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复习1 下载本文

胱甘肽结合

12、氮的微生物转化类型主要有: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固氮、 13、毒物的联合作用包括: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

14、天然水中常见的八大离子:K+、Na+、Ca2+、Mg2+、HCO3-、NO3-、Cl-、SO42-。 15、天然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四大类。典型物理指标:水温,pH值、色度、浊度、悬浮物;常见的化学指标:硫酸盐、氯化物、总铁(TFe)、总砷(TAs)、总锌(TZn)、总氮(TN)、总磷(TP)、总铅(TPb)、总氰化物

1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水的标准分为五类,分别是: I,II,III,IV,V和劣V

17、水体自净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

18、无机污染物主要通过吸附—解吸、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19、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主要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专属吸附三种类型

20、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Henry型、Freundlich型、Langmuir型,简称为H、F、L型。

21、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主要方式有:分配作用(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

22、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含碳化合物 含卤素化合物 23、温度层结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温度层结。

24、大气中重要自由基:P74

25、大气颗粒物的粒度三模态:即艾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模。 26、大气颗粒物识别的常用方法:富集因子法、化学元素平衡法 27、环境问题按发生机制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两类

28、环境化学的内容包括有害物质的介质存在、环境行为、环境效应、环境控制。 29、迁移主要有三种方式:机械迁移 。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30、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污染物可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物理过程实现转化;可通过光化学氧化。氧化还原。配位和螯合。水解等化学作用实现转化;也可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等生物作用实现转化。 三、间答题:

1、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有哪些?(P437)

营养物质、电子受体、污染物的性质、环境条件、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2、简述污水处理厂是如何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 3、一般地,相对密度在4.0以上的约60种金属元素或相对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金属元素习惯上被称为重金属,而在环境化学或环境生态等相关领域,重金属却有不同的含义,请试阐述之。

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在于它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相反,生物体可以富集重金属,并且能将某些重金属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在环境污染领域中其概念与范围并不是很严格。一般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元素,如汞、镉、铅、铬、锌、铜、钴、镍、锡、钡、锑等,从毒性这一角度通常把砷、铍、锂、硒、硼、铝等也包括在内。

4、试述汞在环境中的可能循环途径。

5、做水稻和小麦的盆栽试验,在施用相同的Na3AsO4的情况下,为什么水稻糙米中的含砷量高于小麦中?

6、试写出12种POPs 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DDT、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七氯、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和苯并呋喃(PCDD/Fs)

7、试简述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①未加控制的废物处置;颗粒物沉降

②焚烧排放;除草剂生产厂;吸烟、汽车尾气 ③纸浆漂白;废水的排放;污泥处理厂

8、简述什么多环芳烃致癌性的K区理论。

①PHA分子中存在两类活性区域。一类是相当于菲环的9,10位的区域,称之为K区;另一类是相当于蒽环的9,10位的区域,称之为L区。

②PHA的K区在致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L区则起副作用(即脱毒作用)。K区愈活泼,L区愈不活泼的PHA致癌性愈强。

③ PHA分子的K区复合定域能者,则有致癌性。 ④ 若PHA分子中同时存在K区和L区,则L区的复合定域能必须大于或等于23.68β,PHA才具致癌性。

⑤ 推测PHA的致癌机理,可能是由于PHA分子K区具有较大的电子密度,因此DNA可与之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从而影响了细胞的生化过程,导致癌症发生。

9、在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中被动扩散与主动扩散的区别。 ①被动扩散是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

②主动扩散是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侧与膜上高浓度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

10、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①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成的。按其成因类型可将 土壤矿物分成两类。一类是原生矿物。另一类是次生矿物。

②土壤有机物: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腐殖物质,另一类是腐脂质的特殊有机物。

③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并非纯水,实际上是土壤中各种水分和污染物溶解形成的溶液,即土壤溶液。

④土壤中的空气: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成分都是N2、O2、CO2。

11、简述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的因素P273

①电荷数: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②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12、简述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的关系。P276

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

13、简述土壤的缓冲作用的来源。P277 1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因素

15、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P280 ①土壤的理化性质②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③植物的种类、发育期④复合污染⑤施肥

16、影响土壤中农药的迁移的主要因素P288

①土壤水分含量②吸附③土壤的紧实度④温度⑤气流速度⑥农药种类

17、简述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以及这些离子对天然水的酸度、碱度、硬度、矿化度的贡献?

