又小,一见他自杀就吓昏了,要不,赶快送医院兴许还有救。”

只听郭队长冷冷一笑,说:“录音机上的声音是否张君的暂且不说,我只想提个问题:假如这录音带没人动过,它怎么会自己倒向开头部分呢?”

郭队长话音刚落,吴琴就呆若木鸡。原来张君是被妻子和李珂害死的。

在这一起案件中,郭队长主要是用了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来破案。他是这样推理的:

假如这录音机没人动过,那么录音带就不可能倒回到开头部分; 现在这个录音带倒回到开头部分;

这个推理是正确的。这个推理的结论与吴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矛盾的,证明吴琴是在说谎。吴琴为什么要说谎?当郭队长提出录音带的问题以后,她为什么呆若木鸡?这里面定有文章。郭队长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终于揪出凶犯。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二:

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第二,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上面几个例子都符合这两条规则,因而是正确的。下面两个学习生活中的推理是违反规则的,所以是错误的。

某星期六下午放学时,小秀约小丽明天一起去看电影。小丽说:

“如果明天是晴天,那我就要去小青家帮她复习功课。”第二天,下起小雨。小秀想,今天小丽一定不会去小青家。可以陪我去看电影了。但到小丽家一打听,小丽还是去了小青家。星期一上学路上,小秀埋怨小丽说话不算数,而小丽却说,她没有食言。

究竟是小丽食言,还是小秀推理不正确?我们来看看小秀的推理过程就明白了。小秀是这样推理的:

如果今天是晴天,小丽就一定会到小青家去帮她复习功课; 今天不是晴天;

这个推理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第一条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晴天,小丽要去小青家;雨天,小丽不一定就不去小青家。由此可见,小丽没有食言,而是小秀推理有误。

某初中班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了。原先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小聪退到第10名。小明断言说:“小聪一定是骄傲了。”

小明的断言对不对呢?我们来看小明是怎样推理的。小明是这样推理的:

如果骄傲了,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小聪学习成绩下降了;

这个推理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第二条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所以结论不可靠。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骄傲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它有两种正确式:

(1)否定前件式。它的推理方法是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否定大前提的后件。例如:

只有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才能是犯罪行为, 某甲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所以,某甲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在这个推理中,“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前件,“是犯罪行为”是后件,“只有??才能”是联结项,小前提否定了前件,结论否定了后件。

(2)肯定后件式。它的推理方法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肯定大前提的前件。例如:

只有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才能是犯罪行为; 某甲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二:

第一,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第二,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下面两个例子不符合推理规则,因而是错误的。

如果不经常锻炼身体,就不会有好体格; 小王经常锻炼身体;

如果不经常锻炼身体,就不会有好体格; 小王体格不好;

第一例违反第一条规则: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某人经常在锻炼身体,体格可以不一定好,要体格好还必须具备其他条件,如,足够的营养,无不良嗜好等。第二例违反了第二条规则: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身体不好不一定是由于缺乏锻炼的缘故,还可能是缺乏营养、细菌侵入,病毒传染所致。“如果不??就不”是联结项。

在实际推理中,人们往往把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结合在一起运用。请看湖南民间故事中的一则《巧媳妇》的故事。这则故事的大意是:

巧姑是个聪明能干的少妇,她公公张老汉让她管家。巧媳妇把家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张老汉一时高兴,就在大门口贴上“万事不求人”五个大字。

知府老爷存心要整一整张老汉。有一天,知府老爷对张老汉说:“你夸得出这种大话,想必有大本事。好吧!限你三天之内,替我找出三件东西来。一要一头大公牛生的牛犊,二要灌得满大海的清油,三要一块遮天的黑布。要是找不出来,就办你个欺官之罪!”

张老汉回家以后,愁眉苦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巧姑问公公有什么愁闷的事,张老汉把知府的话告诉给巧姑。巧姑一听,就说:“你放心吧!这差事就让我来对付。”

过了三天,知府老爷来了。一进门便叫道:“张老头,快出来!” 巧姑走上前说:“禀大人,我公公没在家。” 知府瞪着眼说:“他敢逃跑!他还有官差在身啦!” 巧姑说:“他没有逃跑,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奇怪起来了,说:“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那有男人生孩子的?”

巧姑说:“你既然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又要大公牛生的牛犊呢?”

知府一时无言答对,停了好久,只得说道:“这一件不要他办了,还有灌海的清油呢?”

“请大人把海水车干,马上就灌。” “海那么大,怎么车得干?”

“不车干,海里白茫茫的一片水,油又往哪儿灌?”

知府的脸一下子就羞红了,便叫道:“这一件也不要了,还有遮天的黑布呢?”

巧姑说:“请问大人,天有多宽?”

知府说:“谁也没有量过,哪个晓得它有多宽!” “既然不晓得天有多宽,那叫我们怎么去扯布呢?”

