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一中等六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 下载本文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光照射到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当用黄光照射时,从金属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B.结合能越大,核子平均质量越小

235141921U?1C.铀核裂变产物多样,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920n?56Ba?36Kr?30n

D.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量大小也相等 20.如图所示电路中,左边输入正弦交流电,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2:1,各电阻及灯泡阻值分别为R0=4?,R1=3?,RL=8?,开关闭合前电流表示数为1A,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且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其内阻r=0.4?,则

A.开关闭合后,灯泡变亮 C.电动机规格为“4V,6W”

B.交流电源电压最大值为Um=242V D.电动机效率为80%

21.如图所示,粗糙平行金属导轨MN,与光滑平行金属导轨PQ接于OO′处,MN平面与水平面成?角,PQ平面水平,导轨宽度都为L。磁场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分别垂直于MN平面斜向上,垂直于PQ平面竖直向下。现有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导体棒ab、cd,ab垂直于PQ的导轨,cd垂直于MN的导轨。初始cd恰能静止于MN上,现对ab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ab运动了x后达到平衡,此时,cd也恰好静止(导体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且触点及金属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水平恒力F=2mgsin?

B.此过程中导体棒ab产生的焦耳热为2mgxsin??C.此过程中通过棒ab的电荷量为q=D.现将恒力F撤去后ab的位移S=

BLX 2R8m3g2R2sin2?B4L4

8m2g2R2sin?B4L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5 / 20

须做答。第33题一第40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做题(11题,共129分)

22.(6分)为测量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方案:实验装置如图,让木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木板构成的斜面,最终停在最高点。用刻度尺测量从光电门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再用刻度尺测量计算出木板构成斜面倾角的余弦值,从而求出它们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

(1)该实验斜面倾角的正切值应满足tan?

?。

mm。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示数为

cm

(3)测量出木板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m,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00ms,已知木板倾角余弦值为0.8,求出?= 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已知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mA、内阻为150?,刻度盘上电阻刻度线正中央标有“30”。选择开关S旋到“2”时量程为0~10mA,旋到“3”、“4”、“5”、“6”时的量程未知,但测得R6=570?,R7=900?,E为两节新的干电池内阻忽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开关S旋到“6”时的量程为

A、0~15A

B、0~3V

D、0~15V

?。

。(计算结果保留

C、0~12V

(2)正确使用欧姆挡测量电阻时,滑动变阻器R3连入的阻值为

(3)电池用久后,电动势变小了,内阻变化大了,但仍能欧姆调零,用此表去测电阻,则其测量值比真实值

。(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24.(14分)如图所示,一由电动机带动的传送带加速装置示意图,传送带长L=31.25m,以V0=6m/s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一质量m=1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传送带将其带到另一端B后,物体将沿着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运动,圆弧轨道与传送带在B点相切,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O点为圆弧轨道的圆心。已知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0.8,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夹角??37?,已知sin37??0.6,

6 / 20

cos37??0.8,g=10m/s2,物体可视为质点,求: (1)物体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当物体过B点后将传送带撤去,求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25.(18分)在竖直的xOy平面内,第I、III象限均存在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第一象限内电场沿+y方向,磁场垂直xOy平面向外,第三象限内电场沿-x方向,磁场垂直xOy平面向里,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A、B两小球带等量异种电荷,带电量大小均为q,两球中间夹一被压缩的长度不计的绝缘轻弹簧(不粘连),某时刻在原点O处同时释放AB,AB瞬间被弹开之后,A沿圆弧OM运动,B沿直线OP运动,OP与-x轴夹角??37?,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两球间库仑力的影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sin37??0.6,cos37??0.8,试求: (1)A、B两球的质量比

mA; mBg,

(2)A球出射点M离O点的距离; (3)刚释放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6.(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文献资料设计方案对氯及其化合物进行探究。 I. 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1)该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及试剂制备并收集适 量Cl2,装置B中收集的气体中所含的杂质有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制得的氯气中加入适量水,得到饱和氯水, 饱和氯水中含氯元素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全部微粒的化学式)。

(3)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1O溶液的方法之一。在过量的石灰石中加入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过滤,得到的滤液其漂白性比饱和氯水更强。

①滤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②已知H2CO3的第二电离常数K2=5.6×10-11,HClO的电离常数K=3.0 ×10-8,写出Cl2与Na2CO3溶液按物质的量之比1:1恰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ClO3—、Cl—和H+反应的探究

(4)KClO3、KCl与硫酸可以反应。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7 / 20

烧杯编号 氯酸钾饱和溶液 氯化钾固体 水 硫酸(6mol/L) 现象 1 1mL 1g 8mL V5mL 无现象 2 V1mL 1g V4mL 2mL 溶液呈浅黄色 3 V2mL 1g 3mL V6mL 溶液呈黄绿色,生成浅黄绿色气体 4 V3mL 1g 0mL 8mL ①该系列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2加水的体积V4应为______________ mL,烧杯4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将氯酸钾固体和浓盐酸混合也能生成氯气,同时有大量ClO2生成;ClO2沸点为10℃,熔点为-59℃,液体为红色;Cl2沸点为-34℃,液态为黄绿色。设计最简单的实验验证Cl2中含有Cl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碳及其化合物在能源和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g)、CO(g)和CH4(g)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890.31kJ·mol-1,写出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 (2)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制取H2,其原理为:CO2(g)+CH4(g)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

-1

2CO(g)+2H2(g) 。

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压强P1 P2(填 “大于”或“小于”);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求Y点对应温度下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CO可以合成二甲醚,二甲醚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化学反应原理为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容器中除上述反应外

还发生另一反应: A(g)+B(g)

2C(g) ?H>0,且A、 B 、C与其它物质之间不相互影响,

进行相关操作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 ①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则C的物质的量是 ②等压时,通入C气体反应容器中的温度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二甲醚的同系物“二乙醚”也能作燃料电池原料,写出二乙醚在碱性条件下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④用此燃料电池用惰性电极电解1L,0.5mol/L的CuSO4溶液,导线通过8mol电子时,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pH=

,理论上消耗二乙醚 8 / 20

g。(保留小数