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整理 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备注标题是书里面的标题,如果下面还有小点主要看小点,没有点的最好标题下的内容都看下。大标题指节的标题,中标题是指绿色的,小标题是指黑色的。备注了解下的是老师说知道下的内容。大家有空的,点的前后内容都看下。还有不懂的可以致电我,祝大家复习顺利!

红色的是我觉得的重点 蓝色的是我打的不太全的再看下书吧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广义狭义的理解)。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小本P6)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书P14)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即实践性 科学性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小本P6)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6、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小本P9)

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多的风雨历程,其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过高潮,也出现过低潮。但是,在总体上,马克思主义不仅从最初的只是无数的社会主义派别和思潮中的一种,发展成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而且还发展成为对世界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流行于不同时期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公开地或者隐蔽地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经

目;其二,它们大多择时而生,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或无产阶级革命出现暂时的失败、挫折时期出现;其三,它们赖以为据的,无非是浮现在历史和时代变化表面的某些现象;其四,它们的手法主要是,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甚至个别提法的“过时”,断言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都已经“过时”。

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书P1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8、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书P1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其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了解下)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3、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了解下)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4、列宁对物质概念的规定。(了解下)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5、意识是什么?(P30-31)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书P31)

第一、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小标题)(书P32)

①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8、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中标题)(书P34)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①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②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等。 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大标题)(P40)

①事物的普遍联系。(小标题)

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中标题)(P43)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的涵义: 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⑶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6.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

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共性比个性抽象、深刻,矛盾的个性比共性具体、丰富。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特殊总是普遍中的特殊。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的普遍性在另一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用一般指导个别,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把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是认识的根本方法。<2>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8.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9.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标题)(书P47-53)

Ⅰ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小标题,了解下)

Ⅱ矛盾分析法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Ⅲ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Ⅳ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10、规律及其客观性。(小标题)(书P54)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因此我们既要藐视规律的主管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11、意思的能动作用的主要体现。(书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含义,小标题)(书P57)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成人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该注意: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了解下这句话)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了解下这句话)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主要体现。(书P64)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意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意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中标题)(书P66)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该反应具有两个特点:1.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

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中标题)(书P68)

(一)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的条件有: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6、什么是真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7、真理的客观性。(书P72)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小标题)(书P73)

①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②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具有条件性、有限性。 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书P77)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0、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中标题)(书P79)

①价值的四个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②价值评价的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③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④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书P89)(了解下)

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及时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⑤必然王国和自然王国。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小标题)(书P94)

①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③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小标题)(书P100)

①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②生产关系的含义。(狭义广义)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小标题)(书P10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⑴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书P105)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书P105)

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小标题)(书P107)

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7、社会形态的内涵。(书P109)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8、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小标题)(书P109)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9、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标题)(书P112)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0、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小标题)(书P116)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3)阶级斗争守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1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结合起来,大标题)(书P122)

①科学技术革命史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

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标题)(书P126)

1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了解下)(书P129)

1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书P130)

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四章

1、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里的历史过程。(书P141)

2、商品经济生产的两个历史条件。(书P143)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书P144)

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式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同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小标题)(书P147-148)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比例。⑵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⑴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⑵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⑶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小标题)(书P152)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书P153)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7、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中标题)(书P157)

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重视公式和字母的含义,小标题)

m’=m/v m’为剩余价值率 m为剩余价值 v为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小标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这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③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c:不变资本 v:可变资本 商品价值=c+v+m

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v: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m: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④社会生产可以分成哪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⑤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小标题)

马克思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书P169)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了解下)(书P182)

2、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书P185)

3、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书P196)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书P197)

积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

发展中国家借此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借此机会引进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更大的利益。

消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又想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书P202)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书P203)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来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六章

1、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来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了解下)(书P215)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书P220)

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3、苏联模式的局限性:主要是集中过度,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书P220-221)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了解下)(书P227)

5、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绪论大致了解,大标题)(书P242)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书P25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