这样一来,知府老爷再也没有话说了,他红着一副脸,匆匆忙忙地钻进轿里,跑了。

巧媳妇在智斗知府老爷的过程中,一连用了三个假言推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两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巧姑的推理过程是:

(i)如果大公牛能生牛犊,那么男人就能生孩子; 既然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

(ii)只有车干海水,才能往海里灌清油; 既然车不干海水,

(iii)只有晓得天有多宽,才能去扯遮天的黑布; 既然不晓得天有多宽;

推理(i)是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的结论是“公牛不能生牛犊”,既然公牛不能生牛犊,知府硬要这不可能有的东西,那就是故意刁难,无理取闹了。推理(ii)和(iii)都是否定前件式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通过这两个推理,巧姑把知府驳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只好“匆匆忙忙地钻进轿里,跑了”。

3.充分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一个前提为充分又必要条件假合判断,另一个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它有四种正确式:

(1)肯定前件式。 (2)否定前件式。 (3)肯定后件式。 (4)否定后件式。

它的规则是:有前件就有后件;没有前件就没有后件;有后件就有前件;没有后件就没有前件。

请看一则小幽默:

病人:“大夫,我肚子疼。”

大夫:“阑尾炎,先吃点药,如果还疼就来开刀。” 病人:“不对吧?” 大夫:“错不了。”

病人:“我的阑尾两年前就已经切除了,怎么会得阑尾炎呢?” 病人是这样推理的:

只有阑尾没有切除的人,才得阑尾炎, 我的阑尾已经切除了,

“阑尾没有切除”是“得阑尾炎”的充分又必要条件,“只有??才”是联结项。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病人的推理属于第二种,这个推理是正确的。

假言推理的省略式

假言推理往往以省略的形式出现,有时省略三个判断中的一个判断,有时省略到只剩一个判断。

请看一则我国历史名人的小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①王戎是这样推理的:

如果路边的李子味道甜美,那么就不会“多子折枝(早被路人摘走了);

现在路边这棵李树“多子折枝”;

这是一个否定后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符合推理规则。是正确的。王戎在答话中,只说出小前提和结论,省略了大前提。

再看一则外国历史名人的小故事:

歌德是德国18世纪到19世纪的伟大诗人。一天,他在魏玛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迎面遇见对他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高声喊道:“我从来也不给傻子让路!”

“而我则相反!”歌德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 批评家是这样推理的:

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不给让路; 你是傻子;

歌德是这样推理的:

只要是傻子,我从来就给让路; 你是傻子;

批评家说的“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意即“只要是傻子,我从来不给让路”,在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这就是一个肯定前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小前提和结论都很明显,在语言表达中可以省略,而且省略比不省略的表达效果更好。歌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所说的“而我

则相反”,也是一个省略了小前提和结论的肯定前件式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

要正确运用假言推理,除了要遵守假言推理的规则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大前提中的前件和后件必须具有条件关系。 请看一则笑话:

有个官吏要手下人去送一件紧急公文。怕这个人用两条腿走路太慢,耽误急事,就拨给他一匹马。这个人就跟着马一起走。有人问,那么急的事,你为什么不骑马去办呢?这个人回答说:“六只脚走路不是比四只脚走得快吗?” 这个人是这样推理的:

如果脚多,那么就走得快; 人和马一起走脚多;

这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个被省略掉的大前提,前件和后件不具有条件关系,即“脚多”不是“走得快”的条件,所以是虚假的。由于前提虚假,结论也就不正确。

假言推理省略式从语言表达来看比较简练,但有时也掩藏错误,上例中送文件的人用的就是省略式的假言推理,这个推理是错误的。要鉴别某个假言推理省略式是否正确,必须把省略部分补充出来,然后用有关推理规则来检查。既要检查推理是否符合规则,又要检查前提是否真实。

2.要善于区分并运用不同形式的假言推理。 例如:

如果学习纪律搞好了,就能改变班级面貌; 初二(3)班学习纪律搞好了;

这个推理大前提中的“学习纪律搞好了”(前件)不是“改变班级面貌”(后件)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即学习纪律搞不好,肯定不能改变班级面貌;学习纪律搞好了,是不是一定能改变班级面貌呢?不一定,还要看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政治思想工作、体育工作等是否也抓好了。只有各方面的工作都抓好了,才能改变班级面貌。因此这个大前提的前、后件关系应是必要条件的关系。这个推理犯了误用充分条件推理形式的错误。

再如:

只有犯罪的人,才能成为被告; 李强是被告;

大前提中的“犯罪的人”不是“成为被告”的必要条件。被告可以是犯罪的人,也可

以不是犯罪的人。由于大前提误用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因而是虚假的。由于大前提虚假,所以结论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