八大离子:Ca2+ 、Mg2+ 、Na+、K+、HCO3- 、SO42- 、Cl- 、NO3-

18、DO、COD、BOD、TOC、TDS各代表什么意思?

DO:溶解氧 COD:化学需氧量 BOD:生物需氧量 TOC:总含氧量 TDS:总含盐量

19、分别简述大气降水、海水、河水、湖泊水、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大气降水

①溶解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是饱和或过饱和的;

②含盐量很小,一般小于50mg/L,近海以Na+、Cl-为主,内陆以Ca2+、HCO3-、SO42-; ③一般含有氮的化合物,如二氧化氮、氨、硝酸、亚硝酸等(闪电、生物释放); ④降水pH=5-7; (2)海水

①矿化度很高,35g/L,海洋蒸发浓缩,大陆带来盐分化学组成比较恒定,海水太多,离子变化影响不大; ② 海水pH=8-8.3; (3)河水

①矿化度低,一般100-200mg/L,不超过500mg/L ②一般Ca2+>Na+,HCO3->SO42->Cl-;

③河水化学成分易变,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例如汛期和非汛期,流经不同的地区等 ④河水溶解氧一般夏季6-8mg/L,冬季8-10mg/L;

⑤河水二氧化碳夏季1-5mg/L,冬季20-30mg/L(光合作用减弱,补给源地下水含二氧化碳多);

(4)湖泊水

①矿化度比河水高,其中内流湖又高于外流湖;

②不同区域湖水成分差别极大。钾盐、钠盐、铝盐、芒硝(NaNO3)、石膏(CaSO4)等等; ③矿化度也差别极大(淡水湖(<1g/L)、咸水湖(1-35g/L)、盐湖(>35g/L))。 (5)地下水

①化学成分复杂,矿化度高;(与不同的岩石、土壤长时间接触) ②化学类型多样

③深层地下水化学成分比较稳定 ④生物作用对地下水作用影响不大 ⑤地下水一般溶解氧含量低 ⑥水温不受大气影响。 20、某条河流的pH=8.3,总碳酸盐的含量CTC=3×10-3molL-1。现在有浓度为1×10-2molL-1的硫酸废水排入该河流中。按照有关标准,河流pH不能低于6.7以下,问每升河水中最多能够排入这种废水多少毫升?

21、已知某碳酸盐系统的水样的pH=7.8,测定总碱度时,对于100mL水样用0.02molL-1的HCl滴定,到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时消耗盐酸13.7mL。求水中总无机碳的浓度,CT。

22’、若一个天然水的pH为7.0,碱度为1.4mmol/L,求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降低到6.0? 22、某水体的pH为8.00,碱度为1.00×10-3mol/L时,求各种形态无机碳的浓度([HCO3-]、[H2CO3*]、[CO32-])。

[HCO3-] = 碱度= 1.00×10-3 mol.L-1 , [OH-] = 1.00×10-6 mol.L-1

[H2CO3*]=[H+][HCO3-]/ K1 (1) =1.00×10-8×1.00×10-3 / 4.45×10-7 =2.25 ×10-5 mol.L-1 [CO32-] = K2[HCO3-] / [H+] (2) = 4.69×10-11×1.00×10-3 /1.00×10-8 = 4.69 ×10-6mol.L-1

23、具有2.00×10-3mol/L碱度的水,pH为7.00,请计算[H2CO3*]、[HC03-] 、[C032-]和[OH-]的浓度各是多少?

4. 当pH = 7.00时,CO3-的浓度与 HCO3-的浓度相比可以忽略,查表pH = 7.00时, α=

1.224,

则[HCO3-] = [碱度] = 2.00×10-3mol/l/l。 [H+] = [OH-] = 10-7 mol/l。

[HCO3] = [H+][HCO3-]/K1 = 1.00×10-7×2.00×10-3/(4.55×10-7) = 4.49×10-4mol/l。 [CO3-] = K2[HCO3-]/[H+] = 4.69×10-11×2.00×10-3/(1.00×10-7) = 9.38×10-7 mol/l。 6.解: 查表 pH = 7.5时, α1 = 1.069, pH = 9.0时, α2 = 0.9592; CT1 = [碱度]×α1 = 6.38×1.069 = 6.82 mmol/l CT2 = [碱度]×α2 = 0.80×0.959 = 0.767 mmol/l;

混合后CT?[碱度]?CT1?CT26.82?0.77??3.79mmol/L22

6.38?0.80?3.59mmol/L2

CT3.79????1.005[碱度]3.59 查表知pH =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